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Plurk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新浪微博

最近FB廣告看太多,而且之前也有路過《雞老闆 桶仔雞》,想說沒吃過,就乾脆就來吃吃看,一行人正好遇到兩人當月壽星,目標當然是要吃到免費送的桶仔雞。

關鍵在於消費滿1800元,每次滿額贈送一隻,每位當月壽星可以享用一隻,因此我們有兩人當月壽星,今天的消費金額將努力達成3600元,獲得兩隻桶仔雞。

店面在五條通的巷道中,搭捷運可以到中山站,然後再慢慢地走過來,在路口就可以看到大大的桶仔雞,應該不是難找的地方。

桶仔雞

來的時候已經先預訂好一隻桶仔雞,這樣就不用等15至40分鐘,一來的時候就已經先上桌了。這裡桶仔雞搭配洋蔥、辣醬油、胡椒和雞油。

最近手扒雞剝太多了,所以可以很快的分解成為用筷子夾著吃的大小,還可以將雞翅、雞腿通通分開好,如果希望雞胸肉比較滑嫩,可以將雞油倒入部分一起搓揉,這樣就會有嫩雞胸可以吃。

燙高麗菜

光吃肉不行,還是需要搭配點青菜,這樣吃起來比較均衡,也比較不會膩口,均衡吃才能真正吃出美味。

涼拌小黃瓜

小黃瓜切片捲起來,看起來還真有特色,吃起來也會有層次感,不過少掉清脆的厚度,不同風格的呈現,夏日晚餐,來分小黃瓜格外清涼。

搭配著各式烤肉傳,其實我分不出來什麼是什麼?有時候牛豬也傻傻的分不清,反正點了就吃,又不是美食評論家,搞這麼清楚做啥呢?

啤酒蝦

想說吃點蝦子,就這樣點了一盤蝦,今晚的菜單是個人隨喜好點餐,我又不想跟其他人點重複,就想多點點不一樣的菜餚,這樣才能多一點嚐試。

芥末章魚

冰涼的下酒菜,章魚特殊的口感,滑溜的滋味,還有那特殊的咬勁,搭配上芥末的提味,小口小口的享用。

蒜香茄子

醬料搭配之後,就是相當可口的開胃菜。

雞油拌飯

這麼多開胃的小菜,不來碗飯也說不過去,雞油配上醬油本身就很香,光這樣就能吃一碗,又何必配菜,有一種會越吃越多的感覺。

個人依照自己的喜好,繼續點了各種的串烤,這我就不一一介紹,因為我也介紹不出來,只知道吃就對了。

目前價錢是兩串80、90、100,這樣算起來不算貴,只是不小心還是點了不少錢啊!

五花鹹豬肉

試試看這兒鹹豬肉的味道,帶有咬勁的皮脂,味道稍微鹹了點,果然是鹹豬肉,適合配菜,直接吃應該要大口喝啤酒才能均衡。

酥炸肥腸

有人愛吃肥腸的口感,皮酥內有嚼勁,搭配大蔥去味,可惜對痛風患者來說,這個也是只能淺嚐。

串烤部分還有明太子口味,另外前面幾張還有青蔥口味,就是搭配點配料一起烤,呈現出不同味道。

搭配點蔬菜類烤物也不錯,今天好像沒有點甚麼蔬菜的烤物,頂多點了香菇、杏鮑菇,這而還有其他種蔬菜,只是我們這群人似乎都是肉食主義,烤蔬菜幾乎直接忽略。

最後為了湊三千六,再多獲得壽星一隻烤雞,所以就點了鍋雞湯,不過我忘記到底是點什麼?回頭看菜單,這裡雞湯有人參雞湯鍋、四物雞湯鍋、燒酒雞湯鍋和鳳梨苦瓜雞湯鍋,到底最後點的是甚麼呢?

雞老闆 桶仔雞 林森五條店

台北市中山區林森北路85巷61號

02-2563-5252

營業時間:週一~週日18:00~3:30

粉絲專頁:雞老闆 桶仔雞

分類:

與小說《偷書賊》同名之作,乘載著一個承重的歷史,書籍帶來的不只是知識,還包含著難以抹列的記憶與情感,在那大屠殺的年代中,如何建立起對人的仇恨,透過拼裝出來的舉證,讓人無法明瞭真相,何謂真?何謂假?並不是這麼容易分辨的事情,若是無法有足夠的資訊作為判斷依歸,人們依然是很容易被煽動,接續剛好看《反民主》這本書,描述著人對政治的無知,以及如何參政與投票,那麼不免就可以聯想到,人在思想上被誘導的可能行有多大了。

書中描述的歷史,我只有一點輪廓知道,但是對於發生過哪些事情卻不知情,這段歷史是從柏林市立圖書館的書籍所挖掘出來,透過書籍的藏書章、書籤等,追尋出這些書籍的來源,過往的漂流路線,以及可能發生的地理位置與事件,這些書籍是透過搶奪搜括的方式而來,目的是要被解析出猶太人的秘密行為,並交國家領袖羅森堡任務小組負責進行調查,讓許可能顛覆國家的疑點被皆露出來,然而這並非是一個事實考證的方式,而只是對號入座的尋找觀點。

