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Plurk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新浪微博
人生的大道理到底是什麼?生命的渴望又是什麼呢?這真的是一個大哉問,因此就來看看賢達們怎麼說,書中是呈現出三個人的對話,分別為僧侶、醫師與哲學家,從自我開始探討體,是否我們真的認識自己呢?情緒是怎樣的影響我們,人與人之間不可少的傾聽,身體的限制,痛苦帶來的試煉,外在與內在的一致,過一個利他的生活,過著簡單的生活,罪惡感與寬恕,最後探討爭正的自由;每一天結尾都會有一段建議,可以好好思考。
其中哲學家有著基督信仰的背景,會舉些與聖經聖徒般的關係,閱讀三人的談話之後,有時覺得像我這種市井小民,真正要面對的可能不是甚麼大道理,而是需要有一種陪伴與支持,讓我能在不順遂的日子堅持下去,正如閱讀上一本書《蔗民神學》,當感覺不到上帝的同在,又每天遇到糟糕的事情,要怎麼堅持相信神呢?有時候只能自欺,不然就是傻傻的信,一切未知的永生。
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書中並沒有辦法潔妲為什麼要堅持活著,只是告訴我們痛苦是一種試煉,要如例為他人而付出,不要讓自己罪惡感,要懂得寬恕自己,饒恕他的人過犯,確實可以輕省點過日子,但想到還有一些生活的擔子,未結清的帳款,人與人之間的拉扯,醜陋自私的人心,正在啃蝕著日常的生活,就算是為他人而付出,到頭來只是被占盡了便宜,雖然不去算計這些得失,但日子卻只能苦哈哈地撐著,那麼智慧又在哪裡呢?
人生的智慧有時候是需要在生存無顧慮的時候才能好好思考,不然就只能努力讓自己還活著有尊嚴,相較之下人生智慧的議題,我認為閱讀《活出意義來》,面對一個生不如死的環境,或許更能思考出人生的意義,但這些意義都必須先存在於我們如何活下去,活著可能本身就是一種生命的意涵。
三個朋友的人生智慧大哉問:僧侶、醫師與哲學家的對談
Trois amis en quête de sagesse
作者:馬修.李卡德, 克里斯多福.安得烈, 亞歷山大.喬連安 原文作者:Matthieu Ricard, Christophe André, Alexandre Jollien
譯者:邱瑞鑾
出版社:究竟
出版日期:2017/05/01
語言:繁體中文
購買資訊:三個朋友的人生智慧大哉問
簡介:
★橫掃法國各大暢銷榜冠軍,上市一週再刷15萬冊!銷售逾35萬冊!
★全法最推崇,合計坐擁400萬追隨者的科學家僧侶、精神科醫師、暢銷哲學家,
10天暢談80個小時,關於生命重要問題的精采問答!
三個老朋友,
三種關於「人」的專業、三種面對人生的智慧,
從不同的生活經驗中叩問:
是什麼帶給生命喜樂和痛苦?
應該如何安住此生?
哲學家、精神科醫師和佛教僧侶,多年來一直想合寫一本書。
三人因為這個企畫而相聚十天,就他們認為生命中最重要的問題促膝長談。
不是辯論,而是傾盡真心的深度交會。
他們的觀點意見不盡一致,但目的都是盡可能減少人生的痛苦和消極情緒,啟發人追求幸福的潛能,發現和發掘「利他」的人生動機,從而獲得真正自由幸福的人生。
希望讀者能從這本書裡感受到我們在交流時的勤奮認真,以及歡樂氣氛,感受到我們即席而發的精神。
我們竭力使談話具有一貫性,不致散漫無章。也希望把想法充分向讀者傳達。
現在就請在我們身邊坐下來,坐在一張椅子上,或者是更靠近我們一點,和我們一起坐在舒適的舊沙發上。
壁爐裡的火畢畢剝剝響著,窗外是隨河谷開展的景色。
冬天的太陽漸漸變蒼白,茶壺裡的茶冒著熱氣,暖了手,也刺激了我們的心神。
亞歷山大淘氣起來,說了個笑話;馬修扶一扶他的眼鏡,擊掌叮嚀大家專心一點;克里斯多福再看一眼他前一天晚上寫在小筆記本上的筆記(他知道他狡猾的伙伴經常會轉頭看他,要他第一個發表意見)。
談話就要開始了,現在就只缺讀者您了……
以前辦公地點在捷運公館站與台電大樓站之間,因此常常會在這一代尋覓食物,有時候會超過中午時間,就需要找一些在時間外可以吃的店,就會在不同的巷弄間穿梭,看看有沒有哪些沒品嘗過的店家,這次就看到這間海賊食堂,那就先來試試看了。

