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Plurk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新浪微博

輔大的生活短短的兩年的光陰,沒有大學生活過的日子,終於在讀在職碩士學程,補足了這塊大學生活圈的世界,學區附近總有許多廉價美味的食物,只可惜讀書時間沒有全部都吃遍,可想而知店面種類的多元,畢業後只能回憶過往,偶而有研討會時,再去學校附近尋覓食物。

《紅鬍子手工窯烤披薩》位於輔仁大學側門的巷子,整條巷都有著不同的料理,如果有機會就可以一間一間的慢慢享用,不過年紀大了,反而沒這個本錢這樣吃,當學生時無拘無束的感覺,反正有多少錢就可以吃多少,現在反而一堆帳單要繳,搞到最好伙食費比學生時期還少。

這裡的人氣披薩推薦六款,不過我沒吃這六款,反而想吃比較單純的香腸口味;回想讀二專時期,曾在披薩店工作過,做過內場,也做過外場,當然也會拋餅等等,披薩製作難度不高,好不好吃關鍵在細節部分。

內用披薩套餐含有可樂和濃湯,正好喝濃湯等待披薩烤的時間,應該不會太久,大概十五分鐘就可以完成,慢慢享用濃湯喝點可樂,然後再翻幾頁的書,披薩就會上桌了。

煙燻香腸披薩

算是薄餅的披薩,麵皮部分酥脆,起司份量也足,幾乎把香腸都掩蓋了,醬料部分也夠濃郁,以一百出頭的披薩算是相當實惠,學生商圈真的都是做功德的店家啊!好像又有好一陣子沒吃披薩了!下次再來找一間披薩店來享用一番。

紅鬍子手工窯烤披薩

https://www.facebook.com/REDbea

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14巷35之1號

02-2908-2222

天主教的性醜聞案蔓延數十年,如今又上演一部真人真事的電影,先前看過發生在美國波斯頓的《驚爆焦點 Spotlight》,描寫媒體如何去對抗一個體系的長年犯罪,這次的故事描寫的是受害者所發起的組織,如何去揭露和改變體制,這次的事件發生在法國里昂區,同樣遭遇到體制的壓制,始終為能真正改變,只是讓犯罪不斷的延續。

或許基督教以為可以自身度外,事實上只是醜聞的不同,前陣子正有新聞報導【色牧師強拉實習女大生 「為爺爺按摩肚肚和下面」】,當然不會只有這一件,如果仔細去看新聞會發現不少,但我們需要面對,並且揭露罪,讓受害者免於傷害,讓加害者停止犯罪,目前所看到的可能都還只是冰山一角,如果再加上性道德問題,那就難以計算。

每一次的領主餐,正是我們去面對自己的罪,面對我們未能指出的罪的悔改,經上記載:「因為人吃喝,若不分辨是主的身體,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歌林多前書十一章29節」罪這個議題如果輕忽,蔓延開來將會是讓更多人受到傷害。

信仰中難免會期待眷顧的關愛,但這也是很容易扭曲變形的關係,看著當事者描述最初感受,那是一種期待但卻也是一種傷害的過往,特別親近的關係也就容易讓人迷失,但錯誤發生之後,誰又能相信當時發生過的事情呢?就這樣二三十年度過,有人選擇淡忘,也有人因此選擇傷害自己,最初發生之時,會甚麼身旁的我們不能多一點留心呢?

當犯錯的神父並沒有被解職,還重新回到相同的崗位,那種恐懼的回憶湧上心得,而一群受害者決定揭露一切,同時讓主教正面去處理事件,不能在是打模糊障;宗教信仰中很容易陷入錯誤的寬容,影片中一段呈現神父坦承錯誤,但是卻無力阻止自己犯錯,那為甚麼組織上位者仍不願意調離或是解除職位,讓他不再陷入錯誤的循環中呢?愛這個習題,太多時候只剩下溺愛,而無法真正成為一種成全的愛,過度的縱容並不是愛,反而是一種同流合汙的罪行。

過往的傷害帶來性格的扭曲,親情之間的拉扯,影片中描寫的心境、情人的關係,同樣被傷害的人,為什麼還是彼此傷害者呢?錯誤的循環一直持續者;以前也遇過遭遇過被侵犯的人,那是一種尋找平衡,但卻又失衡的思緒,不知道該如何陪伴,家人們也是如此承擔著,怎樣才能真正的改變,或許信仰可以帶來救贖,但若是在信仰中被傷害呢?

《感謝上帝》希望不是成為我們的一種推託之詞,這個詞在預告中可以看到,用一種慶幸僥倖的心態,但這真的是感謝上帝嗎?在信仰的世界中,真正的感謝上帝,應該發生如以賽亞書六十一章一至三節所記載:「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因為耶和華用膏膏我,叫我傳好信息給謙卑的人,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報告被擄的得釋放,被囚的出監牢;報告耶和華的恩年,和我們神報仇的日子;安慰一切悲哀的人,賜華冠與錫安悲哀的人,代替灰塵;喜樂油代替悲哀;讚美衣代替憂傷之靈;使他們稱為「公義樹」,是耶和華所栽的,叫他得榮耀。」

信仰這個議題,不應該拿愛來當遮羞布而已,愛讓我們知罪悔罪,讓我們改變而不再做傷害他人的事情,更是讓我們能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冷眼旁觀也是一種慶幸,總不能脫口而出感謝上帝,這件事情沒發身在我身上;或許我們應該有更好的選擇,讓人從我們身上看見我們的所行所為,讓人可以發自內心的說出感謝上帝。