閱讀完書籍後,感受到民族優越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日耳曼民族和猶太民族是甚麼讓他們對立呢?一部《錫安長老會紀要》是如何影響後人對猶太人的觀感,種族的對立至今是難解的習題,但這絕不是人與人之間該存在的問題,很多時候只是一場政治角力,讓無知的民眾被煽動而對立,可惜不知如何能終止這樣的仇恨,新聞媒體總是不斷的上演。

不過這本書除了在講這段歷史的悲劇,但也講著一群人為了能將這些書籍歸還給遺族,而進行的努力,透過這樣的行動讓活著的人可以受到一個安慰,也是為著過去種種的包袱,附上一點微薄之力,這樣被偷竊的書籍數以百萬,能真正歸還的鮮少,但書中記載獲得失書的家人們的感動,那是一個空缺記憶的填補,也是對於過去的錯誤地承擔,有機會再來繼續認識這段故事的背後,而這本書也讓我想到另一本《書本也參戰》,書籍所乘載的知識力量,影響著世界的變遷。

偷書賊:建構統治者神話的文化洗劫與記憶消滅
The Book Thieves: The Nazi Looting of Europe’s Libraries and the Race to Return a Literary Inheritance

作者: 安德斯‧李戴爾  

原文作者: Anders Rydell

譯者: 王約

出版社:馬可孛羅  

出版日期:2018/03/15

語言:繁體中文

購買資訊:偷書賊

簡介:

為了建構德意志帝國的正當性與統治者的不敗神話,

一場組織縝密的偷書計畫席捲了全歐洲…

然而納粹竊取的不僅是書本,更奪走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傳統與歷史記憶。

 

★ 榮獲2018年瑞典班特揚森基金會大獎(Bengt Jansons Memorial Fund Prize)

★ 瑞典圖書創作獎《掠奪者》(The Looters)作者全新力作

★ 2017年美國科克斯創作獎(Kirkus Prize)非小說類提名

 

新聞記者李戴爾走訪荷蘭、法國、希臘、立陶宛等地,

追溯這段不為人知的文化掠奪與殲滅行動!

二〇〇九年,李戴爾開始追查散落在各地、被納粹佔為己有的藝術珍品,隨著這些文化寶藏陸續歸還原主,李戴爾意外發現,除了藝術品與古董被掠奪外,還有大量書籍被深藏在圖書館裡。這些館藏規模極大,從大西洋岸到黑海邊,自阿姆斯特丹、巴黎、羅馬、塞薩洛尼基到維爾紐斯,所有文化出版重鎮全被洗劫一空。

 

納粹為何成了偷書賊?

「只要控制書籍的流傳,就能有效控制思想。」納粹不僅想摧毀敵人的文化資產,他們更以偷竊、霸占與扭曲等手段,將圖書館與檔案庫、歷史、傳統與記憶全面納為己有,強制改寫他們的歷史,進一步驗證雅利安人的崇高與偉大。透過納粹的思想領袖羅森堡的規劃與研究,以柏林為起點,開啟了全世界史無前例、規模最大的偷書計畫。

 

阿姆斯特丹:遠離法西斯主義統治的避難所

自由和貿易讓荷蘭在十七世紀化身為歐洲的知識中心,自由思想家、作家、哲學家,還有宗教的少數族群都能在這座城市找到出路,特別是離開西班牙、葡萄牙宗教裁決的猶太人,將阿姆斯特丹轉變成一座傳播中心與出版重鎮,其豐富的館藏成為羅森堡覬覦的目標。

 

巴黎:流亡者的文化中心

十九世紀,生活在沙皇時期的大量猶太人為了躲避大屠殺,重新在法國安定下來,至今,法國仍是猶太人聚居最多人口的歐洲國家。巴黎也接納了一批來自帝俄的政治移民:許多波蘭人在自由波蘭被推翻後,遷徙到巴黎;在「十二月黨人起義」 後,還有一群俄羅斯知識份子被沙皇驅逐出境。當時的巴黎,聚集了猶太人、波蘭人、俄羅斯人,讓整座城市激盪出豐沛的創作能量與蓬勃的出版環境。然而納粹佔領巴黎後,令人髮指的掠奪行為,讓巴黎永遠失去了全歐洲最好的圖書館。

 

塞薩洛尼基:鄂圖曼帝國治下的民族多元

猶太人在奧圖曼帝國內享有較大的學術自由。在這座知識的溫室裡,塞薩洛尼基成為東地中海的文化熔爐,猶太哲學、古典文學、阿拉伯科學及義大利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薈萃於此,一度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猶太之都。隨著希臘建國、納粹佔領,猶太居民被驅趕到城郊,還有大量猶太人被送往集中營,這座猶太之都,因而永遠失落了。

 

維爾紐斯:北方的耶路撒冷

在二戰前,維爾紐斯擁有一〇五座猶太教堂與聚會所,猶太人占全城總人口的三分之一。拉比、猶太作家、知識份子以及藝術家無不趨之若鶩,齊聚在此。十九世紀末,維爾紐斯更成為意第緒文學復興運動的搖籃。隨著納粹向東擴張,他們有計畫地消滅猶太人、波蘭人在歐洲文明與文學的貢獻。這個曾讓拿破崙譽為「北方耶路撒冷」的城市,從此不再保有猶太文學與波蘭文學的傳統。

 

