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Plurk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新浪微博
二訪Ville Cafe,這裡離我台北辦公室相當的近,上次才和朋友相約一起吃漢堡,留下了這一篇記錄【蜂蜜芥末醬雞肉堡、VILLE招牌牛肉堡】,而這一次這是一場豐富的體驗,吃到相當的滿足,也可以說是飽足,無話可說的份量,帶來了充分的滿足感。

準時下班之後,同事一行人趁天還沒黑就走到了Ville Cafe,不過從辦公室走過來也不需要十分鐘,但有同行人已經在喊餓了,只好加快腳步過來用餐。
Ville Cafe
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三段284巷5號
02-23670279
地點接近捷運公館站四號出口,自己往前走,總會找到284巷的。

店裡是採自助式點餐,請自行點選想要吃的東西之後,拿到櫃檯點餐結帳。

櫃台怎麼正好沒人呢?那就等待一下,用餐還是要輕鬆地享用,果然馬上服務生就出現,幫忙協助點好餐後,該來好好的大吃一頓。

按著不同人的喜好,各點了一杯飲料,有咖啡、柚茶、綠茶,至於哪杯是什麼?就請自己分辨了。

哇哈!看到了就令人滿足的花生醬培根牛肉堡,這樣濃郁到滿出來的花生醬,這樣像話嗎?

除了漢堡以外,還附上了薯條,這樣的份量已經相當足夠了。

為了能飲食均衡,蔬果是依定不能少,這是店內的田園沙拉,顏色搭配得相當炫麗,清脆的沙拉配上醬料,有如畫龍點睛般,把生菜的滋味都帶來出來。

巴黎的早餐,怎麼會這麼的豐富啊?有法式吐司、德國香腸、起司歐姆蛋、薯餅和蔬果。
若是每天都有如此豐富的早餐,那一天的活力就會相當充沛。

同事偏愛青醬,所以點了這份青醬野菇雞肉飯,青醬的滋味相當明顯,再結合濃濃的奶香,所以這應該是青醬白醬的混合體了唷!
這樣的味道相當特別,分量充足,真的有點吃不下。

可別為剛剛就結束了,既然要瘋狂地享用,大然這份澎派嘉年華大拼盤是不能少的,拼盤中有雞米花、花枝圈、德國香腸、脆薯條。
這樣的狀況會不會有點失控了呢?

三個人吃這樣滿滿的一桌,讓我想到了宮崎駿卡通的一幕,至於是哪一幕,我還是不要說得好。

為了讓這樣一頓有完美的句點,甜點就不能少,香草冰淇淋布朗尼,巧克力配上香草真的是絕配。

再來一份安可的甜點,水果繽紛聖代,這裡有巧克力和香炒冰淇淋,一旁還有起司蛋糕,杯內還有各樣的水果,果真是繽紛的結局。

感謝Ville Cafe的招待,感謝愛評網提供的口碑劵,使三人吃到破表的一餐。
寫了越來越多的食記之後,才發現自己能用的詞彙很少,對食物的歷史所知更少,撰寫文字若不能不斷的學習,所能呈現的內容就會越來越空泛,有時覺得食記寫的已經有如流水帳,並不能真正的把各類的官感形容出來,用文字敘述是情真的是一個專門的領域,雖然曾經許下暫時不買書籍,先認真看書,錯過了購買這一本書籍,但最後想了想還是應該補足一下所缺乏的知識領域,對未來撰寫分享能有更多的內涵。
書中的內容安排是以一場導遊的方式進行,從行前須知開始,進入了基本禮儀,各類食物的介紹,各種飲食器皿,一直到食物之完增添的樂趣,不論是象形食品、飲料加美酒,包含酒客的須知,大內的飲食,最後還教你該如何開店,挺有意思的內容描述,讓歷史不在是枯燥的呈現,而是如同觀光客走訪了宋朝一番,除了增廣見聞,更是身歷其境,但閱讀本書卻也讓我知道當初中文學習的真的不好,太多的古字與文言文無法直接明瞭,好再作者只是先引言,後續有補上白話文的說明。
從書中所知道的宋朝,超乎了過往對中華寵統的認識,果真對於華人的歷史所知甚少,直到閱讀本書才知道,原來中華料理的歷史,也有不輸給西方的講究,而日食兩餐並不是只有西方人,早在歷史上的中華文化就是如此,而分食文化也是如此久遠,並不是從古來就是大圓桌用餐,君臣之間都還是分桌分食;歷史所呈現的過往,將是一場開通視野的宏寬,在這宏觀的歷史脈絡,才能看見自己的渺小與無知。
華人的飲食文化,可以探討的範圍很多,而過往的一些美味,似乎到今日存在已少,而且讀了這本書以後,我才知道辣椒原來是外來品,羊肉原來是進口貨,看來對於食物的歷史所需要學習的範圍還很多,我應該要再找幾本來補充知識,學習這條路不是任何人可以限制,而是出自於自我的意願,如果有意願學習,可以找尋到更多豐富可貴的寶藏;過往學生時期沒有開啟這學習的興致,真感到惋惜,不過現在找著了樂趣,將會去閱讀更多關於不同範疇的歷史典故。
吃一場有趣的宋朝飯局
作者: 李開周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4/12/08
語言:繁體中文
購買資訊:吃一場有趣的宋朝飯局
簡介:
「杭州西湖東坡肉」蘇東坡愛吃肉,還嗜食生魚片。
「醉翁之意不在酒」歐陽脩愛喝酒,也喜歡鮮美螃蟹,退休後逐蟹而居。
「粗茶淡飯吃剩餅」王安石雖不講究美食,卻獨衷羊頭籤,這是什麼怪東西?
穿越時空回宋朝,那是最好吃的朝代
從宋朝開始,杯、盤、碗、筷等餐具才逐漸齊備,煎、炒、烹、炸等烹飪手法才初步完善。
川菜菜系到了宋朝才一枝獨秀,五顏六色的仿葷素食到宋朝才遍地開花,餐桌飯局的各種規矩也是到了宋朝才基本定型。
中國自古採「分餐制」,像日本料理般每人一份,後來演變成「共餐制」。
古代用餐時和西方人一樣,離不開刀叉,後來才改用筷子。
漢朝人吃飯時席地跪坐,到了宋朝才能好好坐在椅子上進食。
大開眼界的宋人飲食
◎鮑魚之肆的鮑魚不是鮑魚?
◎廣東菜竟然嚇死人?
◎古代也有食安問題,病死馬肉佯稱鹿肉?
◎今日拍賣市場上天價的宋瓷,居然是窮人用的器具?
◎敬酒時,為何大家共用一個酒杯?
◎宋朝沒冰箱,怎麼有冰品可吃?
◎宋朝已有川菜,但當時沒辣椒怎麼辦?
作者身為資深饕客,獨家考證史料、典故,化身主人翁帶著讀者穿越回到宋朝,從飲食習慣、食品種類和飯局座次等細節比較古今異同,細說為什麼當朝「最好吃」!除了介紹歷史文化、飲食特色,更帶領你體會當時的生活情趣。
原來開飯川食堂是來自於福利川菜,以前就常常跑去桃園吃福利川菜,那開飯川食堂將會是一個熟悉的滋味,之前路過幾間不同分店的開飯川食堂,但始終沒有時間前往,這次正好遇到同事有共同的時間,並得知遠東巨城也開設了開飯川食堂,那就擇日不如撞期,下班後就從林口殺往新竹,在林口工作久了,有時覺得去台北很遠,反而往桃園新竹方便許多。

