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Plurk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新浪微博

七月 2012 - 文章

 

2011登山寶訓研經特會

主題/猶太譬喻故事中的智慧

講員/約珥教師

 

題目:讓拉比說故事給你聽(一) :伊甸園在哪裡?

文字記者/陳小小

 

有對父子,窮困潦倒,光景越來越糟。兒子對父親說:「爸,你聽好,再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我必須要出去找一條能夠回以色列的路。等找到了以色列地,我就會回來,再把你接去。」

父親雖不捨兒子要遠離,但還是下了決心:「兒啊,這頭珍貴的山羊你帶著。一路上就可以有羊奶喝,增補體力。」兒子牽著山羊告別了父親,踏上尋找以色列地之路。

日子一天天過去,旅程艱苦漫長,兒子感念父親的睿智,幸好有這頭山羊伴隨,否則實在無法堅持下去。走著走著,前方出現個山洞,羊突然撇下小主人,快腳奔向洞內。這兒子氣急敗壞地追去,越走越深、越走越暗,內心越發忐忑不安。眼看已到路的盡頭,前方卻彷彿若有光。他跟著羊勉強擠身穿過極狹的通道,竟走到山洞的另一頭,眼前豁然一片開朗。

「這個世界好美啊!」他不禁讚嘆。這片土地有山、有水、有樹木、有湖泊,綠草如茵的大地上,動物們和諧相處。震驚得像被打了一拳,不由大聲呼喊:「這是以色列地!」前一刻,才氣這頭畜牲亂跑,此刻卻充滿感謝不已。領著羊,疊峯秀崿,景物之佳,令人目不暇給。他漫步欣賞、探索這奇妙美好之地,渾然不知時間消逝,幾乎忘了父親。

終於,他想到了父親,他對自己說:「我一定要趕快回家,把父親接來,跟我一起分享喜悅!」但他又捨不得離開這片美麗的以色列地;靈光一現,便對那頭羊說:「你是一頭忠心的羊,是你把我帶到來這裡的,現在請你回到我父親那裡去,也把他帶來吧!」並寫了一封信,綁在羊的項圈上,信上寫著,「爸!我已經找到以色列地了!是你給我的那隻羊,把我帶到那裡去!所以,你現在就跟著那頭羊走吧!你跟著牠,我們便能再團圓!」

日子一天天過去…這頭羊真的回到父親的家。但,父親只見這羊,沒看到兒子,當下就把衣服撕裂。他傷心地想兒子一定是被野獸給吃掉了,嚎啕放聲大哭:「兒啊!你在哪裡?」「兒啊!我的寶貝啊!」

傷心之後,浮現苦毒,苦毒又轉為怒氣,怒氣找發洩出口,就是報復。他眼中噙滿淚水轉向那頭羊,罵道:「你這頭壞羊,我派你去是要照顧我兒子的,現在我兒子死了!我要殺了你這頭畜牲。」

一刀砍下羊頭後,發現頸項上有張紙條。他顫抖著手拾起了這封信,打開一讀不禁抱頭哀嚎:「我到底做了什事啊?羊死了,我怎麼能夠找到我的兒子呢?我根本不知道從哪裡去找他!我該怎麼辦呢?」

日前阿爾法兒童讀經協會特從國外邀請猶太裔聖經教師約珥,於「猶太譬喻故事中的智慧」講座中,提及這則著名的拉比譬喻故事。約珥教師帶來很多精彩的猶太譬喻故事,他表示諸多的拉比譬喻,最重要的主題是跟神國、天國有關。全世界並非只有猶太拉比用譬喻作教導,希臘人也用譬喻。但,兩者不同在於猶太的譬喻焦點是放在上帝身上,而上述的故事則是用「以色列地」類比「伊甸園」。

拉比們講故事都有特定目的,為要把這位創造主通過故事顯明出來,並述說這位上帝跟人們的互動。歷世以來,拉比深受以色列百姓所喜愛,就是因為他們會透過許多譬喻或故事,把永生之神、永恆神國的真理,與地上的人們連結。不管你的職業是漁夫、農夫、牧羊人,或是財主、商人、官吏或君王,拉比會對他們說:「你現在生活的光景,我了解。你現在生命中的問題與困難,我深知。來,讓我說個故事給你聽。」他們非常擅長將神國的真理與人們的日常生活作類比。

新約記載人稱耶穌「拉波尼」,就是「我最親愛的拉比啊!」「拉波尼」這頭銜專為那些熟讀上帝的話語,在人們心中有崇高地位的教師所存留的。事實上,福音書裡面記載耶穌的教導,有三分之一是譬喻。本次講座,約珥教師也要用譬喻故事與聖經經文做連結,讓聽眾透過故事進入到上帝話語的精義裡。

「耶和華 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裡,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耶和華 神在東方的伊甸立了一個園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裡。」《創世記》二章7-8節

希伯來文「造」的這個字,是指陶匠親自用雙手捏塑一個器皿,非常地用心、非常地仔細、小心。一邊慢慢地加水,陶器的形狀就慢慢、慢慢塑造出來。上帝是這樣用塵土造人!

接著,上帝將生氣,吹在這個人的鼻孔裡。不是遠距離的吹氣,是好似抱著一個快要沒氣的嬰孩,要給他人工呼吸,要用自己的嘴巴蓋住他的鼻子和嘴巴,溫柔的把自己的生命氣息吹進這個孩子裡面。上帝跟亞當的臉貼的如此近,祂這樣將氣息賜給人。

然後,上帝安排人與祂同住,進入親密關係生活。祂在伊甸立了一個園子。希伯來文「伊甸」的意思是「喜悅、快樂」。很多人都想去伊甸園,都在問伊甸園真實的地理位置在哪裡?如故事裡的那對父子,他們也不知道這個伊甸園在哪裡,所以兒子就離家去尋找。然而,猶太拉比們透過上則譬喻教導:「伊甸園在哪裡呢?伊甸園是在喜悅之中;尋找這個地方,就是尋找與上帝的親密關係。你要往自己生命中那些喜悅之境去尋找,便能找著。」

伊甸可以說是一種情境。上帝在祂的喜悅裡面,立了這個園子。拉比們認為伊甸園並非為一個實質的地方,而是一個永生之境。從妥拉的觀點來看,今天伊甸園依然存在的,這個園子就是「永恆」、「永生」。用這個觀點來詮釋《創世記》二章8節,則為「上帝成為一個喜悅的地方,在祂的喜悅裡面,有這麼一個榮美的園子,祂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裡。」

當我們發現這個道理,便會知道要與上帝連結,便能夠進到祂的喜悅 (伊甸)。上帝造我們,原是要我們在祂的裡面與祂合而為一,跟祂沒有任何隔絕。上帝給人生命,就是要人們去經歷與祂合一。

尋找伊甸園,這條旅程看似漫長艱辛,就像那兒子繞路繞了半天,日子一天天過去。是因為走向神的那條路,是我們認為最不可能的路,好似故事中的以色列地在山洞的盡頭。上帝的話語(聖經)提供給我們一條道路走向上帝喜悅的路,這條路不是世人所期待的道路,但穿過狹窄的通道之後會發現一片燦爛光明、並充滿喜悅。正如耶穌說,「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

得知了伊甸園,也瞭解要回到上帝裡面那喜悅的園子,但,你我這兩隻腳還踏在地上,怎樣才能與這永恆的上帝連結呢?尤其這位上帝,你我肉眼從來沒見過,拉比們要怎麼幫助信徒重回伊甸呢?約珥教師將帶來下一則譬喻故事與馬太福音5到7章,要將神國的奧秘向眾人顯明。

 

Wisdom of TORAH 妥拉的智慧〈聖經的智慧〉出埃及記 Exodus 31:1-18

妥拉進度:當你帶著 Weekly Torah Portion:"When you take "

Parashat Ki Tisa | כי תשא |

2.彼撒爾艾爾和歐侯利亞伯 Bezalel and Oholiab

上主對摩西說:你看,我已經對猶大支派戶珥的兒子烏利的兒子召集彼撒爾艾爾〈在神的保護之下〉的名字,我用智慧、理解、知識和各樣的工作,以神的靈充滿〈按立、確認、成就〉他〈或翻成我用神的靈按立他,以智慧、理解,知識和各樣的工作,這可能有兩種意思,一是神賜給彼撒爾艾爾這些恩賜,另一個是彼撒爾艾爾本身就有做這些巧工的恩賜,神因為這而按立他去做這些事,因為許多以色列人在埃及時是為了建造而勞動,有些人是會木頭和石頭的雕刻這些技能,而這兩邊都是有可能〉,去計劃發明〈去思考計劃〉,用金、銀、銅去製造,並且用石頭和木頭的雕刻去設置,用各樣工作去做!

看我對但支派指定亞希撒抹〈我的兄弟是支援、支持〉的兒子歐侯利亞伯〈父親是我的帳棚〉與他一起〈或翻成我在這指定與他一起〉,我賜〈設置〉智慧在所有心的智慧人的心中,並且他們做我吩咐你的全部:會幕和成為見證的約櫃,並在祂上面的遮蓋座,和帳幕中一切的器具:桌子和祂的器具、 純淨的燈臺和祂的一切器具,和香祭壇,燔祭壇和祂的一切器具,並洗濯盆與祂的底座, 成為祭司職分使用的這編織的衣服〈外袍〉,這祭司亞倫的神聖衣服〈外袍〉和他兒子們的衣服。受膏油和香料的香成為聖物〈或翻成為聖所〉。他們做我所吩咐你的全部。

上主對摩西說:你對以色列人說:你們要確實守我的安息日,因為這是我和你們之間的記號,成為你們世世代代〈或翻成在你們世代前面、屬你們的世代〉,去知道〈認識〉我─上主使你們分別為聖的。而你們要遵守安息日【當時日期計算方式與我們不同,當時是找一天為第一天,然後計算到第七天,而第七天算為安息日,而當時各國家民族的曆法也都不同,不像今日是統一曆法,而且當時不見得每個國家民族曆法都是以七天為一循環的計算方式,所以很難確定安息日是今天的哪一天!而後來安息日被確定在星期五的傍晚到星期六的傍晚是近代的事情,因為近代曆法是在15世紀時才確立的,所以聖經上無法看見安息日是星期幾,而是以第七天來表示安息日,而安息日的重點是為了讓人六日工作,第七日停止可以好好休息,重新得力,並且可以與一些親友相處聯絡感情,並且在這日子去反思一周所行的是否有在神的訓誨與心意裡,所以七、停止〈安息〉、誓言、居住、坐都有相同的字根שבת寫法,包含了這些意思】。

因為這對你們是神聖的。俗化〈神的訓誨中有潔淨與不潔淨,表示有沒有犯罪,以及神聖與俗化,神聖與俗化不見得是犯罪,有些訓誨不是犯罪,但神要神百姓聽命去行的,就好像父親要孩子看電視不要超過兩小時,看超過兩小時不是犯罪,但對眼睛不好,常久坐對身體也不健康,所以父親規定孩子要遵守這規定,目的是要孩子好,同樣神也要神百姓去聽命一些訓誨,聽命去行就是神聖的,不聽命去行就是俗化〉祂〈指安息日〉的,他必定被治死;並所有在這日做工的,他的性命必從他的百姓中間被剪除。六日他要做工,並第七日對上主是神聖安息假期的安息日,所有在安息日做工的,他必定被治死。以色列人他們要遵守安息日,去做安息日,作為他們世代永遠的約〈遵守安息日也是守約與提醒守約的記號之一,跟割禮的意思一樣〉。這是我和以色列人之間的記號直到永遠;因為六日上主創造天和地,第七日祂停止並更新〈更新自己〉。在西乃山當祂結束對他說話的時候,祂賜兩個見證的石板到摩西那,石板是用神的手指寫的。

註解:彼撒爾艾爾,一般翻譯為比撒列,歐侯利亞伯,一般翻譯為亞何利亞伯;為了凸顯希伯來語原音而重新音譯名。

問題思考:

1從神揀選並指派比撒列和亞何利亞伯伯中,你看見什麼呢?

2從會幕與其中所有器具的製造你看見什麼呢?

3從神制定安息日上你看見什麼呢?

4從安息日的意思你看見什麼呢?

5什麼是神聖?什麼是俗化呢?

6為何安息日是神與以色列人之間守約的記號呢?

7這段內容帶給你什麼想法呢?

引用來源:http://www.facebook.com/wisdom.torah

分類:

 

2011猶太教育專題講座

主題/誡命之子─談成年禮

講員/約珥教師

題目/轉大人?從猶太成年禮來學習

記者陳小小/南市報導

「都已經是幾歲的人了!還像長不大的孩子?」「都當爸媽了,怎麼一點責任感都沒有?」這兩句話常在日常生活中可聽到。

時下,越來越多的人,有著成年人的外表身形,裡頭卻是個不願意長大的小孩。他們愛玩、情緒化、任性,自我克制能力低,逃避工作和家庭等成人責任,或頻繁更換工作,或依賴年邁父母的照顧。面對人生挫折或不如意時,沉迷於網路、電玩、酒精和藥物來麻醉自己。心理學用「彼得潘症候群(Peter Pan syndrome)」來敘述這些在社會中未成熟的成人。

台南市的阿爾法兒童讀經協會,有感於這個社會變調現象的嚴重性,特從國外邀請巡迴於世界多個國家演講的猶太裔聖經教師約珥,於6月10日在府城舉辦【誡命之子─談成年禮】猶太教育專題講座。重新審視「成年禮」的重要,了解猶太民族如何透過禮儀,幫助適齡的青少年在角色與心理上順利地「轉大人」,樂觀自信地有責任感地迎向自己的人生。

約珥教師一開場便直搗黃龍,道出人們普遍對儀式與誡命的反感:「誡命!不要跟我講誡命,聽起來很律法,對人性好像很壓抑。」但,在猶太世界裡卻是相反的。他們熱愛上帝的誡命,喜悅活在神的誡命當中。因為他們每個人都經驗到誡命的豐富,獲得很多的啟發,從中得著智慧,於是更深的敬拜祂。這點與其他民族截然不同!

約珥教師語出驚人地表示,猶太兒童五歲開始上學校受教育,所讀第一本書是《利未記》,台下聽眾一片譁然。因為《利未記》是非猶太國家的教徒最害怕閱讀的一卷書。很多基督徒聖經速讀,從《創世記》開始,《出埃及記》還不成問題,往往卡在充滿儀式、誡命的《利未記》,而前功盡棄、半途而廢。

約珥教師解釋,那是因為猶太人很瞭解儀式的重要!他們深知儀式是上一個世代把價值傳給下一世代的重要環節。若儀式死亡,不再被舉行了,儀式被刪除,社會本身亦會逐漸從世上消失。猶太人亡國多次,至今能夠被上帝保存下來,就是靠著儀式的幫助。如同Mitzvah成年禮,成人通過這個儀式,一代代將專屬於猶太人的價值系統,傳承給孩子。約珥教師並引導聽眾進一步思考,繁文縟節雖然討厭,但每個人其實都活在各種儀式當中。好比,基督徒有「洗禮」、「按手」、「聖餐」…等儀式,透過這些基督信仰於是被傳承。

至於,猶太人成年禮為何是12、13歲舉行?原因已經不可考。但聖經中有個誡命,或許可以一窺這傳統是怎麼來的?

