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Plurk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新浪微博

觀看這部電影的初衷,來自於閱讀【帶來新應許的門徒】一書,書中提到了現任教宗方濟各的過往,那是一個來自我們所不清楚的世界,生活在台灣有太多的條件優於世界,但我們卻在其中欲求不滿,未能真正的感受到另一個世界的呼聲,更何況身為有信仰的基督徒,追求流行時尚,甚至把耶穌包裝成一種流行文化,然而這只是對信仰的一種扭曲,難怪教宗當選之後,身旁的好友提醒他不要忘記窮人,如今我們是否還掛念著世上被欺壓的一群人呢?

背景是來自阿根廷的一個貧民窟,而一棟原本應該成為南美洲最大的醫院的建築大樓,因為政治人物的變遷,最後成為了三百戶居民居住的地方,被戲謔稱為白象,形容大而無用的建築物,一個不被世人注意的地方居住約三萬人,貧困帶來著許多的問題,若是從信仰的角度,能如何去切入呢?這也正是我想從此片電影中找尋的脈絡。

很難想像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存在這樣的邊緣世界,但回頭想想過去待在萬華地區的教會,四周也正是一群在都市邊緣掙扎著生存,社會變的變遷使得貧富差距的拉大,甚至就連基本的居住都難以被滿足,而在該教區的神父胡立安,跟教區主教和政府斡旋,好不容易有人一些契機,開始了建築社會住宅的工程,但卻出現另一個棘手的問題,款項始終沒有撥下來,讓施工的工人無法領到薪水,帶來了許多的衝突,而錢到底流向了何處?是教會?是建商?還是政府?許多的環節在這裡無法被釐清。

貧困跟隨著暴力與毒品,這正是操控這個混亂地方的方式,雖然胡立歐神父和尼可拉神父,試圖改變這樣的環境,但這樣的立場兩人又有些不同的觀點,一人認為要保持著不越界的關係,一人認為要去與黑幫請託,但現實的殘酷似乎不適這麼容易解決,為什麼這樣的環境可以公然吸食毒品,暴力事件又層出不窮,如何讓這樣的環境能擁有一個建立一個次序,這個難題似乎也無法馬上找到一個解答。

地盤爭奪與毒品的交易,成為了黑幫獲利和操作的手段,為了各自的利益而剝奪了生命,相對地為了報復也就剝奪了另一個生命,這樣惡性的循環,讓這失序的環境更加失序,甚至警察為了抓黑幫老大後,小弟為了報復而傷害了警察,到底在這樣的秩序中,教會能如何回應呢?看著警察對神父的告解,神父看見警察遭遇殺害,什麼是公平正義,這裡變成模糊的焦點,劇情中的末了,為了搶救失血過的年輕人,最後神父與警察隊立了起來,生命因此繼續墜落,答案還是無法在其中尋獲。

故事的旁支是神父尼可拉,從亞馬遜崇林被胡立安找過來預備接替其位置,而接替前正遭遇到另一場殺戮,而尼可拉活了下來,卻也活在一個自責中,為什麼不是他代替這些人死,而是他存活呢?存活著則必須要背負繼續活著的使命,始終還有未了之事;來到了布宜諾斯艾利斯,面對的又是另一個凶險的環境,在這樣環境中,如何帶改變,又如何持續下去呢?劇中穿插著神父尼可拉與社工露夏娜日久生情,甚至發生了關係,面對生命的難處,總是令人感到寂寞,但又能如何呢?片中尼可拉回應露夏娜是否可望建立一個家庭呢?尼可拉回應:「我怎能同時活在天主對我的召喚和建立家庭的渴望中?」

關於伴侶這件事,有時候正是為了回應天主的呼召,但因為一些人為的制度,使得人變成了兩難,聖召是否就注定要獨身?似乎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召喚,就按著領受神的心意而行吧!

白象:無法之城 ELEFANTE BLANCO

上映日期:2013-03-22

類  型:劇情

片  長:1時50分

導  演:《險愛勿近》帕布羅查比羅(Pablo Trapero)

演  員:《謎樣的雙眼》瑞卡多達倫(Ricardo Darín)、《騎單車的男孩》傑若米何涅(Jeremie Renier)、《母獅的牢籠》馬蒂娜古斯曼(Martina Gusman)

發行公司:海鵬

影片年份:2012

出  品  國:Argentina

出  品:ARTE

發  行  商:海鵬影業

語  言:Spanish

色  彩:color

相關商品:白象:無法之城 DVD

劇情簡介:

駐守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貧民窟的神父胡立安,在毒品、槍枝及幫派的問題中,努力協助世代都束縛於絕望之中,生活一直沒有無保障的居民們力抗無奈的命運,胡立安必須時常在政府高層、社會組織、警察與毒梟間苦心周旋,他甚至為了爭取民眾的福祉而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 

胡立安散盡家產救助居民,他畢生最大的夢想是將一座名為「白象」的廢棄醫院,改建成居民社區,壯志未酬的他卻積勞成疾,胡立安於是請到相識多年的年輕神父尼可拉予以協助,尼可拉卻與社工露夏娜日久生情而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病痛纏身的胡立安不敵官僚勢力,眼見工程停擺導致當地居民不滿,衝突即將爆發,此時警方為查緝毒販而鎮壓居民,胡立安為保護一名誤入歧途的孩子而性命垂危,自身難保的胡立安能否順利化解危機?尼可拉如何在感情迷局中找回自我?身負「白象」之夢的這兩名神父又能否為「無法之城」注入希望? 