菜單中分為麵料理、飯料理和超人氣料理,主餐均附紅茶,不過炒飯單價100元起,感覺上會有一點貴,既然來了就還是來品嚐一下。
海賊食堂飯麵小館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83巷19弄2號
02-2369-9999
店面靠近捷運台電大樓站,位於辛亥路、羅斯福路、新生南路中間的巷弄,有許多不同的小吃都隱藏在這邊,有興趣的人可以來這兒四處尋覓食物。

手工香腸炒飯
大家心目中的炒飯應該是如何呢?這盤香腸炒飯色彩搭配得相當鮮豔,分量適中,飯都有炒開沒黏在一起,小時候看妙手小廚師,都在尋找一種黃金蛋炒飯,美麗都能帶著金黃色的光芒。

泡菜牛肉炒飯
另一盤就是肉絲炒飯的概念,上面撒上青蔥點綴,想想自己也好久沒有炒飯了,以前小時候自己在家,就會翻翻冰箱看看有沒有剩飯,搭配但番茄醬,在煎個蛋皮做蛋包飯。
不過前一陣子發現到,路邊開了不少炒飯的店面,有時候看著用快鍋炒飯,那種米粒在鍋子裡翻騰,讓人熱心奔騰,好想趕快來上一口,改天再來繼續尋找這附近的店面。
摯友維尼這部電影是描述羅賓長大之後再次與維尼相遇的故事,童年與成年到底差距哪些呢?看完電影後,思索地童年的回憶,記憶中鮮少有過愉快的片段,留下來的就是童年時的課業壓力,同儕間的霸凌,學齡前的幼稚園生活,只記得常常想辦法脫離回家路隊,四處去溜搭載回家,這是一個鑰匙兒童正常的成長,一人在家的時間,還不如四處闖蕩,我想不是沒有愉快的回憶片段,只是能被響起的就是這樣的片段而已。

維尼的兒時印象又是什麼呢?大概知道他和他的一群好朋友,以及羅賓之間的森林冒險,深刻的不多,但知道熊愛吃蜂蜜,卻是來自於維尼啊!而這次的維尼跟印象中的維尼有些不同,比較像是泰迪熊的感覺,深刻的記號黃色上衣依然沒變,但有趣的是這次維尼少掉的眉毛,維尼的彎彎眉,一直都是讓人感覺笑容的關鍵,而這次的維尼就只有著八字眉,讓人多了些愁容。

成人世界的羅賓,少掉了趣味的玩伴,多了份以工作為使命,為了讓家庭能不卻乏而打拼,但遇到了缺少良知的老闆,在欺壓之下剝奪了家庭時間,現實中這種慣老闆不少,但礙於工作難尋,又怕失業的無助,就只好這樣任憑下去,只有當轉移位置,在一個可以淡忘職場的壓力,或許才有機會重拾兒時的歡愉,再次有著幻想去面對過往天真的童年。

羅賓跟維尼是一對知心的朋友,因此經常相互鼓勵,而兩人相作的山谷旁,看著風景併座閒談,有些心裡話也能和知心朋友講,人與人的關係就是如此的微妙,怕是怕有些話想說,卻沒有人可以說,只能悶在心裡承受外界的冷嘲熱諷,人確實是相互依存,少了可以說話的對象,哪也是一種難以消磨的孤寂。

家庭與工作經常是天秤的兩端,很難取得平衡,但是孩子的成長時間就只有這麼一段,人該為著事業打拼呢?還是應該陪伴的孩子一起長大呢?親職教育在現代社會漸漸被重視,到底怎樣才是有個友善家庭的社會環境呢?我想這才是一個我們需要好好思考的議題,像我這個從小鑰匙兒童長大,能跟父母相聚的時間有限,但這也是一種無奈的社會環境,收入有限的小家庭,生活總是這樣戰戰兢兢,而小孩也就比較找獨立面對事情。