上帝指示:「男人不要刮鬍子」。因此,在中東世界會看到13歲的男孩,臉上開始有鬍子。希伯來文鬍子「zaqan」與長老「zaqen」同一字根。長老多半是上了年紀的成人,發白的鬍子,人們視其為智者的象徵。約珥教師表示,這正是上帝的創造!當女孩看著男孩說:『你臉上開始有毛了』,顯示人生就很自然要開始過渡到下個階段,生命的循環就開始了。男孩就要成為男人,朝向成為有智慧的長老。

因此猶太人給13歲的孩童行「誡命之子」的成年禮,讓這些孩童在公開儀式中,選擇成為大人,選擇跟這位愛的活神建立「約」的關係。明白自己是跟神立約的人,自己是神偉大故事中的一部份,是屬於一群超越時間的百姓,跟先祖們有所連結,便嚴肅地體認到自己從今天開始,就要成為上帝話語的門徒了,往後必須認真研讀上帝話語的指示,於生活中實踐出來,塑造美好成熟的生命。

約珥教師提到聖經中的第十誡「不可貪戀人的房屋;也不可貪戀人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的。」(出埃及記 20章17節)非猶太人通常是從字義表面去解讀「不可貪心」。但猶太拉比的「夫子式解經法」,引導百姓反面思考「不可貪心」更積極的態度就是「正視自己所擁有的」。

拉比把人比喻成一棟富麗堂皇的皇宮,內有很多房間,這些全都是創造宇宙萬物的大師--上帝的親手傑作,每個房間裡面都放了一些令人驚嘆的寶藏。第十誡「不可貪心」,則是上帝要提醒信祂的人:「如果你一直渴想別人的皇宮,你就忽略你自己的皇宮;所以你要渴想自己的皇宮,一一打開每一個房間,把每個寶藏拿出來,好好欣賞感受它的奇妙。這些寶藏代表一個人的才華、恩賜、能力,是上帝賦予你的天然恩賜。」

而成年禮的有個目的,就是父母為成長中的孩子預備環境,讓他們從中發現生命的喜悅,進行自我探索去發現自己生命中的所有寶貴恩賜,找出上帝早已擺在生命裡面的寶藏。上帝將孩子信託給父母跟老師們,因此他們有責任幫助孩子與學生,去發現上帝給予的寶藏--不同的恩賜、能力、才幹;反之,若不去探索這些寶藏,相當於拒絕神的恩典。

另外,這個時期的青少年,很多都對自己很敏感,女生說:「我的頭髮怎麼那麼捲,不是直的呢?」或「我怎麼那麼胖呢?」、「我的嘴唇大一點比較好。」男孩的情況也差不多。事實上,青少年都有同樣問題,不知怎樣接納自己?但,通過成年禮,可以幫助他們走上一條「發現並接納自我」的旅程,學習用神的眼光看待自己,對祂手中的作品深感奇妙、驚異。

要進行成年禮的男孩、女孩,得預備一篇講道。青少年站在公眾場合演說,用上帝的話語,教導指示台下的會眾(父母、師長、拉比們),可以訓練他們台上台下 easy Talk,對自己充滿信心。而對台下的人,則正視這些青少年已經不再是個孩子,是個可敬重的成人了。他們年幼時,我們注意他們所說的話;如今成為大人,站在我們面前教導,豈不是應該更仔細來聽嗎?約珥教師特別指出很多父母常犯一個錯誤,那就是常認為孩子還停留在很小、很可愛的階段。而成年禮的舉行,對家長則是很大的提醒,「孩子長大了!」得因著孩子們日漸增長年齡,合宜地相待。孩子很自然地在成長,身體、情感方面慢慢成熟,父母也應該要跟著成長。

最後,約珥教師補充,請不要誤解猶太教育是從成年禮才開始。成年禮是表達一個人的生命進入跟上帝立約關係的生活,但在之前的整個童年,孩子們也有機會跟自由,好好地享受神。這裡,他舉了「守安息日」的例子,來詳細地說明他們如何享受神。

猶太人很重視守安息日,因這是「約」的證據,是一個看得見的記號。透過守安息日,宣告對上帝婚約的忠心,宣告新娘(猶太人)對新郎(上帝)的愛。這天,猶太人停止一切的工作,讓自己全然與上帝同在,全家人團聚,一起在餐桌上彼此面對面。大人沒有任何工作來攪擾,小孩也沒有任何學校功課來打擾。不管有什麼工作還沒做完,安息日一到,就停止了,擺在一旁,也不再想了。

誠然,對忙碌的現代人而言,猶太人守安息日或基督徒守主日,是一種嚴格的考驗。但,這正可衡量自己生命有多少「自由」?停止工作的自由度有多少?約珥教師挑戰著台下的基督徒:「你有自由去停止、不要再做工了嗎?你們宣告說『上帝使我們自由』,卻日以繼夜、一星期七天都不斷做工?你們教給孩子的是什麼呢?不僅自己不斷做工,也不准兒童停止做工,不管學校、補習班、安親班的功課。每個人日以繼夜就是做工!做工!做工!」      

非猶太民族,多會認為十誡是道德誡命。但對猶太人而言,十誡最大的核心價值,其實是「自由」!紀念猶太人在埃及為奴,因著上帝帶領,獲得自由。守安息日這條誡命,是要讓屬上帝的百姓,擁有自由。這天不被工作綑綁,來跟宇宙君王—上帝會面,全家人一起聚集同坐席,面對面地看待彼此,彼此祝福。父親祝福兒女,祝福每個受邀的賓客,祝福妻子,稱頌永生神。

猶太孩童何其有幸?在13歲以前,整個童年時代,就這樣透過一個個安息日滋養,潛移默化中發展出與上帝、與家人親密、熟悉的關係。並且,他們很自然地學習到在安息日中所領受到的動力去過每一天。在安息日調整已經紊亂的生活步調,於是能用正確的方式過接下來的六天。反觀我們自以為自由的現代人,其實大都是工作或是金錢的奴隸!連一週要拿出一天跟自己所愛的家人,好整以暇、讓情感自然地交流,都不太有時間。

猶太民族的成年禮,關心的層面多元,所蘊含意義之豐富,短短數個小時的文化講座,實在難以言盡。而國內目前常見的「轉大人」活動,意義顯得單薄許多。在實踐上,多數關心孩子的父母頂多是在女兒月經來的時候,買個小蛋糕慶祝,或兒子則在國中青春期時,來幾帖中醫轉骨長高藥方,在身量體型上關心孩子是否轉大人而已。然而目前社會中不斷出現「長不大的孩子」彼得潘,問題卻不是出在身量體型。或許我們可以從猶太成年禮來學習,更多著眼、關心孩子的心理發展,是否跟身量一同與日併進?

 

Wisdom of TORAH 妥拉的智慧〈聖經的智慧〉出埃及記 Exodus 30:11-38

妥拉進度:當你帶著 Weekly Torah Portion:"When you take "

Parashat Ki Tisa | כי תשא |

1. 半舍克勒給聖所 The Half Shekel for the Sanctuary

上主對摩西說:你要抬高以色列人的頭去數點他們,在數點他們的時候,他們各人他生命的贖金獻給上主、擊打〈瘟疫〉必不會在他們當中,這是經過〈走過、越過〉的每個在被數點的人們之上他們必須奉獻的:用聖所的舍客勒的半舍客勒;一舍客勒是二十季拉,這半舍客勒是奉獻〈舉祭、獻禮物〉給上主。經過的每個在被數點的人們,從二十歲和以上,都要奉獻〈舉祭、獻禮物〉給上主。富有的人不可增多,貧窮的也不可從半舍客勒減少。去獻給上主的奉獻〈舉祭、禮物〉在你們生命之上去贖罪,你要從與以色列人一起的〈財產〉拿這贖罪的銀子,你給〈支付〉它〈指贖罪的錢〉在會幕的工作〈服事、勞役〉之上〈無論是會幕內各樣服事所需要花用的錢,或是會幕有需要找工人需要修理建造,可以用這筆錢去支付〉,它是在上主面前對以色列人成為紀念,在你們生命之上成為贖罪〈遮蓋、贖回〉【當時迦南信仰認為生命來自所崇拜神明的靈力,所以常常會把第一胎出生的孩子透過火祭焚燒,獻給所崇拜的神明,恢復神明的靈力,並祈求神明祝福人可以更多生養與其他農畜產的豐盛祝福,這在以色列人的神所教導的訓誨中,被視為不尊重生命,所以神教導以色列人尊重生命,不可以把人獻上祭壇,而這贖金就是把人獻上祭壇的贖回金,而透過這贖金教導,讓人學習去感謝神賜與人生命,並且也把以色列人從埃及贖回,從另外的角度來看,可以說是奉獻給神的感恩祭】。

上主對摩西說:你要為清洗做銅的盆和祂的銅底座,並且你要安置它在會幕和祭的中間,你往那裡裝水。亞倫和從他而出的他的後裔們,他們要清洗他們的手和他們的腳。在他們進到會幕,他們用水清洗並且他們不會死亡。或是靠近到祭壇〈指香壇、香爐〉獻火祭〈食物〉焚香給上主的事奉,他們清洗他們的手和他們的腳並且他們不會死亡。祂對他們成為永遠的例律,對他和他他的後裔,直到他們的世代【放在會幕和銅祭壇之間的洗滌盆,表示神手所做的、腳所行的一切事情都是完全神聖、純淨無罪!而祭司進入聖所服事前,必須把手腳都洗乾淨,表示跟隨神的人所做的、所行的都要像神一樣完全神聖、純淨無罪,才能進入聖所朝見神,與神同住】。

上主對摩西說:你要在上等的香料中拿到你這:流質的沒藥五百、香肉桂它的一半,就是二百五十、菖蒲二百五十、桂皮五百,用這聖所的舍客勒〈秤重〉、橄欖油一欣,你製作祂 - 聖所受膏油,用製作香料〈混合〉的工作調和膏油的香膏,祂成為聖所受膏油。你要用祂膏抹會幕和見證的約櫃,桌子與祂所有的器具,燈臺和祂的器具,並焚香祭壇、燔祭壇,和祂所有的器具、洗濯盆和祂的底座。你分別祂們為聖,並且祂[們成為至聖;在他們當中每個觸碰的人被分別為聖。你要膏抹亞倫和他的兒子們,你分別他們為聖,成為屬我的祭司。你對以色列人說:這聖所受膏油成為屬我,成為你們的世代【聖膏油表示神那神聖純淨如同馨香的生命,而聖膏油所塗抹的一切人、物都成為神聖純淨,如同神一樣,而祭司必須用聖膏油膏抹,表示跟隨神的人因為神而神聖純淨,並且生命也必須活出與神一樣的神聖純淨,如同香氣四溢的香膏】。

祂不可被膏抹在人的身上〈指一般像香水用法一樣,不是用在祭司在聖所事奉的受膏,也不是君王受膏〉,你們不可用祂的比例做像祂一樣。 這是神聖的,祂對你們是聖物。他混合像祂〈指聖膏油〉的人,或他從祂放置在陌生人〈外人、外國人〉上面,從他的百姓中他被剪除〈切除〉。

上主對摩西說: 你要取香脂滴〈末藥滴〉香料、施喜列〈香爪的植物〉、白松香的香料;和純淨的乳香到你這,祂是一樣的分量。你要把製作做成香,用混合的工作的混合香料,被加了鹽〈被混合〉,清淨又神聖。你要把從祂而出磨成極細〈或翻成磨成灰〉,你從祂而出放置在我往那裡對你相會〈聚會〉的會幕內、見證前〈指約櫃〉。祂對你們是至聖的,你製做的這香,你們不可用祂的比例成分做給你們;祂對你們是神聖的,歸給上主。他製作像祂一樣,用祂去聞的人,從他的百姓他被剪除〈切除〉【這是金香爐所用的焚香,這焚香表示神的神聖純淨充滿整個聖所與至聖所!而且早晚都要焚香充滿整個聖所,這表示神無時無刻都是神聖純淨,而祭司要焚香充滿聖所,甚至大祭司進入到至聖所,必須要先焚香充滿至聖所,才能進到至聖所裡,表示跟隨神的人無時無刻都要像神一樣神聖純淨,並且從開始到最後都要保持像神一樣神聖純淨,才能見神的面】

問題思考:

1神要摩西數點以色列人是要做什麼呢?

2從獻生命的贖金中你看見什麼呢?

3洗滌盆為何要放在銅祭壇和會幕之間呢?

4從洗滌盆你看見什麼呢?

5從聖膏油製作你看見什麼呢?

6從焚香製作你看見什麼呢?

7這段內容帶給你什麼想法呢? 

引用來源:http://www.facebook.com/wisdom.torah

引用至信望愛的照片 - 洗滌盆

聖膏油製作的內容物:http://m3.img.libdd.com/farm2/41/CE149116ACDF204E7BBF8243B2924729_416_624.JPEG

引用至以色列聖殿研究所 - 焚香 

分類:

Wisdom of TORAH 妥拉的智慧〈聖經的智慧〉Exodus出埃及記 30:1:10

妥拉進度:你要命令 Weekly Torah Portion:"You shall command "

Parashat Tetzave | תצוה |

4. 香壇〈香爐〉The Altar of Incense

你要做一座祭壇,是香爐〈香味的祭壇〉,你用皂莢木做它。祂的長一肘,祂的寬一肘,祂是正方的,祂的高二肘,祂的角要從祂出來【從這可以看見香壇的設計其實與銅祭壇的設計類似,都是正方形,並且有角,但香壇的尺寸比銅祭壇小,而且是用特製的香焚燒香氣,與銅祭壇需要透過祭物焚燒香氣不同,銅祭壇的功用是透過祭物向神悔改贖罪、自己完全獻上、獻上感謝讚美、與神相交,並且銅祭壇是放在聖所外面,而香壇則是放在聖所裡面,而且是靠近至聖所,除了一人或是受膏的祭司犯罪使全體陷入罪裡,又或是全體百姓都犯罪得罪神,以及一年一度的贖罪日,才需要把血塗抹在香壇的四角,表示全體百姓都被贖罪了,其他時候只有焚燒特殊的香,這香表示人對神甘心樂意的獻上、順服與跟隨,當人甘心樂意獻上、順服與跟隨時,就會活出神所喜悅的生命,也就散發出像神一樣的神聖潔淨馨香之氣,並且香充滿整個至聖所和聖所,所以香壇可以看見神的神聖潔淨如同馨香充滿四周,並且賜給人赦免贖罪使人得著新生的生命,並且不願意看見有一個人陷在罪裡,而願意全體百姓人人悔改,一起行在神的道上,全部被神拯救,所以跟隨神的人也像神一樣,除了自己被赦免贖罪得著新生命外,並且活出神所喜悅的生命,散發出像神的神聖潔淨的馨香,並且不只自己蒙拯救活出新生命,也願意幫助全體都蒙神拯救,以至於全體都一起活出神所喜悅的生命,蒙神悅納,並且香從壇的尺寸可以看見:1.אאב我願意、我決定,2.אבא我來、父親〈天父〉,從這可以看見神祂是願意、並祂決定祂來親近人,當人的父親,而跟隨神的人在接近神時也是要決定並願意來親近天上的父】。

你要用純金包覆祂、祂的頂與祂四圍的邊,並祂的四角;你要在四圍為祂做金飾邊。你要為祂做兩個金環,在祂的飾邊下面,在祂的兩側上面,你在祂的兩對邊製造,這兩個槓子要兩個環當中,用祂們抬香爐。你要用皂莢木做槓,你要用金包覆祂們。你要把香壇放在見證約櫃旁邊的布幔前面,在我到那裡與你聚會的見證上面的遮蓋座前面,亞倫要在早上時候用香料的香在祂上面燒香,當早上在他處理燈的的時候,他要燒祂〈指香〉。亞倫在傍晚之間使燈上去的時候,他要燒祂〈指香,這是教導神百姓從白日到晚上都要甘心樂意的獻上、順服與跟隨,這是神最悅納的〉,香味持續不間段在上主面前到你們世世代代。並且你們不可在祂上面獻上陌生〈外國、憎惡〉的香、和燔祭、和素祭,而且你不可澆上奠祭在祂之上〈意思是不要效法外族的宗教崇拜,因為當時的迦南神廟獻祭的祭壇,是把香、燔祭、素祭、奠酒放在同一個祭壇上焚燒,這中間的獻祭教導與目的是為了祈求物產更豐盛的祝福,而這當中的祭物有很多種,其中還有第一胎生的孩子,所以是非常不好的獻祭方式,神不要百姓效法,並且從香壇的獻祭教導百姓,全體蒙神赦免後,要甘心樂意獻上、順服與跟隨,這才是神最悅納的,所以撒母耳記上15章說〝上主有喜悅燔祭和祭物,像聽命上主的聲音?看哪!聽命比祭物好,專心聽命勝過公羊油脂〞,會幕的香壇就是這教導的來源之一〉,亞倫一年一次要在祂〈指香爐〉的角上贖罪〈遮蓋、潔淨〉。 他一年一次要從贖罪祭的贖罪之血在祂上面贖罪,成為你們世世代代。這是對上主至聖的。

問題思考:

 1從香壇的尺寸你看見甚麼呢?