鮮香麻辣、本格川味,前一陣子才閱讀過宋朝飯局一書,大致了解辣椒是外地產物,而川菜的起源不是在紅辣椒而是在花椒的麻,直到料理的演變過程才陸續添加了辣椒增色提味。
開飯川食堂(巨城店)
新竹市東區中央路229號7F(新竹BigCity遠東巨城)
03-515-2152
新竹遠東巨城位於新竹火車站和北新竹火車站之間,好像出站後兩邊走來這裡的距離都約一公里,算是很方便的地方。

來道巨城的七樓,努力的尋找,相信一定可以找到這間開飯川食堂。

大開幕路真是琳瑯滿目,到底開吃些甚麼好呢?小菜?開場?熱活場子?路上跑的牛呀?或豬呀?還是要雞?水中游的?土裡長的?來個蛋吧?吃豆腐?吃飯吃麵?湯湯水水?來個涼的?
這下子該吃些甚麼才好呢?

好啦!看著眼前的空碗盤,這樣僵持下去似乎也不好,那就來個幾道經典的佳餚吧!

開飯前還有杯可以續杯的果醋,這樣好!如果太辣了還可以用果醋輕輕口味。

第一盤登場的是流口水雞,想不到第一盤就是如此椒麻的開始,麻將配上蠟油又琳上花生米,重點是雞肉柔嫩,這樣開場會不會一發不可收拾呢?

竟然是如此下飯的菜當前,豈不該大口配配飯吃嗎?飯可以無限量供應,希望不會把自己吃成飯桶。

緊接著是這道剁椒牛肉(附生菜),搭配蘿蔓生菜吃,可真是帶勁。酸中帶辣,又有著生菜的清脆。

就這樣盛著吃,一口一口咬下,那酸紅豆跟泡椒混著牛肉粒,入口那攪動的滋味真是享受。

似乎去福利川菜時,總是不忘了乾煸四季豆這道菜,來這裡當然也不能錯過,除了吃乾煸四季豆外,那蔥薑肉末拌飯吃,更是開胃啊!

豆酥鱈魚之大塊,好久沒有這樣大塊大塊吃鱈魚,鋪上那現炒的豆酥,這豆酥並不膩人,搭配嫩鱈魚恰到好處。

老皮嫩肉這到菜,我始終搞不懂到底是嫩豆腐呢?還是嫩蛋呢?

翻滾吧!肥腸,終於來個紅通通的辣椒,爆炒過的蒜頭,原來中間還有杏鮑菇,算是所有菜餚中最辣最麻的一道,對於不吃辣的我,還是大口的咬下許多肥腸、蒜頭和杏鮑菇。

辣椒蕈菇雞湯上桌了!原是剝皮辣椒搭配筍子、蕈菇和雞肉所構成,辣椒配雞肉湯頭的甜美,就不需要我多加論述了。
只是吃到這樣感覺少了一點蔬果,所以後來還是加點了一樣菜。

很奇特的生菜,淋上麻醬,還在讓我思考到底綠色的是甚麼菜呢?
菜單寫著麻醬油麥菜,一時還搞不清楚,原來就是A菜,台語俗稱萵菜或萵仔菜,看來我對菜名的認識真是淺薄。

本次聚餐感謝開飯川食堂的招待,以及愛評網口碑劵的支持,才能有這樣一頓飽足的一餐。

離開前在注意到,原來開飯川食堂的吉祥物是大款朵頤的貓熊啊!
事實上我剛剛吃飯也吃得不少啊!
僅以本文向阿諾致敬!