我們需要好好的思考家庭的含意,生活該怎麼安排優先順序,而社會又應該如何的改變,若我們只是迷失在忙碌的工作中,我們不會看見更好的家庭,而基督信仰追求家庭價值的同時,也應該自問看看有多時間報消磨在宗教事務上,而非若是在家庭生活中呢?堂會中的服事往往只是一種變相的工作延續,並非是合什心意,當我們一同在教堂中聚集的時候,是否能幫助我們更看重家庭生活的重要呢?而至於我這個漸漸走向孤獨日子的人來說,一切也只是越來越遙遠,好像也沒甚麼好多說嘴了。
摯友維尼 Christopher Robin
類 型:溫馨/家庭、冒險、奇幻
上映日期:2018-08-03
片 長:01時44分
發行公司:迪士尼影業
IMDb分數:7.9
導演:馬克福斯特(Marc Forester)
演員:伊旺麥奎格(Ewan McGregor) 、 海莉艾特沃(Hayley Atwell)
影片年份:2018
出 品 國:USA
出 品:Walt Disney Pictures
發 行 商:博偉
語 言:English
色 彩:color
相關商品:
劇情簡介:
長大成人後,生活忙碌,壓力與責任如影隨形,你是否偶爾會懷念那些天真美好的時光?這個念頭,最近偶爾會出現在克里斯多弗羅賓的腦海裡,但總是很快被他用理智壓下。現實生活是殘酷的,公司營運不佳,排山倒海的壓力讓他喘不過氣,連陪陪家人的時間都沒有。這天,老闆給了他一個天大的難題,要在周末想出扭轉乾坤的商業計畫,不然公司就要開始裁員。腸思枯竭、筋疲力盡,就在克里斯多弗最不知所措的時候,一個熟悉的小身影突然出現!
這位無憂無慮、貪吃蜂蜜的童年好友,無視眼前的迫切危機,硬要克里斯多弗一起踏上毫不重要的冒險!誰知道,也許小熊維尼和克里斯多弗看似無用的旅程,能解決他工作上的燙手難題,找回好久不見的陽光笑容……。
2018年最暖心的電影《摯友維尼》,是迪士尼繼《美女與野獸》、《與森林共舞》後,再一次將經典角色賦予全新生命,搬上大銀幕。
中午用餐時間,常常穿越大街小巷,天氣還有點熱的時候,不太想吃太油膩的食物,有想要吃多點蔬菜,想起在福州街看到的野菜咖哩,就趕緊走來福州街覓食。

午間食客當然相當的多,因此就選擇了將近一點的時間才出來,店裡人還是蠻多的,正巧還有空位,就趕緊進來吃吃看。
詠樂野菜咖哩
台北市中正區福州街3號1樓
02-2343-2767
店面位於捷運中正紀念堂站和捷運古亭站之間,都還有一小段路要走,如果知道婦幼醫院,大概就不能找到這兒。

門口的黑板特別介紹這兒的健康餐飲,一半的五穀米,搭配上一半的蔬菜,外食族有時很難選擇蔬菜含量較高的食物,多數組合都是蔬菜不足,有時想多吃點蔬菜,還真是難,但這兒的搭配相較之下就均衡許多。

