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Plurk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新浪微博
品田牧場剛開幕的時候我吃過了一次,目前王品集團下的品牌餐廳,幾乎沒有錯過一個,因此才會在第一時間就品嘗過,但也不知相隔多久,難得有機會再來去品嘗一次品田牧場的豬排。

品田牧場總共分為三種套餐,依照菜色有所區分,而這次打算來試試看新推出的口味。
品田牧場-南京東店
https://www.facebook.com/pinnada.com.tw/
台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二段146號2樓
02-2507-7279
餐廳位於捷運松江南京站五號出口,從出口出來右手迴轉就可以來到店門口。

樓梯口有個招牌,看到招牌後從樓梯上到二樓。

看到這黃底綠字的燈箱招牌,這就來到了店家門口,按下自動門開關,好好準備享用這一次的美味。

店內的位置寬敞舒適,我們被安排到靠近窗戶的位置,看起來左右兩旁應該也是使用口碑劵的朋友們了。

先來看看品田牧場有哪些新鮮菜色。

放眼看去真是多樣選擇啊!還有教幸福的吃法,芝麻磨成七分脆,加入醬料約芝麻的兩分,然後豬排沾醬吃。

一旁放著調味醬,有豬排醬、七味粉和芝麻醬。

至於日式豬排最需要搭配的就是這個搗芝麻的過程,等待的時間可以慢慢消磨時間。

來一個錯誤示範,這就是抹過頭的象徵,每次吃豬排消磨時間,就會出現這種磨磨磨,磨到都快變成芝麻糊。

趕快把磨到邊緣的芝麻集中在中間,淋上豬排醬,等著享用。

餐前的沙拉,還可以看見清晰的鮮蝦,搭配萵苣的還有鳳梨番茄。

頂級鹿兒島黑鑽豬排
這次新推出的口味就是這來自鹿兒島黑豬的豬排餐。

外層是用黑炭麵包粉,因此呈現出漆黑的顏色,襯托出肉排的白嫩。

另外配菜有鮭魚卵玉子燒,還有海老天婦羅,搭配黃芥末沾醬。

豐富的茶碗蒸,相當滑順又充滿著許多的配料。

清爽的味噌湯。

粒粒皆清楚的白米飯,還記得第一次去吃給飯的評價很差,主要是越光米煮成軟趴趴,造成風味的損失,這次就回到該有的水準。

高麗菜絲,可以不斷地取用,如果有需要就不要客氣,安心地找服務生來幫忙加菜。

高麗菜絲是搭配芝麻醬使用,味道相當的融洽。

不過這次吃的黑讚豬排,出現一個比較麻煩的邊緣,肥瘦肉比差距太大,變成一口咬下反而有太多的油脂味。

四國味噌豬排
另一份點四國味增豬排,同樣附上茶碗蒸、味噌湯和高麗菜絲。

四國味噌豬排是醬料比較重的豬排,幾乎不需要再沾豬排醬。

肉排的厚度相當令人滿意,不過發現到豬排邊緣幾乎都是分部肥肉,這樣的比例吃起來算是順口。

特別的日式風味,因而搭配上蘿蔔泥和青蔥。

金芒冰沙和日式芝麻冰淇淋
餐後甜點的金芒冰沙,吃起來帶有點鳳梨味道,不知道是芒果本身的悟道,還是有混鳳梨下去製成呢?

香濃的芝麻冰淇淋,但從豬排醬搭配芝麻,高麗菜淋上芝麻醬後,反而在吃芝麻時雖然香濃,但反而有點吃膩的芝麻味。

蘋果風味醋冰沙和喀滋柑橘奶酪
這蘋果風味醋冰沙,果真是酸的透測,但這樣才會過癮啊!