感謝上帝 By the Grace of God

類  型:劇情

上映日期:2019-05-10

片  長:02時18分

發行公司:天馬行空

IMDb分數:7.5

導演:馮斯瓦歐容(Francois Ozon)

演員:梅維爾波柏(Melvil Poupaud) 、 丹尼斯曼努奇(Denis Ménochet) 、 史旺亞勞德(Swann Arlaud)

影片年份:2018

出  品  國:France

出  品:Mandarin Films

語  言:French

色  彩:color

劇情簡介:

亞歷山大(梅維爾波柏 飾)事業有成,家庭美滿,他有深愛他的嬌妻,還是五個小孩的爸爸,某天,他偶然得知當年曾經性侵他的神父又回到這個教區,他開始害怕有其他的小孩遭受他的魔爪,於是他選擇挺身而出,向社會大眾揭露神父的罪刑。於是,一個接著一個的受害者挺身而出,紛紛加「不再沉默」協會,其中馮斯瓦(丹尼斯曼努奇 飾)因為這起事件,從小得到父母全心關注與支持。但是並非所有受害者都這麼幸運,艾曼努(史旺亞勞德 飾)因為幼時遭受性侵,無法與人有親密關係,具有暴力傾向,最後成為社會底層的癮君子。來自社會不同階層的他們合力對抗教會這個至高無上的龐大體系。

《感謝上帝》講述法國里昂地區的神職人員性侵多名兒童卻受到上司庇護的案件。為了避免來自各方面的阻力,導演在過去一年進行秘密拍攝,然而導演對於片中的神職人員採用了真實姓名,影片因此遭到抵制,被告的神父貝爾納培耶納(Bernard Preynat)的律師甚至以「無罪推定」為由,要求戲院於判決前不得上映。然而,法國導演歐容備受爭議作品《感謝上帝》繼榮獲柏林影展評審團大獎之後,在法國上映的前一天,又打贏官司,得以順利上映,可謂大快人心。

歐容在獲獎時也毫不諱言地說,他要和性侵受害者共同分享這座獎盃,正是他們勇敢的舉動啟發了他。這部影片就是要試着打破威權至上的教會機構與神職人員對兒童性侵案件上的沉默。

經營《華人教會機構名錄》,將近十八年的光陰,走訪了不少教會,當然都是路過的方式居多,比較少特別前往拜訪,主要是害怕拜訪就會占了大部分的時間,先不談全球華人教會數量,光台灣的教會就即將邁向五千間,我想有生之年我應該無法走訪每一間,但我想儘可能地去走走,也算是見見世面吧?

有時候也會因為想拜訪人而特別前往,這次就是因為想去拜訪一下以前認識的江茂松牧師,所以選擇來到埔心,除了在埔心聚會處聚會外,也走訪附近的另外六間教會,同時更新教會名錄資料,發現到一間未建檔,一間地標跑到南崁去,有時沒有親自路過,真的很難發現這些資訊的異動。

從地圖上看到八家教會,其中《拿撒勒人會埔心福羚教會》先前去分享過,因此這次就不再前往,不過照片還沒更新上去,照片太多整理太慢,看來以後還是安分一點,整理完之後在前往下一個地點。

透過 Google 地圖安排行蹤,這次完全步行,雖然埔心位屬楊梅區,但是徒步走楊梅區可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剩下的以後有機會騎車在來路過拜訪。

埔心基督徒聚會處

一早坐火車抵達埔心站,順著路走來到《埔心基督徒聚會處》,獨棟的建族物,因為現在牧會的牧師是江茂松牧師,說來認識也很久了,從最早2002年舉辦《資訊科技與福音傳播研討會》時認識,當初他的網站《教牧與教育小站》,其中《鍵盤與快門的對話》更是早年還沒流行網誌就開始寫的內容。

稍微遲到了一下,聚會已經開始,正在唱敬拜詩歌,看前方的擺設,今天有領聖餐。

聽聽江牧師的講道,印象中這應該是第一次聽江牧師講道。

會堂還有二樓的地方,不過視角來看第一排應該會被欄杆擋到,有時候會想會堂設計,應該要考量會眾視角,儘可能沒有障礙物為最優良。

一般走訪教會,主要會希望能收集到週報,同時也看看有沒有相關資訊可以補充,來這邊還看到代禱信箱上面有協會製作的貼圖,財報部分有公開在公佈欄上,個人是建議會友們要關心教會的財務,才可以避免許多問題的發生。

愛宴可是教會讓人感覺一家人很重要的一環,由於現在巨型教會越來越多,少掉了一起用餐的互動時間,剛好這天還有慶生,一個大蛋糕一起享用啊!我想有愛宴的教會我應該會優先去參加聚會吧!

用餐完之後,告別牧師,繼續前往附近的教會走訪,看看能收錄多少教會的照片和更新資訊。

行道會楊梅榮耀堂

前往埔心基督徒聚會處的時候,在漢昌街口就遠遠看到這間《行道會楊梅榮耀堂》,走路距離不會太遠。

看起來現在教會不少有加入長照站,老人化的社會,似乎友善社區長輩也是很重要的事情,希望是由會友發自內心的參與,並以信仰實踐為出發。

不過眼前就出現一個不友善的難題,不知道門前這些機車是會友還是鄰居,出入口前滿車子並不是一個友善的環境,如果因公共場所有必要申請繪製紅線,讓大家出入能更加方便。

由於自己身材太胖穿不過去機車,因此就用放大拍攝的方式,拍到主日聚會時間,並且記錄一個重要的訊息,這裡有愛宴!