 2從香壇的樣式你看見甚麼呢?

 3從香壇所焚燒的馨香你看見甚麼呢?

 4香壇與銅祭壇的差異在哪裡呢?

 5甚麼樣的情況需要把血抹在香壇的角呢?

 6早上、傍晚之間都要焚香,表示甚麼意思呢?

 7這段內容帶給你甚麼想法呢?

引用網址:http://www.facebook.com/wisdom.torah

引用至信望愛的照片 - 金香爐 http://photo.fhl.net/main/holy/holy2351.html

分類:

 

2011登山寶訓研經特會
主題:八福與主禱文
講員/約珥教師

題目/〈主禱文〉的真諦
文字記者/陳小小

在人生迷霧中,在生離死別悲慟下,在沉重到無法言喻、腦袋一片混沌之際,基督徒還有個最終禱告可喃喃傾吐,那就是〈主禱文〉。短短五句,卻能讓祈禱者獲得面對人生各樣境遇的勇氣,是主耶穌娓娓教導該怎樣向上帝祈禱的禱文。

 「所以,你們禱告要這樣說: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直到永遠。阿們!」《馬太福音》六章9-13節

 阿爾法兒童讀經協會舉辦「登山寶訓」講座,邀請知名猶太裔聖經教師約珥,按照以色列解讀先知話語的傳統,幫助非猶太文化的華人能進入第一情境,掌握耶穌在世最重要的公眾演講的初旨。而〈主禱文〉正是「登山寶訓」精隨之一。

 有些人會把〈主禱文〉單獨抽出來釋義,但約珥教師直言無諱地表示,〈主禱文〉必須在「登山寶訓」的脈絡下來瞭解,才能準確掌握其要義。它與「登山寶訓」的八福,具有深不可分的連貫性。八福教導天國子民在世怎樣生活,〈主禱文〉則教導天國子民如何抽離塵囂俗念,與天國元首—耶和華上帝親密互動。

 從古至今,各種宗教的人神關係皆為交易式。祭物,換取神明祝福其事業、戀愛、婚姻、健康、財富。遭遇天災人禍,則得追加供奉,甚至獻活人祭,以平撫神明怒氣。而,主禱文第一句,耶穌即與異教劃清界線,教導門徒要稱上帝為「在天上的父」,基督信仰的人神關係竟是這種非常關係!

異教徒不稱信仰的對象為「父」,耶穌要天國子民把思想重新對焦,放在跟上帝的關係上,準確定位「上帝是我們的父,我們是祂的兒女」,牢記跟上帝之間「聖約」的關係,以帶出對上帝的正確態度。於是,禱告並非是來到上帝面前,不斷求取心中想要的東西。禱告,是一種親密的互動,在地上我們怎樣愛我們的父親,就應該怎樣渴慕天父上帝。

誠然在現實生活中,親子關係衝突嚴重,不少人跟父親的關係破裂,但人人內心深處莫不存著對父親的深切渴望。希冀父親神情愉悅,盼望父親對自己感到滿意。並且父親對自己的肯定,不是奠基於兒女的殊榮或成就,而是單單因為我們是父親的孩子。這份深切渴望,來自上帝的創造設計,映照人類內心世界的另一份渴求--想與天父回復神聖美好的互動關係。

就像詩篇卅七篇4節「以耶和華為樂」,帶著強烈的革命性質。此句反對主流文化所認定的人神關係是場利益算計,不同意神僅僅是滿足一己私欲的對象。詩人大膽揭露一個被人們遺忘的亙古道理,那就是人性裡最深層的快樂,其實是受造盼望與造物者之間沒有隔閡,重返伊甸,在上帝裡頭找到真實的自我與本質。

接著,耶穌教導禱告第二句要說「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這個概念一直是猶太禱告的核心價值。「hagiazo」的意思就是聖化、聖潔、使之成聖。基本意義是應受尊敬,不該損害,或褻瀆。當神聖之物遭到褻瀆,會讓心懷敬意者從心底湧出驚駭與厭惡之情。

因此,當祈禱者說出「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就得向內思索自己是否損害、褻瀆了上帝的名?身為天國的見證人,一整天的言行舉止是否失當,而讓旁人產生驚駭與厭惡?也可以反過來正面地思考,那就是是否積極活出豐盛的生命,讓周遭的人喜悅、驚嘆,經歷上帝的名是聖的,讓上帝的名在全地被稱頌。

有篇古猶太禱文,「願祂偉大的名被尊崇,被人們慶賀,使之為聖,在這按著神的旨意所創造的世界裡,願祂使祂的國降臨在你生命中且治理你的生命,在你的日子裡,以及在所有以色列家裡面,在今世以及即將的來世,讓眾人都說阿們。」與〈主禱文〉極為相似,兩者皆有「願人都尊祢的名為聖」、「使之為聖」。祈禱者將之謹記於心,在日常生活謹言慎行,因其了解這深深影響上帝的名,在世人眼中是否被稱頌為大。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也是在此思考邏輯下。人們誤以為猶太人害怕犯罪會惹動神怒而遭受責罰。但事實上,他們真正害怕的是,如果侵犯、破壞了上帝的指示或誡命,就在玷汙上帝的聖名這事上有罪。「害怕神怒」是異教的思維,異教徒害怕神明生氣降災。〈主禱文〉喚起祈禱者創世之初最深的回憶,你我實在是天父的兒女,在地上代表祂的名,因此要竭力遠離罪惡,追求公義。卻又不須凝神專注、小心翼翼於如何避開各樣試探,只需更積極地活出美好生命,時時刻刻享受於敬拜上帝裡,便不至於跌入玷汙上帝名聲的試探裡。

敬虔的猶太人,禱告的起先與結尾都會說「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的上帝是獨一的主。」(申命記六章4節)這句希伯來文,「獨一的主--我們的上帝」不是單數,而是複數。那正是聖父、聖子、聖靈合一的表現,宣告了上帝的一體性,祂是一!       

上帝是一,我們也要跟祂成為一,那是所有受造最深的渴望,想跟三位一體的祂合而為一。上帝的兒女跟天父攜手同心,成就上帝的工,讓這個受苦、與上帝隔絕的世界,回到祂裡面,即為「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猶太人熱愛追求神的誡命,並不是因為遵循誡命,好能得救。他們所抱持的信念乃是,只要去行,哪怕是最小的誡命—上帝最小的旨意,就能使上帝國的公義落實在地上,便能為這受傷的世界帶來醫治、重建與修復,使破碎的人們生命獲得整全。

然而,人雖有上帝榮耀形象,同時也具有一種把自己推離真理的自我毀滅趨勢(「原罪」),遵循、施行誡命實在不易,尤其有時外在環境黑暗,脅迫我們向罪屈服就範。但,耶穌來,解決這個問題,祂的名字就是「拯救屬於他的人,脫離罪惡綑綁」。基督徒因信耶穌,即便遭遇黑暗籠罩,因有耶穌幫助勝過軟弱,於是將眼光定焦在上帝兒女永恆的尊貴身分上,有能力活出上帝所喜悅的生命。〈主禱文〉不僅是未來式,更是「此時此刻」,上帝的國度、權柄、榮耀,並非幾千年、幾萬年之後,而是處處可見於你我每一天的日常生活裡。

 〈主禱文〉幫助祈禱者豐富、恢復和上帝的關係,讓我們不斷地透過練習來回應。

註:欲更多瞭解八福,請見「五福 v.s 八福」一文。約珥教師連續數日教導,內容豐富,僅能摘錄部份,以饗讀者。

阿爾法兒童讀經協會http:// www.alpha.org.tw ,將於近日提供演講聲音檔,歡迎下載聆聽。

 

 

2011登山寶訓研經特會
主題:八福與主禱文
講員/約珥教師

題目/五福v.s八福
文字記者/陳小小

談到福氣,一定馬上想到周潤發的提神飲料廣告「啊~福氣啦!」。能夠有健康身體、源源不絕的好體力,每日打拼賺錢,就是福氣。不過仔細想來,工作疲憊到得喝飲料提神,根本是被壓榨,哪裡是福氣?

傳統上,華人觀念中的福氣,是為「五福」,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人生所當具備的五種福氣。逢年過節,講究的家庭會貼「五福臨門」的春聯應景。五福得兼備,缺一不可。單單只有長壽,沒有富貴,那是一種悲哀。有長壽與富貴,卻沒有康寧(健康的身體與安寧的心靈),這是一種折磨。有長壽與富貴,老了卻不得善終,則是嚴重的缺憾。其他四福皆俱,但為人不仁,禍及子孫,亦不算為有福。

華人有「五福」,基督信仰有「八福」:

馬太福音 5:3 虛心(或譯「貧窮」)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馬太福音 5:4 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

馬太福音 5:5 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

馬太福音 5:6 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

馬太福音 5:7 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

馬太福音 5:8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上帝。

馬太福音 5:9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上帝的兒子。

馬太福音 5:10 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八福跟五福一樣,也是不能分開。正確的說,八福不是八種福氣,而是八句經文,指的是同一個福氣「天國」。五福與八福,內涵上則有著極大差異。八福不談長壽與富貴、康寧與善終,在華人看來,八福一點也不福,甚至還帶衰。

華人基督徒大多是用五福中的「好德」來揣想理解八福。虛心、溫柔、飢渴慕義、憐恤、清心、使人和睦,這六項是「好德」。哀慟與為義受逼迫這兩項是為了獲得永生,永遠的福樂。然而,兩千年前,耶穌講述八福的時候,猶太人他們聽到的八福,真是這意義嗎?

阿爾法兒童讀經協會,從國外邀請巡迴於世界多個國家演講的猶太裔聖經教師約珥(Yo’el Berkowitz),來分享「登山寶訓:八福」的奧義。幫助華人跨越文化,回到主耶穌第一次傳講信息時的第一批群眾的情境裡,按照以色列解讀先知話語的傳統,掌握主耶穌八福的初旨。

約珥教師一開場講了一個笑話。在西元一千年的倒數計時前,歐洲人認為敵基督出現,耶穌將再來,這個世代就要結束。而他們對於八福中的第一句「虛心(或譯「貧窮」)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理解為窮人才能進神國,於是爭相把錢撒出去,還去尋找敵基督,把錢給他們。當時有個聰明的猶太人大聲宣告說「我就是敵基督」,因而收了好多錢,變成大富翁。台下的聽眾,無不哈哈大笑。這笑話凸顯文化差異帶來解釋聖經錯繆的危險,正這是我們聆聽約珥教師專講,以徹底瞭解八福的原因。

首先,猶太人的「福」字希伯來文有兩個字。一個是ba-rak,上帝對亞伯蘭說:「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有屈膝跪下領受之意。另一個是e-sher,「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有喜樂之意。而耶穌的八福,是屬於後者。意思是一生若有上帝的話語引導,就會進入一種超乎想像的喜樂中。不管人遇何種艱難,甚至處於沒有長壽、富貴、康寧、善終的苦境下,照樣能擁有誰也不能奪去的大喜樂。 耶穌講八福之際,猶太人正是處在極端缺乏,沮喪、絕望的苦境。他們受苦好幾個世代,不到三百年的時間,歷史記載就有兩百多場大大小小的戰爭。百姓企盼天國(上帝國)的降臨!期待大衛的子孫用公平、公義來治理!耶穌講述八福,就是向他們宣告天國來到,彌賽亞來臨。 

這些聽眾並非無知百姓。猶太男孩五歲就得上學,把聖經所有的經文(至少整部摩西五經)背下來,並研經、解經。而耶穌所在的地點是加利利,其教育水平比耶路撒冷還要高,每個成人白天工作,晚上研經。八福的每一句,都有可對應的舊約經文。約珥教師試著幫助我們還原第一現場,整理出當時他們聽到耶穌這八句話,隨即會聯想到的舊約經文。

第一句「虛心(或譯「靈裡貧窮」)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這句有兩個字「靈」、「貧窮」。歐洲人當時漏了「靈」,整句成了「貧窮的人有福了!」才會搶著當窮人。錢財散盡,耶穌沒來,於是悔恨不已。閱讀聖經真的得要仔細小心。

「靈裡貧窮」,即為「刻苦己心」a-nah,利未記23章27節「贖罪日你們要守為聖會,並要刻苦己心。」躍然眼前。贖罪日是猶太人極為重要的大日,那天所有的人都要刻苦己心並禁食。因此這句意為:你們這些忠心地守著與上帝約的百姓,像贖罪日那樣刻苦己心的人們,有福了!天國到了!我此刻宣佈天國是你們的。此刻就是先知撒迦利亞所預言,當彌賽亞來掌權治理的時候,贖罪日反而成為極大歡喜快樂、慶賀的日子。你們當喜樂。彌賽亞在此,贖罪的工作就要成就。

另外,贖罪日每個人刻苦己心、禁食,除了檢視自我生命問題外,也同時站在最卑微貧苦人的立場,體會其他人的困難,看見自己的責任。第一句的主旨,正說明神國的本質,神的掌權,絕非只用於個人幸福滿溢,而應是讓整個社群連一個窮乏人都沒有!受到西方文化影響,「贖罪」或「認罪」越來越個人主義,團體觀念越來越淡薄。約珥教師提醒著上帝是與整個以色列人立約,贖罪是全民族的事。

接著先跳過第二句,第一句與第三句「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一併處理。約珥教師解釋古老的猶太傳統,思考不是直線型的,經文不一定要照順序講。

對熟讀舊約的猶太人,第三句是與詩篇卅七篇11節「謙卑人必承受地土,以豐盛的平安為樂。」連結。溫柔,要對應謙卑,或稱謙和。「承受地土」即為上帝給予的應許跟祝福。這種人具備怎樣的性格?從詩篇卅七篇歸納起來就是謙和的人,活在上帝的公義平安中,且慷慨給予、樂於施恩。

第二句,「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哀慟不僅為了自身,也為了全以色列離棄上帝、破壞與上帝親密關係,而嘆息哭泣。義人無法跟惡人切割,都是生命共同體,為著眾人的罪,心中哀傷。這種哀哭一點也不自義,而是認同的表現。上帝的國度如今來到,他們於是受到安慰。

第八句「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在黑暗的世代裡面,追求公義的人多半吃虧損失,甚至遭受逼迫,怎會有福,擁有大喜樂?約珥教師舉以利亞為例來說明。先知為上帝的緣故被追殺,到處逃亡,但上帝帶領他進入更大的經歷、更深的啟示裡面,他與上帝更加親近,他在微風中聽見上帝。有何獎賞比上帝自己更大呢?有何喜樂比更認識上帝更大呢?