喀滋柑橘奶酪的喀滋,原來是跳跳糖,入口後的跳躍感,配合柑橘醬的奶酪,算是留下了完美的句號。

本次用餐感謝店家的招待,以及愛評網提供的口碑劵。
以職場生存小說到底內容會是什麼?聽聞杜拉拉升職記已經有好些日子,直到最近終於翻閱玩,閱讀這本小說在劇情上算是平淡,並未有太大的情緒起伏,劇情卻是貼近美日職場生活的情景,因此讓人容易感同身受,但其中又帶有著教育的意涵,透過小說帶出的教育,更容易讓人吸收和記憶,而我第一本接觸以小說形態呈現的管理書籍,正是【目標】,該書的訴求正式透過說故事的方式,讓人了解什麼是瓶頸管理,而杜拉拉升職記一書,同樣也太不同的人事管理工具。
這兩個工具分別為360度績效評估和SMART原則,小說中清楚地呈現該兩個工具的用途,一個是解套自我感覺倆好的人,如何去重新面對自己,以及如何透過故事方式,讓人更清楚的認識SMART原則,在這裡我就不針對此兩項多做說明,如果有興趣了解的人,可以試著閱讀這本小說,從一個新鮮人踏入社會,面對民間企業的詬病,以及外商企業所講求的制度,上下屬的關係、職場倫理,以直到書中的末張,透過飛機上的一個機遇,告知同行人如何去做職場的生涯規劃。
為了小說的完整性,當然就少不了辦公室戀情的發生,從彼此的不合開始,逐漸的認識對方後,進入了一段曖昧關係,而這關係的突破也在於彼此願意面對今後的未來發展,過程中還呈現出一個插曲,恐怖戀人的出現,而不只是兩人關係受到影響,甚至蔓延到整個公司的安危,面對這類極端性情的人,公司要如何處置,劇情中這段就算是高潮迭起的部分了。
職場的世界有著各形各色的人物,談論到不同主管的風格,決策所帶來的影響,有太多的議題可以從中來探討,而這本小說確實讓我對大陸文字發展改觀,能以說故事的方式談論著人事管理的應用,目前在台灣我還沒有接觸過類似的書籍,多數都還是只在理論、方法,甚至是一些口號式的呈現,看來大陸還有不少書籍值得我去慢慢發覺了。
杜拉拉升職記
作者: 李可
出版社:樸實文化
出版日期:2010/07/05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299元
購買資訊:杜拉拉升職記
簡介:
她的故事比比爾.蓋茲的更值得參考!
「白領麗人500大職場心得,揭示外商企業生存智慧」
大部分人是要謀生的,不單要謀生,而且希望謀得好。
說到謀生,有人適合自己做老闆,更多的人則靠打工。其實,自己做老闆,也就是給自己打工。您可以消遣的來看看這本純屬虛構的小說,也可以把它當經驗分享之類的職場實用手冊來使用。
小說的主人翁杜拉拉是典型的中產階級的代表,她沒有背景,受過較好的教育,走正規路子,靠個人奮鬥獲取成功。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她的故事比比爾. 蓋茲的更值得參考。
可能你幹了很多工作,上司卻不待見你,說不定你有個本事不大、脾氣不小的下屬,也許你的平級爭風吃醋、不懷好意,或者你的客戶拽得像二五八萬——你要很好地完成任務,就要設法擺平他們。
小說中拉拉在外企的經歷跨度八年,拉拉從一個樸實的銷售助理,成長為一個專業幹練的HR經理,見識了各種職場變遷,也歷經了各種職場磨練。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她的故事比比爾.蓋茲的更值得參考!
從電影名稱翹家老媽並無法輕易得知電影的內容,英文電影名稱 Crazy in Alabama 反而較為清晰,這是一部談論 Alabama 所發生的事情,將兩個不同的案件交織而成,雖然是不同的事件,但傳遞出來的訊息都是自由,不同的壓抑環境,但追求的卻是相同的目的,到底為了自由需要付出多少的代價呢?

故事的交集人物在於這個小男孩皮喬,一個是他姑姑露西為了從家暴的環境解脫,另一則是他自小鎮中經歷的種族歧視,那是一個描述黑人在爭取平等的過程,但南方小鎮卻仍存在著白人優越,而在任何公眾的設施領域,皆禁止黑人參與,而後產生了各種不同的衝突和對立。

翹家老媽大概就是指著姑姑露西的行徑,帶著小孩離家出走,把孩子寄養在媽媽家,一個人前往好萊塢追求明星夢,光從這樣的劇情描述認為他是一個為了自己拋棄家人孩子的母親,但進入了電影描述,直到片尾之後才自己栩栩的道出過往的悲慘,丈夫以限制露西的自由,讓她不斷的懷孕生子,甚至暴力相向;如何逃離這樣的處境,這正是這部電影的主軸脈絡。

回到皮喬的角色來觀看,他應該是唯一知道姑姑離家事件背後因素的人,而他也目睹了因為種族歧視而誤殺人的警場,面對何謂公平正義的價值,正考驗著皮喬的判斷,在一場黑人孩童的追思會中,意外的被攝影記者拍照後,成為當地社區報紙的炒作對象和英雄人物,然而家人不希望他捲入了這場糾紛,那要如何幫犧牲的黑人孩童平反呢?

