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Plurk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新浪微博
經常逛樂華夜市,常常經過這間客家食堂,但因為時間晚,幾乎都是打烊,沒機會來此處用餐,今兒來到的時間稍早,趕緊進入客家食堂,常常看這裡的客家滋味。

名片的後方寫上:「隱匿在平抑價格中的對味美食,遁藏在喧囂像弄得匠心獨具。」那麼這樣的美食,到底是如何呈現呢?
潤品客家食堂
新北市永和區永平路200號
02-2929-7557
店面位置就是樂華夜市中山路的出入口對面,若是坐捷運前來,可以坐到頂溪站,然後悠哉地散步過來。

菜單中分為麵點、黑白切和湯品,讓我先來想想看該吃些什麼好。

店面的裝潢是使用大紅色,以印章方式呈現的店家名稱,一旁還有人用著餐,但時間偏晚,我們似乎是末桌之客就要打烊。

粄條
客家料理少說不了粄條,配上油蔥頭和肉片,還有韭菜豆芽的待配,與那種濃郁的湯頭不同,但油蔥香仍是好滋味。

水餃
顆顆飽滿,手工水餃好吃就在皮帶咬勁,餡料飽滿多汁。

油豆腐
點些黑白切的小菜,少不了油豆腐,油皮嫩肉,一點醬油提味。

高麗菜
川燙後的高麗菜,清爽香脆,淋上醬油,更襯托出高麗菜的香甜。

頭骨肉
沒來點肉怎麼可以呢?本來想點個肝連,但賣完了,只好來試試不一樣的頭骨肉,這兒有各樣的內臟類,可惜身體不是和吃內臟,還是挑選肉來的合適。
有時候還是吃點簡單的滋味,說便宜也不便宜,但是味道就是不虛華,相當樸實的料理,才能真正吃出食物的好滋味。
好久沒有閱讀托爾斯泰的著作,他的著作總是讓人有著深入的思考,辦單對人性的描寫,更是有著深層的信仰反思,而這次閱讀的書籍,在副標題中就寫著「探討婚姻與情慾的最高傑作」,書籍節錄了托翁的兩個作品,分別為「克洛采奏鳴曲」和「魔鬼」,呈現出一種肉慾之下,所面對的婚姻價值,是否真的能擺脫情慾的衝動,而真正進入一個清潔的關係呢?這樣的議題談論的是一種貞潔關係,但當時下眼光把開放性關性描述成為一種健康的行為之後,卻輕看了行為之後的影響,而社會的思想,只是會走向放縱情慾,而情慾之後的反省在托翁的這兩邊作品坦露無遺。
先從克洛采奏鳴曲談起,這是貝多芬所創作的第九小提琴奏鳴曲,而托翁正是藉著這個創作來舒展婚姻中的關係,一場看似美好的婚姻的背後,夫妻之間對於婚姻的假想,使得婚姻中不是一種愛,而是彼此之間的仇恨,但卻又不明就裡地在肉慾中得到舒緩,婚姻中的幸福所依賴的是感情還是肉慾呢?若是說兩個人的因為愛情而結合,但愛情能持續多久呢?而男性的花花世界的過往,又要如何滿足一個期待清潔關係的婚姻呢?
面對婚姻的議題,托翁赤裸裸地描寫出婚姻中少被人論及的部分,而接著的「魔鬼」更是形容情慾的反撲,只是為了一種健康發洩的性關係,誰知道婚姻之後雖然保有貞潔的關係,但當無法真正離開過往的性關係對象時,當那日反撲之後,似乎是內心羞愧的事情不斷上演,而記憶中過往的性關係,更再次產生誘惑,在這妻子和先前的肉慾對象,成了一種自我矛盾的心態,最後內心世界不斷的扭曲,若不是在每次出軌前意外的阻攔,大概早已進入過往的性關係。
書中又兩段聖經作為閱讀的起始:
只是我告訴你們,凡看見婦女就動淫念的,這人心裡已經與她犯姦淫了。
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來丟掉,寧可失去百體中的一體,不叫全身丟在地獄裡。
若是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來丟掉,寧可失去百體中的一體,不叫全身下入地獄。
馬太福音五章28-30節
門徒對耶穌說:「人和妻子既是這樣,倒不如不娶。」
耶穌說:「這話不是人都能領受的,惟獨賜給誰,誰才能領受。因為有生來是閹人,也有被人閹的,並有為天國的緣故自閹的。這話誰能領受就可以領受。」
馬太福音十九章10-12節
談論貞潔的性關係,常常會被人嘲笑,甚至成為基督信仰被外界認定一種可笑的堅持,但這些堅持背後所信仰價值,可以透過托翁的兩部著作,將帶來內心的檢驗,該如何去看待情慾的誘惑,誰知道呢?
克洛采奏鳴曲
作者: 列夫.托爾斯泰
原文作者:Leo Tolstoy
譯者:許海燕
出版社:志文
出版日期:1997/7/1
語言:繁體中文
購買資訊:
簡介:
探討婚姻的傑作
本書收錄〈克洛采奏鳴曲〉、〈魔鬼〉兩篇名作。讀者不難從這兩篇探討婚姻、情慾的作品窺見托爾斯泰以何等高超的藝術手腕,銳利的剖析這個主題。
〈克洛采奏鳴曲〉描寫一對夫妻的婚姻關係,後來一位藝術家介入其中,掀起了感情的波浪和掙扎。〈魔鬼〉則刻劃了一個青年貴族沉溺輿情欲、肉體誘惑中的悲劇。前書發表後引起托翁夫人的不滿。〈魔鬼〉則由於作者個人色彩十分濃厚,托翁蓄意隱匿此作,直到辭世後才從遺稿中整理出版。
夜晚的新去處,平常不是去吃熱炒,就是吃串烤,在極串揚 酒場還在裝潢時,已經路過了幾次,當時看起來是日本料理店,直到真正開幕後,進去用餐才搞清楚,回頭看看名片,串揚也就是炸串啊!果真我是連賣什麼都尚未搞清楚,只要沒吃過的店,都會想直接進去嘗試看看。