許久未讀苦苓的書籍,唯一留下的印象是外遇之後離婚,2015年時再度進入婚姻,當時的報導寫道:『就稱自己雖對曾經外遇慚愧,但「沒外遇,不會離開,也不會在今天找到人生真正的幸福』。」而許多人似乎忘了苦苓是作家出生,只有印象他主持廣播節目和電視節目,再次重新閱讀他的書籍,還是挺有樂趣的。

書中是以四十篇短篇小說呈現,每個一段故事都是貼近真實的事項,當然也有可能就是真實荒謬的紀載,許許多多意想不到的可能性,但就這樣真實的發生,故事中包含了政治、軍中、黑道、旅遊......等,每個都是真實存在的背景環境,但故事是否是真實卻又無法判斷,可以說是聽來的事件,至於真實與否,就看各為如何自我判斷。

或許過往看過太多的極端篇小說,閱讀的時候有些故事感受很俗套,當然梗就沒辦法帶出笑果,不過也正好填補一下前些閱讀太多堅硬的書籍,正好放鬆一下,感受一些看似不可能,卻也都可能真實發生過的故事,正如書中一開始的描述:「小說應該是虛構的,但在這個越來越奇怪的世界上,真實往往比小說更荒謬、更可笑、更不可置信。」

前些日子朋友問我他想寫信仰小說,但是因為虛構而有些思維上衝突,但現實與虛構已經處在一個很能區分的世界,而有趣的事情也是如此,戲劇能否演些寫實呢?在一個信仰文化中,對於寫實反而感到低俗,或是有為信仰,問題是如果不寫實呈現,包含那些就為齷齪字眼,或是粗俗的形容,但若是寫實有需要刻意迴避嗎?該呈現的就讓它呈現,畢竟這是事實,不需要為了包裝而虛假,該繼續來閱讀其他書籍了。

請勿對號入座

作者: 苦苓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5/09/22

語言:繁體中文

購買資訊:請勿對號入座

簡介:

請勿對號入座──但這本書裡一定有你認識的人!

 

  終於等到最犀利的「苦式幽默」

  精采再現膾炙人口的「極短篇」!

 

  一幕幕真實上演的荒謬大戲,一次次讓人啼笑皆非的世間輪迴。

  苦苓:「我敢發誓,這一切都是真人真事!」

 

  帶老婆和情婦一起出國的「專業玩咖」;

  免費送歌詞,反賺一千萬的「文壇大師」;

  一生清廉,窩藏小三無人知的「正直法官」;

  生前呼風喚雨、身後不得好死的「商場大老」;

  照顧鄉里(去旅遊)、提拔青年(去頂罪)的「地方善人」……

 

  這些人,你可能聽過、看過、認識過;但那些怪事,你絕對想像不到!

  40篇赤裸裸真實秘辛,苦苓親眼目睹之臺灣怪現象!

民生社區是許多老饕美味聚集之處,特別是各式的功夫料理,今天來到了大師廚館,聽聞師傅是具有二十餘年的手藝,當然就要來嘗嘗這兒的功夫菜,以及各種精緻佳餚。

大師廚館前身是位於延壽街的家廚小館,輾轉到新東街開設了大師廚館,現今坐落在民生東路,這輾轉的二十餘年的光陰,增添許多的歷練,讓美味不斷的提升。

大師廚館

https://www.facebook.com/Master.Restaurant/

台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五段258號1樓

02-8787-8820

大師廚館位於靠近民生東路末端,搭乘捷運的我們,選擇到捷運南京三民站,在步行著十五分鐘過來,同時還孵出了寶可夢中的兩個蛋。

從南京東路穿過了許多的巷子,終於走到了民生東路,抬頭看到了大師廚館的招牌。

門口有大師饕級便當,各個佳餚都是經典,可惜平常不在民生社區活動,不然也想要吃這樣的便當啊!

店面相當的舒適,有著聚餐的大圓桌,看來是十二人坐的位置,家庭聚餐可以來此一起享用佳餚。

牆壁邊有著各類的茶壺。

另一旁也有許多不同的茶壺,看來店家相當喜愛收集各種的金屬茶壺。

家庭的聚餐目錄上有預備好的圓桌佳餚,當然也可以自己依照喜愛點目錄中的各式餐點。

店內有四項功夫菜代表,分別是牛羊燒、魚羊鮮、蒜子黃魚和醋香鯧魚,這幾道菜需要事先預訂,主廚推薦當然爾是首選了。

涼拌乾絲高麗菜

由於朋友還沒到,在等待的時間,老闆端上了一盤涼拌乾絲高麗菜,夏日吃涼拌菜特別開胃,豆干和高麗菜絲形成不同的口感,還有花生提味,讓人口味大開。

紅燒苦瓜

相當入味的苦瓜,每口都會有苦瓜的回甘,而不帶有生苦味,讓不愛吃苦瓜的我,也吃了好些苦瓜。

南非珍珠

大顆的南非扇貝上面鋪滿了柴魚,沾上美乃滋,一口咬下風味極佳!