第五句「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憐恤,意為「憐愛、憐憫」,希伯來文是ra-cham與子宮re-chem字根相同。我們與上帝的關係親密,如同腹中胎兒受母親的照顧保護與養分供應。那有憐憫、憐愛人的,必然不斷經歷上帝的慈悲與憐憫,就像胎兒與上帝的臍帶聯繫著,生命得著啟發、轉化,日漸擁有上帝的慈悲與憐憫的屬性,進而有著同樣的屬性,行於人際關係與日常生活裡。

第六句「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上帝。」對應到詩篇廿四篇,「誰有權攀登上主的山?誰可以進入他的聖殿?就是那手潔心清,不拜偶像,不發假誓的人。上主要賜福給這樣的人。」

山是指西乃山。能夠登上帝的山,即為領受西乃山之約的人,清心的人得見上帝的面。他們清楚認識主的名,他們將主的名跟本質實踐出來。反之,有些人一天到晚宣告主名,大呼「主啊!主啊!」,沒有把主的本質活出來。他們似乎有上帝,卻從來未曾得見上帝,這是何等悲哀。

第四句「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飢渴」是很強烈的字眼,令人憶起以賽亞大聲呼求,「你們一切乾渴的都當就近水來」(以賽亞書五十五章1節)。這水,是哪種水呢?猶太人浮現於腦中的畫面,就是創世記那條流經伊甸園的生命河,鳥鳴啁啾、流水潺潺,喜悅之河從上帝自己湧流出來。

彌賽亞來臨,祂就是這條生命河!人們得以從救恩泉源歡然取水,在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身上經歷到這河。凡信祂的人,從肚腹中也要湧出這河,活水要從上帝的百姓裡流出。當上帝掌權、治理落實在全地,生活就將如同伊甸園美好。最後,啟示錄亦提及這條河從上帝寶座流到全人類。有始有終,起初如何,也如何結束。只有這水,能解人們生命的飢渴。

第七句「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上帝的兒子。」人與人之間存在著無數的仇恨與衝突。國與國有戰爭,最小的團體家庭,也有夫妻失和、兄弟鬩牆的悲哀不幸。約珥教師舉創世記卅七章約瑟為例。哥哥們看到他就妒火中燒,恨到一個地步,原本要殺了他,後來將他賣掉。即使如此,約瑟還是尋求兄弟之間的和好、和睦、平安。約瑟擔任埃及的宰相,也為當時的列國帶來平安。使人和睦是天國的根基。

八福第一句「天國是他們的」,最後一句「天國是他們的」,整個八福關乎天國,登山寶訓又稱天國大憲章。上帝的兒女,在人生中經歷各樣風景,試煉得恩勗,危難有賴,最後承接天國。

猶太人認為信心與行動是一體的,不能分割。因此,得著上帝的教導跟指示,努力實踐的人,才能享受大平安。聽了八福,就要照著去行,活出天國樣式,便為有福。而華人的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聖經中也多處提及天父上帝豐豐富富賞賜五福給人們。父母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更何況天上的父,豈不更把好東西給他的兒女?但,除了五福,上帝還要給更多!八福是更珍貴的禮物。

註:約珥教師連續數日教導,內容豐富,僅能摘錄部份,以饗讀者。阿爾法兒童讀經協會:www.alpha.org.tw ,將於近日提供演講聲音檔,歡迎下載聆聽。

 

 

2011猶太教育專題講座

「誡命之子-談成年禮」文字版

講員/約珥教師(基督徒,猶太裔聖經教師)

翻譯/曾千芬牧師

編審/阿爾法兒童讀經協會

版權聲明/版權所有,可免費下載非營利使用,並請註明出處。

06/10(週五)上午

「Shalom、Vocantou、Good morning!」平安!早上好!過去幾天有來上課的,很高興能夠再次見到你;今天第一次來上課的,我也很開心能夠認識你。從很遠的地方來上課的,我真的感覺很榮幸。我的希望、我內心的禱告就是我們都能夠享受在今天的課程中,我也因為能跟各位在一起,我心裡很感恩。

今天,我們要一起來探討一個很棒的猶太傳統:Bar Mitzvah、就是猶太的成年禮。這個成年禮就是孩子們在他生命的循環裡面,來到一個從童年要邁向成人的轉捩點,這是古代猶太傳統的一部份。其實很多的文化在他們的社會裡面都有「成年禮」這個禮俗。人們也告訴我說台南也有成年禮;其實我也很想要跟各位學習在你們的成年禮裡面,當孩子要邁向成人的這個路上,你們這個成年禮是怎麼做的。而今天早上,我要從聖經的經文來分享在我們猶太的傳統文化禮俗當中,這個成年禮、就是人生轉化期間的這段禮俗,它背後的觀念是什麼。因此我們會從聖經、從上帝的話語當中,來找到祂對這一段人生轉捩點的啟發;然後今天下午我會把猶太傳統實務的介紹給各位,包括我們傳統文化裡面的一些要素,我們也有一些影片可以播放給各位看,希望各位會很喜歡。

希伯來文成年禮叫作「Bar Mitzvah」,「Bar Mitzvah」是什麼意思呢?「Bar Mitzvah」是兩個字,第一個字「Bar」是一個亞蘭文,它的意思是「兒子」,希伯來文的「Bar」也是兒子的意思。「Mitzvah」是希伯來文,意思是「誡命」,這是用在我們文化裡面當男孩或女孩從童年要邁向成人的轉捩點,所以我們把這個儀式取名為「Bar Mitzvah」,就是說這些男孩、女孩現在要成為上帝的誡命之子。這也反映出我們剛才所分享的、其實是很美的;因為在猶太人的文化裡面、在他們的生存歷史下,猶太人是全地上最不重要、最微小的一個民族,在人所有的邏輯思維當中,認為這一群人應該老早就消失在地面上了,就像在這世界上,也有很多的族群不見了。然而、像羅馬帝國今天也不存在了,可是猶太民族卻能夠保存下來,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是因為以色列之神的緣故,不僅是我們猶太人對神的信心而已,我們要這樣說:乃是因為神本身,所以我們得以被保存下來,因為祂對這一群百姓的信實,所以我們存活下來了。

這帶出來一個結果就是我們更加地相信祂;我們猶太人對神的信心,就是我們文化的根源、以及我們所有傳統禮俗的根源,因為以色列之神是我們的王、是我們的父親。在聖經的年代當中,身為王跟身為父幾乎就是一樣的,是一樣的角色、也具有同樣的責任。所以我們常說的「大衛的王國」也可以說是「大衛的家」,因為大衛是王,然而對他的百姓而言,他也是百姓的父,因此他有責任要保護、要供應,以及要滋潤他百姓 的生命。同樣,神也是祂百姓的王、跟百姓的父;一個嬰兒何時能夠認出他的父親?當然,這個事情好像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就自然發生了;但是,一個孩子到什麼時候,能夠開始對他自己這個兒子的身份負起責任來呢?在我們的文化跟傳統中,就是在這一段生命的季節裡,亦即在12歲、13歲的時候,男孩、女孩們在這個年紀透過他們自己的選擇,成為誡命之子。也就是說,他們要透過這個儀式做一個公開的聲明:現在以色列的神就是我的王、我的父、我的老師,因為讓主成為我的導師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透過祂所頒佈的誡命。如果各位像我一些基督教的朋友,他們聽到這個之後好像有點困擾:「誡命!不要跟我講誡命,誡命聽起來很律法,因為誡命、律法對人性好像很壓抑。」所以感謝神,現在在耶穌裡面我們已經得自由了。

然而這在猶太世界裡是不一樣的、是相反的。在猶太的世界裡,他們熱愛神的誡命。所以猶太人非常熱愛神的誡命,喜悅在神的誡命當中,而且因為神給予我們誡命的緣故,我們可以歡呼慶賀;當我們經驗了神的誡命,我們就會得到更大的啟發、要更深地來敬拜祂。那猶太智慧的根源在哪裡?聖經在申命記裡面告訴我們:「神的妥拉(Torah)、神的誡命,教導、指示、吩咐,就是我們的智慧。」所以你的孩子怎麼樣從他的天父來學習智慧呢?這些指示就是他父親的誡命,那透過誡命,他們就能夠得著智慧,孩子們就開始學會什麼叫榮譽感,然後用一種很有尊嚴、尊榮的方式來學會尊重。因為在神的誡命裡,有很詳實記載、吩咐我們要怎麼樣去愛別人。一個孩子常常會被教導說:你要愛你的兄弟姊妹、你要做得好、行得正。但是到底什麼叫做愛、什麼叫做要乖、要做得好?

猶太人很喜歡生命當中的這些細節,拉比們會花好幾小時的時間就一些細節來做辯論。比如神的誡命說要愛鄰舍如同愛自己,他們會就這句話裡面更詳細的細節做好多的辯論。這些細節也必須要是從神來的,為什麼呢?因為人跟人之間常常會遇到衝突;可能孩子會跟我說:「你不可以再這樣對我了!」但是我說:「可是這是我愛你的方式啊!」孩子說:「可是我不想要這樣的愛!」所以當人要對「愛」下一個定義的時候,通常是按著自己主觀的標準。而且在不同的文化當中,「榮譽」也有不同定義。因此要怎麼樣去訓練對人的尊榮、尊敬這件事呢?然後這些如何幫助我們超越自我的自私、超越文化、並且超越世代?當神成為我們智慧的泉源,每一個世代、每一個社會裡面,我們都可以從神的話語跟誡命當中看見祂的智慧、而且來領受祂的智慧,並且能夠居住在這個能夠賜下生命、賜下智慧、賜下醫治的愛當中。因此成為神的誡命之子,就是一件很榮譽的事情,也是人生最大的追求、是人一生當中可以擁有最大的渴望,因為兒子的身份同時也是門徒的身份。等一下我會再作說明。當一個人成為神話語跟誡命的門徒時,他們就成為這位王、這位父本身的門徒。所以我們研讀神的指示、我們也去實踐神的指示;在研讀跟實踐神誡命的當中,一個人就成長、成熟,然後成為一個有智慧的人,這種智慧不僅叫他自己的生命得到益處、也能夠使在他周圍的人的生命得著好處。

我們為什麼會說兒子是門徒的身份呢?這要從我們希伯來文的語言來看。在希伯來文裡,父母的希伯來文叫「ho-le」,希伯來文老師叫「mo-le」,這兩個字當中很相近,各位一聽就知道這兩個音很近,因為它們的字根是一樣的。「ho-le」跟「mo-le」這兩個字是有關聯的,所以父母跟老師的角色也是有關連的。所以從希伯來文中,我們也可以知道「父母的角色就是老師的角色」,所以父母跟孩子之間的關係,是愛的關係,但同時也具備老師跟學生的關係。那麼教導內容是什麼呢?有另外一個可以幫助我們的希伯來文--父母跟老師的希伯來文字根,跟「教導」這個希伯來文的字根,也是一樣的。教導的希伯來文叫「torah妥拉」,「torah」就是神給聖經前五卷書卷的名字,「torah」的意思是教導跟指示,意思也就是神的書成為老師們的教材。

在猶太人的世界裡,我們五歲就開始一個人的教育,也就是五歲開始上宗教學校。我們所學第一本書是什麼呢?我們是從聖經裡面的利未記開始的,因為利未記裡面包含著從天上吩咐下來的這些儀式。事實上,對人類社會而言,儀式是相當重要的;即使有些人說我最討厭這些繁文縟節、這些禮節的東西,但是他們不知不覺也是活在一些儀式當中的。我們現在想一下我們基督教社會,「洗禮」是什麼呢?「洗禮」就是一種儀式;「按手」又是什麼呢?「按手」也是一種儀式…等等,「聖餐」也是一種儀式。所以我們就這些宗教的內容去解釋的話,就能明白其實這些都是儀式。那「Bar Mitzvah」成年禮,它是一個猶太的儀式。儀式在社會當中扮演什麼角色呢?儀式是一個世代把他們的價值傳給下一個世代的重要環節,或者是透過儀式彼此分享他們的價值。但是在這個溝通的過程當中,我們的設計是:不僅我們彼此能夠溝通我們的價值觀,我們也可以藉著儀式把我們這一代的價值觀傳給下一代。

所以價值觀就是透透過儀式來領受、而且變成你自己的。領受到之後、到一個地步,這個孩子他就不致這樣說:「那個是爸爸的信仰,不是我的信仰。」所以我們是透過儀式,把價值觀從一代傳到下一代。這也是為什麼任何社會要存活下來,一定要具備儀式。當儀式死亡之後,就是不再有儀式了、不再被舉行了。當儀式從社會的生命當中被取奪了以後,通常,那些社會也會逐漸地從世上消失。因此,猶太人能夠被神保存下來,其中的一個方式就是透過儀式。所以我們這裡不是講猶太人的儀式,我們是在講神的儀式。當聖經提到說:「亞伯拉罕、以撒跟雅各的神」的時候,這話就要告訴我們說這位神是哪一位神,而且這位神祂的性格、屬性如何,以及祂是怎麼被人所認知的。聖經同時也把這同樣一位神稱為是創造天地的造物主;意思也就是說世上所有的文化跟社會,可以來從這位造物主的身上找到生命的力量。比方說猶太的孩子在五歲就開始學習利未記,我們所研讀的,不是猶太人的儀式;應該要說,我們所研讀的,是上帝的儀式、是神國為所有人類所設計的儀式。而這卷書是怎麼開始的呢?