書本不僅是財產,更是記憶的所在

歷經幾個世代打造而成的圖書館與私人藏書,都是文化、語言的骨幹,更是族群、家庭和身份認同的核心。這場驚人的文化浩劫,而今只餘斷簡殘篇。雖然二戰結束了,卻還有許多書籍被丟棄在原地,或者重新整編到德國圖書館內,許久不再有人聞問。納粹是掠奪這些書籍擁有者的思想盜匪,他們搶奪了歷史、人性與一切的記憶。如今,隨著藝術品的歸還計畫啟動,這些文學遺產終於重見天日,過往豐富的文化雖然不能再復原,但這段歷史應該被紀錄下來,見證文化傳承的珍貴。

分類:

想吃花捲,所以就自己動手來,只是一點點的貪心,就犯下了難以挽回的結果,這告訴我們醬適可而止,而且發不夠,最後感覺就像吃炸醬麵一樣,不管成功還是失敗,都還是值得留下紀錄,看看自己曾經做過哪些事情。

想要做那種一條條可以抽起來吃的花捲,可惜怎麼看都像是炸醬麵,而且超級鹹,炸醬這種調味料,大概就適量就好,不是多就好,雖然重口味,但還是都被吃光光了!應該要改名為蒸炸醬麵,以下提供食譜,但都是適量,這真的要憑經驗拿捏了。

炸醬花捲

蔥綠 3根、胡椒粉 適量、芝麻 少許、維力炸醬 適量

中筯麵粉 300g、酵母 3g、橄欖油 7g、糖 15g、水 150g

食譜參考 https://icook.tw/recipes/107391

麵點的基本組合中筋麵粉,搭配上酵母。

加上水、加上油、加上糖,就可以和成一個麵團。

麵團需要放著發酵一陣子,但這次發酵不夠,吃起來就只是像麵條,還需要多一點點時間。

自己種的蔥花,新鮮格外辛辣,不比切洋蔥容易掉淚差,但市售的蔥,很少有這樣的體會。

這次做花卷,所以蔥花不用備太多,夠用點綴就夠了。

麵團桿成麵皮後,舀了三匙的炸醬,但這樣的輛真的太多,也許一匙就夠了,重一點口味也頂多三匙。

塗勻了炸醬之後,撒上蔥花,當然樂勻稱越好。

看起來還算均衡吧?但沒想到炸醬這樣的感覺就會變成太鹹了,看來炸醬不能這樣塗滿滿啊!

對折在對折後,切成一吋寬,然後就是要捲花捲,但是我怎麼捲都還是感覺怪怪的。

最後就長的這副德性,在醜還是得蒸熟來吃,不能浪費食物是基本原則。

蒸熟之後的花捲會稍微蓬鬆,搞到最後墊的烤盤紙,通通沒來起來,越疊越多。

完成了《炸醬花捲》,雖然其貌不揚,味道也種了一點,但畢竟是維力炸醬,味道還是挺美為了,下次有機會做,要記得減量減量,讓炸醬是提味用,而不是完全蓋住味道。

分類:

關於婚姻家庭的議題,總是吵得沸沸揚揚,像我這樣落單的人而言,沒這麼的在意,畢竟婚姻在哪裡都還不知道,昨兒的消息志玲姊姊結婚了,大概就真的算是剩者為王吧?至於我反而比較沒關注這些議題,現在對孤獨死的議題比較感興趣,在想如何不帶給活著的人麻煩,又如何能讓一切悄悄地消失不見。

對於愛情並不是沒有期待,而是一種等待消磨的無奈,甚麼時候才會遇到一個合適的對象呢?或許有過也或許沒有過,往往現實層面的考量,必須要做出選擇,但這樣的結果真的好嗎?不是沒遇過親密的人,只是最後留下來的是我,日子還是得過,空期待,還不如讓時間充實的消磨過去,也許有一天會遇到吧?

有時結婚是一種家庭的壓力,身邊的人會問什麼時候結婚?有交往對象了嗎?害怕一個人沒有伴,身邊的人都成雙成對,兒女在身邊圍繞,談論的都是家庭經,這時落單的人很難融入;當然也有另一種極端的現象,為了讓父母能抱孫,找到一個對象就結婚了,然後每天訴說著婚姻的苦悶,天天勸著單身的朋友,可千萬不要想不開邁入婚姻。

劇情中白醫生的對談相當的務實,到了這個年紀很難有那種浪漫的愛情,相親也就是這麼一回事,接納彼此的不同,然後營造一個彼此可以共同相處的方式,不太可能有那漫長的時間慢慢培養感情,感情留到婚後再來培養滋潤,這樣也沒有不好,只是兩人要先達成共識,一同努力經營婚姻家庭,創造屬於兩人的回憶與價值。

如果繼續期待這種天作之合,大概落單的機率只會不斷的提高,總是在想天不從人願,這應該不是意外的事情吧?算算身邊落單的朋友也不少,當然進入婚姻的也不是沒有,反正都已經落單了,就像預告片中所講的,反正剩著就讓它剩著,也沒有不好,繼續過著一個人的日子,相信奇蹟、相信愛情,想信有一天會遇到對的人。

劇中的老爸,依然是體貼女兒的心,怕她急了,為了父母的緣故就隨便找個人嫁了,因此跟白醫師侃侃而談,該說是勸退呢?還是帶著一些期待;對於愛情到底能等待多久?現在未來真的有那麼大的差距嗎?或許想要事業有成,不想太早進入婚姻,打拼過後時間也就如此消磨殆盡,寧願有時衝動點,癲狂點,做出不讓自己後悔的決定。

影片中的每個人物,都有著不同的感情問題,為了愛而犧牲自己,因為背叛而不相信愛情,那麼到底什麼是愛情呢?我想不會是《剩者為王》,反而是給那願意為彼此承擔的兩個人吧!