魚羊鮮

整條的魚搭配上羊肉塊,以往只知道魚羊鮮的火鍋,但這次吃到用羊肉拌炒的魚,味道更是獨特。

桔汁玉排

炸的酥脆的玉子排,拌上酸甜可口的桔汁醬,光這一份就可以讓我吃下一大碗飯。

四季爆軟絲

使用乾扁四季豆爆炒軟絲,這位通常都是搭配肥腸,但沒試過軟絲的組合,吃起來意外中的搭配,不過還沒有在其他地方看過這樣的組合,想要吃這味的時候,還是要乖乖地來大師廚館享用。

炸銀絲卷

平常吃炸銀絲絹總是想要配煉乳,但這邊則是吃原味,酥脆的表皮,內部吃起來搭配鬆軟香甜。

干絲牛肉

又是一道開胃菜,軟嫩的乾絲醬爆牛肉,這樣吃下去,到底能吃下多少飯呢?各各都是開胃菜,這樣會吃爆量啊!

酸菜白肉湯

吃了這麼多菜之後,再來碗酸菜白肉湯,酸菜醃製後的特殊酸味,酸味適中且美味,,搭配肥瘦的三層肉片,更是讓湯頭更上一層。

西瓜

表面上有抹上鹽水,吃起西瓜更是引了甜味,從捷運站走了一段路,吃了這麼豐富的食物,又有湯可以解油脂,最後有西瓜帶來清涼甘甜。

吃得乾乾淨淨,待會在一口把西瓜吃完,把食物吃光光,正是反映給廚師最好的美味實踐。

開心地吃完,還是要留下這頂鐵茶壺,格外有特色。

本次用餐感謝店家的招待,以及愛評網提供的口碑劵。

穿梭在西門町中,應該都會有印象這間美觀園,在峨嵋街徒步區中,相鄰的兩間店面,分別由兄弟個別主掌,創業於1946年的美觀園,今年已經進入了七十個年頭,至今仍在這個繁鬧的地區屹立不搖,久久還是會來吃吃這樣的老味道,這次就來到他的台北城老舖,正是創始店的位置。

招牌上清楚寫著台北城老舖,更註明創業於1946年,很古味的招牌,白鐵底上鑲金字。

台北城老舖美觀園 

http://www.meiguanyuan.com.tw/

台北市萬華區峨眉街36號

02-2331-7000

搭乘捷運可以坐到捷運西門站,從六號出口出來順著徒步區走,第一個入口左轉,就可以發現到美觀園。

門口左右各有著餐點的照片,地上寫著大大的歡迎光臨,一種與現在有著時代感差距的地面,有著古著感的店面,正帶領我們走回那七十年的歷練。

由於一樓客滿,被安排到二樓的位置,牆上有著各種料理的圖片,沒有那用龍寫成的美觀園。

樓梯的一旁提到美觀園的歷史,這七十年的歲月,值得我們用餐者慢慢地細讀。

餐具和茶都經擺在桌上了,也該來好好享用一下這兒的美味。

打開菜單一旁推薦各式各樣的料理,我和朋友兩人該吃些什麼呢?打定主意之後,跟店員點了餐,期待各類佳餚上桌!

綜合生魚片

首先登場的是生魚片,大概是鮭魚和鮪魚,白色的那個是什麼魚啊?旗魚嗎?吃了這麼久的生魚片,還是經常搞不懂什麼肉是什麼魚。

稍微近看一點,可以看見鮮嫩的口感,已經鮮明的色澤。

一旁的芥末挺新鮮,但這次比較沒那麼嗆,反而敢用比較多一點搭配生魚片吃。

碟子上倒上少許的醬油,畢竟不會使用那麼多,用多少倒多少,才不會浪費。

先把芥末放在生魚片上,再沾點醬油,一口咬下,瞬間的嗆辣,搭配鮮嫩的口感,以及咀嚼之後的甘甜。

上乘綜合握壽司

光看握壽司搭配的新鮮生魚,肉質相較之下更是上層,那油花分布透徹的鮭魚肉,還有鮮蝦、鮪魚、海膽軍艦捲、鮭魚暖軍艦捲,肉片厚實,醬油已經預先淋上在握壽司,這樣就不需要困擾要如何沾醬,芥末還可以隨自己口味增添。