這卷書一開始的話是說:「如果有人渴望來親近」,通常被翻成「獻祭」,但這個獻祭是有誤導的嫌疑;中文和合本聖經是寫「燔祭之例」,就是關於獻祭的。而「獻祭」這個希伯來文本身的意思就是「靠近」。因此當神把祂的誡命、祂的指示、祂的這些儀式吩咐給祂的百姓的時候,這些方式就是神使用來使祂所造的人能夠靠近他們的造物主的方式。因此我們就舉行這些儀式,父母也可以在儀式當中很喜樂、滿足,因為從中他們就能夠得著每一代來靠近神的智慧。在猶太的文化裡,孩子們五歲開始學習這些事,但是在他們此刻的生命階還不需要為他們所學的負起責任。當然五歲只不過是個小孩而已,而對孩子在這個時期的期待是什麼呢?就是好好的享受他們的這個人生階段。因為在他們享受這個好玩的人生這個階段的時候,他們可以學到教科書學不到的東西。

在他們人生這個階段有好多好玩的事物,而這些好玩的情景當中,有很多東西是在教室裡面不會發生的。當然在傳統的猶太世界裡面,我們也在課室裡學習神的誡命,因為在課室的學習,我就是在型塑一個人的自信,好讓他能夠得著面對未來的一個工具。但除了在課室以外的時間,孩子們其實有玩耍的需要。但是有時候、當我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文化當中旅行,就是到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文化裡面,我沒有看到孩子,所以我就問說「孩子們都跑哪裡去了?」「孩子們都到教室裡面去了。」早上、下午、晚上,通通待在教室裡。然在他們這段玩耍的生命階段,其實是有一種超越在課室裡所能得到的學習在進行著。因此我們猶太人期待我們的小孩子能夠去好好的玩,是的、他們也要學會怎麼樣把神的話語背下來,然而他們有很多玩耍的時間,而且男孩可以跟女孩可以一起玩。

為什麼猶太人的成年禮是12、13歲呢?這會不會太早一點了?因為人生的轉捩點、從一個階段到另一個階段,就是在這個年紀。是的,你的人生還是可以繼續這麼好玩下去,但是在這個階段,12、13歲要開始面對「責任」這個東西。為什麼在這麼年輕的年紀呢?為什麼在孩子這麼小的時候我們就給予他們這樣的期待呢?這個根源可能來自我們的文化本身。今天我們無法證明,在古代聖經的時代有沒有這樣的禮儀;但是在新約裡面,我們有看到耶穌很年輕的時候就到聖殿,他12歲的時候就到聖殿裡。但在聖經的記載當中,有一個誡命或許可以讓我們稍微了解這樣的習俗跟傳統是從什麼根源來的。神給了以色列民一個指示,就是「男人不要刮鬍子」,這是一個很奇怪的指示。有位年輕的小弟兄昨天晚上才問我這個問題,為什麼所有猶太男人都有鬍子呢?這個「不刮鬍子」的指示是神給的,這個有可能就是我們成年禮禮俗的根源。

在中東的世界裡,男孩子什麼時候開始留鬍子呢?我記得我13歲的時候,我很多朋友都已經長很多鬍子了。學校裡有一個女同學就看著我說:「或許你應該開始刮鬍子了」,以前我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因為那時候年紀還輕,所以沒有想到「為什麼要刮鬍子」。那時候鬍子開始長出來了,所以同學就問說「你應該刮刮鬍子」。因為當時我讀的是一般的猶太學校,而不是宗教學校。在中東的世界裡,男孩子很年輕、很早的時候就開始長鬍子了,因為男孩子大概到這個年紀就開始有鬍鬚長出來,而在聖經時代,男孩子長鬍子是要跟我們講什麼呢?希伯來文的鬍子叫「zaqan」;這個跟長老「zaqen」、就是守城門的長老,是同樣一個字根。就是說我們這個社區裡面,哪些人是長老?坐在城門口守望著整個社區的是誰?長老們坐在城門口看著來來往往的人,因為他們有責任要守護這個城裡整個社群的生命。他們不是以士兵的身份在看守,乃是以一個有智慧的長老在看守。所以在城門口的這些長老是誰呢?我們會說「就是長鬍子的那些」。他們有鬍子、而他們的鬍子現在漸漸發白了。鬍子漸漸發白了,表示這個人漸漸有了年紀,我們也希望當一個人年紀越大的時候他能夠越擁有智慧,但是很不幸的,不見得每一個人都這樣。

因此我們要問,一個人怎麼樣能夠成為一個擁有智慧的人?你什麼時候開始長鬍子呢?男孩子大概在 13歲的時候,那麼、就讓我們開始設立誡命之子這樣的習俗吧!好讓我們在這個年紀能夠開始成為神話語的學生、或門徒。所以當我們研讀神的教導,並且練習把它行使出來的時候,我們就會被神的指示來塑造我們的生命,因此我們可以承接神的智慧;神的智慧就從祂天國設立的這些禮儀以及祂的誡命當中被傳遞下來了。男孩、女孩還小的時候就一起玩耍享受他們的童年,這是很棒、很美的事,因為這也是神創造的本質,但是當女孩子看著男孩子說:「你臉上開始有毛了」,這時候人生就很自然地要開始過渡到下個階段,因此這樣生命的循環、不管男孩子或女孩子就開始進入另一個階段。神的智慧也應當是父母的智慧,就是不要老是停留在孩子很可愛的那個年紀,一歲、二歲、三歲,因為孩子會長大,所以父母也要跟著成長;孩子很自然地在成長,他們的身體、他們的情感方面都慢慢在成熟,所以做父母的也要陪伴他們一起成長。

我自己還沒有做父親,但是各位都知道一個有名的故事,就是有一個父親很喜歡他的女兒、小公主,他說:「哇!這麼可愛,我實在太愛你了。」但是這個女兒說:「爸爸!不要再這樣叫我了、不要再這樣說我了;我現在不是6歲了,我已經16歲了。」我們很慣常聽到這樣的說法。所以在男孩子、女孩子的生命當中,他們有人生需要過渡到下一個階段的迫切需要;那麼對父母而言,我們也需要跟著過渡到下個階段。其實這樣的人生階段的轉變是按著神的創造、自然的次序在發生的。當孩子的身體也開始產生變化,慢慢要成為成人,神在這裡指示說:「不要刮鬍子」,因為在這個階段裡面,我們就開始成為神誡命的學生、兒子、門徒,好讓我們也能夠像坐在城門口、有白鬍子、擁有智慧的這些長老一樣,讓我們也能夠成熟長大、擁有智慧。當我們講到誡命的時候,其實最重要的是提到神跟我們所立的約,因此,在這個年紀裡面我選擇要積極地成為跟神立約的伙伴。

當然、就算我6歲也可以做這樣的選擇,但是整個社群在我6歲的時候他們不會加諸這樣的責任給我;但是現在13歲了,我就在眾人面前,社群當中,宣告說:「我選擇成為這個社群的一個大人了,然後我選擇跟這一位活神、充滿了愛的神建立一個約的關係。」什麼叫做過一個跟神立約的生活呢?這個就要提到那不可毀滅的生命所帶出來的大能。就如同神是永恆的,那麼祂創造我們在祂裡面也是具有這種永生;那些起來抵擋、跟要毀滅神百姓的,最終也被毀滅了,因為亞伯拉罕的神也是亞伯拉罕的盾牌。因此當一個孩子現在已經是一個小大人了,當他緊緊抓住跟神所立的這個約,這個男孩或女孩就開始要慢慢地明白「神是我的大盾牌」在我的人生中有什麼意義。因為神是如此的權能偉大,而這位偉大權能的神跟我立了約,因此在祂裡面我就不致被毀滅了。

而這也是猶太民族的故事,因為他們代表著一個不可被毀滅、被毀壞的生命,這種不可被毀壞的生命,就成為我們對這一位永生神的見證。巴比倫帝國、希臘、羅馬帝國、回教帝國跟十字軍東征,這些能力,納粹的這些能力都毀了;但是由於猶太人跟這位神立了約,祂成為我們偉大的盾牌。因此,藉著這個立約之愛,我們的生命也活在不可被毀壞的這種愛當中。因此一個孩子要轉化、過渡到成人是什麼意思呢?除了這個孩子現在渴慕在神的智慧上成長之外,現在這個孩子也要明白:「我是跟神立約的人」,要明白:「現在我的生命就是這位神偉大故事中的一部份,而且我是屬於一群超越時間的百姓;我跟我的先祖們是有所連結的,透過我與神這種立約的生命,就會有世世代代的兒女們宣告神的信實。」因此讓一個孩子能夠開始站起來、能夠讓他抬起頭來真正明白他這個生命是誰、祂是誰,而且他的生命是為了神的榮耀的緣故。所以這個孩子開始明白:「我自己的生命是一個很深奧的生命,但是我的生命也是更大的生命故事中的一部份;雖然我是個看起來很不重要、很微小的孩子,但是我也是這個偉大故事中很重要、不可或缺的部分。」

這就是在猶太人的意識型態裡我們看待每一個生命的價值。所以我們猶太人有一句很有名的話:「你只要救了一個生命免死,你就救了整個世界了;因為只要一個生命,就可以為這個世界帶來醫治。」我們在耶穌身上正看到這樣-一個生命、一個人,卻為這個破碎世界成就如此偉大的醫治,祂最後的吩咐是什麼呢?「你們去,使人作我的門徒」。所以兒子、女兒們,你要成為神話語的學生、神話語的門徒,跟這位永生神立約。就像大衛王的子孫、就像以賽亞本身,看起來就是這麼一個微不足道的生命,但這個生命也要被啟發、被鼓勵。讓他們從對神的信心裡面,能夠帶下醫治破碎世界的能力;讓這個孩子能夠開始抬起頭來,瞭解神造他的這個生命的內涵,渴慕要活出我的生命:「我這個生命是神所創造的獨特的生命。」並且明白我這個生命在神所造的世界裡面,有一個很偉大的目的;我這個生命也能夠活在愛中,而不必活在私慾、自私當中。為了整個社群的緣故,這是能夠鼓勵一個人不要為自己自私的活著、而是為更大的人群而活的一個很美的方式。

現在我們要休息一下,休息之後我們要來舉幾個例子,看看所謂的誡命之子是怎麼一回事、而且怎麼樣來影響整個家庭。

06/10(週五) 下午

各位午餐如何?好吃嗎?讚美神!聖經有這樣的一個指示,如果你吃飽了、而且很滿足,那麼你就要讚美這位永生神。因此阿爸我們仰望祢,我們對祢那永恆的信實心存極深的感恩。我們在世的年日,每一天祢都向我們存著祢的信實、祢的臉也都光照我們。阿爸!祢滋養我們的生命、祢維繫著我們的生命,祢也預備美好的食物讓我們得以吃、得以得到養分。主啊,為著這每日的糧食來感謝祢,以及為我們能夠享受美食這樣的喜悅來感謝祢。現在阿爸,身為祢的百姓、祢的家人、身為祢的這一群同在一個社群裡面的百姓,我們也能夠一起來享受祢的話語、來吃祢的話語、來享受祢眼神所發出的愛。因此阿爸,我們求祢打開我們的眼睛,好讓我們能夠看見祢話語的榮美、與奇妙,好讓你的話能夠進入到我們的身體裡面、道成了肉身,好讓世人都可以一起來看見祢的榮耀,讓我們合而為一,謝謝阿爸,阿們!

今天下午一開始要繼續來探討約的本質。所以「bat mitzvah」,就是成年禮的這些孩子們,現在透過這個儀式之後,正式宣告成為神話語的學生、成為跟神立約的一個積極的伙伴,然後與神一起把醫治帶給這個破碎的世界。這是一個很美好的猶太觀念,透過我們熱愛神的話語、委身在研讀神的話語、並且把它活出來而有這樣的眼光,所以神的祝福就透過我們的生命能夠重建一個破碎的世界。因此讓我們現在更深地來看「約」,所以今天下午的第一堂課我們就要來研究約的概念,下半場我們就要來看成年禮的一些細節。

出埃及記20章8到11節:

「8 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9 六日要勞碌做你一切的工,10 但第七日是向耶和華─你 神當守的安息日。這一日你和你的兒女、僕婢、牲畜,並你城裏寄居的客旅,無論何工都不可做;11 因為六日之內,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華賜福與安息日,定為聖日。」

現在請再翻開出埃及記31章,再讀16-17節。

出埃及記31:16 -17「故此,以色列人要世世代代守安息日為永遠的約。這是我和以色列人永遠的證據;因為六日之內耶和華造天地,第七日便安息舒暢。」

在猶太人的童年時代,他們被賦予自由、能夠好好地來享受神。請不要誤解說猶太的教育是從Bar Mitzvah成年禮才開始,成年禮是表達一個人的生命進入跟神立約關係的生活,但在整個童年時期,孩子們也有機會跟自由好好地享受神。孩子們享受神的方式就之一是安息日,而且因為成年禮的緣故,我們也被賦予更多的責任要來守安息日。我所謂「守安息日的責任」是什麼意思呢?如同各位剛才所讀的經文,神說安息日就是立約永遠的證據。所以如果安息日是約的證據,其實它就是代表這整個約的本質;它既然代表整個約的本質,那麼守安息日對於一個人表達他的信仰就變成一件非常很重要的事。當男孩子要變成男人的這個時候,就是我們特別要認真地看待這「約的記號」的時候。其實在13歲以前,整個童年時代,我們跟安息日已經發展出親密的關係、也很熟悉了;在整個童年生命受滋養的過程中,安息日就是我們生命中很大的喜樂、很大的慶賀。但是這裡說安息日是約的證據,是什麼意思呢?首先我們要來看看這個「約」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約。

歷代以來,猶太人跟猶太的先知們在解讀西乃山之約的時候,他們是這樣說的:「西乃山的約是神跟以色列民之間的婚約」。所以有些人在看西乃山所發生的事件時,他們認為這是歷史中很叫人恐懼、害怕的事件;但是從猶太人的觀點,它這令人恐懼的程度,就跟任何一位新娘在預備結婚走進禮堂那一種心情是一樣的,更何況是新郎。像我自己,我在我的婚禮中差點昏倒了,但是我老婆讓我開心;因為我們認為這是人生生命循環裡最令人興奮的一個時刻,所以我們的情緒、我們的感覺都到了最高峰。結婚是猶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時刻;在西乃山上所發生的事也是猶太人歷史當中最重要的事件。我們傳統以來的一個說法,就是在西乃山事件的那一天,所有的猶太人、不論男女、世世代代的猶太人,其實都在現場的。拉比這樣教,聽起來有點怪,三千年後的猶太人,每一個猶太人在那一天也在現場嗎?事實上他們這個教導是相當重要的,其中的概念也是很重要的,你怎麼樣能夠讓下一代不至於說「那是我老爸的信仰,不是我的?」

我們如何看待“神是我們的新郎”這件事呢?我們怎麼樣看待我們跟祂之間的關係呢?就是以一個在愛裡的新婦的身份來看待。今天下午我們要看的禮儀中,你就會很明顯的看到這個元素。但如果西乃山之約真的是個婚約,那今天在西方世界的婚禮是用什麼做婚約的記號呢?在西方、以及今天的以色列,我們還是用戒指做婚約的記號。所謂的記號,就是看得見的、它是一個代表,這個記號就是要來代表這個約;所以拉比們說,婚戒一定要是很完全的圓,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為要代表婚姻永恆的本質。在妥拉裡面、在聖經裡面,神所立的婚約,它的記號就是安息日;在第七天,要來慶賀、要來守護安息日。

在所有的經文跟所有的歷史當中,安息日是神第一個宣告為聖潔的,這不是你摸得到或看得到的,是「時間」本身;停下所有一切工作,因為希伯來文「shaba」的意思就是「停止」;所以我們就停止我們一切的工作,就如同神停下了祂一切工作。為什麼神停止了祂一切的工作呢?因為所有的工作都已經做完了、天地的創造已經圓滿完成了。既然已經完工,神就把這個時間訂為聖日,現在在西乃山上,神宣告「安息日就是祂跟祂的百姓之間婚約的記號」,藉著每週來守安息日,就如同我們自己又回到了西乃山,來宣告我們對神婚約的忠心,宣告新娘對新郎的愛。

再次要提醒,記號是要能看得見的;那麼,時間怎麼樣能扮演這個約的記號呢?就是藉由停止一切的工作,使自己專注在當下的時刻。比如,我停止工作回到家裡,全家人也都回來了,我們就一起在餐桌上坐下來,而且彼此面對面,沒有任何工作來攪擾我們,也沒有任何學校的功課來打擾我們;就算有一個很大的工作尚未完成,不管是在工作上還是學校上,安息日一到,我就說停止了、也不再想了,反正下禮拜還會在那裡的。這是一種考驗,但這也是你衡量自己生命的自由有多少的一個標準;你要停止工作的自由度有多少?你可以說停就停嗎?你有自由去停止不要再做工了嗎?我們宣告說神使我們自由了,但是我們卻日以繼夜不斷地在做工、做工、做工;所以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我們教給孩子的是什麼呢?我們也不准他們停止、不準他們不做工,不管學校的功課、還是補習班的功課、安親班的功課,日以繼夜就是做工、做工、做工。但是神的智慧、以及猶太人生命中的喜悅,就是宣告我們從埃及受綑綁的處境當中已經得自由了;就是停下我們當時正正在進行的任何工作,來跟這一位宇宙的君王、主人會面。所以我們全家人就一起聚集、一起在餐桌上坐下來;當我們一起同坐席,我們是面對面地看待彼此。猶太人在這一天晚上的習俗就是彼此祝福;此時這一家的父親就要負起一個責任:祝福他的兒女、祝福每一個受邀請來的賓客、祝福他的太太、稱頌這一位永生神。為什麼這段時間都要祝福呢?就如同剛才我們讀過的,因為神稱安息日為聖日、並且祝福它。

因此,為了要能夠進入神的祝福且居住在其中,我們就要進入安息裡面;就好像這安息日就是伊甸園本身。再一次我們要問:安息日怎麼成為約的記號呢?愛是需要花時間的,不是嗎?在人類的關係中,一家人是一個團體,但是家人中的每一個又是不同個體,所以不管是親子之間、兄弟姊妹之間、丈夫妻子之間,我們都需要花時間才能夠去表達愛、領受愛。同樣地,我們也必須花時間來享受在愛神、領受神的愛裡面。但是如果這個新娘永遠都在工作,那麼、她怎麼樣才能夠進入到安息日的光中呢?如果新娘一直都在做工,她怎麼樣才能夠進到神的愛的光裡?因此透過這段神聖的時間,把這個時間完全歸給神跟家人,我們對神的愛以及對彼此的愛,就成為一個看得見的榮耀、就成為立約雙方之間的婚戒。

因此透過成年禮,也把安息日這個約的記號放在他的手指上,就是在宣告:神是他的王、也是他的新郎,然後把自己全然委身在這份愛中、也全然委身要來持守每一週此刻神聖的時間。這不是強迫人要吃巧克力、而是容許一個人可以吃巧克力;但是如果我把你的手綁起來,然後拿個巧克力在你前面晃來晃去,這真的是很殘忍的事。如果父母們不停止自己的工作,也一直逼著孩子要去寫作業,這個狀況就好像剛才講的那樣,是件殘忍的阿;因此安息日就變成是父母要持守的責任,也是父母對這個即將變成青少年、變成成人的這個孩子的一個責任。如果在這個時刻要停止工作、以及要求我們的孩子停止寫作業,看起來好像是一個挑戰,而這的確是一個挑戰,但是挑戰越大,你如果勝過它、所得的喜樂就越大。因此安息日是猶太人最大的寶藏之一,因為這代表我們對神的委身跟慶賀,而且也是一段可以享受在神也因著我跟我們而歡喜快樂能夠沉浸在這樣的喜樂裡面。所以這是一個喜樂的時刻、也是一個享受的時刻。有時身為父母需要學習怎麼玩,重新去找到笑聲。你聽過小飛俠的故事嗎?