另外請朋友進去問問看有沒有週報,可惜發完了,但主要資訊還是有更新到,繼續前往下一間教會;這樣走法只能算是路過教會蒐集資料,時間有限,就不適合以拜訪形式收集資料。

基督教埔心浸信會

順著漢昌路繼續走,快到路口處遇到《基督教埔心浸信會》,筆者出生於浸信會體系,對這個宗派感覺比舊熟悉,獨棟的建築,空間場地蠻寬廣的。

聚會結束了,場地中還有人在練習詩歌,有時會想這樣闖入教會是對是錯呢?有些禮拜堂會歡迎弟兄姊妹進入禱告參訪,但有些就不一定。

這個有關於私有化信仰,還是公眾化信仰,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關係還是防禦關係,社會的關係越來越複雜,很多事情難以明白。

聚會時間的公告很重要,有時候去教會聚會只是路過看到,特別是小時候去過教會,又離開一陣子的人,突然受聖靈感召,想要回到教會,但又不想捲入複雜的人際關係,只想先從崇拜回到神面前,但是很多時候卻沒有這樣的資訊提供。

教會名錄有聚會時間,方便人們獲得資訊前往,因此收錄聚會資訊是很重要的一環,但收錄的數量至今仍然相當有限,另一個擔憂是聚會時間的異動,可能比搬遷教會數量還要頻繁,那又要如何維持正確資訊呢?

順利的取得週報,依照週報上的通訊資訊,更新了教會名錄,現今網站上很多資料不見得正確,就算官網或是臉書專頁,都可能是未更新的資訊,最完整的資訊多數都還是週報為主。

路過埔心火車站,發現這間基督的教會 IGLESIA NI CRISTO,從維基百科得知在信仰詮釋上有所不同,尚無更近一步資訊確認下,暫且就不收錄這間教會資訊,避免因教義衝突產生不必要的紛爭。

埔心浸信會我們教會

經過埔心火車站,順著永美路往前在福德街口看到了《埔心浸信會我們教會》,當時我們還在討論這間教會還有聚會嗎?從這個角度來看很難判斷,似乎外牆有點空曠。

在福德街看到了前往教會二樓的樓梯,決定上去拜訪一下,目前還在聚會中,兒童日學活動也仍在進行。

主日聚會還在進行中,我們就不便多打擾,但有人發現我們上來又下去,就跟著前來關切,簡單的交流分享,同時跟我們介紹的教會背景,以及他們是屬於《桃園浸信會我們教會》的分會。

教會旁有停車場,告示牌看到了新舊的公告,同時也發現教會以前的名稱《神的家教會》,教會變更名稱有時跟牧養有一定的關係,有些故事背景很值得去了解。

楊梅錫安堂

順著福德街往前走,可以遇到《楊梅錫安堂》,因為還在聚會中不便打擾,我們詢問了是否能提週報,但因為會友擔心週報和資訊更新被濫用,詢問我們牧師是否知情,此時證道剛結束,跟牧師說明後就跟我們道別。

想想好像我除了名片以外,沒有甚麼說明的文件,以後外出還是帶一點文宣,好說明我們做的服務,也可以避免造成他人的困擾,畢竟這種陌生人的行動方式,對人可能會產生戒心和距離感。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埔心教會

最後來到了《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埔心教會》,本來是最走路過的教會,因為要參加聚會拍過照就趕快前往《基督教埔心浸信會》,因此沒特別停留,但是拍完《楊梅錫安堂》之後,發現到埔心教會並沒有在教會地圖上,因此決定前往去定位和確認。

看了一下名錄的地址,沒錯在楊梅區文化街,但地圖標示卻在南崁區那邊,看來地標錯誤了!正好有會友路過,邀請我們要不要進教會參觀,另外吃過飯了嗎?還有愛宴可以提供。

一洗前面被人不信任的感受,教會接待真的百百款,今天有進入教會卻完全沒人理會,也有主動關心,當然還有這間熱情邀約的。

知道我們在收錄教會,特別邀請我們進入會堂參觀,介紹教堂建築的客家特色,談論間也提到先前有人電話聯繫,問他們是不是南崁那邊的埔心教會,原來我們的資訊錯誤,造成人無法順利找到教會,這是感到歉意,趕緊把資料更新正確才行。

這一趟更新了六間教會,同時認識一間來自菲律賓的基督的教會( IGLESIA NI CRISTO),後續還有很多間資訊需要去校對更新,當然一個人這樣跑很有限,但有很多弟兄姊妹主動回報,讓資訊可以隨時保持更新。

未來會再繼續撰寫《來去教會走走》的走訪文章,一方面整理照片,一方面留下當下的感受,當然教會名錄的更新工作需要持續不段的進行,如果你有尋找教會需要,歡迎使用我們的服務。

華人教會名錄 https://church.oursweb.net/

奉獻支持我們的工作 https://www.ccnda.org/devote/online

分類:

閱讀駱以軍的第二本書,上次看完一本《匡超人》,看到有介紹到這一本書,就順便借來看看,看看他的寫作風格是否適合我閱讀,因為不是小說型態,而且有聚焦的對話,相較《匡超人》比較容易閱讀,但就少掉一些故事性質,像是比較長篇式的對談。

對寫這種方式,在社交媒體興起之後,相對就少掉了許多論述,從微網誌的150字,一直到現在的即時通訊,應該很少有人記得以前共筆部落格,有不少的部落客都有類似的對寫方式,還有年度大活動樂多夏日部落格傳說,一群人按著每日的題目寫,並且產生互動和對話,筆且互相成為朋友,那個年代有多少人經歷過呢?