把鏡頭拉近一點,可以看到新鮮的海膽正在勾引著味蕾,還是好好地享用,用嘴巴去感受滋味,打字可是無法完全形容。

蒲燒鰻定食

蒲燒鰻定時適合一人份食用,搭配上干貝唇、沙拉、茶碗蒸,以及放著醬菜的白飯。

烤著勻稱的蒲燒鰻,分布適中的醬料,不會過鹹,甜鹹之間相當的下飯。

炸南瓜可樂餅

別輕看可樂餅,香酥的麵衣之下,內餡的溫熱美味,正考驗著可樂餅的好壞,這兒的可樂餅是來自北海道特產,從外表看不出其中的特別。

一口咬下之後中間的南瓜餡,相當的美味,這樣順口的可樂餅還真是難得。

香烤南極冰魚

好長一段時間常吃南極冰魚,那細膩又充滿口感的白肉,並不是其他魚肉可以呈現,再次看到想要回味,就底了這份烤魚。

這一餐相當的豐富,吃的好飽足唷!搭配上一碗味噌湯,回味著每一口的滋味。

本次用餐感謝店家的招待,以及愛評網提供的口碑劵。

生活的品味是如何養成呢?看著購物日記中的種種描述,各種的品牌名稱,還有不同的設計師,果然我與這個世界是完全的脫節,除了那種炒作出來的流行品牌和設計師,幾乎完全不認識,然而這也無關,畢竟我不是跟隨這種文化的人,書中的談論也是在尋找一種品味,尋找一種優雅,面對當代的流行感的排斥,更對一些快速替換的流行難以忍受,是否我們能捉模出自我真正想呈現的一切,還是我們只能跟著廣大的廣告效應而跟風。

書中提到了過度消費和物質過剩,社會正是被這樣的消費主義主導,使得我們漸漸地喪失自我,越來越一致性,缺乏美感的設計,能說是現代感嗎?若往此點思考下去,前陣子不是才在談論城市美學,但眼睛所見的卻是僵化的色彩,突兀和不協調的公共設施,大樓呈現的卻是灰白、迷濛,感受不到一個都市的個性,似乎快速的仿製成為了缺乏生氣的街景,到底怎樣才能有時尚?美感?或是自覺呢?

不過書中的描寫方式,卻是我所討厭的中英混雜,用少數的單字作為強調,但明明可以用中文表達卻選擇了英文,當然外文品牌是必須,設計師名稱也是,但很多的形容詞,則是毫無必要,對我來看這又是一種粗暴缺法格調的描述方式,對於英文單字認識有限的我而言,雖然可以查電子字典知道意思,但往往搽了以後卻發現,這些用詞並無任何意義需要用英文,若是能用中文成就一種文字的美學,那會是更令人入迷。

每天過著日子,當然也會想要找尋自己優雅的生活方式,呈現出自己的品味,對於一些廉價的文創產品,偶而看看似乎有趣,但鮮少能帶給我購買的意願,若是我們的文化只能仿製,對於文創的未來,我倒是興趣缺缺,還不如偶而翻翻食譜,搞搞自己的手作烘焙,沾染上烘焙的氣味,和麵時衣服沾上麵粉的白色區塊,最起碼這是一種真實,而不是一種刻意,生活的品味與優雅,正式生活所形成,並非是媒體廣告所鑄成。

許舜英購物日記

作者: 許舜英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期:2011/01/27

語言:繁體中文

購買資訊:許舜英購物日記

簡介:

帳單有可能是最令人心碎的小說。

頭等艙的traveling kit裡面,蘊含著國家商機和現代生活趨勢。

你餵給身體另一種美學想像,你的身體就會變成詩人或是藝術品。

  走過廿一世紀,從台北到上海,資深創意人許舜英總是站在前端,探尋廣告與傳播的其他可能。她的文字創作一如廣告作品,流露富於文化觀察的機智,更多了幾分個人感知的魅力。

  2008年問世的《我不是一本型錄》,許舜英以對談形式提出犀利的現代消費生活觀察;《購物日記》則收錄許舜英2007-2010年於中港台媒體發表的最新文字創作,對於時尚產業、跨界行銷、消費文化,許舜英有著不流俗的體驗與觀點,即使是日常小事,她的態度思維與感性敏銳,也能在筆下淋漓盡致地展現。

  直面華文世界廣告教主許舜英的文字,我們才真正地更接近(或更疏遠?)許舜英一些:戀物的、自覺的、時尚的、美學的;後現代的、階級的、女性主義的;美感的、流行的、當代的、解構主義的……。本書特別邀請書籍裝幀名家陸智昌操刀,在其一貫簡約雅致、恰如其份的設計中,讀者能夠不受干擾地進入文字的內在宇宙,如實感受許舜英筆下的聰明、纖細、與深度。

包含 2 comment(s)
分類:

這本書是老師推薦的閱讀,畢竟致力完成【黑熊嚐百堡】為目標,當然必須要增廣相關的漢堡知識,但閱讀之後才發現,這本書並非在談論漢堡,主要談論速食產業的形成與問題,不過在嚐百堡中並不把速食漢堡放在其中,關注的反而是餐廳中的漢堡,而若是自製漢堡排就更為優良,跟速食有著天南地北的差異,書中描述速食帝國的產生,帶來的就業問題,而面對這樣迅速的發展,牽連到上游供應商的轉變,工業傷害和環境傷害等。

書中的上游產業談論的是屠宰業,正好接續前本閱讀的【壞農業】,補足畜牧業的後續部分,看見的就是屠宰場的衛生問題,以及不良的工作環境,在講求效率的時代,追求降價低廉,相對就剝削了許多工人的待遇,屠宰業與速食業者對於員工的低薪,形成另一種的社會問題,似乎這樣的產業必然需要改變,但卻又面對財團與政客的關係,使得這些明顯的問題,反而不斷被隱藏,而被壓榨的工人卻被這樣的文化所奴役,正如諺語形容被人賣了還在幫人數錢。

另外一部分較為簡略描述的則是食品添加物的問題,從薯條的美味加入的所謂天然香料,但精緻後的香料真的能算天然嗎?這似乎有點諷刺,但這本書寫這部分較少。如果有興趣更深的認識,可以看【美味詐欺】和【最佳賞味期的代價】,可以更多的認識食品添加物的脈絡,當然有其使用的必要,但也會有其使用的過量,而嗅覺與味覺的息息相關,讓這些美味因著香料帶出不同的感受,而這些香料的脈絡源自於香水,結果現在肯德基推出了炸雞指甲油,這時我反而想問,這個指甲油的香料是否也用在炸雞中呢?