應該有些人等著看我出糗,如何寫這集幾乎摧毀五六年級生回憶《Terminator 系列》第一、二集的偉大鉅作? 這篇電影觀後感,當然也不打算效法谷阿莫那種台客看電影的臭(酸)網(民)次文化。 我也不打算重複暴雷電影劇情。 而就單單從電影的特性中去引發一些可能的思考面。
備註:歡迎點播《魔鬼終結者五-創世契機》電影原聲瀏覽本文
【身為觀眾的一點抱怨】
相信看過第五集的觀眾都發現了這一集最大的問題,就是與第一、二集的TIME LINE完全錯序。
魔鬼終結者系列自從第三集徹底的成為喜劇片後,他相對也突顯了90年代後社會的一種人文素質低落的變遷。
90年代以先的音樂創作、電影創作或許科技、技術沒有那麼先進,但是質感與內容的細膩度等鋪陳都是當今2000年後的人文所遠遠不及的,速食文化與倫理的告別保守,相對也在許多創作上看見它的迂腐和人文基因的退化。
特別在超級英雄系列等電影特效不斷刺激觀眾大腦之後,很快在2000年後如今的我們能夠看出哪些動畫與特效是「假」的?
現在的五六年級生回想早期成龍演警察故事,親自跳樓、砸玻璃摔得頭破血流、頸椎斷真是何苦?
只能怪當年電腦科技不發達,否則成龍大可以不用這麼拿命來譜寫警察故事給予觀眾的喝彩。
可是到了《警察故事2013》相信五六年級生一定有種:「這不是警察故事!!!」的強烈感觸。
我們看見了一個個大量動畫的特效,如同魔鬼終結者系列的強度,其實到了第二集結束後,就已經無法再突破第二集水銀機器人的特效創意了。
不論第三集的女模水銀+機械人,或是第五集的磁鐵+水銀機械人,都不斷陳述著「糟糕!1991的T-1000已經到達了編劇構想的未來科技巔峰!」要再打破水銀機器人的除非是驚奇四超人或是蜘蛛人電影中的沙人,但那樣就毀了!
難不成抄襲一下西元二千年的好萊塢電影「透明人」嗎?
所有誇張的變形金剛都在這短短十年的動畫電影中,加強刺激到了死胡同。
【另一個幻想】
如果是變形金鋼人打阿諾呢?
如果是阿諾打透明人呢?
如果是驚奇四超人橡皮人或石頭人PK阿諾呢?
如果是萬磁王VS阿諾呢?
為什麼不是哥吉拉回到未來?
為什麼不是阿諾回到冷戰時代,對決藍波?
或者為什麼不是終極戰士或是異形來到2029年後對決天網?最後阿諾打趴外星人,回到過去殺更多外星人?
為什麼不是耶穌復活,天網被上帝摧毀?
假設沙拉康納的孩子:約翰·康納反正第五集說他就是失敗了。
不論他是死了還是變成名符其實的萬惡大魔頭,假設人類就是失敗了,然後讓機械人掌控一個無聊透頂的地球一萬年,然後呢?然後可能就需要外星人與基督再來了。所以導演必須要在「時間」上大做文章,以至於第五集把許多偽科學理論加進本劇中。但也非常值得反過來從「時空」問題中,看見一點生命價值與福音的意義。
第一,時間證明了生命的誕生是浩瀚無比的神蹟。
第二,無論人類結局如何?對相信上帝公義與拯救的人來說,地球問題最終都會被賦予答案。
【以下關於我的電影觀後心得....】
為了本劇,筆者去買了幾本書來翻閱...。
第一本是由日本天文學博士 二間瀨敏史所著《圖解時間簡史》
第二本是被稱為"當代愛因斯坦,全球頂尖幹細胞科學家、複製瀕危生物的第一人,"遴選為2014年時代百大影響力人物--羅伯.蘭薩所著的《宇宙從我中心生起》。
第三本是《世界觀WORLDVIEWS現代年輕人必懂得科學哲學與科學史》由台師大物理系教授姚珩所審訂。
從這三本書對「廣義相對論與狹義相對論」以及量子、黑洞、蟲洞、時間機器等可能性,去反思魔鬼終結者五的亂序合理性。
順道一提有趣的是,原本筆者誤以為《魔鬼終結者系列》老是把天網開發的主要科學家是黑人這件事,歸類為白人世界對黑人的歧視。但察覺後發現一個巧合,原來製造時光機器的科學家大有人在!
其中美國第七十九位黑人物理博士馬雷特,同時也是《時光旅人》一書作者(中譯本由天下文化出版)。
他任教於康乃狄克大學的理論物理學家,一九七三年拿到博士學位。他在重要的物理學期刊上,發表了許多論文,討論時光旅行的可能性;報章雜誌與電視如《華爾街日報》、《滾石》、《村聲》、《新科學家》、CNN、BBC、Discovery 也爭相報導他的時光旅行理論。目前他正在籌建全世界第一部理論上最可行的時光機器。
他,就是一位製造時光機器的黑人科學家。
也難怪沙拉康納在第二集要刺殺的科學家是個黑人。
上述幾本書中,都以科學為名,極盡可能的將某些愈看愈不科學的幻想試圖學術化與理論化。
就電影第五集來看,沙拉康納的先生,從未來回到過去,與自己的童年面對面,來詮釋「兩個平行時空的同一個人相見、對話。」這真是不相對的瘋狂逆天!
筆者自己做了非常簡易的反思,請讀者現在可以選擇做兩個動作。
第一,拿出你的食指,左右快速搖晃或是旋轉劃圈,基本上不需要超光速,你可以很快看見「兩個食指」出現在同一個時空。
第二,請讀者拿出一個杯子,裡面裝一顆彈珠,然後開始拿著杯子旋轉那顆彈珠,你會看見彈珠的每個過去、現在、未來的方向時態。他成了一條線,每條線都是這顆彈珠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但是重點是當你的食指靜止搖晃與杯子停止旋轉,你的食指與彈珠就回到了「現在」的當下時態。
意思是,科學家認為超光速可以回到一個過去的時空,我認為他只能看見一個靜止的「殘影」,而超光速只是將時間緩慢到一個幾近靜止的狀態,可是他仍以雷同奈米般的細微速度,看見一個距離(A)與當下時間的[B]的過程殘影。
能否看見已經消逝的「清末民初」呢?實際上應是不可能的。因為那個時間隨著殘影中的實際史地變化,銷化了。
我們無法在超光速中看見台北101建蓋前的畫面,因為規與矩的中心點,並不是事件當下的超光速。
而這個超光速如果能看見101的建蓋前後,他只能從建蓋完工前的一個起點,如同橡皮筋依樣將時間拉開延展,在101建造完工後的B點,看見A點。但當超光速的運作結束,時間告別的殘影將是A點。但真正的時間永遠是現代進行式的B點。而人類或許可以透過超光速停留在A點,但他無法在A點的速度單位為前提,對靜止的時間,做低於超光速的歷史改變,可實際能夠改變時間與歷史的-只有創造時間的永恆上帝!
至少,就超人類與機械物理科學而論,「禱告神,是最佳的時間機器」。
你改變不了過去的錯誤,也因著因果理論的A導致你我今天的B,我們或許懊悔在A時段,為何我們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犯下了一個無法原諒自己的錯誤?可是透過沒有時間限制的永恆者,我們能夠祈禱,創造時間者,能因著我們內心的轉變與回應,祂能夠介入每個B的未來C,在下一個B還沒有誕生之前,在宇宙的膨脹中,將一個出人意料的C,改寫我們今天的A,而我們現在就能曉得,每個A都應該獻給神,好好的在當下停止作惡,並且誠心悔悟,祈禱上主在人類極為有限的時間中;出手幫助我們!