小飛俠的作者有一個很可愛的故事、是我很喜歡的故事。這個作者想要呈現一個充滿喜樂的樂園給世人,但是你怎麼樣向一個非常嚴謹、英國貴族社會的這些人呈現呢?所以這個作者把它寫成一齣劇呈現給倫敦社會,但是當時候真的是很慘,這些倫敦社會下的成人們沒有辦法跟這個作者想要呈現出來的信息有所連結。因此他決定再演一次;這一次他就邀請孤兒院的孤兒們來看,他不是把他們放在一個地方同坐在一處,他把這些孤兒們分配一下,一、兩個到處坐,坐滿了戲院。所以現在這些很嚴謹、很高貴的英國上流社會的紳士旁邊坐著一個孤兒。當這齣很奇怪的戲開始上演的時候,隨著劇情發展,孩子們就開始笑了起來,本來是小聲的笑,後來笑得越來越大聲;大人們的石心無法跟孩子的笑聲來比賽,這些石心都被孩子們表現出來的喜悅融化了,所以,這些孩子們的笑聲是很具有感染性的,感染了那些已經忘記怎麼笑的大人。很快的整個戲院就充滿了笑聲,很享受這個戲所要呈現出來的魔力。這是一個很棒的故事,告訴我們笑聲是很具感染力的,而且對我們的生命是相當必要、也具有治療性。

我們用這個例子來說明安息日。安息日就是我們停下來紀念這位創造天地的主宰的時刻。我們有多少時候能夠停下來,去好好地欣賞神呈現在我們眼前這創造之美呢?我們有多少時候能夠好好的去欣賞站在我們眼前這個人他的生命的永恆之美呢?何況這田野的樹、野地的花、高山流水,以及那捕捉我們眼神的蝴蝶,牠們越飛越高、以致我們眼目跟著蝴蝶飛、就看見了天空的飛鷹。人類的悲劇,就是讓美麗的事物變成了稀鬆平常的事。鑽石現在已經不夠大了,所以還要再一顆更大的。就如同妻子現在已經不會讓我屏息凝視她了、對我而言,她已經失去魔力了。

所以安息日就是停下一切,來敬拜這位創造天地主宰的時刻,跟我們的孩子們重新再一次來學習歡笑的時刻;不要讓神這永恆之美成為我們眼中的俗物或凡物。每一週,全然將自己的生命專注在思想、欣賞這位永生神的榮美跟奇妙;專注在周圍的這些親近的人,因著他們的生命之美而感覺奇異,就像有個小小的動物在你腳旁跳來跳去般的喜悅。所以透過守安息日,神的信實再一次地保存了整個猶太人;因為這是一段聖化的時間,讓我們能夠進到天上的寶座前的時間。拉比們說:「你怎麼可能來到這位永生神的面前,而沒有經歷到極大的喜悅呢?」因此我們的唱歌、跳舞,就從我們的敬拜當中出生了。

在成年禮中,這個兒子經由自己自由意志的選擇,願意成為一個誡命之子、成為一個守約之子,然後他也永遠不致忘記這約所呈現出來的這些美麗、喜悅、跟奇妙。我們有六日工作,我們的工作可能相當地艱鉅;但是到了第七天,我們就再一次點燃安息日的光,好讓神也能夠重新點燃我們生命中的喜樂跟驚異之光。這個奇異來自於發現你的自我、發現你的家人、你的配偶、你的弟兄姊妹的生命;這個奇異來自於我能夠更深地發現這位永恆的新郎的生命。因此安息日的記號就成為人眼可見的了,而在這一個成年禮裡面,這些孩子就要把自己委身於這個永恆之約中,以及委身在這個持續不斷的生命的喜樂跟發現當中。

現在讓我們再一次回到出埃及記20章,第10誡,17節,我們一起來讀:

「不可貪戀人的房屋,也不可貪戀人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的。」

「貪戀」這個詞的希伯來文也常被翻成「慾望」;這種慾望可能是很強烈、很熱烈的一種慾望、或渴望。在雅歌書裡,它被很奇妙的運用在描述丈夫對妻子的渴望,這種渴望跟眷戀是相當澎湃的;在雅歌裡面這個字的使用是相當正向的。但是在出埃及記20章17節,這種渴望卻是會帶來問題的渴望、或慾望。在這裡神指示我們,你不要對你鄰居的房子有那種熱切地、加溫地渴求。為什麼不呢?你有的、我沒有,為什麼我不能渴望你有的呢?我很渴望擁有你所有的,渴望那個我心中很渴望的,這到底有什麼不對嗎?

但是當我這麼熱切、這麼想要別人的房子的時候,這就代表我這個人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你所擁有的東西上。如果我的眼目、我的注意力都放在你所有的東西上,那麼,我自己所看不見的是什麼呢?我就不知道自己看不見的是什麼、我看不見自己擁有什麼。我們現在要把這個比較負面的說法改成比較正向的說法,我們不要說「不要去貪戀人家的房子」,我們現在把它改過來,說:「你要去渴求自己的房子。」但是在西乃山上我們沒有一個人是住在房子裡的,不是嗎?因為幾個月前我們才剛離開埃及我們的房屋都在埃及,所以在這段經文裡,「房屋」可以成為你的身體、你的生命的一個譬喻,因此我認為這節經文在這裡有兩層的意義:可以同時指真的可住的房子、也可以指你的生命。

那麼,去「渴望你的生命」又是什麼意思?拉比就把人比喻成一棟很大的皇宮,是一座有好多房間、富貴堂皇的皇宮。這座皇宮以及裡面的房間都是宇宙大師親手的傑作,在每一個房間裡祂也都放下一些讓人驚嘆的寶藏。所以祂就告訴祂的孩子們、祂的僕人們,說:如果你一直在渴想你弟兄的皇宮,你就會忽略我給你的這座皇宮。所以你要渴想你自己的皇宮,然後跟我一起一一來打開這座皇宮的每一個房間,跟我一起一一把你每一個房間裡面的寶藏拿出來,然後好好地欣賞、感受一下其中的奇妙。這些寶藏就是代表一個人的才華、一個人的恩賜、一個人的能力,這些都是上帝賦予你的天然恩賜。但是可悲的是,很多寶貴的弟兄姊妹他們一直在尋求、想要知道神給予他們什麼恩賜,然後他們常常跟我說「我覺得我沒有什麼恩賜跟能力可以做什麼。」

因此成年禮的其中一個目的,是要為這個成長中的孩子預備一個環境;使孩子不要失落成長中所能發現的生命的喜悅,而是要使孩子能夠成熟到一個地步,有能力做自我探索、去發現神放在自己生命中所有寶貴的恩賜,也就是去找到神放在你生命裡面的這些寶藏、去發覺神透過你的父母、信託他們,賦予你生命中的一切恩賜、能力、才幹。如果不去探索、找到、發現這些寶藏,就等於拒絕了神的恩典。父母跟老師們如果能夠幫助他們的孩子、他們的學生,去發現、找到上帝所給予他們的寶藏,這豈不是很棒的一件事嗎?

我們現在談論的是青少年,很多青少年都是自覺很強的、對自己很敏感。我是我家庭中最小的,我是老么、有三個姊姊,我常常就聽到姊姊們哪個說「我的頭髮怎麼那麼捲、為什麼不是直的呢?」或著說「我的頭髮怎麼這麼直、為什麼不是捲的呢?」「我怎麼那麼胖呢?」或著說「我怎麼這麼瘦呢?」、「我的嘴唇突一點、大一點比較好。」不過會講這些話的不是只有女孩子、男孩也差不多。但事實上這些青少年大多也都有同樣問題,就是不知道怎樣接納自己。所以是在這個年紀,透過成年禮,我要開始一個發現自我、接納自我的旅程,學習用神的眼光來看我自己、對祂手中的這件作品深感奇妙、驚異。所以這是很實際的事,跟任何地方的青少年都有關係。青少年其實都有這樣的問題,只是通常都找不到什麼幫助,因為在我們的社會裡,沒有一套準則來協助他們。

社會中有一種好像一般人可以接納和珍視的一個標準。因此現在把安息日,和「渴望你自己的房屋」做一個聯結。這對一個青少年的生命來說,似乎為他們提供了很高的自由度,至少對我而言是如此,就是能夠停下一切。「shaba」的意思就是停止、停下來。停止什麼呢?停止你的作業、停止你的工作,也停止你一切的行為表現,因為社會教導我們哪些行為才是可被接納的、哪種行為才被認為迷人、哪種外表才搆的上吸引人、或美麗。所以教會應該要再一次來思考我們今天年輕人所面對的問題;我知道有很多教會很努力要跟年輕人的世界連結,學習來幫助這些年輕人真的能夠昂首站立、進入成人的身份。

在安息日,我們也停止這些求表現的行為,然後安於自己的生命是被接納的這樣的處境;我們也可以停止、不需要在外表做什麼樣的裝扮、讓自己顯得好像很吸引人、是別人羨慕的;我們的父母也不會鼓勵我們一定要有什麼樣的成就、一定要功成名就,如此你的生命才有價值;也不會跟我們說你一定要多禱告、多讀經、你如果禁食就能夠討神的喜悅。但在安息日這一切都停止了,唯獨來跟你的父母面對面,跟你的天父面對面。在停止這一切工作的當中,你就能夠發現你在天父的眼中、在父母的眼中,是何等地蒙悅納。不需為了神或其他的人來求表現,而是單單去享受神悅納我、悅納我們在一起時的生命這個事實。

如果我們能夠去渴慕神給我們的這個生命,而且很喜悅的來接納這個生命,那麼我們也能夠去接納我們的鄰舍了,而且能夠去欣賞、去尊榮我們的鄰舍。這個是第10誡,接下來看16節的第9誡:

出埃及記20:16「 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

這句話是一個法院背景的用詞。從我們對十誡的解讀、我們解讀的方向,以及拉比們的教導可以了解,十誡其實有它的一體性、是一個接著一個的。是的,這一節經文的確有講到說在法庭上你要誠實、不可說謊。但同時這個誡命也有一個雙重意涵,因此我們要再一次把這個比較消極的說法轉向比較積極的說法。所以本來是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現在我們把它說成:「你對你的鄰舍要說出真相、真理、關於你鄰舍的真理。」關於你的鄰舍,你對他的見證要是真實的。那麼這一誡就不只限於在法庭上用了,也可以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關於另一個人的生命,你的看法也需要是真象,對他的生命要作真實的見證。我們到目前所探討的還有很多沒有講到的,但是我們講過的這些,都是一些關鍵的概念,就是關於約的一些關鍵概念,就是透過成年禮,我開始接受這個約、而且被約來訓練。現在先休息10分鐘,10分鐘之後我們就要實際來看成年禮的儀式。

(休息)

我們現在要實際來看一下猶太習俗中的成年禮的儀式。其實這個儀式跟其他猶太人的敬拜儀式都一樣,而且這些儀式都很簡單。我們的儀式通常都是以禱告開始,而猶太的禱告文是很古老、也很豐富的;猶太人也會作即興式的禱告,像其他人一樣。但若是做即興式的禱告,這個即興式的禱告也是有所導引的;因為我們對王說話是有一個架構的。這樣的傳統流傳久遠,是在耶穌以前就有的,也在耶穌的那個時代延續著,所以耶穌對猶太傳統的禱告詞應該是相當熟悉。因為我們從主教導祂的門徒的禱告文可以看見,就是我們一般所知道的主禱文是跟傳統猶太禱告文的主題一致、而且用法、語句、用詞也相似。所以後來我們這些傳統古老的猶太禱告文,就被蒐集起來、編輯成冊。

這就是我們現在一般所使用的猶太禱告書。很大一本不是嗎?不是小小的一個手冊。所以猶太的禱告文是很詳盡的、而且很全備的。為什麼這本禱告書這麼厚呢?因為它包含了整個猶太生命的循環,從初生、到割禮、到成年禮、到婚姻、到生小孩、到死亡,從早上、中午、到下午、晚上,從每一個安息日,以及神所定的每一個聖節期,就是每一年、每一年都是如此,所以人生的循環不管是在家庭、或社群,這種生命循環周期所會發生的事情,這本禱告書裡面都涵括了。我們一生所有的周期循環也都是用禱告獻給神。

所以我們向我們在天上的父、我們的神舉起雙手,邀請祂參與在我們人生的每一個階段、每一個時刻裡,從早上到晚上,然後慶賀生命,從出生、到結婚、甚至到死亡。當然在死亡當中我們會哀慟,但是一個古老的傳統的猶太禱告文這樣說:當我們在為死亡哀悼的時候,不要提到憂傷、不要求神來安慰我,因為身為我們的父,祂一定會安慰我們。所以我們為死亡的禱告詞卻是對神的讚美跟榮耀;因為神賜予、神也收取,然後我們在這過程之中依然讚美祂、而我們也宣告主的名是應當稱頌的。因此人一生的週期,都被禱告所環繞,當然禱告就是敬拜的一種表達。

那拉比們對禱告怎麼說呢?我們禱告是要讓神歡喜的嗎?神需要我們來讚美祂滿足一下祂的自我嗎?祂的存在價值是倚靠我們怎麼榮耀祂的嗎?我們說禱告不見得是為了神的緣故,乃是為我們的緣故。當我們讚美神、榮耀神的時候,祂會使我們的骨頭得著生命力;不是說我們禱告完之後祂才把這種生命力量放到我們裡面發生,而是禱告這件事本身就會讓這種生命力在我們的骨子裡面。因為我們每天的禱告就是引導我們的步伐能夠與神合而為一、讓我們的思緒能夠集中在祂的國度、以及祂在我們生命中的治理。