書中的末後,談論到一些些希望,談論如何透過消費影響這些業者,很務實地談到速食業者的改變,並非是良心發現,純粹是為了商業利益而做出選擇,當消費者有足夠的聲量時,業者勢必因為利益關係而做出選擇,但選擇消費本身也是一個難處,特別是在經濟能力匱乏下,往往沒什麼選擇機會,消費只是為了換取生活的基本,先前奧利佛想要改變學童的飲食習慣,結果只能宣布失敗,主因貧窮家庭小孩有得吃就好,吃得營養健康必須「上流社會跟中產階級」才可能做出的選擇,選擇消費本身就已經是一個階級問題,因此物責怪不願意配合的人,反而是要逼迫政府制定出對人民健康福祉的法律。

一口漢堡的代價:速食產業與美式飲食的黑暗真相
Fast Food Nation: The Dark Side of the All-American Meal

作者: 艾瑞克‧西洛瑟  

原文作者:Eric Schlosser

譯者:吳緯疆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15/10/01

語言:繁體中文

購買資訊:一口漢堡的代價

簡介:

快速、方便、吮指回味樂無窮——這是美式速食呈現的形象,

但歡樂和美味的表象背後,暗藏了什麼陰影?

《時代雜誌》非文學類ALL-TIME BEST 100,暢銷國際逾十年,

美國國家雜誌獎得主、資深調查記者西洛瑟點破速食產業背後的運作真相。

  你吃過速食嗎? 

  每一天,全球約有六千五百萬人走進麥當勞用餐,人數創下歷史新高。富比士公布最新品牌價值排行,麥當勞位居全球第六大,僅次於Apple、Microsoft、Google及IBM等重要科技品牌,價值三百九十五億美金,而一頭紅髮的麥當勞叔叔更是美式速食文化的象徵標誌,全球形象知名度僅次於聖誕老人。速食公司如何能與知名科技公司同列富比士品牌價值名單前茅?麥當勞叔叔如何成為老少皆知的形象?美式速食如何興起,又如何透過文化潮流散布到世界各地,成為當今大眾餐飲主流?

  歡樂美味的明亮表象背後,隱含了什麼問題?

  •快樂兒童餐為何週週有新玩具促銷,而且速食店內要設立遊戲區﹖

  一個人的飲食口味和「品牌忠誠度」可從兩歲開始養成,這是一套速食業者從兒童下手、培養顧客習慣的精密戰略,目的就是抓緊這群未來的消費者。

  • 薯條除了原料馬鈴薯外,還添加了什麼﹖火烤漢堡的炭燒味又是從何而來﹖

  看不到的不表示你就吃不到的,美國麥當勞承認薯條味道有部分來自「動物產品」,而美國漢堡王的火烤雞胸堡則摻有號稱「天然」的煙燻香料。

  • 漢堡絞肉可能暗藏致命病菌,雞蛋來自格籠虐養雞,業者是否美化了食材來源﹖

  一九九二年,漢堡牛絞肉造成美國兩百人食物中毒入院,四名兒童死亡,肇因是屠宰過程肉品遭牛隻排泄物中的大腸桿菌污染。而當今的牛隻飼養方式更曾在九○年代造成狂牛症經由食用肉品感染人類。

  • 面臨大型企業的壓榨,底層勞工和小農是否還能保有尊嚴及生存空間﹖

  連鎖速食業食材供應的獨特契約系統,造成底層農戶嚴重受到大型企業宰制;肉品生產線員工和店面工作人員也未得到應有的合理對待。

  因為他的調查,我們看到明亮之外的殘酷真相

  從農場、屠場、餐廳再到消費者,資深記者西瑟洛實地調查速食產業的上下游,自速食在美國的源起和發展開始,細密探討連鎖速食餐廳的食材安全疑慮、勞資緊張關係、無良行銷手段、文化隱形侵略以及大眾健康影響等重要議題,具體呈現當今速食產業和美式飲食在明亮表象背後的全景實貌,揭示當其中值得深思的黑暗真相,是一部關心個人飲食安全和社會公義者必讀的調查報導經典。

包含 1 comment(s)

似乎又開始四處林立日本料理店,生活圈附近出現了好幾家,還沒時間一一前往,當然也沒有財力這樣吃下去,所以就慢慢來吃,巷弄間的店家,雖然以前常經過,但駐留的機率不高,除非是特別前往,這次就先到民生公園附近的日本料理吃吃看。

在一個虛擬世界不斷灑花的遊戲空間哩,何不踏上一個另一個平面名片中的灑花的店家品嘗看看呢?