Q:如果第五集的時光粒子機器,因為超光速造成黑洞,而讓第五集的腳色吸入黑洞,他是否能夠去到設定的時間年、月、日呢?
筆者認為假設可行,它或許會產生幾種非常詭異的實際效應。
1.因為機器無法控制形而上的時間,你會去到一個無法被指定的時間。然後男主角一事無成去到美國南北戰爭時期,拯救黑奴,成為一個傳道人,因此他的未來也不會遇到莎拉康納,就不會生下約翰康納,所以人類未來沒有天網,只有一堆教堂。
2.人的肉體也擠進了時光隧道中,喚醒身體成長基因,男主角從2025年回到了1991年結果肉體變回了青少年,它的大腦也消滅了1991年後的所有記憶,男主角變成馬路逛大街的痞子,預設的人類與機器大戰未來同樣消滅。
3.人類肉體因為無法在超光速的粒子撞擊與旋轉中生存,男主角變成一團肉泥。機械人也變成一堆廢鐵,THE END。(還記得蒼蠅人某一幕嗎?)
又因為科學家相信當任何物質被吸入黑洞,那個物質實際上就從宇宙和時間中被消滅。它將「不存在」,也就是「永遠的死亡」。那麼假設黑洞如同時間的漩渦一般,將人從一個時空的漩渦上方,吸進漩渦的底部,它進入另一個未知的超四次元,好吧!假設它去到了所謂假設存在的「平行(殘影)時空」,你和自己童年的自己見面,你甚至可以派機器人殺死過去的自己或自己的母親。
那個B次元的一個歷史改變,等於另一個A次元的整體消滅。
因為所有你在A次元幫助過,握過手的朋友、親人,給予他人記憶的對象。通通都因為「你」的曾經存在而決定他們的曾經存在,當你在一個次元消滅,哪怕是與你擦身而過的路人,都必須因為曾經與「你的程式語言連結」而決定他們同樣被消滅。
每個人與每個人擦身而過,被影子劃過,都在乎「時間存在的理由」。
妳可以從中意識到生命的行住坐臥,都是神蹟!
怎麼說呢?更簡單的說,每個人都是預定得救的!這非常符合時間的彌賽亞耶穌所說:「神乃願人人都得救,不願一人沉淪!」
每個人的存在都是大神蹟!人類歷史有幾千幾萬年,我們先從自己去設想,你可曾設想過,自我肉身的當下存有,是萬丈宇宙中一個夸克般的星火,卻是人類在歷經上萬年時間歷史的演進中,某兩個人的際遇和相遇,在一個如今是殘影的每個世紀的時間中,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相識、結合、生孕 x 人類生命歷史的時間年代總和。
避過每個時間年代的政治鬥爭、戰爭、屠殺、疾病、意外、凶殺、不孕、避孕從公元前數千年,而如今,有了2015年的「你」、「我」、「他」與你我他身邊擦身而過的「路人甲乙丙丁」。
我們的存在,是一個時間橡皮筋極大拉力下殘影(A-B)中間,在每個時間的當下「B」。
這是為什麼當我們再一次讀到聖經說:「詩127:3 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時,我們真的該痛徹心扉的檢討,當今少子化的問題,與我們如今世代,對於婚姻、生孕、家庭倫理的輕視與自私。
我們一人在世代的消滅,等於消滅了過去數千、數萬年每一個非常小的機率下,被全能的上主所保守的「祖先父母的結合與存在」。我們這一代的消滅,消滅了過去的存有,與自己延伸至未來的存有。
每個年代都有它的痛苦與難為,短短七十年前,人們還必須經歷二次世界大戰。
我們如今的存在,怎能說是「偶然」呢?
我們怎麼輕看「自殺」的罪呢?
我們怎麼能輕看「兩性道德與家庭倫理」的序亂在人類短暫的時間宇宙中不是嚴重的錯誤呢?
我們怎能看「自己的存在」與未來上百上千年後的時間進展,沒有「時間殘影的當下責任」呢?
魔鬼終結者五時間的錯序的可能性,之所以不可能存在,最終只有一個原因,就是我們生命的載體是「血肉」。
血肉與骨骼的生長,正是因為時間的記憶所引發的增長與衰老,假設在數個時間記憶點的快轉下,我們只是瞬間衰老而死亡。而不可能返老孩童,或假設是返老還童成功,魔鬼終結者真正錯亂的將不會只有時間,還會包括人體的形態改變。說不定就曾經因為有科學家實驗成功,創造了近光速或是超光速的飛碟飛行器,最後自己的肉體隨著時間X速度的時間記憶+肉體的物理改變,肉體變成頭大身體小的UMA(未知生物),被人誤以為是外星人。
最後飛碟實驗墜毀時,CIA隱瞞了第五實驗區的實驗失敗。
好吧!再扯下去我可能就要被暗殺了。
總之,每個人生命存在都是萬丈宇宙時間流轉結果所誕生與實存的大神蹟,「我們」應該趁自己還沒有成為時間的殘影之前,好好為每個當下成為殘影下的下一刻,留下永恆的印記與作為。
我們不當自私的摧毀倫理道德,更該捍衛它!
並且讓我們誠心祈禱創造時間的永恆者,祝福正在看這篇文章的每個「你」,願創造時間的永恆者,赦免我們的每個人生過去的時態下所種下的BUG,幫助當下軟弱無助的我們,扶持我們的每段未來,都有指望!
耶利米書29:11 上主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
本心得為白懷特所撰寫
魔鬼終結者:創世契機 Terminator : Genisys
上映日期:2015-07-02
類 型:科幻、動作
片 長:2時06分
導 演:《雷神索爾2:黑暗世界》艾倫泰勒
演 員:《鋼鐵墳墓》、阿諾史瓦辛格、艾蜜莉克拉克
發行公司:派拉蒙
影片年份:2015
出 品 國:USA
出 品:Annapurna Pictures
語 言:English
相關商品:
劇情簡介:
2029年的未來世界,在與超級電腦「天網」的戰爭中,人類反抗者進行頑強抵抗,領袖約翰康納(傑森克拉克 飾)將他忠實的戰士凱爾雷斯(傑寇特尼)派回1984年,以保護自己的母親莎拉康納(艾蜜莉克拉克 飾)不被機器人殺害。
而莎拉康納−救世主(約翰康納)之母在年僅9歲時就因為成為孤兒而被一個魔鬼終結者收養。從那時起,她就被阿諾史瓦辛格所扮演的T-800撫養長大,這個機器人的程式設計是用來防衛而不是殺戮。也因此,讓莎拉康納成為了一個擅長使用狙擊槍且不喜與人交涉的反社會人格,但是卻無法深刻體會人類細微情感變化。
兩派人馬在洛杉磯,激烈戰鬥,時間軸破碎,莎拉和凱爾瑞斯全裸搭乘時光機來到2017年的舊金山,試圖阻止「天網」啟動飛彈防禦系統,造成30億人死亡的審判日發生。
東西之間的距離,平日在林口上班,這次往東而行,來到了內湖尋訪,探索鮮少前往的品味之地,內湖有滿多的食堂林立,但礙於人在大台北的最西方上班,往東去就會犯懶,這次因著同事開車,上了高速公路,這樣的距離就不是問題,同時也可以享受下班後一起吃喝的時光。

