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Plurk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新浪微博

依標籤瀏覽

所有標籤 » 讀書心得 (RSS)
因著【少年彌賽亞】的電影,改編自【神子】小說,讓我決定來好好看這本小說,雖然我未看過電影,但先前看過安.萊絲的另一本作品【 我的名字叫耶穌 】,大概可以清楚小說呈現的方式,比較琢磨是聖經沒描寫的耶穌人性的掙扎,【神子】描寫耶穌的孩童時期,讓我有更多的期待,書中的描述以及書後作者的自述,可以明白為什麼這本小說這麼貼近當時的背景文化,這是多數讀聖經的人並沒有接觸的範疇。 安.萊絲回到信仰之後,開始撰寫信仰小說,並且透過更多深度的考察後撰寫,大量閱讀關於耶穌的各種論述,不論是不信者還是信者的著作,次經緯精以及各種教義書籍...
看起來是在講食安的問題,但卻不是真正在講食安,食安的議題包含更多的添加物和工業化加工的問題,書中較多數提到的是公平交易的議題,透過公平交易解決農夫們不被壓榨,同時發展較符合生態循環的農法,看過【 壞農業 】和【 一口漢堡的代價 】之後,確實我們的食品來源出現了問題,追求工業化及享樂的背後,看不見許許多多的問題,追求美食的代價,是何等的沉重,看著整個食品產業剝削的情況,明明是富裕的國家,始終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強佔他人的好處,這樣的社會經濟發展真的正確嗎? 作者余宛如是生態綠的創辦人和董事長,如今擔任了第九屆不分區立法委員...
到底基督徒和猶太人有怎樣的關係呢?歷史上基督教會做了很多錯誤的選項,甚至是一種違背信仰的宗教優越的觀點,帶來的就是一種鄙視的觀感,而這樣的觀感來自於錯誤的取代觀,自認為外邦基督徒取代了猶太人成為了新以色列人,同時也行想到對於正典的取代,認為新約取代了舊約,輕忽了舊約與新約的一脈相傳,正如基督信仰是源自於猶太信仰,當無法認識歷史的脈絡,反而帶來更多的殘害和問題。 本書著重於談論教會對猶太人延伸的問題,但我想說的這不只針對猶太人而已,過往的教會傷害的單是猶太人,還包含所謂的非正統教義,但何謂正統教義呢...
分類:
許久未讀苦苓的書籍,唯一留下的印象是外遇之後離婚,2015年時再度進入婚姻,當時的 報導 寫道:『就稱自己雖對曾經外遇慚愧,但「沒外遇,不會離開,也不會在今天找到人生真正的幸福』。」而許多人似乎忘了苦苓是作家出生,只有印象他主持廣播節目和電視節目,再次重新閱讀他的書籍,還是挺有樂趣的。 書中是以四十篇短篇小說呈現,每個一段故事都是貼近真實的事項,當然也有可能就是真實荒謬的紀載,許許多多意想不到的可能性,但就這樣真實的發生,故事中包含了政治、軍中、黑道、旅遊......等,每個都是真實存在的背景環境...
生活的品味是如何養成呢?看著購物日記中的種種描述,各種的品牌名稱,還有不同的設計師,果然我與這個世界是完全的脫節,除了那種炒作出來的流行品牌和設計師,幾乎完全不認識,然而這也無關,畢竟我不是跟隨這種文化的人,書中的談論也是在尋找一種品味,尋找一種優雅,面對當代的流行感的排斥,更對一些快速替換的流行難以忍受,是否我們能捉模出自我真正想呈現的一切,還是我們只能跟著廣大的廣告效應而跟風。 書中提到了過度消費和物質過剩,社會正是被這樣的消費主義主導,使得我們漸漸地喪失自我,越來越一致性,缺乏美感的設計,能說是現代感嗎...
這本書是老師推薦的閱讀,畢竟致力完成【 黑熊嚐百堡 】為目標,當然必須要增廣相關的漢堡知識,但閱讀之後才發現,這本書並非在談論漢堡,主要談論速食產業的形成與問題,不過在嚐百堡中並不把速食漢堡放在其中,關注的反而是餐廳中的漢堡,而若是自製漢堡排就更為優良,跟速食有著天南地北的差異,書中描述速食帝國的產生,帶來的就業問題,而面對這樣迅速的發展,牽連到上游供應商的轉變,工業傷害和環境傷害等。 書中的上游產業談論的是屠宰業,正好接續前本閱讀的【 壞農業 】,補足畜牧業的後續部分,看見的就是屠宰場的衛生問題...
忘了多久前閱讀過執行力,當時沒有留下心得,藉著這次機會重新閱讀,然後思考這些年的變化,身為一個機構主責人員,發展許許多多的專案計畫,不免需要常常檢討自己的執行力狀態,回到書中檢視成立機構的這段時間,發現到許多事情理想與現實是兩回事期,從最初對於工作計畫的發展所擬出來的預算,發現許多的事情只是一種空談,現實參與者和資金狀況,根本無法配合,形成一種策略的妄想,帶來的正是一種鴻溝難以跨越,直到進入第三年才會到資金現實面,依照可能的到位資金,和實際營運狀況,重新規畫每年的年度工作,雖然前進無法達到期望,但卻是真實的一步步往前行...
寫了許多的食記,吃過了不少東西,對於飲食的背後卻鮮少了解,這次藉由閱讀這本書,認識當代工業化農業所帶來的問題,相較這些鼓勵集約化的生產,想起過往閱讀過的日本漫畫,那些特別的味道都是來自地緣,以及農牧者的用心對待,但看著現在不斷量產,追求同質化的味道,看是一切的美好,反而應該思索著對食物的感激。 書從提到了不少工業化農業對於牲畜的處置方式,從這樣的層面看對生命也喪失了尊重,為了維持人生命牲畜必須要犧牲生命,我們也少掉了感恩的心,書中是從動物福利出發,探套圈養帶來對動物的壓迫,看著關在籠子中的牛羊豬雞等...
開始閱讀本書之前,就有人告知內容很猛會帶來很多的衝擊,就連推薦序部分也表明深受到挑戰,但對我而言似乎沒有想像中衝擊,絕大數的內容都是可以理解,甚至從歷史脈絡來看早已知道其所以然,但對於盲目的宗教信仰跟隨者,那就可能會是許多的衝擊,因為盲目所以鮮少認真去思考,甚至用最浪漫的形容單單的相信就對了,這也正是操控行宗教恐怖的地方。 書中的第二章就談論到教堂的存在問題,若是有機會閱讀這本王維潔所寫的【 方舟之石 】,可以更清楚初代就會到千禧年間的教堂建築物的變化,而當代基督教投入大量的資金新建教堂,其目的地是有可議之處...
包含 no comments
一本書中充滿了各種寫作的方式,從一個基本的敘事開始,再透過相同的敘事改採不同的寫作方式,藉此感受到不同風格,閱讀這本書總會讓人想躍躍欲試,但對於我而言,想與真的做還是有段距離,而這樣的風格練習,確實可以揣摩出不同的思維。 書中特別的是翻譯的挑戰,許多只有法國文學存在的用法,卻在翻譯者的巧思之下,結合的中文的詩歌古文,對其譯者也是一種具體的文字遊戲,挑戰如何將不同的文化中的文字,類同於自身文化的呈現。 後半段提供了一段屬於台灣文化的風格練習,包含:編著體、雜阿含體、冰山體、偽樂評風、什麼都不寫派、適得其所體...
包含 no comments
更多內容 «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