食不知。壽司割烹

https://www.facebook.com/shrbujr/

新北市板橋區三民路二段正隆巷41號

02-2955-0505

未來有一天外環線通了,可能就可以搭捷運來,至於現在怎麼前往,就自己看地圖想辦法了。

食不知就在民生公園的活動中心旁,民生公園是有ubike站,如果想從捷運站騎ubike過來也可以。

吃握壽司就要來坐在吧檯,看著師傅現點現做,當然單價就會稍微高一點,但食材也是有明顯的差距。

一旁的黑板有著今日的特點,就來看看想吃些什麼了。

鬼頭刀明太子和鰹魚握壽司

鬼頭刀明太子經由炙燒後享用,鰹魚搭配山藥和黃瓜。

竹筴魚握壽司

竹筴魚撒上點蔥花享用,這兒的芥末和薑片是可以不斷取用,吃薑片可以清除前一味的口味,好來繼續品嘗下一味。

玉子燒握壽司

還是如孩童般,喜歡吃這個甜甜的玉子燒,鮮甜的煎蛋,正是玉子燒最吸引我的地方。

海鱺魚握壽司

大片厚實的海鱺魚,帶著特有的甘甜味,生魚片的甘甜,都有著不同的差異,若生魚片處理的得當,可以感受出明顯的差異。

明太子焗蝦握壽司

同樣經過烤過的明太子,搭配子蝦子食用,味道相當融合。

花枝握壽司

花枝上的刀工,讓花枝可以方便咀嚼,當然我還是都一口吃下一貫,在口中慢慢咀嚼才有樂趣。

黑鮪魚握壽司

當日單價200元的握壽司,本來只有一貫,但師傅幫我們切成兩半,這樣才能都享受到,原來黑鮪魚的入口即化的口感,這麼的特別啊!

牛小排握壽司

挺新鮮的握壽司選項,當然就要來常先看看了。

蝦握壽司

雖然前方有吃過明太子焗蝦,但還是想要吃單純的鮮蝦口味,這樣帶著彈牙口感的鮮甜,正是新鮮蝦子的美味。

鮭魚握壽司

這鮭魚的油脂分布的間細,不知道是屬於鮭魚的哪一部分,但這樣稍微薄但大片包覆著,口感又是全然的不同。

烤香魚公母一對

看來是屬於鹽烤方式處理的香魚,吃到香魚細緻的魚肉,被外層的鹽味所引發出的甜味,還有著母魚豐富的魚卵。

招待小菜

小菜則是丁香核桃,帶著甜鹹香脆的口感,還蠻適合當下酒菜。

鮮魚味噌湯

味噌湯有蝦頭鮮魚和純粹鮮魚,都是把海鮮的鮮味融入於味噌湯中,大幅提升了美味。

握壽司就是需要如此的享受,這個可不是迴轉壽司所能帶來的滿足,但相對付出的代價就要高上許多,但一切是值得的!

有時會到捷運忠孝新生站出沒,當然就會晃到光華商場看看,以及隔壁的三創園區走走,走馬看花之餘,累了就想找間咖啡店休息用餐,三創每層樓幾乎都有不同的咖啡店,值得一層一層去拜訪。

這次就來到四樓的Oui Cafe 好咖啡,一個舒適的環境,以寶藍色為主題的用餐環境,就來好好的放鬆一下。

Oui Cafe 好咖啡 台北三創店

https://www.facebook.com/ouicafe.tw

台北市中正區市民大道三段2號4樓

02-2395-7558

營業時間:11:00~22:00

三創園區靠近捷運忠孝新生站,就請看地圖如何穿越街道抵達這裡了,如果想繞遠路,可以順著新生路往市民大道方向,到市民大道後再左轉,也是可以抵達。

店內的招牌大象,有著如夢般的想像空間,到底這隻大象在想些什麼呢?

培根時蔬青醬燉飯

點了份培根時蔬青醬燉飯,配菜有花椰菜、玉米筍、茄子、番茄和培根,味道就重的奶油味,比較像是白醬青醬的綜合體。

培根時蔬番茄燉飯

看起來除了基本醬改用紅醬之外,其餘和青醬幾乎相同的搭配。

溫泉蛋肉醬燉飯

反而中間放上溫泉蛋的肉醬燉飯感覺比較獨特,把蛋汁混入茄汁飯中,形成了新的調和味道。

B套餐

申請了B套餐,多了份沙拉,還有雜糧麵包搭配上牛油。

美式咖啡

餐後在享用一杯美式咖啡,簡單的放鬆時刻,和朋友聚聚閒聊打發時間,有機會再來去其他樓層繼續體驗。

包含 2 comment(s)
分類:

忘了多久前閱讀過執行力,當時沒有留下心得,藉著這次機會重新閱讀,然後思考這些年的變化,身為一個機構主責人員,發展許許多多的專案計畫,不免需要常常檢討自己的執行力狀態,回到書中檢視成立機構的這段時間,發現到許多事情理想與現實是兩回事期,從最初對於工作計畫的發展所擬出來的預算,發現許多的事情只是一種空談,現實參與者和資金狀況,根本無法配合,形成一種策略的妄想,帶來的正是一種鴻溝難以跨越,直到進入第三年才會到資金現實面,依照可能的到位資金,和實際營運狀況,重新規畫每年的年度工作,雖然前進無法達到期望,但卻是真實的一步步往前行。