過往也曾和同學想要試著玩,因此成立了《同學不過爾爾而已》,不過也只是寫了九篇就因停擺到如今了,回過頭看駱以軍和董啟章兩人的對寫,還是挺有意思,輪流制定主題,相互做回應,當然會出現主題認知的差異,但這些差異也就有他的樂趣。

對寫的概念,就像早期筆友一樣,透過一封封的信件往來,經過郵差傳遞,因此等待與思考的時間多了很多,而且為了能把握表達,內容論述也會比較完整,剛開始網路還是撥接的時期,因為不是隨時上網,但透過電子郵件的往返,少掉了比較漫長的郵遞時間,卻仍然保有筆友的樂趣存在。

或許時間的改變,讓看很多事情的方式改變,閱讀《肥瘦對寫》確實有讓我想起過往的種種改變,看著兩位作家從抽象的內容,談論到實際的生活,回憶婚姻、回憶孩子的出生,想起了起初的創作,思索著最後的成品;我想我就仍繼續的獨寫,不為別的,只是想留下一點紀錄給自己。

肥瘦對寫

作者: 駱以軍, 董啟章  

出版社:印刻  

出版日期:2016/04/26

語言:繁體中文

購買資訊:肥瘦對寫

簡介:

台灣 駱以軍Vs.香港 董啟章

同為一九六七年出生的小說家

寄語彼此

珍稀、柔慈、魔幻又脆危的創作幽光

──直闖小說家的練功房!

穿越繁華瑰麗的浩瀚盛世,划觸荒涼殘酷的時代廢墟

 

  26篇直抵文學心魂的深度筆談:

  夢、寰宇與現世的多重窺視

 

  駱以軍:

  這個行業,或是自己置放在「小說」這國際機場航廈裡、可憐角落的外幣兌換小櫃檯,問題是,交到那無數雙伸向我們的手的「自己的貨幣」,就是一次一次「陌生時刻的我」啊。

 

  董啟章:

  我不敢照鏡,恐怕那過於清晰的倒映反射的是一副沒有面目的臉容,或如詩人佩索亞所自許的作者理想形態── 一座讓人物來來往往的空舞台。

分類:

南海路在捷運施工,附近的店家生態似乎也都在改變,相對影響到南昌路一代,這次不知道要吃甚麼好,所以就跑去原來拉麵店的地方,開了這間《吉宏海南島風味雞肉飯》。

五百元以上才可外送,對於我們這種只有兩三人的辦公室來說,大概是沒有機會醬外送,還好像在有一堆外送軟體可以叫,不過想吃便宜的還是得出門。

路過時看到簡單的招牌寫著海南島風味雞肉飯,這跟海南雞飯是一樣的意思嗎?似乎又不太一樣,反正吃過就知道了。

門口的招牌是寫招牌放山土雞飯,看起來想是白煮雞的方式,然後特別介紹薑黃飯的特點。

就這樣點了份放山土雞飯來吃,雞肉有點像油雞,有大量的蔥油搭配,配菜和薑黃飯,因此跟海南雞飯是不一樣的。

今天的薑黃飯有點軟爛,我還是比較喜歡硬一點的飯。

配菜在顏色上就比較不豐富,有青江菜、高麗菜和苦瓜,飯量算是夠,多吃點菜是好的。

雞肉方面還算軟嫩,但個人喜歡味道在重一點,或許我的頭腦想的是海南雞飯,所以會有點去比較,這樣吃分量足夠吃飽,但我還是比較愛海南雞飯,不知為什麼最近常跑去吃海南雞飯啊!

吉宏海南島風味雞肉飯

台北市南昌路一段45號

02-2396-9209

分類:

到底是有多少人怕這部電影暴雷呢?劇透似乎是很多人的禁忌,那麼這一次我就不談劇情內容細節,來談談這部《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帶給我的感受與想法,因為不是漫威迷,所以整個系列沒看過幾個,上次《復仇者聯盟:無限之戰》還是在成都看的,沒太多印象有沒有看過一和二,不過為了看《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我還是先看了《驚奇隊長》和《黑豹》,朋友說這樣比較容易了解劇情,不過我覺得還好,只是無法清楚每個角色登場的背景。

如果看過《復仇者聯盟:無限之戰》,所面對的局面正是《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所要講述的事情,在這兩部點影之間,我的思考點是關於離別與生存的議題,每個人中就有一死,活著的人需要去面對關於失喪的議題,當然如果有幸能預知自己的死期,或許有機會好好做個告別,鋼鐵人的著名名言愛你三千次,成為了這部電影深刻的記憶,如果我們是存活下來的人?該如何去面對呢?

有時候面對失喪,總會想要彌補些什麼,但就算真的能彌補過去,心中的傷痕就能這撫平嗎?似乎並沒有,反而會留下更多的迷惘,到底過去為什麼沒能把握?現在就算做了些甚麼,但過去的事情仍舊過去,並沒有辦法再回頭,最終我們所要面對的仍是未來,我們會用這樣的心胸去擁抱未來呢?活著總要繼續走下去,我們更要肯定堅持下來的選擇。

失喪的世界之後,如何能找到希望,再次重新凝聚起來,這就是終局之戰的一個關鍵,面對、懷疑、憤怒,這是失喪之後會產生的情緒,並且會陷入責怪他人,或責怪自己的情緒中,變成沒辦法再次相互信任,這些情緒所產生的隔閡,該如何消除,如何再次攜手,一起創造一個不一樣的未來呢?