極串揚 酒場的營業時間到凌晨一點,適合夜間消磨時間的場合,而這是來自於師事名古屋的串炸,沒試過日式串揚的人,可以來體驗看看。
極串揚 酒場
新北市板橋區民生路二段234巷24弄4號1樓
02-2254-0339
店面靠近新埔捷運站3號出口,出口值直出來就是民生路二段234巷,走進到底右轉,就可以找著。

轉角之處可以看到極串揚 酒場的招牌。

似乎不需要猶豫,從霧面看是有壩台的日式料理,當時也就這樣認為,沒多想就進去了,只知道應該是串燒之類,沒特別注意店名的含意。

從菜單看來就是像是串烤一般,只是這裡不是用烤的,而是用炸的。

沖繩Oriin生啤一杯
既然是夜間的好去處,不先來杯這兒的經典沖繩Oriin生啤一杯怎麼行呢?

毛豆招待
似乎很多店家都喜歡用毛豆來招待人,毛豆其實就是黃豆,就先痴痴等待其他料理上桌。

沾醬與沾粉,芥末?咖哩?油膏?醬油?

主廚推薦炸串組
包含秋葵、杏鮑菇、揚出豆腐、紫蘇雞腿;特殊的裹粉,酥而不膩的串揚,有著不同感受炸物。

鹽烤節瓜
除了炸物之外,還有烤物可以選擇,節瓜沾點玫瑰鹽,味道清爽。

日本圓茄
這種矮肥胖的圓茄,炸起來也多汁,上次吃過烤的,這次吃炸的,多了層酥皮,感覺完全不同,而圓茄味道較清淡,搭配淋上醬油提出好滋味。

花魚一夜干
吃點一夜干,才是最下酒的佳餚了!但什麼是花魚啊?我完全搞不清楚了。

香酥唐揚
唐揚?應該是炸雞肉塊吧!

脆口雞軟骨
吃過烤雞軟骨,當然也易來試試看炸雞軟骨,而這裡的雞軟骨包含著雞軟骨上的肉。

薑汁燒肉
突然想吃點煮的東西,看來看去不知道要選什麼,最後就選擇了這個充滿將味的燒肉。

醃白蘿蔔
最後來了盤醃白蘿蔔,酸甜滋味作為結束。
日式串揚還是第一次體驗,看來還有太多食物我未曾領教過,只好繼續尋覓新的食物了。
每天忙碌的工作之後,下班總是想要找個輕鬆的地方,吃點東西喝點飲料,順便翻幾本書本,這次就隨意走到了致理科技大學門口的小吃店,晃來晃去,最後選定了這間8弄5焗烤廚房。