新澤食酒是一個傍晚才開始營業的居酒屋,營業到深夜一點,正適合下班後放鬆,又能安逸的喝點小酒,吃點小吃,好好的享受勞碌所得的美好。
新澤食酒
台北市內湖區金湖路54號一樓
0287921576
搭捷運到內湖站就可以抵達,順著路到金湖路右轉,不難找著新澤食酒。

五點半下班,天還沒有黑就已經抵達了新澤食酒,看來林口到內湖在尖峰時間的路程,並未想像中艱辛。

門口以該掛起營業中的牌子,那就直接進門來好好享用,下班後的美味時光。

這一次的饗宴,來自於愛評網的口碑體驗,上方擁有數道佳餚,店家相當客氣的招待,真是一個不錯的體驗環境,以下就來讓我慢慢地介紹菜餚。

廚房和吧檯正在忙碌地張羅,準備加一盤盤美味端上客人面前,這裡沒有菜單,直接看吧台上的料理,隨點隨做。

餐前先來盤醃蘿蔔,酸酸甜甜的正是激發味蕾,挑起食慾的好物。

來杯啤酒正適合搭配今天的菜餚。

不喝酒的朋友,也可以來杯可爾必思,清涼一下。

碗筷預備好了,剩下的就是期待端上桌的美味。

綜合生魚片,有大家喜愛的鮭魚生魚片,另外白肉部分應該是旗魚吧?
我不太搞得懂甚麼於是甚麼魚,除了紅白條紋的鮭魚外,我認識的魚真的很少。
生魚片的口感順口,搭配魚卵吃更帶著豐富的滋味。