執行力一書提到的第二部分,關鍵反而是在於領導者,領導者的行為牽動著整個企業文化,領導者必須要清楚掌握現實狀況,而不是坐在高位想像和聽其吹捧,有許多執行出了問題就在於心態上的高位,而不願意放下身段去了解現實的各個環節,書中給了七大重要行為基石:一、了解你的企業與員工;二、實事求是;三、設定明確的目標與優先順序;四、後續追蹤;五、論功行賞;六、授權經驗以提升員工能力;七、了解自我。從這七項基石去檢討執行力的問題,可以帶來明確的改變。

就算有再好的理論,如果無法真正落實在執行面上,根本不能算是一個老理論,過往參加過許多專案工作,進入檢討時,大家反而變成一種吹捧的文化,並無法坦蕩的談論出錯的部分,當無法開誠佈公地指出問題,一個組織是無法進步,還會走向故步自封;另一個經常遇到的景況則是唱高調,曾在教會機構組織的經驗,經常談論的就是宏偉的異象、跨大的成就,然後趁底偏離現實狀況,寄望那禱告帶來的神蹟,似乎在這執行力的功課上,始終我們沒有真實的面對信仰和自己。

談論執行力書中的第三部分,強調的就是流程的關聯性,人員的流程、策略流程和營運流程,這三個都需要彼此相互關聯,不能獨立看待,但如何成為一個常規的流程,本身會是一個挑戰,人員的招聘、升遷、異動等,如何能派和策略營運進行調動,甚至是能為未來儲備人員,對於組織都是一個艱鉅的任務,事情往往因人而起,而這些事情也是為了成就人,因此在策略的制定必須要對於事實具體的了解,才能準確的規劃,書中的營運以預算為例,自訂預算是高層?還是應該真正的執行單位提出,哪種結果會不就貼近實際現況,這也是值得在經營組織時需要確切思考。

對於執行力,主要的關鍵在於是否務實,當無法處於一個事實基礎上的發展,我們將會鑄下大錯,因此剝除華麗的包裝,直接了當的做事,才有可能帶出持續的發展。

執行力:沒有執行力.哪有競爭力
Execution:The Discipline of Getting Things Done

作者: 賴利.包熙迪、瑞姆.夏藍  

原文作者:Larry Bossidy、Ram Charan

譯者:李明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2/05/30

語言:繁體中文

購買資訊:執行力

簡介:

《執行力》全球熱銷超過200萬冊!中文版銷售突破30萬冊!

  面對當前的金融及經濟危機,企業更迫切需要執行力!

  .默克藥廠董事長如何實踐執行力?

  .摩根大通銀行董事長如何戰勝金融風暴?

  .花旗集團執行長又做錯了什麼?

  精采分析,請見《執行力》最新修訂版。

  十年前,包熙迪和夏藍發現並提出了執行力,並直指這就是達成企業策略的關鍵。

  十年後,面對經營環境的劇烈改變,有的企業勝出,有的企業殞落,執行力在其間扮演了什麼角色?

  《執行力》最新修訂版「作者序」中預測了經營環境的四大改變,以及企業為何迫切需要執行力:

  成長將會趨緩。良好的執行力將使企業擁有信心、行動力和資源,在新機會出現時,快速掌握先機。

  競爭將會加劇。企業須在產品、技術、地點、管理上尋求新優勢,良好的執行力會更快凸顯過時或錯誤策略的缺失,讓企業及時改弦易轍。

  各國政府將在本國經濟中扮演新角色。具良好執行力的企業,在政府選擇夥伴和供應商時,將更具吸引力;面對變動不定的規範,也更能做好萬全的準備。

  風險管理將是領導者的第一優先要務。執行力讓你有能力察覺出內外部環境的新威脅,以及對營運構成危害的潛在風險。

  《執行力》的三項核心流程和七大重要行為必須依上述改變加以修正。光做對一兩項、甚至三項流程是不夠的。從金融危機期間摩根大通銀行和花旗集團這兩家大型金融機構的興衰,足以證明領導者執行力的優劣,將帶領組織走向截然不同的境界。

  或許我們無從得知何時才能脫離令全球痛苦不堪的經濟和金融問題,但我們唯一能掌握的是正確的前進道路──良好的執行力不僅能幫助企業渡過艱困期,也會在環境持續變動時,大幅提高企業成功的機會。

好久沒有去陶板屋走走了,聽聞復興北店重新裝潢後,想去看看變成怎樣的一個新環境,過往常騎車經過這間明亮的店面,這次就不路過,直接來去品嚐感受新裝潢和美味。

陶板屋的料理是以和風洋食為主,也就是東西交流之後的結果,歐風的美味搭配日式的細膩,慢慢品嘗感受這帶著家庭溫馨的環境與料理。

陶板屋新裝四代店(台北復興北店)

https://www.facebook.com/tokiya.tw/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375號