敵我之間有時候也很難分辨,曾經對立,如今有合作,太多故事的發生,讓劇情產生了更多的複雜,現實生活中,我們也總是在這樣反覆的判斷中,重新釐清問題,甚至接納過去的錯誤,畢竟未來還在進行著,過去或許發生,但仍應該擁抱著未來,期待下一個希望吧!

生死之間的別離,摯愛與贖罪,往往是在錯誤當下,無法馬上釐清所留下的複雜問題,怎樣的結局才是好呢?又需要付上怎樣的犧牲呢?終局之戰不斷地呈現失喪、家庭、希望,但我們真的能去擁抱希望嗎?如果我們只是侷限著自己,也不再會有未來,漫威接下來又會有那些故事發生呢?看來還有許多的故事可以被描寫,有機會我再來補補先前未看過的電影。

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
Avengers: Endgame

類  型:動作、冒險

上映日期:2019-04-24

片  長:03時01分

發行公司:迪士尼

IMDb分數:8.8

導演:安東尼羅素(Anthony Russo) 、 喬羅素(Joe Russo)

演員:布萊德利庫柏(Bradley Cooper) 、 布麗拉森(Brie Larson) 、 克里斯漢斯沃(Chris Hemsworth) 、 克里斯伊凡(Chris Evans(Captain America)) 、 史嘉蕾喬韓森(Scarlett Johansson) 、 伊凡潔琳莉莉(Evangeline Lilly) 、 凱倫吉蘭(Karen Gillan) 、 喬許布洛林(Josh Brolin) 、 保羅路德(Paul Rudd) 、 小勞勃道尼(Robert Downey Jr.(Iron Man)) 、 查維克博斯曼(Chadwick Boseman) 、 湯姆霍蘭德(Tom Holland) 、 蜜雪兒菲佛(Michelle Pfeiffer) 、 伊莉莎白奧爾森(Elizabeth Olsen) 、 賽巴斯汀史坦奇威茲(Sebastian Stankiewicz) 、 戴夫巴蒂斯塔(Dave Bautista) 、 蒂妲絲雲頓(Tilda Swinton) 、 傑瑞米雷納(Jeremy Renner) 、 強法洛(Jon Favreau) 、 葛妮絲派特羅(Gwyneth Paltrow) 、 馬克魯法洛(Mark Ruffalo(Hulk)) 、 凱薩琳蘭福德(Katherine Langford)

影片年份:2019

出  品  國:USA

出  品:Marvel Studios

發  行  商:博偉

語  言:English

色  彩:color

劇情簡介:

灰飛煙毀後的世界該如何走下去,是否還有逆轉結局的機會?一切都將在此揭曉。

《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將會是漫威有史以來片長最長的電影,內容豐富緊湊又相互連結,幾乎每十分鐘就會有關鍵劇情發生。劇情將接續《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薩諾斯彈指間毀滅宇宙一半的生物後,僅存的復仇者們要如何重整旗鼓,背水一戰,為僅存的信念而戰。在《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中未現身的鷹眼、蟻人,皆在本片登場,眾人將利用量子領域返回過去,《驚奇隊長》也加入戰局,不只為此系列劃下終點,更將回顧過往的故事,承先啟後。

漫威電影宇宙從2008年第一部《鋼鐵人》起,接連登場雷神索爾、浩克、美國隊長、星際異攻隊、蟻人、奇異博士、黑豹、驚奇隊長等守護世界的超級英雄。一同經歷了紐約大戰、奧創逆襲、英雄內戰,以及毀滅半數宇宙生命的無限之戰。漫威電影十年來在全球創下超過183億美元的票房,不僅打破無數驚人的票房紀錄,超級英雄風潮襲捲各地成為流行文化龍頭,更成為全球觀眾近十年來的共同冒險歷程。圍繞著六顆無限寶石的復仇者聯盟系列故事,即將《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掀起最高潮,灰飛煙毀後的世界該如何走下去,是否還有逆轉結局的機會?超級英雄們又得付出多大的代價?一切都將在這部電影揭曉並劃下真正句點。

本片劇情完全保密的宣傳手法,十分特別,據傳為了保密還拍出5種版本的結局,連演員也不知道自己在演什麼;電影宣傳期間,所有內容更被視為最高機密,連宣傳影片也只放正片的前20分鐘內容,就是不讓觀眾有機會發現任何關鍵劇情的蛛絲馬跡。台灣片商內部無人能看片,也不開放媒體試片。然而電影宣傳手法也引來「爆雷」的極大反撲,在上映前一週,網路上意外流出5分鐘關鍵劇情片段和最終大戰的剪輯影像,甚至讓導演羅素兄弟在官方呼籲「不要劇透」的公開信。

做蔥油餅有難度嗎?應該不會吧?忘了這是第幾次做蔥油餅,反正老闆說公司蔥產量過多的時候,消化蔥最掛的做法就是做蔥油餅,當市面上蔥漲價的時候,結果我們反而蔥過剩,那就再來下廚完麵點。