夜晚的時間,沒有學生的喧嘩,錯過了晚餐時段,正好可以悠哉地享受下班後的時間。
8弄5焗烤廚房
新北市板橋區文化路一段311之5號(新北市板橋區陽明街23巷8弄5號)
02-2252-2805
店面就位於致理科技大學正門口的道路,搭捷運可到新埔站,稍微走一小段距離即可抵達。

瑪格莉特披薩
一份小披薩,一個人吃雖無法飽足,但也算是夠分量,皮是屬於厚的,紅白綠三色,番茄醬塗抹在餅皮上,撒上適當的羅勒,最後鋪上起司,正是經典款的披薩。

洋蔥圈
搭配上洋蔥圈,嘴饞想多吃點這種甜甜味道的洋蔥。

冰紅茶
分量還算足夠,慢慢享用。
這一晚翻了幾頁的書,不追求什麼華麗的美食,只求能有個安穩舒適的場所,吃點可以溫飽的食物,過著一個人閱讀的日子。
許久沒有閱讀系統神學內容的書籍,剛好藉此機會重新複習神學的一些相關理論,而基督論證是信仰中產生最多衝突的一環,更是判讀異端的一個原則,而這裡所指的異端並非等同於邪教,主要談論的是論述的差異,以維持所謂正統詮釋,其中最容易衝突的點在於耶穌的人性與神性之間的論述差異,否定了其中一點的完整性,便會被當作異端來看待,在教會歷史中正是如此的不斷區隔出各種的論述的偏差。
本書的重點在於簡明基督論,主要探討的正是基督的位格,基督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以及基督的工作;簡短必針對性地提出相關的重點,核心的論述就是基督必須是完全的神,同時也是完全的人;引用聖經中的約翰福音一章,道成肉身作為關鍵的要點,並從以賽亞書闡述基督的永恆,從首先直到末後的特性,透過這三章的解說,可以幫助信徒對於基督論有基礎的理解。
但本書有個比較大的問題在於導讀部分,該篇導讀並不是引導人進入作者的闡述,而是另外打開一個論述領域,並且引用自己的論述做為強化,而這樣的導讀反而容易造成框架式閱讀,或是產生先入為主的立場,而本書的重點是簡明基督論,透過其導讀部分,變成了一點都不簡明,反倒是導讀的重點應該是引導人進入作者為什麼要撰寫此書,以及如何理解作者所表達的部分,過多的論述便成了干擾作者的闡述。
因此簡明基督論,個人建議直接跳過導讀,直接閱讀原作者的內容部分,方可建立一個基礎的基督論概念,若有心想要認識更多的事情,再回過頭閱讀導讀和延伸閱讀,但面對書籍的編排方式,似乎導讀與延伸閱讀已佔了篇幅的一半,變成了喧賓奪主的感受;而神學議題辯駁的部分,始終帶著一些質疑,面對過度的詮釋和說明之後,究竟是能幫助人更活出更像基督的生命,還是引導人進入一個不同理論辯駁,停留在知識的對話,缺乏信仰落實生活中的能力,便且藉以論述處理生活與信仰之間的衝突呢?值得我們在辯駁神學之路的省思。
耶穌是誰?:簡明基督論
A Christians Pocket Guide to Jesus Christ: An Introduction to Christology
作者: 馬克.瓊斯
原文作者:Mark Jones
譯者:高阿丹
出版社:橄欖
出版日期:2016/01/29
語言:繁體中文
購買資訊:耶穌是誰?:簡明基督論
簡介:
追隨基督的人或多或少都想過相似的問題:
耶穌年少時幫爸爸約瑟做木工,會不會問這個或那個工具是什麼?
基督這位永生神的兒子是否需要禱告?還是祂禱告只是為信徒立下榜樣?
那麼,祂在世時,是憑信心還是憑眼見行事?
祂行神蹟是出於祂的神性還是聖靈的工作?
祂升天後,還需要保有祂的人性嗎?
耶穌神人二性不應是神學象牙塔內的思想角力。
所有敬虔的信仰者,都當藉由聖經思想耶穌的神人二性如何同存一個位格中,不可相混、不可改變、不可切分、不可割離。祂真是神,也真是人。
祂不是超人,與我們一樣凡事受過試探,卻因順服而完成了榮耀的救贖。
本書用清晰明快的分析論述,引導讀者理解聖經清楚的記載,可以除去我們對基督論的一切誤解。