因此藉由成年禮,我們開始學習這些傳統、古老、又很豐富的猶太禱告文,學習為什麼要這樣做、以及怎麼做、而且學習愛。當然這個不是只在13歲的時候開始,因為我記得我還很小的時候上過一個正統猶太教的學校,那我們怎麼樣開始每一天的課程呢?我們會用一整個小時的時間唱歌、讚美,來唱出我們對神的禱告,這是開始學校一天很好的方式。一整個小時的時間,小男孩、小女孩把我們的讚美唱給神聽,經由這樣的行為我們會學到什麼樣的價值呢?因為我們每天早上都這樣唱,所以也就把它背下來了,我們也會繼續拿起禱告書來禱告,但是這些禱告文其實早已經烙印在心裡了。

為什麼用禱告書來禱告是很有智慧的呢?因為大部分的猶太禱告書裡的禱告文就是不同經文組合起來的;不同的聖經詞句、單字、或片語、或句子組成一個禱告文,或者是用一整段經文當作禱告文。所以大部分禱告書裡面的禱告文其實都是聖經裡面的話,我們用祂的話再回來向祂禱告。在猶太的習俗裡,當我們把聖經的話語這樣組織起來,成為一個禱告文的時候,我們把它稱為什麼呢?我們把它稱為「珍珠項鍊」,每一顆珍珠都是神話語裡面的一句、一個字、或一段話。所以這是很好的一種教導方式、很好的一個禱告方式。

首先,我們也用稱呼它是「珍珠項鍊」來表現出我們對神的話語是何等的珍視。此外,這也是一種很棒的學習方法,因為我們也被要求要認識禱告文裡面這個詞、或這個句子的出處是在聖經中的哪一段,以及這句話、這個詞在當時那段話當中的情境是什麼;現在這一段禱告文怎麼會跟其他的字句、其他的篇章合在一起,其他這些經文又是從神的話語哪邊出來的。所以這種教學法真的對學生有很大的挑戰,挑戰他們要徹底的來研究神的話。事實上,這也是耶穌教導的方法,當耶穌在作教導的時候,也是引用聖經很多其他的地方,就像這些猶太拉比的教導一樣。

因此在猶太人的禱告中,我們是在敬拜、同時也在背誦神的話。不但是實際引用聖經的話,也從聖經得著啟發。因此這本書一開始就是單單的讚美這位永生神,然後在這個禱告的儀式中,我們就被帶到一個高峰,就是另一個古代的猶太禱告文叫「amidah」,「amidah」的意思就是「站著禱告」。其他的禱告你可以坐著,但是到了這個禱告文的時候你要站起來禱告。習慣上我們一開始要先往前走三步,因為現在這代表你已經不在這個世上了,你是在天上、在神國度的領域裡、在天上的寶座前。

所以這對一個要參加成年禮的孩子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啟發,表示現在他可以站立在天上君王面前。因此在禱告一開始,我們就向左唱,在神的寶座的左邊、右邊跪拜,然後向著神的寶座有一個跪拜的動作。因為在我們這個姿勢裡面,我們內裡有這樣的看見跟確信,就是我們現在是真實站在天上這個君王面前。因此我們在做這個禱告的時候,我們的頭一定要有所遮蓋,在現在的猶太世界裡,我們有一個東西叫「kippah」,「kippah」形狀不一、顏色、大小也不一,等下我們放影片的時候就會看見。我們會把「kippah」放在頭上。在以色列我比較常戴我的「kippah」,但是如果我到其他地方去我就不戴。

戴「kippah」的傳統跟習俗是什麼意義呢?是提醒我們要謙卑,這是相當重要的。特別是,如果我深信現在我的禱告是站在天上君王的寶座前禱告,戴著kippah就是提醒我,我這個人就到這裡這麼高、不能再高了,我的極限就到這裡了;我是一個神所造的人,我不是神,我是神手中的工。所以這是一個提醒謙卑的東西。猶太人如果不是敬虔的,就只有禱告的時候才會戴這個,如果是比較傳統、敬虔的猶太人就隨身戴著;不管男的、女的,他們頭上總會有一些遮蓋,這是提醒自己要謙卑的一個記號。

基督徒有時覺得這有點怪異,因為新約裡面好像剛好相反。我記得我青少年的時候有一次去美國,我頭上有一些像kippah遮蓋的東西。跟我在一起的朋友帶我去教會、神的家時,他們卻告訴我要把遮頭的東西拿掉。我說:不、我們的習慣就是要戴蓋頭的。但是我若不拿掉,他們就不進去那棟建築物,因為在哥林多前書11章裡面說:禱告的時候不要遮著頭。但是寫這段話的是猶太人,他們禱告的時候是一定要遮著頭的啊!

當我對哥林多書更深入研究的時候,發現當時在哥林多有同性戀的問題。在同性戀這樣的背景下,有的男人會穿戴一些不應該穿戴的東西,他們的外表看起來就很女性化。如果你就著經文繼續讀下去的話,這個所謂的不要遮頭,是等同於男人留長髮,長髮是給予女人做頭上的榮耀。不過這一段是另一個研習會的主題。所以我基督徒的朋友就常問我:「為什麼你們猶太人禱告要遮頭,神不是告訴我們說不要遮頭嗎?」但是神沒有說不可以遮頭。事實上當神指示祭司們、也就是世上最聖潔的百姓:你來到我面前,不要這樣披頭散髮的,你要用裹頭巾把頭遮起來。猶太人就想:如果大祭司進入到至聖所都要這樣裹頭了,那麼我又當如何做?現在我要站在天上王的寶座前禱告,那麼我應該把頭遮起來吧!這就是對kippah一個很簡短的介紹。在成年禮中,我們就要帶kippah,也就是學習謙卑、跟實踐謙卑的一個記號。

回到禱告,我們稱為「amidah」,意思是很主要的禱告、站著的禱告。我們內在的眼睛要看見這樣一幅畫面、就是我們來到天上君王的寶座前禱告,我們帶來18個祝福給祂。這個禱告文有另外一個名字就叫做「十八個祝福」,後來又加了一個,所以變十九個,但我們還是叫它「18祝福」。前面3個祝福跟最後3個祝福都是要讚美神、且榮耀神的,其他的12、13個,就是我帶到祂寶座前的要求。所以當你進到寶座前的時候,你不是立刻向祂求這個、求那個。不、你首先是跪拜在這位王的面前、你尊榮祂、你敬拜你的王,然後你開始讚美祂的名、榮耀祂的國度,這是表達你對祂的忠誠、表達你的敬意。

所以當一個孩子要成為成人的時候,我們學習尊重,也學習我們的一生就是要來榮耀我們的君王;你不會在講完你的要求之後就馬上轉身離開,而是回到讚美中,就像一開始的禱告這樣繼續來讚美祂。在講完你的要求之後,你要繼續來讚美祂、來感謝祂、來榮耀祂,結束之後也不會轉身就離開。這不只是一種習俗,因為當我們這樣禱告的時候,我們誠心相信,我們是站在這位寶座上的君王面前;因此禱告完了,我們也是很鄭重的離開,就好像人在地上對他的君王會有的態度。如果人尊重地上的君王、更何況是這位天上的王呢?

所以這是學習敬重的一個非常好的方式,特別在現代的社會裡面,我們的年輕人幾乎已經不知道尊重是什麼意思了。經文也告訴我們說,如果你是年輕的,當看見年長者進來的時候,你要從座位站起來尊重他們,這是在利未記19章裡面的教導,這1章最主要就是要描述社群生命裡面的聖潔性。因此,透過這些禱告文,也幫助我們學習尊榮與敬重,這也是「十八祝福」的目的。拉比們會問:為什麼要是18、或19呢?為什麼叫做祝福呢?

「祝福」原文的意思就是「屈膝敬拜」,18跟你的脊椎的節數有關。這些禱告詞都很美,我很推薦你們找到這個禱告詞讀一讀,我相信你可以在網路上找到。這個禱告文的設計,是要我的注意力能夠仔細去看我生命中的每一個層面;在我這樣檢視生命中每一個領域的同時,我也要求神在我生命的每一個領域來啟發我、邀請祂在我生命的每一個領域、每一個層面來幫助我,同時我也表達我向祂的委身;就如同一個人背負重擔,所以他的背就彎下來。但是當我看見神的光進入到我生命中的每一個領域的時候,我的背就再一次挺直了起來;所以從臉朝下的姿勢,我再度抬起頭來面對我的君王。當我們敬拜祂的時候,祂就為我們的生命帶來醫治、重建我們的生命,因此禱告在成年禮儀式中是非常重要的主題。

我稍微讀一下這十八個祝福的標題,讓各位有一點概念。但是在我們的禱告書裡它沒有分標題,這個是一個名叫Brad Young的學者所分的,他是一個基督教的學者,但是他所研究的是耶穌在猶太人的情境跟猶太人身份這一方面的學問。這個禱告文是從詩篇51篇開始的,詩篇51篇15節:

詩篇51:15 「主啊,求你使我嘴唇張開,我的口便傳揚讚美祢的話!」

這要讓青少年明白,就算是開口說話這件事,都是神所給我的恩典,這樣的教導真的是很好。因此當我開口說話的時候,但願我說出的話是讚美祂的名。第一個祝福提到創造萬物的神以及給予愛的神;第二個祝福談到行神蹟的神,也提到我們對復活的盼望與信心,如同祂是給予生命的神、祂也可以重建生命;第3個祝福提到神的聖潔跟祂的名。這三個都是用來讚美祂、榮耀祂的。第四個祝福是求祂幫助我們能夠明白,這個祝福跟智慧有關;第五個祝福是回轉向神來悔改;第六個祝福是求祂的饒恕,這三個是有關屬靈的覺醒。

第七個祝福是求祂能夠讓我們從受苦之境得自由;第八個祝福是求醫治,即身體上、靈性上,以及情緒上的醫治;第九個祝福是求財務方面的昌盛;雖然是我們去工作,但是維繫我們生命的卻是神的供應。這三個祝福是針對個人的需要來求神幫助,因此到這裡是針對個人,接下來就要看整個社群的需要,兩者都很重要。我們不能說為了多數人而漠視了個人,也不能夠為了個人的緣故卻漠視眾人。這就讓我們想起Hillel拉比的教導:如果我只單為自己活,那我算什麼?但是如果我不為自己活,那誰會為我呢?如果不是現在,那要到什麼時候呢?所以這是一個關於健康、平衡的生活一種很好的教導。不僅是對個人也包含整個社群的生命,而且這不是指將來的事、而是此時此刻的。

現在我們把這個祝福轉到社群方面。第十個祝福是求神使流浪的以色列人能夠聚集起來,回到以色列地;第十一個祝福是一個禱告,求神的國降臨在地上;第十二個祝福是求神保護我們脫離我們的敵人;第十三個祝福是求神憐憫臨到祂的百姓身上;第十四個祝福是求神重建耶路撒冷;第十五個祝福是為大衛的枝子來禱告的,耶路撒冷是神的寶座、要成為世上可讚美的城邑,因為神藉著它要為列國供應公義。「大衛的枝子」一詞也是引用自聖經,指的是彌賽亞,就算那些不認識耶穌的人。他們每天也在為祂禱告、一天三次,他們甚至不認識耶穌,那麼,我們這些認識耶穌、知道耶穌是彌賽亞的人,我們又用多少的時間在為祂的再臨禱告呢?所以從這樣的禱告文中,我們也看到,在孩子要邁向青少年的這個時刻,我們也要讓他們的注意力放在整個社群的需要上面。我們要記念過去,也要帶著信心和盼望,全然地邁向未來。

第十六個祝福是求神垂聽我們的禱告;第十七個祝福是求神恢復聖殿的敬拜;第十八個祝福是為神的憐憫獻上感恩;最後一個祝福,第十九個祝福是求和平的祝福臨在以色列以及在列邦萬國當中。因此當青少年要變成大人,他就要學習關心他所居住的社群,同時身為以色列人也要關心列邦萬國。我想這對一個13歲的孩子來說,要他開始來關心全人類,是相當深奧的一件事。

接下來的儀式是讀神的話。如果說禱告已經是高峰了,那麼,讀神的話、聽神的話就是更高峰。為了這個時刻,這孩子必須要被訓練一整年。他要從妥拉,就是摩西五經裡面讀一段;但是他不是只有讀、他要把它要唱出來,所以在人們的耳中聽來是美妙的聲音。這也反應了我們一些傳統:我們所唱的正是神的話。為什麼呢?當神造了天地,祂不是只有說、祂是把祂的話用唱的讓它們存在。當然我們都知道經文明明說「神說」,但是重點在於我們用唱的、去表達出我們對祂話語的感受,因為祂的話是如此的美、如此可享受;就如同歌曲能夠穿透人的心,那麼神的話語被唱出來的時候,也能夠深入我們的心。所以神的話語是被唱出來的,而世界是在這樣的柔美中被創造了。

因此在成年禮之前,至少一年的時間、每週一次,這年輕人會跟拉比面對面、一對一的學習。如果不是拉比,也要是合格的老師。我們要去學習古代吟誦這段經文的方式,然後要學習怎麼樣明白、跟解讀這段經文,而且要從所讀的經文中提出對他生命中挑戰,因為在他把這段經文唱給整個社區聽之後,接下來他要站在眾人面前,把神的話教導給眾人,亦即在13歲的時候就開始講道了,而下面坐的都是在這個社區裡面的學者、拉比這些大人們,是我的父母、我的祖父母,每一個人都要全神貫注來聽我口中所說的話每一句話。對於一個青少年而言,要站在公眾的場合做這樣的演說,會帶給他什麼樣的益處呢?這可以幫助他很有信心的說話,有能力用神的話語來教導台下這些大師們。

對台下這群人而言,注意聽一個現在已經不再是小孩子的人解說神的話,又是什麼樣的感受呢?因為13歲已經被眾人承認是個可敬重的成人了。如果他們還小的時候,我們也會注意他們所說的話,現在他們站在我們面前這樣教導我們,我們豈不是應該更仔細的來聽嗎?當然,要達到這一點、有能力做這一件事,他的預備期不是幾天、或是幾個禮拜而已,而是至少要花一年的時間,每週接受教導,在這一年的裡,父母跟孩子都要同時接受輔導,來學習我早上跟各位分享的這些關於成年禮的概念跟原則。最後,當他講完了以後,眾人就為他所做的事情在那邊唱歌、跳舞、慶賀,因為他張口就說出了智慧,而且把神的話語指示這整個聖潔的群眾。最後我們大家一起以讚美這位永生神的禱告來做結束。儀式結束之後,我們就開始享受盛宴、一起跳舞、一起吃吃跳跳。

我剛才跟各位這樣一步一步分享的程序,是正統猶太教成年禮儀式的過程。但是在今日以色列世俗化的社會裡,不見得都有這樣做了;當我們四散到各地去的時後,有些傳統的產業和習俗就不見了。但是在正統的猶太教裡面,就保留了這些傳統的習俗、而且代代相傳。現在我們要播放一些影片,這是我想要跟各位分享的;所以你可以看到我們所播放的影片是屬於比較正統的猶太教的背景。我們欣賞的時候我會一邊作解說。