02-2718-1268

店面位於復興北路和民權東路的交叉口,搭乘捷運可至文湖線捷運中山國中站。

跨越過了民權東路,接著穿過了復興北路,遠遠就可以看到這直立的陶板屋招牌。

寬廣的店面,夜間騎車經過民權東路復興路口時,始終被這一排店面明亮燈火吸引著。

前面剛有一組客人前往,離預定的時間還早,只好先在門口等待朋友的到來。

看看一旁的燈箱看板,寫著漫步味蕾陶花源:

依循四時節氣,融合東西方料理精神,用心打造精緻和風創作雅食,陶板屋,全家人的響食空間,與您在美味中溫暖交會。

櫃檯的一旁有等待的座位,有舒服的座椅和板凳,安穩在此消磨時間。

走進餐廳內,這次呈現的是白色簡約的造型,一旁的格子有如書架般,放著一本本的白色書籍。

有著長條的桌子適合家族聚餐,牆壁邊的櫃上,擺著一本本的書,傳遞出一個書香家庭的氛圍。

餐廳的深處有兩個布簾,這通往餐廳的出餐口。

中間部分還有著和風質感的桌燈,營造著和風雅室的感覺。

前往化妝室的路雖然有高低差,但有著明坦的斜坡,符合無障礙空間的需要,另外也提供的無障礙的廁所。

座位旁的梁柱,有著兩幅黑白的相框,可惜心之所向為食物,並未特別留意其中之景緻。

由服務生帶入座,餐具已就定位了。

紫色的目錄,裡面是彩色的圖文菜單。

第一頁寫的是春夏宴新品上市,看圖片應該是鴨胸料理了,當然就要來試試看。

選定了菜色,一旁放置著濕巾、紙巾、胡椒、鹽,特別的是名片就在其中,這樣就不用跑到櫃檯去拿,有時找朋友來還要多跑一趟挺累人的。

該來好好的用餐了!

彩蔬牛筋溫沙拉

蔬果沙拉淋上和風醬料,配上一碗滷製而成的牛筋,足夠的軟爛,可以輕鬆入口。

薄餅燻鴨捲沙拉

小麥Q餅包裹住燻鴨肉,搭配上不同的蔬菜組合,在沾上沙拉醬料,一口咬下,有著不同層次的味道。

醬燒杏鮑菇

杏鮑菇相當的入味,口感鮮嫩,又有著七味粉帶來的刺激,還有著酸梅搭配,真是不錯的開胃菜。

蒜香海鮮清湯

清新的湯頭,湯裡有著竹笙、鮮蝦、蛤蠣、菇,喝起來清爽,還有著豐富的鮮味。

牛蒡雞肉湯

湯裡散發著濃郁的牛蒡味道,有著紅棗陪襯,還有著雞肉陪襯,其中還有著白果入味,相當滋補的一個選項。

香蒜瓦片牛肉

這道可是陶板屋的人氣招牌,陶板上的牛排,經過師傅去筋處理,再由昆布柴魚底入味,經高溫烘烤鎖住了飽滿的肉汁,搭配金黃酥脆的蒜片提味。

雖有附上黑胡椒和紅酒醬,但還是覺得原味的牛肉最美味啊!

果香酥烤鴨胸

這應該就是目錄中呈現的春夏宴,慢火煎烤的鴨胸,皮脆肉多汁,分量相當的充足。

還可以搭配上主廚特調的果香醬汁。

主餐的配菜正好能均衡一下濃郁多汁的主餐,讓人可以不膩而大快朵頤。

上餐的順序有些異動,改成先上主食後再上和食,這樣的變動是好的!先吃和食大概就飽了,再美味主餐若不是大食客,根本就難以消受,而吃完主食後再吃和食,反而能回味美味之際,更是飽足一餐。

香蔥鮭魚炸飯糰

金黃酥脆的外衣,看不吃到底是甚麼名堂,正是要這樣酥脆的鍋巴口感,讓米食增添新的滋味。

撥開之後,有著鮭魚鬆拌在米飯中,鮭魚飯團滿口鮭魚香,好吃!

蒲燒鮮魚炊飯

對於喜歡吃蒲燒滋味的人來,一定會對這一炊飯相當喜愛,拌著蒲燒醬和鮮魚的滋味,還有香菇丁和蜜核桃,帶來了多元的口感。

綿香薯泥抹茶凍

相當美味的一道甜點,或著該說是我喜愛抹茶滋味,搭配上麻糬,淋上椰汁的調和,那是讓人喜愛的味道,中間還有紅醋栗和綿密薯泥。

薄荷慕斯捲

巧克力瑞士捲蛋糕,中間有著豐富的薄荷慕斯,那清新的薄荷味,搭配上巧克力蛋糕,算是一個美好的句點。

堅果麥芽可可

先喝口濃郁的可可,真的是相當滿意,還可以加上一旁的奶油堅果糖漿,味道帶來了一種新的組合,同樣美味。

桑葚風味雪泥

桑葚醋所做成的雪泥,本來擔心怕太酸,但味道卻又當的適中,讓這一餐留下一個清新的完結。

本次饗宴,感謝陶板屋的招待,以及愛評網提供的口碑劵體驗。

更多內容 «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