剩者為王 The Last Women Standing

類  型:劇情、愛情

上映日期:2015-11-13

片  長:01時38分

發行公司:凱擘影藝

導演:落落

演員:彭于晏(Eddie Peng) 、 舒淇(Shu Qi) 、 郝蕾(Lei Hao) 、 金士傑 、 潘虹 、 邢佳棟 、 熊黛林

影片年份:2015

出  品  國:China

出  品:

發  行  商:凱擘影藝

語  言:Chinese (Traditional)

色  彩:color

相關商品:剩者為王(電影原著小說)

劇情簡介:

《剩者為王》為2015年中港台大製作合拍電影,由《失戀33天》導演滕華濤監製、大陸知名作家落落執導,《聶隱娘》舒淇、《破風》彭于晏主演。改編自導演落落的同名暢銷原著,憑藉對剩女現象的深度剖析,及女性心態的微妙把握,成為當年大陸最暢銷愛情小說。 

「為了等到對的你,我選擇剩下自己」 

盛如曦(舒淇 飾),35歲的優質白領女性,儘管事業有成,在感情生活上卻是一片空白。連同好友汪嵐(郝蕾 飾)和章聿(熊黛林 飾)也面臨同樣問題,這三個職場女精英面對年齡的增加所帶來的身價下跌,而屢屢遭遇質疑和挫折,但內心仍舊渴望愛情的她們,伴隨率真年輕25歲暖男馬賽(彭于晏 飾)的出現,經歷一連串笑中帶淚的故事,最後找到屬於自己獨特的愛情。

最近吃牛肉麵的比例偏高了!想看看經歷過【黑熊嚐百堡】的日子之後,有沒有可能也吃遍各地的牛肉麵呢?關於吃這件事情,有太多領域未曾探索,但也只能於現在平民食物,其他高級料理只能敬而遠之,畢竟那不是財力所及,也不是多數人可以享受到,所以還是以平常生活能吃到的料理為主分享。

幾天前,搭公車的時候,搜尋了一下捷運新埔站附近的牛肉麵,想想大部分都吃過,正好看到了這家《爭牛牛肉麵專賣》,趁著下班後的時光,過去品嘗一下,有時下班為到新埔站都快要八點,很多店面都已經打烊,還好這兒開到八點半,可以有機會品嚐。

等待煮麵的時間,先來盤煙燻豬耳朵,味道還不錯吃,帶著嚼勁,煙燻特有的香味,搭配著一點鹹味,正好開胃,也適合慢慢咀嚼打發等待的時間。

招牌紅燒牛肉麵

終於招牌紅燒牛肉麵上裝,呈現方式相當賞心悅目,以麵為底拖住了牛肉,看上去牛肉就相當的多,搭配上蔥花的點綴,讓視覺上就有一個滿足的感受。

家常麵厚度夠,帶著咬勁,寬麵被紅燒,這樣可以均衡味覺,麵寬粗需要的就是較濃郁的湯頭,細麵則是和清代的湯頭。

不過覺得湯頭雖然原汁原味,味道已經不錯,但還是總覺得還少了一點味道,應該就是酸味和辣味,正好搭配酸菜和辣椒醬,提升點味道,成為自己比較喜愛的口味。

加上酸菜和辣椒醬的紅燒牛肉麵,瞬間就變得相當的豐富滋味,這樣看來我口味也吃蠻重的,單純紅燒肉湯並不足以滿足我的味蕾。

牛肉也不馬虎,看來是採用牛腱肉,可以清楚的看到牛肉的紋路,肉質有彈性,又不會咬不動,繼續慢慢享用各地的牛肉麵,但到底怎樣才算是一碗不錯的牛肉麵呢?我也沒有一個準,但最起來吃的到牛肉味的甘甜,湯頭的回甘,麵的嚼勁,應該算很不錯了。

爭牛牛肉麵專賣 - 新埔店

新北市板橋區陽明街249號

02-8258-8248

營業時間:11:30-20:30

粉絲專頁:爭牛牛肉麵專賣-新埔店

只是因為看到中西音樂的對鬥畫面,找了找原來這個畫面出自於《閃光少女 Our Shining Days》這部電影,上次看鬥音樂是在周杰倫《不能說的秘密》裡的鬥琴,對於音樂性強的電影,總有種莫名的喜好,雖然自己沒學好任何樂器,但是聽各種音樂總可以吧?