野菜漢堡排咖哩
今天正好是漢堡排做特餐,可以多一杯四季春青茶,當然就選擇這樣的組合,這兒內用咖哩醬和飯都可以再添加。

漢堡排上放上火腿肉,增加更多重的味道,底下鋪滿了蔬菜,有高麗菜、玉米筍,還有花椰菜和番茄,咖哩醬中還有馬鈴薯紅蘿蔔。

濃郁的咖哩,搭配四季春,正好達到均衡,熱天的用餐,能有杯清涼的茶可以喝,更是通體舒暢啊!
吃飽之後,又要來回去打拼,等著晚上再來繼續發現新的餐廳。
神學這個議題對許多人來說艱深難懂,或著就是假神學之名滿足自我之慾,變成鮮少人願意去談論這個議題,到底神學會帶給我們怎樣的幫助呢?不就只是更認識神,更明白神的心意嗎?學問這個領域應當是越學習越知道自己的無知,但神學這個議題有時候剛好相反,讓學過神學的人產生傲慢的心態,認為其他人都不懂神學,或著直接大刀闊斧的方式,認定對方的神學是錯誤是異端,但這是神學的目的嗎?
本書取名為《蔗民神學》,正是出自周星馳九品芝麻官的梗,蔗庶傻傻地分不清楚,這也是多數基督徒在學習神學所面對的難處,因此只能用小小的眼界去認識,但也知道自己的不足,但這也是多數的平信徒所處的狀態,而聖經中許多的紀載,在不同講員上都添加了神聖的色彩,但若回但小百姓的心聲,書中帶我們用另一個眼光去看路德記,那才是一個真實的老百姓的生活,而不是探討多們神聖的救贖。
相較於現在講台上,各種講員吹捧的成功、富足、財富轉移,甚至要佔領七座山頭,這些高談論調,想想看也只不過是民粹般的操弄,當真知道小信徒的心聲嗎?難道不知道多數的小信徒每天只是過得苦哈哈,辛苦代價只能糊口,而犧牲小百姓微薄的奉獻,大肆舉辦各種像是直銷般的激勵大會,或許聚會中可以燃起一些熱忱,但回到日常生活,還不是得面對柴米油鹽醬醋茶呢?幸運地可以遇到一個好老闆過得還可以像個人,但遇到了只會壓制員工、同工的上司老闆,那可是生不如死,最可怕的還拿委身服事來情緒勒索。
書中談論的就是小信徒的日子,光鮮亮麗的世界並不真實,小信徒的生活也只不過是在塵埃中喘息,最後附篇留下「每天來點蔗能量」,調侃著信仰的虛偽世界,誰不希望能成功呢?但天總是不從人願,何不想要有一個滿有見證神機能力的日子呢?但太多時候根本感受不到神的同在,只能選擇傻傻地相信,在世人眼中已經是個呆瓜,還需要在教會中接受各種虛偽的聲音口號嗎?信仰是需要在生活中察覺,我們能否接地氣一點,面對真實的生活世界呢?
蔗民神學:平凡門徒的信仰與實踐
作者: 王礽福
出版社:校園書房
出版日期:2018/05/01
語言:繁體中文
購買資訊:蔗民神學
簡介:
本書道盡
平凡如你我
不為人知的拚勁
「蔗民」就是草根或具草根意識的庶民,先天不足、後天不良,所以無意也無力追求卓越,被視為不長進的一群。他們缺乏發言權,卻無處不在。
有頭髮,誰想當瘌痢?若可成實木,誰想當蔗渣?然而,在如同蔗渣板的人生裡,蔗民如何經驗上帝所賜予他們的普通恩典、普通智慧、普通快樂、普通人生呢?
且看作者王礽福如何以其蔗民之眼,窺看人世百態;以其蔗民之口,追問人生顛簸無常的緣由;以其蔗民之耳,聆聽上帝無聲的回應;以其蔗民之腳,行走人間;並以其蔗民之筆,寫下一個個「不足為精英道」的尋常故事。
夜間散步的時候難免會餓,就需要尋找那種親民的小吃,最熟悉的莫過於香菇肉粥,搭配簡單的幾樣小菜,就已經相當豐富,所以就不多說,趕緊來吃碗肉粥。

這間店是走路就可以到,不靠近捷運站,所以大部分是住在附近的居民,或是夜間路過的路人。
香菇肉粥
新北市板橋區中山路二段79號
02-2954-5271
店面位於板橋中山路和民生路交叉口附近,最近這邊加了一支公車站牌,站名就是中山民生路口,有51,234,265,705等公車經過。

香菇肉粥
一碗香菇肉粥,雖然說簡單但也不簡單,有別於廣東粥的糊,大概米飯粒粒皆清楚,撒上油蔥酥和芹菜,還有著幾掛炸肉羹,大碗的份量十足,這種鹹粥正是消夜是得清爽,但點上小菜感受又全然不同。