生活在這個已被制定規則的都市中,若是脫離了這個制度該如何生活呢?都市叢林的世界中,有著另一群的棲息者,有自己的方式生活著,而會選擇這樣的生活方式,有很多不同種的原因,並非每個人原因都相同,生存能力也有所不同,不同的都市中亦有著不同的世界,而書中所談論的就是街友的生活方式,看起來似乎甚麼都缺,但有時候反而是他們最為富足,只是觀點的轉換,生活方式的轉換,而叢林中的生活就是如此。
作者透過拜訪不同的街友,呈現出的觀點有別於我們一班人的想法,書中不斷提問的就是到底生活需要什麼?而什麼才是真正的居住呢?面對房價的炒作,想要擁有一個安定的居所,變成了一個難題,難道就只有買房?租房?才是唯一的選項呢?一場房價無窮上漲的假設,使得房屋變成了投資產物,不再只是人的基本需求,照作者的論述,這些房子或許真的不是需求,只是一種過度慾望的表現,或著說是一種商人手段的薰陶,讓每個人追求空間的放大,到底人需要多大的居住環境呢?
書中分為幾個章節,從教導如何確保衣食無虞開始,食與衣在一個富於同情心的環境中,社會資源是豐富的,差別在於有沒有相關的情報,如何取得食物?何處可以拿衣物?過往我曾經在Sars期間,曾走訪過相關街友聚集的場所,主要是量體溫,也因而有機會和街友對話到,才知道原來街友的層級之廣,同時他們也會說出誰很可憐,需要幫助,完全是一個不同領域的事件。
接著描述如何分工如何學習技藝,以及如何在這個都市叢林中取得足以謀生的工作,最後談論的是築巢,穴居生活是作者談論的一種真實的生活,與大自然環境結合再一起,以及完全為了自己生活所需要建築的環境,似乎道出了現代鋼筋水泥的建築物,透過設計師的規劃,然後我們按著他人的規劃架構,進入了一個不建德真正符合自己需要的建築物中生活。
透過從皆有的生活方式,重新思考到底什麼才是我們真正的需要,什麼才是真正的生活,在現今的體制之中,確實有太多的遊戲規則,不是那麼的友善,甚至形成了一種資產階級的制度,使得努力的人無法得到當得的回報,而坐享資本的人,透過資本不斷的累積,變成了一個失衡的文化,當失衡越來越一嚴重,面對這樣的現況,似乎我們都需要尋求改變,並且認識到什麼才是生活。
從零開始的都市狩獵採集生活
ゼロから始める都市型狩獵採集生活
作者: 坂口恭平
譯者:陳正芬
出版社:健行
出版日期:2015/07/01
語言:繁體中文
購買資訊:從零開始的都市狩獵採集生活
簡介:
整座城市都是我的家!
具創意的生存方式,讓都市如叢林般洋溢自然的生命力!
試著全部從零開始,思考人活著需要多少東西?
製作簡單、不花半毛材料費,而且暖和到會冒汗的硬紙板屋;
只要一具汽車用的蓄電池,就能提供每天看電視五小時、大約看十天的電量;
一面小酌、一面用餐,飯後再來根菸(都是白吃免費),
就連自己的嗜好和淋浴,都可以不花錢便得到滿足。
最容易獵取與採收的都市物產,就是「垃圾」!
他們在運用都市物產的同時,也將創造力發揮到極致,自食其力地努力活下去,
這樣的生活,就被稱為「都市狩獵採集生活」。
「為什麼我們的住家非得要租或買?」從小志願成為建築師的作者,心中始終存在這個疑問。當他試著打造自己的家,卻發現並不容易時,他轉而關注街友,因為他們才是都市中唯一獨力創造「家園」與「生活」的人。
把公園當作自家浴廁,將超商作為獲取便當的冰箱,到加油站取得蓄電池,在居酒屋撿拾瓦斯罐,整座城市都是畋獵場。他學習原始人的生存方式,巡獵和蒐集別人不要的東西回收利用,這些被視為廢物的「都市物產」,都成為謀生的寶物。只要發揮創造力,就能靠自己的雙手,過著都市狩獵採集的生活。
本書一一質疑我們習以為常的對住家、工作等所抱持的成見,試著用不同角度思考,並加入嶄新的觀點。著名建築家隈研吾評論本書時指出,作者試圖重新定義建築與世界,「靠『都市物產』過活是你能幹的唯一的革命。」坂口恭平啟發我們思考自己的生存方式,最大限度地發現最小限度的生活,「你將不再受政治、經濟、勞動的束縛,得到只有你才能過的生活。」
熱炒店常常是晚上朋友相會閒聊小酌的場所,而按著我的本性,當然仍要尋找尚未品嘗過的店家,這次來到新埔捷運站2號出口附近的品鮮家常料理,來看看這兒的料理有些什麼新鮮感?