影片有點類似偶像劇,不過這次女一跟男一,都很有土包造型登場,大概就可以感受到日後的造型大改造,當然校園生活中有許多的趣味應用,飲水機火鍋、電棒烤肉,各種的生活妙方,真不虧是古靈精怪的學生世界。

音樂的議題使否也有土包和流行之分呢?西洋樂器和民俗樂器,到底誰好誰壞,誰優雅誰老土,一個音樂學院高舉的交響樂,卻失衡民樂的發展,甚至想將其淘汰,但音樂不應該以樂器做切割,中西音樂也是可以相互融合;如何討好西樣樂器的琴手,如何讓人對民樂有不同的觀感,從樂史來看音樂的起點有一定的關聯,從處了二次元樂團開始,民樂呈現出獨特的風格,在動漫產的演出,也讓人耳目一新。

音樂中的歧異釀成了這場音樂對決,在狹窄的走道上,民樂團與西樂團展開了互鬥演奏,你一曲我跟一曲,直到嗩吶的出現,讓整個民樂的演奏凸顯出來,其中教育視察人員,感覺到音樂這樣乎鄉影響很好,為什麼還需要搞個鐵閘欄隔閡呢?或許我們對音樂也帶著許多先入為主的偏見在,不小心錯過了很多好的樂曲,當然看電影也是如此,有時嘗試一些不同領域風格的影片,也會有新的發現。

畢竟是校園青春劇,純純的愛情還是需要存在,默默守候在身邊的男閨密,不願意改變青梅竹馬的友情,甚至一起面對告白失敗,並且出面指責,愛情或許有純純的感動,但現實生活中,往往只是把愛人往身邊推開,難道就沒辦法癡狂一下,改變彼此的關係嗎?但結尾是透過兩人的交換照片,自拍的搞怪,以及在男生所拍出的照片,那是完全不一樣,情人眼裡出西施,就連情人的手機拍照,都能拍出不一樣的美。

學習音樂這條路,沒這麼簡單,影片中每個選擇學音樂的家庭,有的是家裡支持,有的卻是被家人所反對,也有著許多身分的不認同,學習成長的過程,到底家庭是助力還是阻力,但人終究要學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和承擔,因為沒有任何人認為你承擔將來的後果,如果做了選擇,那就努力不留下後悔。

閃光少女 Our Shining Days

類  型:劇情、音樂

上映日期:2017-07-20

片  長:01時40分

發行公司:安樂(北京)電影

IMDb分數:6.9

導演:王冉

編劇: 鮑鯨鯨

演員: 徐璐、彭昱暢、劉泳希、駱明劼、韓忠羽

影片年份:2017

出  品  國:China

出  品:安樂(北京)電影發行有限公司

發  行  商:

語  言:Chinese

色  彩:color

劇情簡介:

陳驚(徐璐飾)是一個古靈精怪、敢愛敢恨的姑娘,江湖人稱神經。

作為音樂附中的奇葩人物,陳驚人緣欠佳只有男閨蜜油渣(彭昱暢飾)甘願為她鞍前馬後。

自信滿滿的陳驚戀上了校草師哥,不料卻遭到校草的嘲笑和奚落,還引起了校園兩大院系之間的大混戰。

為了向師哥證明自己,陳驚聯手502宿舍神秘人物組成2.5次元樂團,挑戰權威、破除成見,上演了一幕幕生猛搞笑的青春趣事。

分類:

輔大的生活短短的兩年的光陰,沒有大學生活過的日子,終於在讀在職碩士學程,補足了這塊大學生活圈的世界,學區附近總有許多廉價美味的食物,只可惜讀書時間沒有全部都吃遍,可想而知店面種類的多元,畢業後只能回憶過往,偶而有研討會時,再去學校附近尋覓食物。

《紅鬍子手工窯烤披薩》位於輔仁大學側門的巷子,整條巷都有著不同的料理,如果有機會就可以一間一間的慢慢享用,不過年紀大了,反而沒這個本錢這樣吃,當學生時無拘無束的感覺,反正有多少錢就可以吃多少,現在反而一堆帳單要繳,搞到最好伙食費比學生時期還少。

這裡的人氣披薩推薦六款,不過我沒吃這六款,反而想吃比較單純的香腸口味;回想讀二專時期,曾在披薩店工作過,做過內場,也做過外場,當然也會拋餅等等,披薩製作難度不高,好不好吃關鍵在細節部分。

內用披薩套餐含有可樂和濃湯,正好喝濃湯等待披薩烤的時間,應該不會太久,大概十五分鐘就可以完成,慢慢享用濃湯喝點可樂,然後再翻幾頁的書,披薩就會上桌了。

煙燻香腸披薩

算是薄餅的披薩,麵皮部分酥脆,起司份量也足,幾乎把香腸都掩蓋了,醬料部分也夠濃郁,以一百出頭的披薩算是相當實惠,學生商圈真的都是做功德的店家啊!好像又有好一陣子沒吃披薩了!下次再來找一間披薩店來享用一番。

紅鬍子手工窯烤披薩

https://www.facebook.com/REDbea

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14巷35之1號

02-2908-2222

天主教的性醜聞案蔓延數十年,如今又上演一部真人真事的電影,先前看過發生在美國波斯頓的《驚爆焦點 Spotlight》,描寫媒體如何去對抗一個體系的長年犯罪,這次的故事描寫的是受害者所發起的組織,如何去揭露和改變體制,這次的事件發生在法國里昂區,同樣遭遇到體制的壓制,始終為能真正改變,只是讓犯罪不斷的延續。

或許基督教以為可以自身度外,事實上只是醜聞的不同,前陣子正有新聞報導【色牧師強拉實習女大生 「為爺爺按摩肚肚和下面」】,當然不會只有這一件,如果仔細去看新聞會發現不少,但我們需要面對,並且揭露罪,讓受害者免於傷害,讓加害者停止犯罪,目前所看到的可能都還只是冰山一角,如果再加上性道德問題,那就難以計算。

每一次的領主餐,正是我們去面對自己的罪,面對我們未能指出的罪的悔改,經上記載:「因為人吃喝,若不分辨是主的身體,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歌林多前書十一章29節」罪這個議題如果輕忽,蔓延開來將會是讓更多人受到傷害。

信仰中難免會期待眷顧的關愛,但這也是很容易扭曲變形的關係,看著當事者描述最初感受,那是一種期待但卻也是一種傷害的過往,特別親近的關係也就容易讓人迷失,但錯誤發生之後,誰又能相信當時發生過的事情呢?就這樣二三十年度過,有人選擇淡忘,也有人因此選擇傷害自己,最初發生之時,會甚麼身旁的我們不能多一點留心呢?