當執法者犯下的錯誤之後,誰願意去揭發這樣的問題,從電影脈絡的呈現,這次的事件並非只是單一,先前似乎有也類似案件發生,但都被當作意外事故而處理,執法者的威嚴反而讓人怯步,當有一天我們成為了唯一的證人之時,是否願意挺身而出揭發真相呢?還是會畏懼執法者圖一個心安呢?

最後故事回到了露西的判案,面對陪審團認定的犯罪屬實,面對那無力抗拒的過往,最後被逼上犯罪意圖,這該是情有可原?還是罪大惡極呢?這樣的景況考驗的法官罪刑的考量,最後的結局有罪有罰,但緩刑,司法的正義到底該如何判斷?這會是許多司法案件值得被探討的議題,目前我仍在摸索著何謂正義,何謂自由?這樣的生命難題,還需要多花些時間去琢磨了。
翹家老媽 Crazy in Alabama
類 型:劇情
片 長:1時45分
導 演:安東尼奧班德拉斯
演 員:梅蘭妮葛莉芬、大衛摩斯、魯卡斯布萊克、凱西莫拉提
發行公司:
影片年份:1999
出 品 國:USA
出 品:
語 言:English
相關商品:
劇情簡介:
露西她毅然決然離開不和的丈夫,將七個孩子寄放到姪子皮喬(魯卡斯布萊克)家後,便出發前往好萊塢追求她嚮往已久的明星夢;當警方積極追查露西行蹤之時,皮喬則經由阿姨的電話留心她的下落。
此時,皮喬親眼目睹一位有種族歧視的當地警察(「肉塊」合唱團主唱)失手害死一名黑人小孩,卻宣稱這孩子是死於意外;在這種族意識壁壘分明的美國南方小鎮,皮喬會出庭作證指認殺人兇手嗎?本片是小說家Mark Childress改編自自己的暢銷同名小說。
什麼是信心呢?從聖經的觀點來看,雅各書二章22節寫到:「可見,信心是與他的行為並行,而且信心因著行為才得成全。」談論信心的名字就必須去檢視這些名字所呈現的行為,從行為中看見信心的成就,透過此書談論信心的名字,用的正是以下七個名字:亞當、亞伯蘭、亞伯拉罕、雅各、約瑟、埃及人摩西、先知摩西;但嚴格來說只有五個人,分別在不同時段中呈現生命所遭遇的歷程。
書中呈現的方式,屬於經文穿插的故事形態,將聖經人物的論述導入更多的描述,並且勾起了每個人的情感,重新思索這些聖經人物的遭遇,透過這些遭遇回應出對神的信心與歷程,對聖經論述感受比較生硬的人,可以先從本書的描述,可以更輕省的認識這五位人物。
但本書的描寫生動尚不足,感受上比較偏經文故事,還不足以像是一部小說,因此無法帶來更多情感上的漣漪,只能作為重新熟悉聖經人物的讀物,思考過往到底我們有過那些觀點,而這些觀點之外還有哪些可能,透過作者論述方式,及自己讀經時的感受,比較一下彼此的不同,將會產生更多不同和觀點。
重新思考自身的信仰經歷,確實是在一個不明確的領域摸索,甚至有許多無法理解的事件,不明白的遭遇,直到走完這一趟經歷之後,回首再去思搞這段時間的經歷,才會明白神的心意與作為,而在無法明白的過程中,我們會去選擇怎樣的回應呢?這就是一個信心的歷程,對於信仰我們能真正明白多少呢?這條路還有得走了。
遇見信心的名字:7個關於勇氣、信念與自我定位的深度哲思
作者: 侯雅各
出版社:渠成文化
出版日期:2016/05/24
語言:繁體中文
購買資訊:遇見信心的名字
簡介:
因為信心,才能看見了更遠的未來;
信心,我們才能擁有最寬廣的心靈。
信心,決定了我們個人是否能夠超越自己、超越環境的鑰匙。
那是關乎你的生命是否能夠深刻,你心靈的界限是否能夠擴張的終極挑戰!
從混亂的生命挑戰中重新爬梳出一條信仰的途徑,你也可以成為「信心的名字」。
人的一生所為何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不變的是,我們總在一次又一次的困難與挑戰中,學會成長與茁壯。
許多人說自己總是看不到未來,但其實每個人都擁有一把名叫信心的鑰匙,它能夠帶領我們開創一段看似不可能的旅程。
而唯一的關鍵就在,你是否能夠一直握緊這把鑰匙;而且在面臨抉擇的時候,拿出鑰匙勇敢地推開眼前的那扇門。
跨界奇才侯雅各,以他熟悉的信仰為出發點,透過7個知名的聖經人物,整合他自己的生命歷程,寫下7個真摯的哲思篇章,希望透過本書的分享,帶領讀者找回自己信心、勇氣與力量。
一個人能堅持夢想到什麼時候?這是我看這部電影【醉鄉民姚】後,不斷思考的問題,身邊總有著不少築夢的人,為了夢想犧牲和捨棄了許多,生活上的匱乏,周邊人的不諒解,而這個夢想不一定能通往錢途之路,但卻是一個會讓此生不後悔的決定,相對於每天有人空談著夢想,描述著眼前難處的種種,殊不知每個追求夢想,正是每天在跟這些難處掙扎,寧願一無所有也要堅持下去,但底線呢?當夢想波及到身邊其他人的時候,還能堅持到多久呢?