司目魚肚
點盤煮司目魚,這種燉煮的司目魚格外甘甜,除了薑的去腥,搭配上醬瓜的鹹甘甜,肥隻隻魚肚,真是下飯的菜。

紅燒肉
吃香菇肉粥的搭配中,紅燒肉或是雞捲,兩者其一,都是我愛點的料理,油炸的酥脆外衣,肥瘦相襯又美物,搭配醃黃瓜真是美味。

炸豆腐
豆腐的料理變化很多元,油炸之後的外皮酥脆,內部酥軟,淋上油膏,簡單的美味,也是搭配香菇肉粥很重要的炸配。
香菇肉粥可搭配的配菜很多,就算不搭配存吃香菇肉粥野足夠,只是忙碌了一天,偶而看見桌上滿滿的配菜,那是一種相當滿足的時刻。
青春運動喜劇,正好在這炎炎熱天的晚上,喝啤酒消暑時的娛樂時間,青春真的是活潑洋溢的時光,隨著年紀的增長,少掉了那種勇往直前的個性,也少掉那種搗蛋的俏皮氣息,因此只能看看電影,尋找那失落的青春。

電影名稱取作風雲高手,我就在想跟灌籃高手是否有相關性,果不如其然是以籃球隊為主題的電影內容,只是這次打的是女籃,找來的是一位表現平平的職業球員來當教練,看看是否能改變女籃的氛圍,成為一個有實力的球隊呢?

籃球隊是由一群被記過差點退學的學生組成,因為需要將功抵過,透過運動如果有好的表現,或許能避免被退學的命運,教練當然也不好當,一開始的排擠,到後來的接納,以及願意對自己負責,全由教練的細心觀察,找到了每個人的特質,讓球隊呈現出最好的組合和默契。

劇情中其實有很多誇張的梗,當然就不是那麼的務實,所以好笑但又有無趣,那種奇妙的情感交融,或許這就是該片的特色,中間穿插著每個人的夢想,但因為現實狀況而必須低頭,還有教練與女老師的愛情故事,後援會長與天使的戀情發展,各種青春的無理頭相聚再一起。

廖峻在這部電影中,有點畫龍點睛的效果,也是劇情各種轉折的關鍵點,更是神出鬼沒的父親,為了保護女兒的安危,無所不用其極,而且都是爆笑的登場方式,當然除了廖峻之外,另一個穿插整個劇情的就是舞棍阿伯,扮演著西漢的一至八伯,每個要角都是他啊!

教練與女老師的愛情故事,或著也是一個市井小民愛上黑道千金的故事,只是因為小時候的相遇與關懷,就留下了這段愛情故事,人生總是有許多巧妙的機緣,有如蝴蝶效應般牽連著彼此。
輕鬆的看完一部電影,有時候就是需要這些輕鬆又無腦,劇情簡單但又有激勵,人生太累了,開心看場電影吧!
風雲高手 Go!Crazy Gangster
類 型:喜劇
上映日期:2016-07-08
片 長:01時46分
發行公司:牽猴子整合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導演:張清峰
演員:拐拐、韓琳、黃鴻升、廖峻、馬如龍、王樂妍、王心凌、小茉莉、葉復台、乙樂
出 品 國:Taiwan
出 品:瑞陞傳播
語 言:Chinese
相關商品:
劇情簡介:
暑假最青春激烈喜劇,由黃鴻升與王心凌首次大銀幕配對,帶領「風雲十姬」史上最多網紅主演的電影。除了黃鴻升與王心凌,紛紛拋開偶像包袱,突破性的大犧牲演出外,還有劇中女籃球員「風雲十姬」,由王樂妍領軍,成員有宅男女神稱號的拐拐、小茉莉,以及新人乙樂、韓琳、舒子晨、林珈安、黃甄妮、金允喬、安晨芯。
《風雲高手》劇情:「永遠的板凳王」,這是阿風給人的印像,就算身在職業籃球隊,也是公認的廢材選手。沒想到居然有人高薪請他擔任北二女籃隊教練!這是天上掉下來的好運啊!殊不知,這支球隊從來沒打過一場勝仗。當他帶著滿懷憧憬來到北二中學後,卻發現,這支球隊是比自己還要廢柴的廢柴女籃隊,更糟糕的是,他連說不的權利都沒有。退無可退的阿風只得效法古代組織敢死隊的作法,從被記滿過的學生中挑選出身懷絕技的球員,而這卻是惡夢的開始。
今年夏天小鮮花們將與黃鴻升、王心凌,一同在大銀幕上為觀眾帶來最熱血激烈青春的作品。
好久沒有走到公館街了,往往覓食就會以板橋站為中心,看是找中山路一帶的店家,還是文化路一帶的店家,想說好久沒走在文化路上了,雖然走了有一小段,仍然找不到新鮮的店,轉進公館街之後,遠遠看到一個紅色的招牌,上頭寫著泰拉風,心想應該是泰式拉麵吧?走近一看,果然是如此啊!