這次的材料除了麵粉和水以外,大概都是隨興搭配,生不出一個標準配量,因此就簡單紀錄一下。

蔥油餅

中筋麵粉 500克、熱水 350CC、蔥花適量、鹽巴適量、油適量。

水的部分可以依照麵團成行狀況做調整,重點是要能成型且不沾手。

本次就是參考農村源子的頻道,不過這一份也沒有詳細的食譜,各位就憑感覺做吧!跟著感覺走,蔥油餅就會誕生了。

中筋麵粉500克備好,杯子大概是350cc的熱水,這次主要用燙麵的方式製作,透過象皮切刀,邊加熱水邊拌勻,最後成麵糰後,先放著三十分鐘醒麵。

醒好後再揉一下,然後分成適量的小麵糰,基本上一鍋子的大小決定麵團大小,不過現代人好像沒寫清楚的份量,很容易就卡關了,不過每個環境其實都不一樣,像我的鍋子不大,所以就每團在200克內,這樣才不會太大或太厚。

蔥花到底切多少?我也沒譜,反正就兩個蔥切成蔥花,份量就大概十人內鍋一半的份量吧?蔥花多寡看個人喜愛程度,反正我用蔥花一向不手軟,就是大把大把大把的實用。

麵團感成麵皮後,上面塗上油,然後在灑上鹽,油大概就是能舖滿為主,然後鹽大概就用指頭抓個兩戳左右,同樣撒上舖平。

一匙一匙的把蔥花灑上面皮,分量足所以就不斷的加,但也不要加過頭,免得到時搞成跟餡餅一樣,就很難再桿成餅了唷!

我大概就舖到這樣的量,當然還可以再多一點,少一點也都沒關係,反正順手方便就好。

把麵皮捲起來後,再從兩邊捲起來,最後成為這樣立體的柱狀。

壓扁後,別忘了要灑上一點麵粉,避免沾到桌面或桿子。

適當的力量桿下去。

直到桿到跟平底鍋子大小差不多,就可以準備下鍋。

鍋子要先熱,油的份量就看各位喜愛的口感,油多吃起來酥脆,乾煎也是可以,麵餅大概全部都稍微透色之後,就可以翻面。

火侯大概中火,不需要太大,免得煎焦,還可以看到蔥花滿布的蔥油餅,吃起來就是開心!

已經完成了大部份,右邊是油比較少,看起來就比較乾,左邊油多一點就比較嫩,不過還不能先吃,繼續完成其他麵團。

最後一個我加了蛋捲成了蛋餅,然後切成一塊一塊,別有一番滋味,自己做蔥油餅不難,難只難在願不願意下手去做而已。

分類:

似乎太久沒看相關的科技應用書籍,閱讀起來有點思緒不連貫,雖然從書名大概可以知道這本書想表達的是什麼,但是閱讀起來卻有點卡住,或是不難以理解,書中分了三個部份來談論,第一部【人腦與機器】描述的是人工智慧和人腦的差異與合作模式,第二部【產品與平台】產品的規劃需要與平台產生的對應,書中提到的是現在新創公司是以平台為產品,本身並沒有生產物品,簡潔的說就是平台服務帶來的改變,第三部【核心與群眾】,先前有本書談論《鄉民都來了:無組織的組織力量》就是談論這樣的議題,但群眾與組織其實有不可分的因素在,等有機會閱讀這本書再來做分享。

對於人工智慧的議題,面對少子化的將來,確實需要減緩人工的投入,增加更多自動判斷,甚至更多不良的工作環境,或是重複性的工作,本來就應該朝向自動化,以及自動判斷,人工智慧在更多資訊的分析下,確實能預測和判斷很多的事情,與其抱持的反對,不然正面去思想,將來所要面對的問題,讓人的時間投入,轉向再有溫度的事情,或是需要打破成規的挑戰上,讓人的時間從工業化中解脫,不再重複做繁瑣的生產過程。

平台方面,最有價值的應該是縮短資訊的落差,讓資訊傳遞更加便捷和完整,供需的媒合創造的很大的價值,但也確實存在的隱憂,平台很容易帶來新的壟斷,這個跟自由經濟有相同因素,大者恆大,最後成為地規矩的制定者,甚至成為了資源的壟斷者,因此自律或是公益性,這是平台很重要的要素,不然當平台本來是促成資訊落差縮短,最後變成了壟斷資訊,很明顯的物極必反,因此本身也投入平台的製作,但盡可能地走向開放資料,讓這樣的資訊是每個人都可以取得,相較之下就無法因個人的私下壟斷資訊。

關於核心與群眾,對我自己本身就有著矛盾的衝突,這個專業知識有關,雖然資訊的取得變得容易,但散步偏差或片面的資訊,也可以左右人的思考,變成我們很難去做正確的判斷,菁英與平庸本身就很難去分辨,一堆無知的人,可能因此圍剿正確知識的人,錯誤的認知的群眾,有時會把正確的事情給扭曲,指鹿為馬在群眾世代是可能發生,羊駝還是草尼馬?蠻多的事情會因群眾而扭曲,但扭曲又不完全錯誤,很有可能是凸顯盲點的關鍵,面對這樣世事難分時代,似乎還是要避免理盲的跟風,或著避免偶像崇拜所帶來的盲從吧?

機器, 平台, 群眾:如何駕馭我們的數位未來 
Machine, Platform, Crowd: Harnessing Our Digital Future

作者: 安德魯‧麥克費, 艾瑞克‧布林優夫森

原文作者: Andrew McAfee, Erik Brynjolfsson

譯者: 李芳齡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7/12/27

語言:繁體中文

購買資訊:機器, 平台, 群眾

簡介:

★★Amazon.com商業理財Top1 ★★

全球暢銷書《第二次機器時代》作者最新力作

兩位MIT數位頂尖科學家歷時三年時間

走訪矽谷、華府、劍橋、紐約、倫敦、舊金山等科技政經重鎮

拜會許多領域精英進行交流,結合宏觀趨勢觀察,

指出人人都應關注的三重革命 

  科技正以空前速度改變每個產業及每個人的生活,

  你該如何做,才能保持領先? 