電影正是描寫一位民謠歌手魯文·戴維斯的故事,劇情呈現的是一種開頭既結尾的迴圈方式,民謠不算流行歌但卻朗朗上口,正如我們所熟習的民歌時期相同,歌詞描述著我們生活的樣貌,為的不是討好任何人,就如同吟遊詩人般,把生活化作音樂呈現出來,而這樣的創作很難有錢途,但卻也是最真實的感受,影片中幾首歌的歌詞,正是如此地貼近生活,不像是包裝的愛情,不是一個做作的生活,就是一個直普真誠的敘述。

追尋夢想的日子,只能四處寄宿,不斷地找尋機會,製作了唱片銷售不佳,生活所需就相當的受限,而生活的混雜也讓他種下了許多難以收拾的果,到底這條路還能走多久呢?還是需要回到基人的本行出海捕魚?還是繼續碰著運氣,前往過芝加哥,尋找過不同的經紀人,但最後只是被一句看不見錢途所回絕,看來要用音樂謀生,並非是一條容易走的路。

前往夢想的這段旅程,身邊朋友的幫助不可少,面對生活困境之下,朋友準備的專輯提供了一次伴奏演唱的機會,雖然看起來不使很能接受這樣的歌曲,但仍然配合朋友完成了這次的錄音,並且獲得了一筆能簡單生活的費用,回過頭想想自己所追求的夢,一路走來也都是朋友間不斷的扶持,才使得我能完成學歷,成立機構,並且持續地走在夢想的旅程,雖然說不上成功,但總還是能繼續走下去。

影片的旁支是他的好友的女友懷孕,同時也讓他去面對之前女友未去墮胎的問題,生命的孕育似乎是會讓人聯想許多,路過著前女友的家鄉時,帶著一點沉重感,那會是一個怎樣的地方?他的孩子如今又如何?但似乎也跟他完全無關,有著血緣卻沒有關係的陌生人,難道只能這樣繼續荒唐嗎?還是要開始學著為自己負責,不再只是空追求的夢想。