NEW Thai Ramen 新泰拉麵,這個英文有意思,NEW應該可以做拉風吧?原來店家是2017年開的,看來真的太久沒有走這一條街了,下次再來尋找看看新開的店。
泰拉風泰式拉麵
https://www.facebook.com/NEWThaiRamen/
新北市板橋區公館街33號
02-2965-5233
店面靠近捷運板橋站,可以從三號出口出來,穿越了文化路,走土地銀行旁的巷子進入,就可以來到公館街,右轉後走幾步路又可以看到泰拉風。

泰拉風從店面正面可以看道泰式拉麵的介紹,我不是第一次吃泰式拉麵,之前吃過【這位泰泰】,因此並不陌生,當然就要來品嚐看看這間的特色。

單上有著七款拉麵,六款是湯麵,其中一款是沾麵,各樣的小菜就看個人喜愛點選,我當然也會點一兩道來試試看了。

泰拉風採開放廚房,因此可以看到拉麵準備過程,觀看料理過程之外,更重要的是讓乾淨的廚房取得消費者的信任。

泰式大薄片
綠蓉酸辣醬襯托出大薄片的美味,而大薄片的口感更是吸引我的主因,因此不管吃泰式,或是雲南菜,小菜難免都會點到這一味。

梅醬黃金蝦球
裹著麵衣的蝦仁,炸的金黃酥脆,搭配上酸甜的梅醬,誘發味蕾,挑戰著食慾。

椒麻雞唐揚
有別於椒麻雞的薄片,改採日式唐揚的作法,包滿的雞塊,搭配上泰式教麻醬,別有一番風味,雞肉厚實多汁,沾醬麻而小辣,因味雞塊較厚,所以需要多沾幾次醬才會夠味,但如果想吃雞肉的美味,則可酌量沾醬。

泰式酸辣叉燒麵
拉麵的配料很日式,湯頭則完全的泰式,這兒可以選擇拉麵的軟硬度,我可不是吃軟不吃硬,相較軟我比較喜歡硬的拉麵口感,這兒的拉麵硬度適中,還可以吃到麵合適的咬勁。