當犯錯的神父並沒有被解職,還重新回到相同的崗位,那種恐懼的回憶湧上心得,而一群受害者決定揭露一切,同時讓主教正面去處理事件,不能在是打模糊障;宗教信仰中很容易陷入錯誤的寬容,影片中一段呈現神父坦承錯誤,但是卻無力阻止自己犯錯,那為甚麼組織上位者仍不願意調離或是解除職位,讓他不再陷入錯誤的循環中呢?愛這個習題,太多時候只剩下溺愛,而無法真正成為一種成全的愛,過度的縱容並不是愛,反而是一種同流合汙的罪行。

過往的傷害帶來性格的扭曲,親情之間的拉扯,影片中描寫的心境、情人的關係,同樣被傷害的人,為什麼還是彼此傷害者呢?錯誤的循環一直持續者;以前也遇過遭遇過被侵犯的人,那是一種尋找平衡,但卻又失衡的思緒,不知道該如何陪伴,家人們也是如此承擔著,怎樣才能真正的改變,或許信仰可以帶來救贖,但若是在信仰中被傷害呢?

《感謝上帝》希望不是成為我們的一種推託之詞,這個詞在預告中可以看到,用一種慶幸僥倖的心態,但這真的是感謝上帝嗎?在信仰的世界中,真正的感謝上帝,應該發生如以賽亞書六十一章一至三節所記載:「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因為耶和華用膏膏我,叫我傳好信息給謙卑的人,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報告被擄的得釋放,被囚的出監牢;報告耶和華的恩年,和我們神報仇的日子;安慰一切悲哀的人,賜華冠與錫安悲哀的人,代替灰塵;喜樂油代替悲哀;讚美衣代替憂傷之靈;使他們稱為「公義樹」,是耶和華所栽的,叫他得榮耀。」

信仰這個議題,不應該拿愛來當遮羞布而已,愛讓我們知罪悔罪,讓我們改變而不再做傷害他人的事情,更是讓我們能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冷眼旁觀也是一種慶幸,總不能脫口而出感謝上帝,這件事情沒發身在我身上;或許我們應該有更好的選擇,讓人從我們身上看見我們的所行所為,讓人可以發自內心的說出感謝上帝。

感謝上帝 By the Grace of God

類  型:劇情

上映日期:2019-05-10

片  長:02時18分

發行公司:天馬行空

IMDb分數:7.5

導演:馮斯瓦歐容(Francois Ozon)

演員:梅維爾波柏(Melvil Poupaud) 、 丹尼斯曼努奇(Denis Ménochet) 、 史旺亞勞德(Swann Arlaud)

影片年份:2018

出  品  國:France

出  品:Mandarin Films

語  言:French

色  彩:color

劇情簡介:

亞歷山大(梅維爾波柏 飾)事業有成,家庭美滿,他有深愛他的嬌妻,還是五個小孩的爸爸,某天,他偶然得知當年曾經性侵他的神父又回到這個教區,他開始害怕有其他的小孩遭受他的魔爪,於是他選擇挺身而出,向社會大眾揭露神父的罪刑。於是,一個接著一個的受害者挺身而出,紛紛加「不再沉默」協會,其中馮斯瓦(丹尼斯曼努奇 飾)因為這起事件,從小得到父母全心關注與支持。但是並非所有受害者都這麼幸運,艾曼努(史旺亞勞德 飾)因為幼時遭受性侵,無法與人有親密關係,具有暴力傾向,最後成為社會底層的癮君子。來自社會不同階層的他們合力對抗教會這個至高無上的龐大體系。

《感謝上帝》講述法國里昂地區的神職人員性侵多名兒童卻受到上司庇護的案件。為了避免來自各方面的阻力,導演在過去一年進行秘密拍攝,然而導演對於片中的神職人員採用了真實姓名,影片因此遭到抵制,被告的神父貝爾納培耶納(Bernard Preynat)的律師甚至以「無罪推定」為由,要求戲院於判決前不得上映。然而,法國導演歐容備受爭議作品《感謝上帝》繼榮獲柏林影展評審團大獎之後,在法國上映的前一天,又打贏官司,得以順利上映,可謂大快人心。

歐容在獲獎時也毫不諱言地說,他要和性侵受害者共同分享這座獎盃,正是他們勇敢的舉動啟發了他。這部影片就是要試着打破威權至上的教會機構與神職人員對兒童性侵案件上的沉默。

經營《華人教會機構名錄》,將近十八年的光陰,走訪了不少教會,當然都是路過的方式居多,比較少特別前往拜訪,主要是害怕拜訪就會占了大部分的時間,先不談全球華人教會數量,光台灣的教會就即將邁向五千間,我想有生之年我應該無法走訪每一間,但我想儘可能地去走走,也算是見見世面吧?