思考著這樣的劇情,想要明白的是停損點該設在哪裡?每個人都有追求夢想的權力,但夢想並非一定能達成,當現實已經壓迫到喘不過氣來時,似乎還是只能回去面對自己的過往,劇情中有段回家對著父親自彈自唱的片段,唱著父親最喜愛的歌,看似留下滿意的微笑,但卻是因為生理上的解放而滿足,看來眼前的滿足並非是真實的結果,對於夢想之路,不少人都是如此跌跌撞撞一路過來,有人爬上了巔峰,有人持續在低谷中,但這就是一個真實的生活。
醉鄉民謠 Inside Llewyn Davis
上映日期:2014-02-14
類 型:劇情、音樂/歌舞
片 長:1時45分
導 演:伊森柯恩(Ethan Coen)、喬柯恩(Joel Coen)
演 員:奧斯卡伊薩克(Oscar Isaac)、凱莉墨里根(Carey Mulligan)、賈斯汀(Justin Timberlake)、約翰古德曼(John Goodman)、亞當德來弗(Adam Driver)、史塔克山德斯(Stark Sands)
發行公司:聯影/聯贏
影片年份:2013
出 品 國:USA
出 品:Mike Zoss Productions
語 言:English
相關商品:電影原聲帶 / 醉鄉民謠、「醉鄉民謠」電影原聲帶概念音樂選輯 (180g 2LPs黑膠唱片)、合輯 / 群星歌頌「醉鄉民謠」雙CD現場實錄、
劇情簡介:
本片榮獲2013年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及金球獎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歌曲提名。由柯恩兄弟執導,改編自60年代民謠歌手戴夫范朗克(Dave Van Ronk)的親身經歷,凱莉墨里根、賈斯丁、奧斯卡伊薩克領銜演出。
在紐約的寒冬中,失意歌手抱著橘貓,站在時代的交界,好運似乎永不臨頭。窮困潦倒的他沒錢沒房,只能在友人公寓沙發間寄居流浪,人際關係也同樣漂泊,心愛的人是別人的女友,家人更是輕視他的音樂夢。儘管生活一團亂,為了能在音樂巨擘前演出,他仍堅持搭上便車前往遙遠的芝加哥。
曾以《巴頓芬克》奪下坎城金棕櫚獎的美國導演柯恩兄弟,這次將帶領觀眾回到巴布狄倫王國降臨之前的六○年代,看柯恩式幽默如何為影片塑造出荒誕又詩意的氛圍,一同感受追夢大不易的人生故事。
數學的應用層面相當的廣泛,這次既然應用到戀愛上面來,可惜過去數學學到微積分之後就掛了,在微積分之前都還能名列前茅,之後就一蹋糊塗了,因此統計等等那些就很難學以致用,但閱讀完這本【數學的戀愛應用題】之後,發現到真正的問題在於知識與實用的脫節,若是無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知識專業,往往就會被遺忘,或著就放棄學習了。
文章開頭是用了找到夢中情人的機率,這確實是相當誘惑人的思維,但也顯示出一個現實,當我們訂下的標準項目越多,相對地遇到的機率就越低,而到底這些條件真的重要嗎?會是戀愛和婚姻中的必要條件嗎?當年齡漸漸增長之後,確實值得思考這些堅持的意義;其中一篇幅談論到速配演算法,似乎交友網站透過提問方式,將不同的答案加上積分,其中一個關鍵點在於不應該用平均數,該採用幾何平均數,這樣演算出來的比率更為精準。
數學能如此引用在生活中,相信可以帶給人更多的學習意願,不論是從賽局理論、親密關係等方式,呈現出一個忠誠和親密關係的關鍵比例,書中的後兩章,則是透過數學的技巧,進行喜宴的人數統計方式,以及座位席次的安排,讓數學的功用活靈活現地被使用出來,雖然書名是談論著戀愛,本質上是讓書學變得更為親合,讓本來排斥學習的心態,透過生活上的應用,讓數學不在是習作,而是可應用的工具。
對於數學的內涵,先前讀研究所的時間,選擇了量化研究,重新去認識了統計的方式,以及不同的方程式所帶出的結果,生活中有許多事情與數學息息相關,透過觀察而產生的方程式,讓許多的問題可以有個計算方式,或許這就是數學的魅力,讓人想要找學出一個被設計的演算法,讓生活的各種層面有新的解釋方式。
數學的戀愛應用題(TED Books系列)
The Mathematics of Love
作者: 漢娜‧弗萊
原文作者:Hannah Fry
譯者:洪慧芳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16/01/01
語言:繁體中文
購買資訊:數學的戀愛應用題
簡介:
★《華盛頓郵報》、《衛報》、《星期日泰晤士報》、美國公共廣播電台NPR推薦
★ 超高人氣TED演講熱烈突破300萬觀賞次數
愛情,人類最廣泛討論、複雜又費解的課題,其實充滿了模式。
數學,是非常實用的解題妙方。
找到真愛的機率是多少?英俊、貌美到底重不重要?
網路交友是怎麼運作的?如何選擇傳送訊息的對象?
約會後要打電話給對方嗎?什麼時候該找個人定下來?如何避免離婚?
世界萬事萬物幾乎都可以用數學加以分析,愛情也不例外。
愛情,從尋尋覓覓開始,一路或喜悅、或神魂顛倒的酸甜苦辣,其實充滿了模式。
數學就是研究模式的學問。我們用數學預測從氣象、規劃城市發展、觀察宇宙定律或次原子粒子,這些課題複雜難解的程度,不亞於愛情。
數學將現實抽象化,讓我們得以找出世界原本隱而未顯的模式和機制,讓我們與愛情更靠近一點,也認識到數學的美好。
燒肉的選擇又多了一種,韓式?日式?還是銅板?鐵板?現在燒肉店的選擇越來越多元,這次出現的是來自日本的韓式燒肉,似乎又是更多元的選擇,這次就要來品嚐不同風格的滋味。