泰式酸辣鮮蝦麵
朋友點了鮮蝦麵,看著蝦子整排,還有糖心蛋搭配,整理來說口味不錯,酸辣適中,不喜歡吃酸的朋友,這兒也提供咖哩和檸香口味。
夏天吃拉麵,不怕受炎熱影響,泰式風味酸辣開胃,不小心一碗就瞬間殲滅。
關於基督信仰的婚友愛情,講求的是一種負責任的關係,不是只求自己的滿足,而是學習滿足彼此間的需要,因此婚姻很多時候也象徵著神與人之間的關係,但這世代喜歡追求短暫的刺激,或是直接愉悅的感受,反而少掉了那種鋪陳的過程,或許也是一種速食文化吧?能吃就好,何必講求生產料理的過程呢?
這次看這本書籍,讓我想到之前看過的兩本書,由約書亞‧哈里斯所撰寫的《不再約會》、《當男孩遇見女孩》,大概是十五年前閱讀的書籍了,那時候寫下了當時的感情觀點,如今其實沒什麼改變,當然依舊單身,愛情婚姻可不是紙上談兵,若是只閱讀,只會讓自己界線鮮明,到頭來真的會是好事嗎?這些年我極度反對用獨身恩賜一說來安慰單身者,何嘗婚姻不也是一種恩賜一種起初神的心意嗎?兩著是彼此矛盾,還不如回來看現實狀況,到底是那些因素讓自己走向單身。
書中提到比較不同的觀點,首先讓大家知道沒有所謂神應許的那一位,婚姻愛情是需要冒險,需要付上代價,而不是永遠的觀望等候預備,另一方面這本書是有夫妻兩人輪流撰寫,可以看到比較不同的觀點,女生的期待,男生的害怕,因為一切都是在摸索的過程,後面幾章帶到婚姻的關係,夫妻兩人要怎麼一起生活,一起學習,婚姻不是童話故事,那是一場柴米油鹽的大戰,兩個不同生命的碰撞與磨合。
不過我也還是只能說嘴而已,自今單身是個不爭的事實,也不是不想進入婚姻,只是少了一點衝動,或許也可以說少了一點勇氣,隨著年齡不斷的增長,膽子也只會越來越小,只是不斷的用忙碌填補時間,讓自己能充實點,多看點書、跑跑健身房、不然就是去辦公室處理永遠處理不完的工作,日子就這樣過下去了,問問自己真的需要甚麼呢?但大概就是能有一個能安心說說話的對象,能一起吃喝暢談,一起打發時間,談談不切實際的夢想,但又不會有壓力,日子還在持續運轉中,下個轉眼又不知道幾年過去了。
與耶穌一起,談愛情:神對戀愛、婚姻與性的美好心意
Love That Lasts: How We Discovered God’s Better Way for Love, Dating, Marriage, and Sex
作者: 傑弗森.貝斯齊
原文作者: Jefferson Bethke
譯者: 童貴珊
出版社:啟示
出版日期:2018/05/10
語言:繁體中文
購買資訊:與耶穌一起,談愛情
簡介:
不是愛去維持承諾,是承諾維持了愛
婚姻可以讓你和人生變完整嗎?
所謂的靈魂伴侶一生只有一個嗎?
本書揭露各種似是而非的愛情觀點,
帶你尋得真實的愛與親密關係。
許多人期待在浪漫約會和交往後,就能擁有幸福的婚姻,最後發現事實根本不是那樣。他們從社群媒體、朋友圈、愛情小說、甚至色情網站或過去的戀愛經驗中學到錯誤的資訊,不知道什麼才是健康的終生之愛,使得這個世代兩性關係混亂,離婚率也不斷飆高。
本書的兩位作者是一對夫妻,傑夫是改過回頭的情場浪子,艾莉莎則是從小等待真愛的純情女生,情愛經歷完全相反的他們,重新檢視上帝的創造與設計,融合了各自的生命故事與聖經教導,一針見血地點出當下許多虛幻偏離的愛情主張,為讀者提供了愛情、約會、婚姻的美好願景和面貌。
不論你是婚姻美滿的人、正為離婚問題掙扎的人、穩定交往中的人、不確定是否該分手的人、正準備訂婚的人、嚮往愛情的單身者,這本書都能給你需要的幫助。
藝術的價值到底是甚麼呢?人的價值又是甚麼呢?其實眾多的畫作,有呈現的是繪畫者的心境與表達方式,我們可以揣摩,也可以更近身的全是新的意涵,維梅爾的畫作似乎不多,剛開始我還搞不清楚誰是維梅爾,搜尋後看到戴耳環的女孩才搞清楚,而這部影片呈現出米格倫冒維梅爾之 名而繪製一幅圖畫,成功的讓德國納粹空軍元帥戈林以高價收藏,到底是買畫?還是買名呢?

米格倫到底是何方神聖?為什麼可以借維梅爾之名而銷售出畫作呢?當我們在欣賞這些畫作,到底是聽人解釋而去更深的認識,還是只是聽其名聲,並不明白其中的特色呢?影片中米格倫有問到,有多久沒停在一幅畫錢了呢?想想我也好久沒有好好去看任何的畫作,先前看過【教宗與他的十二件收藏】就提到了對藝術的看法,確實藝術不應該只是盲從,而是去理解其中的感觸,更需要建立起自己的藝術觀點。

米格倫的畫作能被以維梅爾的名義賣出,關鍵就在於布雷迪斯的評鑑,沒有布雷迪斯也就沒有這些傳奇的維梅爾宗教畫作,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米格倫膺畫事件】,影片中米格倫會如此做,主要是因為報復,不過原因有兩個,一個是糟蹋他的作品與人格,另一個呢?米格倫不就對他人之妻有所意圖呢?關於愛情,真的很難說得開。