看來應該是拿到老闆的名片,一般熱炒店多數開在長安路一代,而往這個方向除了新埔捷運站3號出口的臨洋港外,就屬這一家品鮮了。
品鮮家常料理
新北市板橋區民生路二段211號
02-8251-0379
店面位於新埔捷運站2號出口,順著出口方向向前走,就可以遇到這間店,離出口有一小段距離,所以要堅持地走下去啊!但也沒有那麼遠就是了。

看到了這個藍色的招牌就到了!品鮮家常料理,算是台菜嗎?常常有人問我想吃台菜,我還是不知道是什麼?熱炒店應該算是代表吧?

菜色品項相當的多,價格都很評價,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吃個愉快,所以我就隨興點了個幾盤小點。

小菜素雞
店家招待的小菜,辣辦的素雞,口感滑嫩,正好作為餐前的開胃小菜。

白飯一碗
控制一下飲食,吃一碗飯就好,這兒的飯煮的粒粒皆清楚,飽滿有光澤。

客家小炒
芹菜、肉絲、豆干、魷魚,作為第一道菜相當合適,有口感又有香味。

皮蛋地瓜葉
皮蛋搭配地瓜葉我還鮮少吃這樣水煮的,多素都是吃稍微炸過的皮蛋拌炒,而這樣的料理保留了皮蛋的特色,搭配上柔軟的地瓜葉,完全融合一起。

宮保蝦球
炸蝦球與宮保的結合我倒是沒嘗試過,到想來試試看這樣的搭配如何,概念上跟鳳梨香球一樣,調味方法不同,吃起來的感覺就不一樣,看來不只吃雞丁,像有咬勁的蝦也搭。

南乳雞翅
愛啃雞翅的我,最近常常在看上熱炒店的南乳雞翅,原來不只紐澳良、紐約等炸雞翅,這樣的中式料理雞翅倒也相當不錯,不知道這道菜的由來是如何產生?