有時候也會因為想拜訪人而特別前往,這次就是因為想去拜訪一下以前認識的江茂松牧師,所以選擇來到埔心,除了在埔心聚會處聚會外,也走訪附近的另外六間教會,同時更新教會名錄資料,發現到一間未建檔,一間地標跑到南崁去,有時沒有親自路過,真的很難發現這些資訊的異動。

從地圖上看到八家教會,其中《拿撒勒人會埔心福羚教會》先前去分享過,因此這次就不再前往,不過照片還沒更新上去,照片太多整理太慢,看來以後還是安分一點,整理完之後在前往下一個地點。

透過 Google 地圖安排行蹤,這次完全步行,雖然埔心位屬楊梅區,但是徒步走楊梅區可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剩下的以後有機會騎車在來路過拜訪。

埔心基督徒聚會處

一早坐火車抵達埔心站,順著路走來到《埔心基督徒聚會處》,獨棟的建族物,因為現在牧會的牧師是江茂松牧師,說來認識也很久了,從最早2002年舉辦《資訊科技與福音傳播研討會》時認識,當初他的網站《教牧與教育小站》,其中《鍵盤與快門的對話》更是早年還沒流行網誌就開始寫的內容。

稍微遲到了一下,聚會已經開始,正在唱敬拜詩歌,看前方的擺設,今天有領聖餐。

聽聽江牧師的講道,印象中這應該是第一次聽江牧師講道。

會堂還有二樓的地方,不過視角來看第一排應該會被欄杆擋到,有時候會想會堂設計,應該要考量會眾視角,儘可能沒有障礙物為最優良。

一般走訪教會,主要會希望能收集到週報,同時也看看有沒有相關資訊可以補充,來這邊還看到代禱信箱上面有協會製作的貼圖,財報部分有公開在公佈欄上,個人是建議會友們要關心教會的財務,才可以避免許多問題的發生。

愛宴可是教會讓人感覺一家人很重要的一環,由於現在巨型教會越來越多,少掉了一起用餐的互動時間,剛好這天還有慶生,一個大蛋糕一起享用啊!我想有愛宴的教會我應該會優先去參加聚會吧!

用餐完之後,告別牧師,繼續前往附近的教會走訪,看看能收錄多少教會的照片和更新資訊。

行道會楊梅榮耀堂

前往埔心基督徒聚會處的時候,在漢昌街口就遠遠看到這間《行道會楊梅榮耀堂》,走路距離不會太遠。

看起來現在教會不少有加入長照站,老人化的社會,似乎友善社區長輩也是很重要的事情,希望是由會友發自內心的參與,並以信仰實踐為出發。

不過眼前就出現一個不友善的難題,不知道門前這些機車是會友還是鄰居,出入口前滿車子並不是一個友善的環境,如果因公共場所有必要申請繪製紅線,讓大家出入能更加方便。

由於自己身材太胖穿不過去機車,因此就用放大拍攝的方式,拍到主日聚會時間,並且記錄一個重要的訊息,這裡有愛宴!

另外請朋友進去問問看有沒有週報,可惜發完了,但主要資訊還是有更新到,繼續前往下一間教會;這樣走法只能算是路過教會蒐集資料,時間有限,就不適合以拜訪形式收集資料。

基督教埔心浸信會

順著漢昌路繼續走,快到路口處遇到《基督教埔心浸信會》,筆者出生於浸信會體系,對這個宗派感覺比舊熟悉,獨棟的建築,空間場地蠻寬廣的。

聚會結束了,場地中還有人在練習詩歌,有時會想這樣闖入教會是對是錯呢?有些禮拜堂會歡迎弟兄姊妹進入禱告參訪,但有些就不一定。

這個有關於私有化信仰,還是公眾化信仰,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關係還是防禦關係,社會的關係越來越複雜,很多事情難以明白。

聚會時間的公告很重要,有時候去教會聚會只是路過看到,特別是小時候去過教會,又離開一陣子的人,突然受聖靈感召,想要回到教會,但又不想捲入複雜的人際關係,只想先從崇拜回到神面前,但是很多時候卻沒有這樣的資訊提供。

教會名錄有聚會時間,方便人們獲得資訊前往,因此收錄聚會資訊是很重要的一環,但收錄的數量至今仍然相當有限,另一個擔憂是聚會時間的異動,可能比搬遷教會數量還要頻繁,那又要如何維持正確資訊呢?

順利的取得週報,依照週報上的通訊資訊,更新了教會名錄,現今網站上很多資料不見得正確,就算官網或是臉書專頁,都可能是未更新的資訊,最完整的資訊多數都還是週報為主。

路過埔心火車站,發現這間基督的教會 IGLESIA NI CRISTO,從維基百科得知在信仰詮釋上有所不同,尚無更近一步資訊確認下,暫且就不收錄這間教會資訊,避免因教義衝突產生不必要的紛爭。

埔心浸信會我們教會

經過埔心火車站,順著永美路往前在福德街口看到了《埔心浸信會我們教會》,當時我們還在討論這間教會還有聚會嗎?從這個角度來看很難判斷,似乎外牆有點空曠。

在福德街看到了前往教會二樓的樓梯,決定上去拜訪一下,目前還在聚會中,兒童日學活動也仍在進行。

主日聚會還在進行中,我們就不便多打擾,但有人發現我們上來又下去,就跟著前來關切,簡單的交流分享,同時跟我們介紹的教會背景,以及他們是屬於《桃園浸信會我們教會》的分會。