到底誰是米格倫,或是該怎麼認識一個人?我們常常透過許多的片段去認定一個人的價值,很少願意去更多理解其他的不同面貌,正如看各種藝術品,常常聽聞各個評鑑家的說法,卻鮮少是自己用心去體會,甚至更進一步去認識作者所想要闡述的事情,看畫作我想也跟看書一樣,作者都有一定的價值透過作品闡述,當然每個人成長的背景之差異,也讓我們的理解程度有所不同,但那或許才是出自於內心的評價。

尤蘭卡的出現,讓這個劇情出現的改變,情慾帶來了什麼呢?勾勒出撫媚的眼神,更讓這個眼神出現在後來的畫作中,但也讓兩個家庭變了個樣,若要當道德魔人倒是可以任意批評,但事情若是發生在自己的身上,那又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呢?難道只能說我犯了全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嗎?這樣好像也說不過去,但這卻也道盡了尤蘭卡的成長身世。

尤蘭卡與布雷迪斯的婚姻,對尤蘭卡來說只是一個安全感,或這個婚姻有很多未能道盡的秘密,但確實不是兩人彼此的相愛,相較之下應該是彼此利用的關係,這時米格倫的追求與才幹,也吸引著尤蘭卡,從最初的界線與憤怒,到了羅馬之後呈現出的成長背景,原來那幼年的悲劇,深深地影響尤蘭卡,直到米格倫的發掘,就讓兩人的關係一發不可收拾,也造就了後續庸畫事件,以及最後一幕尤蘭卡提出了證據。
但劇情中米格倫的畫作在審判後認定庸畫,就像失去價值的垃圾被丟在一旁,過往那些爭搶競標的價錢也就從此消失,原因只是米格倫並非是維梅爾,人的價值到底是什麼呢?藝術品又真的是呈現出他本來的價值嗎?
真假維梅爾 A Real Vermeer
類 型:愛情、歷史/傳記、劇情
上映日期:2018-08-03
片 長:01時55分
發行公司:海鵬
導演:魯道夫范登貝治(Rudolf van den Berg)
演員:傑羅恩史皮森伯格(Jeroen Spitzenberger) 、 莉瑟費蘭(Lize Feryn)
影片年份:2016
出 品 國:Netherlands | Belgium | Luxembourg
出 品:Rinkel Film
發 行 商:海鵬影業
語 言:Dutch
相關商品:
劇情簡介:
此為1920年代藝術界真人真事改編。電影《真假維梅爾》(A Real Vermeer) 改編自二戰後舉世震驚的「維梅爾偽畫事件」,由荷蘭電影獎最佳導演魯道夫范登貝治(Rudolf van den Berg)首度搬上大銀幕。劇情描述荷蘭藝術家米格倫(Han van Meegeren)教人嘆為觀止的真實人生,他因愛上知名藝評家布雷迪斯的美麗妻子尤蘭卡,從此畫作慘遭惡評。為求報復,於是開始仿造維梅爾,不料竟成功瞞過情敵、騙過藝術界,最誇張的是,還讓納粹空軍元帥戈林以高價收藏,震驚全世界。
果然「維梅爾」成功騙過專家,甚至高價賣給納粹…
米格倫一直被視為繼承荷蘭大師的天才畫家。一次偶然,他遇見女星尤蘭卡,深深為她著迷,但她卻是赫赫知名藝評家布雷迪斯的妻子。米格倫不顧外界看法邀她作畫,濃情愛意躍然於畫布上,從此樹立了一個足以摧毀自己職場的敵人。妒火中燒的布雷迪斯,為報復米格倫,公開詆毀他的畫作。米格倫事業遭受打擊,人生頓時跌落了谷底。
名聲重創的米格倫於是搬到南歐,專心致志報復布雷迪斯。由於維梅爾畫作,向來都由布雷迪斯負責鑑賞,米格倫於是傾全力繪製了完美的偽畫,誘使他做出錯誤的判斷。果然這些「維梅爾畫作」成功騙過了布雷迪斯,更騙過藝術界專家、賣進了博物館,其中一幅甚至還高價賣給納粹首腦戈林,從此翻轉了米格倫原本一文不名的人生。
由於賣出「維梅爾的畫」給納粹,米格倫戰後被以通敵罪遭到起訴。這個生死關頭讓他陷入天人交戰:他該揭露真相,承認所有畫都是贗品?還是保持沈默,繼續獲取尤蘭卡的芳心?
更多內容
«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