VEGETEJIYA菜豚屋從名片已有三間分店,評價似乎都還不錯,值得來嘗試看看。
VEGETEJIYA菜豚屋(信義店)
http://bit.ly/1tpLeGf
台北市信義區基隆路二段185號
02-2737-3503
VEGETEJIYA菜豚屋(信義店) 位於捷運六張犁站,出站後過馬路往世貿方向走去,一小段距離就抵達。

門口可以看見清晰的VEGE-TEJI-YA的招牌,門口正是豬豬的圖樣。

門口邊的海報,看見的吃到飽三個字!原來是包肉的生菜吃到飽,這樣就相當的健康了。

進入店面別有一番美式風味。

空間寬敞不壅擠,還可以直視廚房,店員的口音像是來自日本,不過我就沒有多問了。

一般的套餐有兩種,不同在於女子會套餐有的是甜點,VEGETEJI套餐是含一碗豆腐湯鍋。

我們選擇VEGETEJI套餐,看著桌上的餐盤和鐵板,這又會是一個怎樣的用餐情境?

今日的小菜搭配的是黃豆芽和泡菜。

餐盤上放入了麻油、味噌和特調醬。

招牌生菜
可以不斷取用的包肉生菜,店家文宣上特別寫到:「生菜包肉是店內的重點菜色,生菜為台灣小農到日本學習後,在台灣有機栽種,無菜的苦澀味。」

蔥沙拉
還是第一次吃這樣的和風醬拌蔥絲,之前比較常接觸的是洋蔥,沒想到蔥絲這樣處理也相當不錯。

黃瓜
搭配的配菜還有冰鎮黃瓜。

番茄
還有切成丁的小番茄。

餅皮
除了包肉生菜之外,還可以用餅皮,提供了多種的搭配方式。

名物!上生三層肉 和 香濃黏稠起司
首先上鐵板考的就是這上生三層肉,烤三層就是要這樣大條直接烤,味道特別香,一旁就先將起司放在鐵板上加熱,溶化後可以直接沾用。

店員會協助幫忙口,烤完後會幫忙剪成一口實用的大小。

就這樣完成了三層肉的燒烤,接著就可以用生菜包裹起來食用。

把黃豆芽和泡菜,三層肉餐上點麻油,包裹起來大口咬下,這真是美味啊!

元祖刨刀三層肉
另一個就是刨成薄片的三層肉,口感會完全不同。

同樣點家幫忙快速的烤好之後,放置一旁小火處,就可以慢慢食用。

這次我用包葉生菜包上了刨刀三層肉,搭配上蔥沙拉,一起食用。

起司已經融化,用三層肉沾起司,用餅皮包著黃瓜、番茄。

就這樣捲起來,這種捲餅啊!為當相當不錯,有黃瓜、起司、番茄,別有一番義式風味。

VEGE豆腐湯鍋
吃得稍微有點感覺之後,搭配上一碗熱熱的豆腐湯,雖然是大熱天,但仍帶來一種舒暢感。

秘傳醬三層肉和蔥醬三層肉
另外還有不同醬料的三層肉可以選擇,這部分就讓我們自己來燒烤,看看個人的本事。

帶有一點微焦的秘傳醬三層肉,因為有醬料的關係,比較容易有醬收乾的焦痕,但這樣的味道最為濃郁。

蔥醬三層肉烤的時候會傳出濃郁的香蔥味,這也是我第一次吃到用蔥醬搭配的烤肉。

橫膈膜
另外我們這種肉食動物,深怕肉不夠吃,又多點了一分三層肉,和這個橫膈膜,這有特殊的筋膜口感,相當不錯的咬勁,留下一部分參雜在炒飯中食用。

濟州御飯
稍微有點飽足之後,出現了絕對可以滿足的鐵板炒飯,搭配蘿蔔絲、黃豆芽、香菇,還有蛋,以及剛剛剩下大半的橫膈膜。

淋上韓式辣醬汁後,鐵板快炒,讓米粒一個一個被撥開,讓醬料、蛋、配菜都能完整拌到炒飯中。

完成之後在撒上大量的蔥花和海苔!真是相當不錯的收尾,不飽也難了啊!