口碑卷以外我加點了海鮮蒸餃,鮮蝦味濃郁,感覺有點想港式蒸點。

搭配上蔥蒜醬油,讓餃子增添許多的滋味。

海鮮烏龍麵,本來以為是炒烏龍,結果出來的是蒸烏龍。
大蝦、蛤蠣,還有魷魚牡蠣等等,搭配蔥薑,濃郁的酒味,原來烏龍麵還能這樣做法啊!

蒸牛嘴邊肉,原來牛嘴邊肉是這樣的滋味,搭配上吸附肉汁的蘿蔔,讓人留戀的一道料理。
入口即化的軟嫩,真是一絕啊!

糯米椒松阪豬,平常吃多了鹽烤松阪豬,這次就來換個滋味,看看有甚麼不一樣呢?
糯米椒外表看似跟辣椒一樣,但卻不帶什麼辣味,跟吃甜椒是一樣的,配上口感獨特的松阪豬,感覺上沒搭配碗飯,實在是愧對了這盤糯米椒松阪豬,這真是下飯的好菜啊!

鹽烤雞腿排,可是單純的美味,沒有額外的調味,讓雞腿肉本身的滋味搭配適當的火候,讓外皮脆內層嫩。
淋上檸檬,沾上椒鹽,質樸的感受雞肉的鮮味。

最後上來的是季節海鮮,原來今天上菜的是鹽烤鮭魚頭!
這正合我意,吃著魚頭周邊的肉,吃著膠質的窩,結束了今天的品嚐之旅。

排滿酒瓶的一角落,若能這樣開懷暢飲的滋味是甚麼呢?但這景之處可是男廁所,想想還是不要的好。

連洗手台都布置的這麼精緻,真是用心的店家。

感謝店家的招待,並感謝愛評網的口碑劵,才能有這次豐富的下班同事聚集的時光。
巷弄中總是會有一些驚奇,一次亂鑽巷子的夜晚,發現了這間店面,本來以為是吃披薩的店,結果完全錯誤了,竟然是法式薄餅,想到法式薄餅我也只吃過餐後甜點,當正餐吃的鹹餅,這還是我第一次享用,看來還有太多世界料理,我還未能觸及到啊!

名片上的廚師,正式店裡廚師的畫像,主打法式薄餅,能夠讓我吃得飽足嗎?這真是令人困惑的一餐。
LE PUZZLE 法式薄餅小酒館
新北市板橋區文化路一段285巷2弄30號1樓
02-2252-2242
店面位置我不知道要怎麼指引,只能說在致理技術學院後門旁的巷子中,從文化路一段上的小七轉進巷子,應該就有機會找到了吧?

法式鹹薄餅的樣式如此多,我該從何處開始呢?既然不知道該如何選擇,那就先來點個布列塔尼經典風味的來試試看。

法國火腿、愛曼塔乳酪、太陽蛋,蕎麥的薄餅,這樣的組合吃起來很很特別,原來鹹薄餅吃起來比吃甜餅要有意思多了。

不過這一的份量真的不足我享用,所以還是來個歡樂大拼盤徹底的歡樂一下!

有薯條、薯塊、炸魚、雞塊、起司薯球還有洋蔥,這樣絕對吃的足夠了!吃的歡樂又相當滿足。

疑?怎麼會有起司配上法式麵包呢?我真不是一個吃貨,完全不知道這些起司有什麼不同,叫什麼名字,但最起碼吃得出來味道是不一樣的。

既然是小酒館,沒小酌一杯這樣就不枉來到酒館,還是暢快一下吧!