塔香煎蛋
看來也是烘蛋的做法,熱鍋肉油產生的焦黃色澤,外香內嫩的料理方式。

蒜苗鹹豬肉
最後再來盤算苗鹹豬肉,沾著白醋醬,搭配著大蒜片,大口咬下,這一段相當的滿足,搭配著啤酒,就又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夜晚。
可惜店內人氣尚不多,少了熱炒店熱鬧的氛圍,有機會朋友相聚,在來試試看其他的菜色了。
剛經歷總統和立委的選舉,教會團體成立了信望盟,並投身了這次的選擇,參選地區立委與不分區立委,選舉的結果正如先前估算得票2%,會如此估算主要是考量基督徒個人的政黨意向,因此只有基督教的熱誠參與者,才會跟隨教會領導者投入政黨的支持,而到底政教該不該分離?這又牽扯出神學的問題,以及政治的問題,雖然我們常用國父孫中山所定義的方式解釋:「政就是眾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之事,就是政治。」然而政治的定義也分為許多的學派,最後我偏向伊士頓(Easton)提出政治就是權威性的價值分配。
談論至此就回到信仰領域來解析政治,書中的結尾提到了目前在神學上遇到的難題,政治神學這一詞產生了難題,而以往使用宗教與政治談論起來較為單純,而書中透過檢選了幾篇政治相關的論述,談論到信仰與政治的關聯性,但文中的論述方式,似乎超越我的理解能力,閱讀起來並非容易吸收,信仰會與政治脫節的一個原因在於信仰的私有化,就是強調個人經驗,個人追求與操練,失去了橫向人與人的接觸,對社會的參噢,變成了信仰與政治出現了明顯的脫鉤。
但教會歷史中,確實也因為教會權力與政治權力結合起來,帶來了許多新的問題,人性的敗壞使得政治權力與宗教結合,產生了一種排外的不當政治手法,這樣的歷史可以追述到第三、四世紀,若從中觀看教會與政治的關係,從世界歷史與教會歷史的各種事件去比對,發現到的不是信仰,而是一場權力的鬥爭;但信仰本身就是一種價值的則選擇,因此很難與政治完全切割,若是信仰只歸信仰,政治歸政治,那麼我們就是一個不再入世的信徒,完全悖逆了效法基督的道成人生,真正實實的活在這個社會中,並呈現出來天國的價值。
閱讀本書艱深的點在於非口語化的閱讀,文字的論述很難直接理解,或許是翻譯的問題,當然也可能是我對於這類論述的書籍缺法理解能力,關於政治的議題,在這次選舉之後,需要的是更多的信仰實踐,不單只是在堂會之中,而是將神的心意活出在這個社會中,讓人感受到神的心意,這正是我們面對政治議題時,最直接的回應。
當代政治神學文選
作者: 劉小楓/編選
譯者:蔣慶等
出版社:校園書房
出版日期:2002/02/15
語言:繁體中文
購買資訊:當代政治神學文選
簡介:
如果一只箭頭指向世俗動力趨向的目標,而另一只箭頭標明近於救贖的方向,那麼毫無疑問的,自由的人性對幸福的追求,將會朝著背離彌賽亞的方向奔去;然而,正如一種力量透過它的運動,反能助長另一種相反方向的力量,世俗的秩序也正透過它的世俗性,而幫助彌賽亞王國的到來。--本雅明
舞力全開第五集,也正是前四集的大會合,不過我好像只有看過3而已,但不影響直接看第五集,每個故事都是獨立的發展,而每集都有出現的人物麋鹿,正是串起這四級的關鍵人物,招劇各團的代表人物組合而成的新舞團,本集讓人思考追逐夢想的代價,是否因為長期的挫折,而忘了追求夢想核心的感動呢?最初的熱誠能如何持續呢?

跳舞是不是能當飯吃?西恩在一次次的面試失敗,黑手黨舞團只停留在曾經的廣告代言,一直沒有新的工作機會產生,面對這樣耗損夢想的日子,最終舞團決定返回芝加哥,各奔東西而離開西恩,面對夥伴的離開,夢想的墜落,還能堅持到哪呢?
最後只能投靠過往朋友麋鹿,找尋新的機會,並藉著打工謀求生活的機會,面對夢想的挫敗,還能有勇氣繼續堅持嗎?

教導拉丁舞的老師,看著練舞的西恩一群人,一時技癢也想要加入他們的舞團,展現出不同反響的舞技;這段劇情中,呈現出追求夢想的妥協,而這個妥協卻能使得夢想持續進行,不為五斗米折腰的藝術堅持,真的是對的嗎?還是為了堅持藝術,而願意犧牲自己,讓一切變得更容易達成呢?

劇情中的靈魂人物麋鹿,因著無法靠跳舞生活,而成為工程師在研究室裡工作,也因著這份工作,舞技元素在參選的影片,才能有如此華麗的呈現;
家庭、工作與夢想如何取得平衡,麋鹿和妻子因為熱舞忘情,而被女客人擁吻,此時延伸出一個無法參與夢想伴侶的忌妒,追逐夢想的時候,別忘了等待身邊的人,甚至邀請身邊人一同參與,這段讓我想起李察吉爾演出的「來跳舞吧!」那段與妻子共舞的劇情。

夢想的核心到底是什麼?西恩與安蒂的相遇,促成這個問題的爆發,滿腦子除了跳舞和工作之外,到底夢想形成的因素會是什麼呢?追求夢想不是只有輸贏,這是麋鹿爺爺奶奶們給的忠告,太在意輸贏反而會失去真正重要的內心。
追求夢想的那份滿足,那份犧牲,以及與夥伴在築夢過程中的歡愉氣氛,都會比輸贏要來的重要的許多,夢想不是一蹴可及,但好好享受逐夢的過程。