教會旁有停車場,告示牌看到了新舊的公告,同時也發現教會以前的名稱《神的家教會》,教會變更名稱有時跟牧養有一定的關係,有些故事背景很值得去了解。

楊梅錫安堂

順著福德街往前走,可以遇到《楊梅錫安堂》,因為還在聚會中不便打擾,我們詢問了是否能提週報,但因為會友擔心週報和資訊更新被濫用,詢問我們牧師是否知情,此時證道剛結束,跟牧師說明後就跟我們道別。

想想好像我除了名片以外,沒有甚麼說明的文件,以後外出還是帶一點文宣,好說明我們做的服務,也可以避免造成他人的困擾,畢竟這種陌生人的行動方式,對人可能會產生戒心和距離感。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埔心教會

最後來到了《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埔心教會》,本來是最走路過的教會,因為要參加聚會拍過照就趕快前往《基督教埔心浸信會》,因此沒特別停留,但是拍完《楊梅錫安堂》之後,發現到埔心教會並沒有在教會地圖上,因此決定前往去定位和確認。

看了一下名錄的地址,沒錯在楊梅區文化街,但地圖標示卻在南崁區那邊,看來地標錯誤了!正好有會友路過,邀請我們要不要進教會參觀,另外吃過飯了嗎?還有愛宴可以提供。

一洗前面被人不信任的感受,教會接待真的百百款,今天有進入教會卻完全沒人理會,也有主動關心,當然還有這間熱情邀約的。

知道我們在收錄教會,特別邀請我們進入會堂參觀,介紹教堂建築的客家特色,談論間也提到先前有人電話聯繫,問他們是不是南崁那邊的埔心教會,原來我們的資訊錯誤,造成人無法順利找到教會,這是感到歉意,趕緊把資料更新正確才行。

這一趟更新了六間教會,同時認識一間來自菲律賓的基督的教會( IGLESIA NI CRISTO),後續還有很多間資訊需要去校對更新,當然一個人這樣跑很有限,但有很多弟兄姊妹主動回報,讓資訊可以隨時保持更新。

未來會再繼續撰寫《來去教會走走》的走訪文章,一方面整理照片,一方面留下當下的感受,當然教會名錄的更新工作需要持續不段的進行,如果你有尋找教會需要,歡迎使用我們的服務。

華人教會名錄 https://church.oursweb.net/

奉獻支持我們的工作 https://www.ccnda.org/devote/online

分類:

閱讀駱以軍的第二本書,上次看完一本《匡超人》,看到有介紹到這一本書,就順便借來看看,看看他的寫作風格是否適合我閱讀,因為不是小說型態,而且有聚焦的對話,相較《匡超人》比較容易閱讀,但就少掉一些故事性質,像是比較長篇式的對談。

對寫這種方式,在社交媒體興起之後,相對就少掉了許多論述,從微網誌的150字,一直到現在的即時通訊,應該很少有人記得以前共筆部落格,有不少的部落客都有類似的對寫方式,還有年度大活動樂多夏日部落格傳說,一群人按著每日的題目寫,並且產生互動和對話,筆且互相成為朋友,那個年代有多少人經歷過呢?

過往也曾和同學想要試著玩,因此成立了《同學不過爾爾而已》,不過也只是寫了九篇就因停擺到如今了,回過頭看駱以軍和董啟章兩人的對寫,還是挺有意思,輪流制定主題,相互做回應,當然會出現主題認知的差異,但這些差異也就有他的樂趣。

對寫的概念,就像早期筆友一樣,透過一封封的信件往來,經過郵差傳遞,因此等待與思考的時間多了很多,而且為了能把握表達,內容論述也會比較完整,剛開始網路還是撥接的時期,因為不是隨時上網,但透過電子郵件的往返,少掉了比較漫長的郵遞時間,卻仍然保有筆友的樂趣存在。

或許時間的改變,讓看很多事情的方式改變,閱讀《肥瘦對寫》確實有讓我想起過往的種種改變,看著兩位作家從抽象的內容,談論到實際的生活,回憶婚姻、回憶孩子的出生,想起了起初的創作,思索著最後的成品;我想我就仍繼續的獨寫,不為別的,只是想留下一點紀錄給自己。

肥瘦對寫

作者: 駱以軍, 董啟章  

出版社:印刻  

出版日期:2016/04/26

語言:繁體中文

購買資訊:肥瘦對寫

簡介:

台灣 駱以軍Vs.香港 董啟章

同為一九六七年出生的小說家

寄語彼此

珍稀、柔慈、魔幻又脆危的創作幽光

──直闖小說家的練功房!

穿越繁華瑰麗的浩瀚盛世,划觸荒涼殘酷的時代廢墟

 

  26篇直抵文學心魂的深度筆談:

  夢、寰宇與現世的多重窺視

 

  駱以軍:

  這個行業,或是自己置放在「小說」這國際機場航廈裡、可憐角落的外幣兌換小櫃檯,問題是,交到那無數雙伸向我們的手的「自己的貨幣」,就是一次一次「陌生時刻的我」啊。

 

  董啟章:

  我不敢照鏡,恐怕那過於清晰的倒映反射的是一副沒有面目的臉容,或如詩人佩索亞所自許的作者理想形態── 一座讓人物來來往往的空舞台。

分類:
更多內容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