吃飽喝足之後,還是來一份法式甜薄餅,這樣才能算是完整的一餐。

就來個蜂蜜考杏仁薄餅,香脆的杏仁淋上蜂蜜,這是一個完滿的句點!
這是值得優閒生活享受的一餐!
本書內容就像一本日記書,是作者決定在一年的時間內儘量照著聖經指示的字面意思過生活,如遵守十誡、愛鄰居、生養眾多(在體驗過聖經的生中還一次來了兩個,真是不錯)….等。
但覺得作者是個很誠實的人,因為他承認,過聖經生活的原因之一是為了寫書賺錢。所以,作者很坦承的把他的外在表現和內心活動都寫了出來,所以我們在書中可以看到,作者的內外在的天人交戰和矛盾掙扎。我的理智告訴我,我應該同情一下作者,但是有一些文章的過程卻令我有些爆笑(把我的快樂建築在作者的痛苦上,這點我真的十分感到很抱歉)。
作者過聖經的字面意思的生活這一年中,也是作者的追求靈性之旅,並同時也是聖經探索之旅。因此,看《我的聖經狂想曲》,就像跟隨著作者一起探討在聖經的內容,並且就好像一個對聖經好奇的人,針對有所懷疑的各處,努力的親自去時形探討。
作者實行一年聖經生活之後,他發現,他得到的收穫多於他預計的多。雖然作者並沒有很明確告訴大家在信仰中有得什麼轉變,但卻明白寫道出,做選擇並非一定的壞事,在這一年中幫助了作者把選擇範圍做了一些限制,我想這可能是指作者在教育孩子、道德及價值觀的選擇吧!
而我看完《我的聖經狂想曲》之後,也有相同的感覺。原本以為,頂多就是內容很有趣,笑一笑就過去了。不過,實際上,大大的超過我的預期。看完這本書時,也讓我反思自己的信仰及種種…。
比如,在現在的信仰中似乎有許多巨型或主流教會常會講一種「昌盛的福音」,宣講的信息就是基督徒若遵循神的教訓,堅定信仰、上教會、捐出十分之一的收入,神就會祝福您,讓您有很有錢、神會賜福您成功。告訴大家,神的祝福是在生命各方面都能昌盛亨通﹐包括身心健康和財物豐足,似乎就好像在強調人若相信就要宣告出來﹐就能讓神的作為可以顯現。(我的個性或許比較偏理性,在信仰上也不是喜歡聽到這樣訊息的基督徒,因此聽到這樣訊息時,太多會令我反感及不太認同。或許自己也不是很容易被說服,所以有時在討論信仰議題時,也會被一些堅持自己理念的基督徒朋友們給UNFRIEND)
所以有時就會思想,難道信仰也是一種「自助餐」嗎?意思就是只挑選想要遵守的聖經部份,從聖經裡挑挑揀揀的,會不會毀了它的可信性呢?會不會讓它站不穩呢?並且只吃主廚做出來的料理,或吃料理出的小文章點心,但自己卻從不自己去閱讀聖經及思想,這樣的信仰是真實的嗎?
最後,願我們大家都能擁有一個積極正面的態度在建立信仰及與上帝的關係,不是假於他人的手中而建立。我相信,當我們真實認真所付出時,我保證必有驚人的回報。
本心得為貓熊撰寫。
我的聖經狂想曲
The Year of Living Biblically
作者: 賈各布斯
原文作者:A. J. Jacobs
譯者:黃芳田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09/07/31
購買資訊:
簡介:
完成「一年讀完整部大英百科全書」這項追求最高知識的大業後,小賈也和太太喜獲麟兒。然而他突然覺得,萬一自己只重視知識、對宗教冷感,錯過了也許不可或缺的靈性經驗,讓兒子的人生有缺憾,該怎麼辦?於是他再次做了重大決定:決心花一整年時間,在生活中完全按照聖經的字面意思徹底實踐!他想要體驗聖經的真正涵義,追尋前所未有的精神生活。
他先條列出聖經的律法、建議與忠告,最後累積出72頁、700多條需要遵守的規範。他不僅買來各種版本、各種詮釋的聖經,並在這一年請教許多基督教牧師、猶太拉比、天主教神父、各種靈性導師等,希望豐富自己對於聖經的理解。他也前往各地拜訪仍舊忠於聖經字面意義的團體與教派,與他們一起探討聖經真義。
追尋聖經真諦的這一年,小賈的生活比閱讀大英百科時期有了更巨大的改變,例如因為聖經規定頭的周圍不可剃,他留了一把大鬍子(結果不時嚇哭路上的小孩);他盡力每天虔心禱告三次(結果心裡想的是要幫手機充電)、到以色列沙漠牧羊(結果牧兩百頭羊讓他自覺很有管理才能)、週六安息日不看e-mail(結果還是忍不住一直看)......等等,精采爆笑程度不遜《我的大英百科狂想曲》,但多了對人類精神生活與宗教觀的思考,令人深思且拍案叫絕。
什麼是態度呢?
態度是個人對他人、對事物的較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內在反應傾向。態度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在人的活動當中形成的,是由一定的物件引起的。如喜愛某個人,反對某件事等等。態度是可以改變的。當個人所處的社會環境和團體出現某種變化或新規定時,會引起個人某些態度的轉變;當個人所屬的群體,個人在群體中所擔當的角色發生改變時,也會引起某些態度的改變;當有威信的宣傳者向個人宣傳一些可信的消息、資料時,也能引起態度的改變。
態度就是內心的想法和表現。態度態只有兩種,積極的和消極的。
積極的態度,就是心靈的健康和營養。健康的心靈能吸引財富、成功、快樂和身體健康。
消極的態度,卻是心靈的垃圾。病態的心靈,不僅排斥財富、成功、快樂和健康,甚至會奪走生活中所有的一切。
任何事物都有積極的一面和消極的一面。這就要看你的態度是積極的好還是消極的。如果你是積極的,你看到的就是樂觀、進步、向上的一面,你的生活、工作、人際關係及周圍的一切就都是成功向上的;如果你是消極的,你看到的就是悲觀、失望、灰暗的一面,你的人生自然也就樂觀不起來。
然而我們的態度就是我們內心的核心,我們的態度代表真正的我們。而很多的時候我很很容易會戴起面具裝出高尚的樣子,希望別人對我們刮目相看,覺得我們很了不起。但我們的態度會洩露真正的我們,當我們可能態度不好時就是表示人生就不順利、態度好時表示人生就順利。但我們要知道沒有人能影響你的態度、沒有人能控制你的態度,或許有些人會想說:我需要有人幫助我改變態度,請幫我控制態度,教我怎麼做,教我怎麼讓別人喜歡我。但我想這是不可能的,除非只有把你變成機器人;因為你的態度代表真正的你,這是內心深處的你,只有你能完全控制自己的態度,只有你能決定從現在的態度是如何表現,不是嗎?
我深記得書中說到一句話:『每天早上醒,你有二種選擇,你可以選擇讓自己心情保持愉快,或讓自己難過。』也就是每當我們每天早上起床打開被單,深戶呼吸,然後可以說:「早安,上帝。」或則心不甘情不願地下床說:「天啊!是早上了。」;或許我們無法掌控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每一件事,但是,我們可以選擇如何回應所面臨的處境。所以我們可以選擇是要擁有一個好心情或壞心情,重點在於:我們是如何的選擇。
最後,我們若想擁有一個積極正面的態度,就必須全力以赴。雖然在這一本書中,教導了我們如何發展出一個有助於我們積極正面態度的方法。但是,做不做還是操之在我們,但當你有所付出時,我保證必有驚人的回報。
本心得貓學撰寫於2003/10/28
態度萬歲
Attitude is Everything:10 Life-Changing Steps to Turning Attitude into Action
作者: 凱斯.哈瑞爾
原文作者:Keith Harrell
譯者:李淑華、劉士華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03/06/01
語言:繁體中文
購買資訊:
簡介:
態度,進入贏者圈的第三把金鑰匙!
往昔,顯赫的家世與名校學歷是人生勝出的關鍵,
如果你無緣擁有,那麼「態度」將是你唯一勝出的機會,
更何況在家世與學歷的優勢已不絕對的今日。
態度是做每件事的基石與支柱,
在掌握個人和專業生活的過程中更至為關鍵,
本書將引導你建立有利自己的最佳態度。
先前已看過了《熊麻吉》,這次就趁著兄弟們聚集的餐後,一起來去電影院消磨光陰,當然就選上了這一部熊麻吉2,而一二集一樣都有許多低俗的笑點,算是成人的低俗幽默吧!難怪是限制級,真實無誤。
而這次的內容觸及的議題更深,談論的是人權的議題,到底Ted是不是人呢?人又要如何定義呢?從外表來看,Ted只是一個有靈的填充玩具,但是否該賦予在法律上的人權呢?值得思考的議題。