  我們生活在一個奇特的時代,人工智慧擊敗頂尖的人類圍棋高手,也以空前效率運作現代資料中心。在全球許多市場上,優異的智慧型手機已經不再足以確保製造商賺錢,反而是蘋果和谷歌之類的平台建造者,才能攫取高份額的價值。在一個又一個的競爭場上,從計算生物學到量化投資,生手擊敗標竿,門外漢比知名專家想得更快、更遠。

  這個世界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本書作者安德魯.麥克費和艾瑞克.布林優夫森為MIT史隆管理學院教授,也是數位科技領域的頂尖思想家,點出由於近年來的科技變化,每個人都必須正視數位三重革命,重新思考人腦與機器之間、產品與平台之間、核心與群眾之間的再平衡。了解這件事不是重要,已是必要。 

  人腦與機器  人工智慧、自動駕駛汽車、無人機、3D列印機、人工神經網路……,種種形式的數位機器超越以往限制,扮演起全新角色。人腦聰明、直覺性強,但有各種偏誤與缺失,最好的辦法就是建立、善用人機新夥伴關係,在合適情境中讓機器做決策,再明智地讓人類智慧參與其中。 

  產品與平台  線上平台改變成本結構,改善供需媒合,在音樂、城市運輸、電腦軟硬體、團體運動等無數產業,創造出可畏的新競爭者。這一波平台革命最應關注的是第二代O2O(Online to Offline)平台,能以多重效應結合原子經濟與位元經濟,創造極大價值。

  核心與群眾  在網路上自動集結的全球群眾,合力打造出世界上最大的作業系統與線上百科全書。秉持著開放等原則,經常可見業外人士一再擊敗領域專家。群眾撼動核心,而聰明的組織則謀劃善用群眾的力量。

  本書充滿科幻成真的實例,以及新創公司如何變成全球重炮的故事,但作者並非只是綜述這些新發展而已,也引據經濟學等學科理論,解釋這些創新與破壞背後的基本原理。

  現在,不論個人或整個社會,可以運用的科技力量遠比以往更強大。我們擁有更多自由,可以做到先前世代無法做到的事,所以價值觀的重要性也就更甚以往。機器、平台、群眾,可以帶來非常不同的影響,一切取決於我們如何運用。

分類:

吃漢堡已經吃超過一百間店,《黑熊嚐百堡》也就停留在一百篇,後續的食記還會繼續寫,看看到底我吃過多少種漢堡,當然如今還存在的店家並不多,餐飲業沒有這麼容易經營,特別是在成本不斷提高,售價又無法提高,消費者繼續追求高CP值,到頭來美味無法堅持,成本成了最大考量,如何在薄利下經營,正考驗著每個開店的朋友們。

《惹堡美式餐廳》位在輔仁大學旁的巷子中,聽聞開店有六年多的時間,就學時間一直都沒有空去吃,一直到半離校手續的那天,趁著空檔來惹堡品味一下漢堡,最後看一下網路上的資訊,原來在同年《惹堡美式餐廳》也畢業了。

《惹堡美式餐廳》有分一二店,好像一店先收掉,二店持續經營一段時間,校園周邊的商圈,很現實的就是要物美價廉,讀書的兩年多的時間,周邊店家更換過,側門的美食街也換過一輪,未來少子化學生會更少,餐飲店生存更加是考驗。

菜單上有個漢堡的價格,相較於美式餐廳漢堡動輒三百元起跳,這兒鄉段只有期三分之二,同時還附濃湯、薯條、飲料,價格應該算是實惠了,但實惠價格之下,口味又是如何呢?我這次就點了墨西哥辣椒起司牛惹堡套餐。

濃湯與飲料,大概就是實惠下應該有的價值,不過因為燈光比較昏暗,白平衡不好處理,所以湯看起來就更黃了!但當開胃還是足夠。

墨西哥辣椒起司牛惹堡套餐

端上來的漢堡整體來看分量不錯,薯條也多,生菜和肉排分開擺放,好處是蔡不會被悶軟,壞處是還要自記組裝,不過有的人不喜歡一口咬下,分開搭配吃這樣擺放也是一種方便。

薯條是有果粉後油炸,外皮酥脆,中間鬆軟,脆薯算是安全牌,油溫控制的好,基本上不會留下油膩的口感。

看看主體的漢堡排,上面有相當多分量的墨西哥辣椒,這樣倒是挺適合我想吃香辣的味道。

 

組裝起來看似乎有點厚度,但又有一種說不上的不平衡,可能就是色彩的關係,或是單調的萵苣少了顏色的變化,不過還是有番茄和洋蔥,搭配起來可以保有豐富的口感,番茄帶來多汁,洋蔥再來口感和辛辣。

疊好一後,放在餐紙上食用,可以避免醬汁沾到手或衣服,但從側面看肉排就算是一般,厚度絕對比速食店後,味道也比速食店好吃,如果速食店和惹堡來選擇,我會選擇惹堡,但還有那麼多廣大的漢堡美味等著我,當然就是繼續品嘗其他漢堡的滋味,現在輔大附近還有哪些漢堡餐廳存在呢?有機會我再來去吃吃看唷!