最後本頓謝謝店家的招待,及愛評網提供的口碑劵。
上帝的幸福學是引用哈佛大學所開設的幸福學課程作為引題,藉由此觀點來探討幸福與信仰的關係,書中透過一些精力和聖經中人物的情境描述作為回應,此時會出現有好有壞的感受,壞的部分是過度於自我信仰優越,在現實身活中處在信仰低迷情緒的人不少,並非是他們不熟聖經,而是這個處境當下需要的情緒的舒緩與經歷,好的部分則是可以去思考聖經中的人物的遭遇。
但引用聖經人物去思索其際遇的同時,需要更加謹慎地去查考經文的本意,不然就會變成了硬套或是不合適的套用,這部分在書中確實出現過許多不合宜的套用,主要是經文部分並未完全代表其情緒,而作者本身的認定觀感,其中有一段經文,正是我過去對於經文得不甚了解,聽從一些未經過考證的言論而不當的引用,這裡就稍微舉出,P.330的這段描述駱駝穿過針眼比有錢人進上帝的國還容易呢?書中的解釋正是目前廣為流傳但缺乏考證的內容,針眼指耶路撒冷的一個窄門,但在許多的歷史考證並未有此門的存在(參閱),而是引用後來其他資訊而產生的傳言直到如今。
另一個是關於書中引文的方式,整本書取材來源相當多元,但在書中無法得知該取材的來源,反而無法做進一步的了解,若是能讓讀者能更進一步了解參閱資料的部分,更能加深對該文議體更深入的學習,不然很容易陷入片面資訊,目前的網路文章就陷入了這樣的窘境,來源出處不可考,廣泛內容農場的鋪設下,容易產生許多拼湊出來的錯誤內容,因此著作上需要更加謹慎。
回到書中談論的信仰內涵,透過十三個主題來探討,但內容的連貫卻不是那麼依序,比較像是單篇議題的歸總,相較於哈佛大學幸福學的公開課程完整度更高,目前網易公開課有完整的內容,信仰確實能帶給人最終的解答,但在這尋找解答的過程中,神興起了不同的專業去呈現出不同的論述,對筆者而言,過度於引用聖經或是以聖經詮釋許多的社會表徵,反而容易陷入不當引用,因此回歸聖經的本意去詮釋,針對聖經所呈現的意涵來探討及生活實踐,會比從心理學網路文章等,更能讓能了解信仰的本質。
上帝的幸福學
作者: 高偉雄
出版社:橄欖
出版日期:2016/03/11
語言:繁體中文
購買資訊:上帝的幸福學
簡介:
哈佛大學曾在校開設一門課程——「幸福學」,大受學生歡迎。「幸福學」顧名思義是教導人怎樣追求幸福快樂。這個課程為什麼那麼受歡迎?調查發現,這些在世界頂尖大學就讀的學生可說都是精英中的精英,然而許多學生卻不知道怎樣面對求學期間的「壓力」,而出現嚴重心理危機。哈佛學生尚且如此,一般普羅大眾的情況更是難以想像。
如何讓自己活得快樂?本書從聖經角度來探討那「源於神」、「發自內心」、「具有永恆性」的喜樂,書中內容引用「幸福學」的研究心得、學術文獻和生活例子外,也提到許多人生課題,包括:操練饒恕、智慧聰明和勝過失敗……。全書共有13章,作者以一貫平易近人的筆觸列舉許多案例,從不同面向來談論如何擁有在基督裡而有的幸福,相信閱讀本書後你會發現,其實「真正的幸福」並不遙遠,只要信靠上帝,內心就可以得著無比豐盛的恩典與生命。基督徒不同於一般人的是,即使在患難中,也將眼目放在曾帶領他們出死入生的上帝的身上,滿懷喜樂與感恩。願你也能得著日光之上的喜樂。
炎炎夏熱之時,不寫寫食補的食記,這樣怎麼對得起廣告看食記的網友呢?所以今日就來寫一下薑母鴨的食記,不過現在薑母鴨的店很多都放暑假去了,多數都要等到暑假過後,才會重新開始營業,本次分享的就是林口的帝王食補薑母鴨。

帝王食譜這個老字號,似乎四處都可以見,只是很久沒有去吃了,難得在林口撞見的日子,就來去回味一下過往的滋味。
林口帝王食補薑母鴨
新北市林口區中山路267號
02-2601-3345
現在林口公車很多,要抵達這裡,搭乘有繞行林口市區的公車,在中華電信站下車,就可以找到這間店。

進補總是少不了各類的鍋,讓我想想這一次該吃什麼鍋好呢?

薑母雞
結果來到薑母鴨店,點的卻是薑母雞,而這裡的雞用的是烏骨雞!加點的各式料理也都放進鍋裡了!

高麗菜
搭配薑母湯同的高麗菜,往往感受上特別的甜。

豆皮
能吸附湯汁的豆皮,當然也就不能少。

玉米筍
菜單中沒有看到的玉米筍,這是從那裡冒出來的啊?