第一個片子是關於安息日的,這個影片裡有一首歌、安息日的歌,是我們很喜歡的一首歌,就是關於剛才那個希伯來文「Shalom Ale`hen」。我們這首歌是說:「平安歸於祢,權能的君王」。我要各位注意的是:影片中的百姓對讚美神的熱情,以及他們享受在敬拜神的榮美之中。從影片中你也會看到正統的猶太教的社群跟所謂一般世俗社群兩者的不同;那些追求神的跟不追求神的,在現今的以色列,這兩群人常常有一些衝突。這影片也表達出我們何等希望我們能夠融合、然後一起在平安中、在和平中來敬拜神。其實這也是成年禮的一個重點:就是現在這個誡命之子,他要在愛與和平當中去得著這個社群的其他人。

(影片開始-會堂)

這是會堂裡面的情形,不像在教會,我們是面對講台,前面有敬拜團。這位帶禱告的拉比,是在會堂中間的位置;所以他邀請年輕人到他旁邊,因為禱告不一定由拉比來做,連小孩子都可以來。注意,他們有時候是彼此面對面,有時候是面向牆壁。兩邊的人是面對面的,因為我們一起來敬拜神是要在彼此面對面當中。從這個禱告的地方,他們也從書卷裡面來讀妥拉的經文,他們是打開禱告書來禱告,但這個禱告書只是一個引導,為要啟發出你自己的禱告。現在你可以看到世俗的猶太人跟敬虔的猶太人之間的衝突,穿白衣的那個人是悔改、回到他的信仰、猶太教的信仰來敬拜神的人,因為他過去的生活方式,所以世俗的猶太人認識他們,現在他們邀請這些人進到他的家來。這裡要強調的是:對神的敬拜不要只停留在這個會堂裡面、而是要進到社群、在人們的家庭當中。現在他們在預備安息日的餐桌,安息日的餐桌就如同敬拜的祭壇。這家人總是會邀請賓客一起坐席,當他們一起坐席、彼此祝福的時候,就是一起在敬拜神。他們一起聚集的時候就唱他們很熟悉的一首歌、安息日之歌:「平安歸於你」。所以這是一個窗戶,可以讓我們看見猶太人心中的意念、他們想要做的。

(成年禮的男孩)

這是成年禮中的一個男孩,你可以看到他很年輕、才13歲,這個13歲的男孩子是比較年輕一點。這是我們的禱告巾,禱告巾的目的是要幫助我們在禱告的時候更專注、更專心。現在他纏繞在手臂上的東西希伯來文叫「tefillah」,那「tefillah」的做用是什麼呢?聖經裡面有指示說:要把神的話語綁在你的膀臂上、放在你的兩目之間、額頭上,因此,這是我們的習俗,我們也是這樣做禱告的。這個禱告巾也要照聖經所指示的,在四個角有藍色的線條,藍色是代表皇室貴族的顏色,提醒我們是君尊的祭司、被神呼召要成為列國的光。你有沒有注意到他手的綁法,直到中間中指那裡。這個綁法就是在手掌上面要有神的名字、它的綁法就是神的名字的一個代表。然後綁在手指上面就好像婚約的一個記號:神祂聘我為妻了,祂是我的新郎。

現在他從約櫃裡把書卷帶出來,現在他要讀書卷上的經文。這個書卷真的是我們很大的寶藏,而且是很昂貴的,因為一個書卷要花一年的時間來抄寫,而且這個書卷的內容只有摩西五經,這是一個很美的古代傳統習俗。他現在手所拿的這個叫「yad」、是一個手;因為我們手上有油,所以手不能直接碰書卷,因此用這個東西指著看。這個「yad」也叫手,就是幫助閱讀的。在儀式當中有大家在一起的感覺,這個男孩子不是孤單一人,周圍的長老、家人、社群的人都環繞在他的身邊。在他讀完這個書卷之後,就會把書卷舉起來,然後人們要用小指頭指著它,就是宣告說:我們所聽見的是來自於書卷,然後再指著妥拉,這時候我們就一邊唱從箴言來的經文:「妥拉是神的智慧、是生命樹」。剛才那裡,那個孩子開始講道了,然後領受祝福。

(第三隻影片)

這個應該是美國人拍的片子,這些年青人看起來都太年輕了。這些女人應該是媽媽或太太們,已婚的女人是要遮頭的,遮頭的意思是:把妳的美麗留給妳的丈夫。這些是在禱告,在讀書卷的經文前後,都有特定的禱告文,之前和之後都有。現在是他的父親在唱,他唱得不是挺好但是他已經盡力而為了。相信我,這不好做的,因為這是古老的經文,而且唱的帶著很濃厚的口音。在以色列我們常會開一下玩笑,在我們看的第一個片子跟這裡之間,你也可以看到一些對照,美國跟以色列的儀式文化之間有一些相同、也有一些差異。在以色列的文化裡面的熱情是比較激烈一點的,可能你從第一支影片可以感受得到。時間的緣故我想這些夠了,所以我們要用剩下的時間來回答問題。

(Q&A)

Q1:在安息日中我們停止一切的工作,而來享受、並發現生命的美好與喜悅,但這種心態是否可以延伸到每一天,而不只是安息日?因神不是渴望我們每一天都可以來享受祂的安息嗎?

A1:這是一個很有深刻見解的問題。,我們用看待安息日的眼光,來看現實生活。透過安息日讓我們能夠得著對這一周其他每一個日子生活的一些動力、跟一些啟發,我們不會把這一週中其他的日子稱為安息日,但是我們要用安息日所領受的這樣的生命去過其他的每一天。是的,我們在安息日這一天所經驗的,要流進其他的每一個日子裡。也就是說在安息日裡面我們的生活步調會被調整,現在就用這個正確的方式來過每一天。

 

Q2:請問跟孩子們分享父母的生命故事,也包含生命中一些負面、消極、失敗的故事嗎?會不會造成讓孩子對父母有減重的評估?是否應有選擇性的分享生命的經歷?有幫助性、正面性的故事分享呢?

A2:我跟各位分享我的經驗。我的父母也曾跟我分享他們生命中一些相當困難的時期,甚至他們的青少年時期,當他們在講這些故事的時候,我特別記得一個事件。當時我們全家人聚集在一起,然後他們開始講這些故事、一個令人很痛苦的故事。所以當他們講完後,我們全家人就一起哭了,到了一個地步,其中一個姊姊就說:「好了、好了,我受不了了,不要再說了。」因為我們對父母的愛,所以當他們講到生命中這些很困難、受苦的事情的時候,對我們來說是很痛苦的。我的姊姊並不是說:我不想再聽了,而是說:現在我們一起來為這些事情作哀悼吧。所以這些故事不僅影響我們個人、也影響我們全家,這需要我的爸爸媽媽願意這樣赤裸的敞開。但是它所帶出的結果是很豐富的、很珍貴的。但是生命不是機械式的,因為你從來不知道他人對故事的反應會怎麼樣,因此也要有智慧的來分享、而且有智慧地選擇在哪一個時候、哪一個年紀要來跟他們分享這些故事。

 

Q3:馬太福音12章8節,耶穌說:「人子是安息日的主。」,猶太人對「人子」一詞,反應如何?

A3:「人子」一詞是取自以西結、但以理、還有很多很有名的預言裡頭。在先知們使用「人子」這一詞的上下文中,以及在他們使用的背景下,「人子」一詞已經變成是表達彌賽亞的一個詞彙,就是要指著彌賽亞說的。所以耶穌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我不只是彌賽亞,是、我也是安息日的主。」我們可以用另一個方式來解讀:「人子就是彌賽亞,而彌賽亞就是安息日中的新郎。」當然,這樣來說,安息日就是屬於主的、也是主所預定的時候。所以這是耶穌對安息日一個很美的表達。

 

Q4:成年禮與洗禮的關連、與不同在哪裡?

A4:這個問題對我來講可能比較難回答,因為我知道在不同基督的教宗派裡,成年禮的意思也有很多不一樣,而且對於洗禮的神學觀、還有怎麼進行的儀式也有很多的差異。但洗禮源自於猶太人,猶太人的圈子裡叫「Mitzvah」。「Mitzvah」就是浸池,這個象徵帶著兩層意涵:一個是「墳墓」、一個是「子宮」。當我進到水裡的時候我死了,就留在墳墓裡了;但是當我從水裡上來的時候,我就好像從子宮的羊水出來,所以出來以後我就重生了。我剛使用的這種語言、這種說法不是基督教的語言,而是傳統猶太人的語言。因此這個儀式最主要要傳達給我們的就是這種生命的轉化、轉折;通常在成年禮沒有浸禮的儀式,但是在婚禮的時候會有。比方說我以前是單身漢,我浸到水裡面去之後,現在這個我就已經沒有了,出來以後就是一個新的、已婚的人;跟我的新娘兩個一起出來、二人成為一體,新郎跟新娘一起進到浸池裡面,然後一起出來。對我們而言真的是一個很棒的體驗。雖然在成年禮沒有舉行浸禮的儀式,但是他們的生命轉化概念是一樣的。因為在成年禮中沒有涵蓋死亡的概念,只有成長,所以不把這兩個放一起。

 

Q5:當小孩問起恐龍、外星人、飛碟,猶太父母會如何回應?猶太傳統如何理解神的公義與審判?

A5:因為猶太父母也有很多,我也不知道他們會怎麼回應,請赦免我的無知。回答關於恐龍的問題會比外星人容易一點。在創世記第1章關於創造的問題,我們有讀到神造了巨大的爬蟲類的生物,考古學家發現恐龍就是爬蟲類、而且是很大,所以在創世記裡的大爬蟲應該就是現今考古學家所發現的、所定義的恐龍吧!但是對於外星人,我也不知道!請你原諒我。第二題,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首先,祂講到神在地上的治理什麼樣子的?它會是一個公義的治理,列國當中,儘管是最微小的國家,在神的治理下都能夠得到公平的對待。但除此之外,這也跟瞭解神的名有關,如果你願意的話,請很快跟我看出埃及記34章,6、7節,之前我們也很簡短的就著神的名探討過這段經文,就是探討神是誰?祂的屬性、祂的特質。我們當時因為時間的緣故只探討了第6節、但沒有進到第7節,所以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讀第7節:

出埃及記34:6耶和華在他面前宣告說:「耶和華,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 神,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7 為千萬人存留慈愛,赦免罪孽、過犯,和罪惡,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做一個簡短的評論。我們以「神是公義」的來看待祂,是很重要的一件事:祂是公平的、是公正的。但是你說:「如果神是公平的,把罪加在這個人的後裔、子孫怎麼算公平啊?」其中一種解釋是這樣的...讓我們來看看實際的罪:如果一個父親虐待他的兒子,如果母親慣性的在打孩子,這是一個很嚴重的罪;而一個成長在這樣不斷受到凌虐的家庭裡面的孩子,如果他沒有找到醫治、跟生命的重建,而且醫治、重建也是神名字本質的一部份,那麼很不幸的,這個罪就會在下一代再度出現,所以被虐的孩子現在也變成了會虐待別人的人。

所以在成長的過程中,當我更多的認識我父親、更多的找到我生命當中一些有問題的行為模式時,我們要開始去反省、去檢討我這些奇怪的行為模式來自於何處,這個是一個自然法則。但是在第7節裡,這句經文的用意是要我們聽到這個差異,比方說這裡提到:有過犯、罪孽的,會延及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這裡要做一個強烈的對比是:對那守約的人,神的慈愛是存留到千年的;所以神是公平的。我們從這個極強烈的對比來瞭解祂的本質,比方說:犯了罪,罪延到三、四代,跟神的憐憫直到千代;用這兩種強烈的反應來做一個對照。比方說,如果要做對比的話,其中一個不好的結果流傳兩、三天,另一個卻可以流傳好幾千年。所以這一節的用意,是要讓我們在這裡看見跟明白上帝的本質:罪只存留到三、四代,但是神的慈愛卻可以存留到千代。所以這一節最主要是要讓我們看見這種對照,好叫我們能夠更深的明白上帝的憐憫。

 

在這裡,我想做一個不一樣的結束方式,因為我們只剩下幾分鐘,所以我現在不回答剩下的這些問題了。我們現場有兩個13歲的男孩子,請他們上來,他們昨天晚上告知我說他們想要進行成年禮的一些儀式。我很抱歉沒有辦法給你一個完整的一套成年禮的儀式,但是我要做的建議是:或許我們可以為你們禱告,讓你們有機會分享你們心裡的話。你們覺得怎麼樣?想不想這樣做?不需要勉強。

「好!」

我也邀請在場的、凡任何人想要上到前面來祝福這兩個年青人的,你都可以上到前面來。請不要不好意思,這就是我們的下一代。這兩個年輕人的家人也請你們上來,其他人幫忙照相、爸爸要上來。現在我要父母跟孩子面對面站立,有沒有什麼話想要對彼此說的?這個家庭的長子來哪?因為長子要擔負起家庭的責任。現在給你一個機會,把你心中想要對家人說的話表達出來。(結束)

轉載至阿爾法兒童讀經協會

 

Wisdom of TORAH 妥拉的智慧〈聖經的智慧〉Exodus出埃及記 29:38-46

妥拉進度:你要命令 Weekly Torah Portion:"You shall command "

Parashat Tetzave | תצוה |

3. 每日獻祭 The Daily Offerings

這是你必須獻祭在這祭壇之上:每天兩隻一歲的羊羔,不間斷;你在早上要獻這一隻羊羔,你在傍晚之間要獻第二隻羊羔。要用四分之一欣搗成的油混和上好的麵粉十分之一,並四分之一欣的淡酒為奠祭,和第一隻羊羔同獻。第二隻羊羔你要在傍晚之間獻上,像早上的素祭和祂的奠祭你辦理祂,成為獻給上主滿足〈平靜〉香氣的食物〈火祭〉〈燔祭表示完全的獻上,而早上跟傍晚各獻一隻燔祭,表示在一天當中的白日和晚上都要完全獻給神掌管,完全行在神的道上,所以神透過這獻祭不斷提醒人是否在每時每刻完全獻上,交給神掌管,完全行在神的道上〉。

成為你們世世代代持續不間斷的燔祭。在上主面前、會幕門口,我往那裡與你們聚會〈見面〉,在那裡對你們說話。我到那裡與以色列人聚會,祂〈指會幕〉在我的榮耀中被成為聖〈被尊榮、被獻〉。我要使會幕和祭壇成聖,我要使亞倫和他的兒子成聖,成為屬我的祭司。並我要定居在以色列人中間,我要成為他們的神《這就如同百姓去晉見君王、新娘與新郎相見說話、兒女與父親相見一樣,以色列百姓到會幕門口,如同與神面對面,而會幕就是以色列百姓肉眼可見的神的本體,所以對以色列人而言,會幕就是神,而不是把祂看為建築物〉。

他們必知道〈認識〉我是上主─他們的神,我是從埃及地把他們帶出來,我要去定居在他們中間,我是上主─他們的神〈神在此說明一件很重要的事,神百姓要認識:1.神從埃及拯救他們出來、2.神要定居在他們的中間。3.神前後重申祂的名並且是祂的神,也就說明了:1.神如同至親將自己的親人贖回來,如同新郎將自己的新娘帶出來。2.神如同父親居住在兒女當中,如同新郎與自己的新娘同住。3.神要百姓認識祂是誰、祂對他們的身分是甚麼〉

問題思考:

1每日獻祭必須要獻甚麼呢?

2為何連禮物祭和奠酒要與燔祭一起獻上呢?

3早晚的燔祭你看見甚麼呢?

4會幕對以色列人是表示甚麼意思呢?

5神為何要百姓去會幕門口呢?

6神說這三段話表示甚麼意思呢?

7這段內容帶給你甚麼想法呢?

引用網址:http://www.facebook.com/wisdom.torah

引用至The Shofar Man.com的照片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