惹堡美式餐廳 THE BURGER (已歇業)

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14巷43號

02-2901-5787

為了能順利銜接《復仇者聯盟4》,朋友推薦《驚奇隊長》一定要看,才能好好銜接,確實也是如此,因為驚奇隊長是最新登場的角色,同時也銜接著《復仇者聯盟3》的片尾,讓整個故事連貫了起來,不過《驚奇隊長》真的是開外掛的角色,但能成長到這樣的結果,正是這部電影所描述的重點。

最近正在看《機器 平台 群眾》一書,提到了人機合作,還是機人合作,哪個才是做最後的決策,看來克里星球的人工智慧先知,正是採取機人合作的方式,讓機器來判斷最後結果,科技的發展先在來說對錯可能過早,不過可以從一部電影中看到這樣的模式,讓閱讀更為立體,但電影的末段回應出,人之所以為人,在於無法用常理去評估,人的堅持與韌性,並不是可用往常的經驗去判定。

另一個議題是如何判對是非敵我呢?到底甚麼才是正義,自己的信念?還是主觀的感受呢?《驚奇隊長》的劇情就在思索著敵我之間到底是什麼?主觀的感受有時候反而會迷失,但是不從主觀又要如何去判斷呢?有時候以貌取人,也是讓自己陷入判斷的迷失,或許要有耐心多觀察多了解,才可能看到完整的面貌。

好友之間的關聯又是甚麼呢?當卡蘿丹佛斯以一個外星人的身分來到朋友面前,記憶又是一片空白,那過往的情誼要該如何填補呢?記憶裡的空白是關係的殺手,人與人的關係是記憶的推疊,不是剎那間就能產生,當一幕幕的景色迴盪在腦中時,會看見每一個關係情緒的堆壘,這在《腦筋急轉彎》中,透過不同顏色的記憶球中,可以看見不同情緒記憶留下的回憶。

不過這裡有一個神奇的生物橘貓呆頭鵝,還有特別的直播影片,真是讓貓奴們眼睛一亮,更厲害的是讓神盾局福瑞瞬間呈現貓奴的本色,但其實他是個危險生物,也未著復仇著聯盟4留下了幾個關聯點,這也是復仇者聯盟趣味的地方,透過這些連結點讓每個小細節串連起一個完整的故事。

不過《驚奇隊長》怎麼最後變成了超級賽亞人呢?完全成為一個能量的化身,更厲害的還能飛向宇宙,浩瀚無垠,但這樣也才能串連起復仇者聯盟,她的登場到底會改變什麼呢?就等著去看《復仇者聯盟4》,看看終局將會往怎樣的脈絡下去發展。

驚奇隊長 Captain Marvel

類  型:動作、冒險

上映日期:2019-03-06

片  長:02時04分

發行公司:迪士尼影業

IMDb分數:7.2

導演:安娜波頓(Anna Boden) 、 瑞安佛瑞克(Ryan Fleck)

演員:布麗拉森(Brie Larson) 、 山繆傑克森(Samuel L. Jackson) 、 陳嘉瑪(Gemma Chan) 、 麥坎娜葛瑞絲(Mckenna Grace) 、 李佩斯(Lee Pace) 、 班曼德森(Ben Mendelsohn) 、 裘德洛(Jude Law) 、 吉蒙翰蘇(Djimon Hounsou) 、 安妮特班寧(Annette Bening)

影片年份:2019

出  品  國:USA

出  品:

發  行  商:博偉

語  言:English

色  彩:color

相關商品:

劇情簡介:

改編自漫威同名英雄漫畫,本片將會是漫威首部單以女英雄為主角的電影。漫畫中的驚奇小姐也經過不少經歷與冒險,包括加入復仇者聯盟、與暗黑復仇者對立等,順利成為下一位驚奇隊長。

劇情描述,原是空軍飛行員的卡蘿丹佛斯,在克里星球甦醒並失去了過往所有的記憶,她獲得驚人的超人力量,受軍隊的最高指揮官與導師揚羅格(裘德洛 飾演)指導,以克里人的身分戰鬥,與菁英軍事單位「星際部隊」成員共同對抗史克魯人的侵略;不過在最新的任務中,她為了抵抗外星入侵,意外到訪C-53星球的地球,與神盾局長尼克福瑞一起聯手尋找羅森博士的下落。片中除了神盾局人員及局長不變定律山繆傑克森外,還多了許多新鮮面孔,如裘德洛、陳靜(代表作品《瘋狂亞洲富豪》)和安妮特班寧,還有一隻非常有哏的橘貓。

在漫畫中卡蘿丹佛斯(Carol Danvers)是一名前美國空軍情報局探員,她因結識擁有並隱匿外星種族Kree血統身分的Mar-Vell,而意外得到Mar-Vell一半的超能力量。

而戲外的2018年三月開始,布麗拉爾森為了精準詮釋驚奇隊長,展開了漫長的魔鬼訓練,她開始攀岩、做伏地挺身,並在健身教練的協助下,藉由啞鈴、舉重器材訓練肌肉,她甚至發表了、「推吉普車上街」、「臀橋式推舉」等影片,且重量高達125公斤,讓許多男性粉絲驚呼不可思議。

另外電影最大的驚喜,非「呆頭鵝」貓咪莫屬,這隻橘貓從海報釋出、第一支預告片出爐,就搶盡鋒頭。日前漫威甚至幫牠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直播,光是看牠咬玩具、睡覺等,就已經因具有療癒效果而圈了許多粉。據報導,這個非人角色一共有四隻相似的貓演出,其中一隻叫雷吉的貓擔負了大部份的演出工作,因為牠很擅長製造各種討喜的表情。

更多內容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