麵線
如果需要一點澱粉類來能飽的人,那就得來上一盤麵線了。

燻鴨
這兒的燻鴨味道足,配上醃黃瓜,轉眼間這一盤就瞬間殲滅了。
大熱天寫這篇食記,感覺上挺進捕的啊!
男人與男人之間的親密關係,正是這齣戲所要呈現的,陳武康、蘇威嘉兩人學長學弟的關係,亦師亦友,工作上的夥伴,競爭的關係,甚至比戀人互動更為緊密的關係,這就是真實的哥們,看著這齣劇我想到的是二十年的同學,男與男之間在這個同性戀議題下,有時反而被過當的詮釋,容易讓人誤解,但關係親密並非等同會有性衝動,這正是劇中口白時,彼此談論對方不是什麼,所呈現出的內容。

朋友之間的肢體互動能多緊密呢?能否完全無距離的接觸呢?在現實的生活上會覺得很憋扭,是因為傳統文化?還是深怕產生另一種誤會呢?因此保持適當的距離,甚至刻意的迴避一些肢體的互動,但在武康與威家之間,兩人一起共舞的畫面,最好的朋友難道不能一起舞動嗎?不能有更貼身的肢體互動嗎?

相互模仿的過程,彼此的個性雖不相同,知道對方的一些優缺點,有時候會想要效法,有時候會顯出厭惡,總是想相互多瞭解,有說不完的話題,也會共同做一些事情,正如劇的開頭一人獨自打著羽球,一人描述著對方,而這時的描述著對方,也是在描述著自己。

就算在好的朋友,就是因為太好了,容易有一些衝突發生,一些理念上的不同,一些厭煩的舉動,甚至在對話上大小聲,看似相互爭辯著,而這只是彼此之間親密的互動的呈現,有時想要給對方多一點的空間,又有時卻需要對方的陪伴,因著自己的缺陷,在好友的陪伴上而不畏懼;但這樣的關係有時也會帶著巨大的壓力,到底誰比誰光彩呢?雖然都期望對方的光彩,但這種競合的關係,卻又無法這麼的開闊。

友情的極致會是什麼?對我來說是一種放心,可以把自己一切安然地交託,可以無顧慮的暢談一切,戲劇中總是在思索著武康和威家的肢體呈現,那是一種自然流暢的動作,雖然是費力的動作,但卻如流水般的展現,許多的動作又是一種信任的表達,使得兩人可以毫無掛慮的展現自己,總是期待看見好友更好的將來,但刻意做的每件事前,反而容易造成過當的衝突。

我們彼此之間也有著相互角力,藉由此相互砥礪而成長,回到結尾的羽球場景,打與接之間羽球在彼此球拍間往來,看著出兩人在回擊時的喜悅,這個喜悅不會比戀人的關係疏離,甚至是一種關係的昇華;回頭想著自己,對於我那死黨和損友,雖然會彼此的吐槽,但真正有需要的時候,絕對是義不容辭,正如武康與威家的好,可以為對方捨命的境界;但最後我只有一個問題,為什麼這樣的關係,卻是存在於胖與瘦之間?這讓我想到勞萊與哈台兩人所帶來的歡笑。
親密的關係確實是可存於性以外,別把親密的關係認為只能建立在性上,這樣反而會錯過了許多,我和我好友這段二十多年的友情,真摯的期待他能找到一個陪伴他與愛他的伴侶,別再這樣孤身下去,縱然重色輕友,這樣的關係都是相當適切。
兩男關係之古典與極簡
主辦單位:驫舞劇場
他和他,是朋友也像家人
他和他,是工作伙伴也是競爭對手
他和他,不是情人卻比情人更親密
他和他,說不出口的關係 其實更多…更複雜…
驫舞劇場2012春季製作《兩男關係》,邀請兩岸三地最犀利的文化觀察家──舞台劇導演林奕華,與編舞家陳武康、蘇威嘉共同創作,從兩個最熟悉彼此的男人出發,作品中除了探討男性之間形而下的姿態,並且深究兩男之間最形而上的幽微情感。這是陳武康與蘇威嘉的《兩男關係》,可以像古典芭蕾舞般繁複、感性,也可以有如現代舞簡約、理性,看似矛盾,卻是糾結纏繞得天衣無縫。這也是林奕華慧眼獨具的「兩難」關係,在不斷重複、碰撞、修復中,尋找生命得以繼續的動力。
以舞蹈為形式,藉戲劇為肌理,檯面上的「兩男」關係,檯面下的「兩難」關係。
更多內容
«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