縱然面對失敗的挑釁,何不就好好地享受這一場盛宴,盡情地跳舞,讓一切的熱忱渲染身邊每一位人,一同開心在這舞池上,不後悔地迎接最後的挑戰。
不用成敗論英雄,只看是否能無悔的參與在其中,享受其中的各項滋味,拋棄成敗只為燃燒出絢麗的火花,結果就是大夥們盡情享樂的一場華麗演出。
舞力全開5 Step Up: All In
上映日期:2014-08-01
類 型:愛情、音樂/歌舞
片 長:1時59分
導 演:崔希西耶
演 員:《舞力全開》布莉安娜艾維根、《舞力全開4 3D》萊恩高斯曼、《舞力全開3D》亞當賽凡提、《舞力全開3D》艾莉森史東、《女狼俱樂部》伊莎貝拉米克
發行公司:威視電影發行
影片年份:2014
出 品 國:USA
出 品:Offspring Entertainment
語 言:English
色 彩:color
相關商品:舞力全開5 DVD、舞力全開5 2D/3D版 (藍光BD)
劇情簡介:
故事描述聲名大噪的MOB幫,前往洛杉磯發展,因遭到現實的打擊,團員們逐漸萌生退意,此時西恩(萊恩高斯曼 飾)再次與麋鹿(亞當賽凡提 飾)重聚,兩人想盡辦法要喚醒所有團員們對舞蹈的熱情與鬥志。他們決定最後一搏,找回過往的舞林高手重組新團,挑戰全球最大的賭城拉斯維加斯舞蹈大賽。
他們將結合全新的炫技舞力及MOB幫成員最擅長的快閃藝術秀,將這場賭城舞蹈大賽升級成格局更大、華麗磅礡的舞蹈秀,一同舞力全開與其他舞團一較高下!
每逢騎車下班後,總會路過新莊的復興路,從新泰路轉進復興路後,總會看到Pizza Rock 搖滾披薩這間店,以前我也在披薩店工作過,會拍餅、拋餅,當然也知道怎麼烤披薩,不過畢竟都是讀書時期的事情了,現在真正剩下的也只有一張吃披薩的嘴了。

原來 Pizza Rock 搖滾披薩是連鎖店,果真我認識的披薩店很少,從官網看到的訊息才知道,Pizza Rock 搖滾披薩原來是來自加拿大Ugo在義大利旅行之後,決定把當時的收穫帶到台灣來。
搖滾披薩 Pizza Rock 新莊店
新北市新莊區復興路一段14號
02-2277-2690
店面位於新莊棒球場旁,搭捷運可以搭至新莊站,然後走到棒球場,在找到復興路,相信很快就可以找到這間店。

Pizza Rock 搖滾披薩在官網記載了五大堅持:1.不做拿坡里或美式的披薩、2.不使用柴燒窯烤爐、3.堅持不計成本使用最好的食材、4.堅持自製配方、5.對於口味絕不讓步, 堅持義式道地傳統。

好了,既然是如此的披薩店,當然就要來品嘗看看其中的滋味,我也搞不清楚以前我做的披薩是哪一種,不過我喜歡把手拍後餅拍成薄餅,變成比較像餡皮的披薩,應該都不屬於拿坡里或美式這兩種吧?

Pizza Rock 搖滾披薩的種類相當的多,總共有22種披薩。

冰美式黑咖啡
不過在吃披薩前,還是先來杯冰美式黑咖啡,等待烤披薩時間,喝點咖啡看些書。

義式蔬菜披薩
我選擇了蔬菜披薩,想看看到底什麼是義式蔬菜,餡料包含:馬芝拉起司、蘑菇、洋蔥、紅甜椒、青椒和黑橄欖。

果真自製醬料的味道不錯,皮層現出清脆的口感,起司分量相當足夠,包裹住每個餡料。
而他五大堅持的不用窯烤,確實也道出了窯烤的迷失,本篇就摘要出他的堅持說明:「在義大利大部份的餐廳裡使用的都是電烤箱再加上披薩石板,柴燒窯烤的披薩比較好吃似乎就成了一種迷思。窯烤披薩, 由於火力溫度不平均, 容易造成品質不穩定, 尤其特別考驗師傅的功力。相反的, 使用電烤箱則可以達到較好的一致性。」
確實傳統與科技真的沒甚麼好爭論,如何讓料理呈現出穩定的品質和美味,兩者應該是需要相輔相成,而不是做無謂的堅持,甚至片面的迷思之中。
更多內容
«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