這一對雷雷夥伴先後都進入了婚姻,但婚姻的際遇卻完全不同,到底追求婚姻的目的會是什麼呢?婚姻之後還沒有多少的時間呢?在第一集的熊麻吉呈現出來的是兄弟重要,還是情人重要,但第二集一開始就可以明白,到頭來還是兄弟在身邊,最初因為兄弟之間爭議惹來女友的不滿,但結婚後短暫的忍耐這樣的關係之後,結局果然就是分開,不難預料的事情。

這次主軸則是Ted進入婚姻之後的故事,到底這樣的關係在日常生活會有什麼改變呢?情人與伴侶,是否可以結合再一起,還是真的如多數人所言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呢?抑或著進入婚姻只是一種修練忍耐的開始呢?這個議題似乎不是我能多談,畢竟婚姻對我都只是一個未知數,所以還是只能談論電影中的Ted。

這次Ted在婚姻中觸礁了,面對財米油鹽醬醋茶的日子,每天所需要看的帳單和收支的平衡,讓夫妻的關係越來越緊繃,或許兩人相處久了,沒有一個新的價值產生,那就會變成不斷的耗損,這時同事們建議他們需要擁有小孩,但是絨毛玩具要怎麼生小孩呢?最後只能選擇捐精和領養一途。
但這樣的選擇觸及到法律的議題,就演變出到底Ted是人還是物,後面就演變出許多的思考問題,這就留給各位在電影中慢慢體會了。

人權的議題似乎很難馬上有答案,在身體結構上Ted還是絨毛玩具,但在心靈層面卻是一個有自由意思的個體,在法庭上的辯護能著重怎樣的議題呢?
畢竟法律上有許多條文的限制,所需要看得既受如何找到支持的論點,如何論述事情來凸顯問題的存在。

這次找上了這位年輕的女律師,幫忙打這樣的人權官司,結果當然就是敗訴,才會有後續延伸的議題探討,劇情內容的發展。
最終呈現的結果是因為彼此的愛,所以人之所以為人;這個論述雖然有點陳腔濫調,但卻以不失對於人特質的思索。
最後影片中雖然都有許多呼麻的內容,但也呈現出呼麻之後的問題,不理智的行為和對身體上的傷害,但為什麼有這些問題,還是會繼續選擇吸毒呢?這真是讓人無法理解的世界。
熊麻吉2 Ted 2
上映日期:2015-06-25
類 型:喜劇
片 長:1時55分
導 演:《熊麻吉》塞思麥克法蘭
演 員:《熊麻吉》馬克華伯格、《悲慘世界》亞曼達席菲德、《即刻救援3》連恩尼遜、《露西》摩根費里曼、《熊麻吉》潔西卡芭
發行公司:環球影業
影片年份:2015
出 品 國:USA
出 品:Universal Pictures, Fuzzy Door Productions
語 言:English
相關商品:
劇情簡介:
2012年票房大黑馬《熊麻吉》打破全台影史限制級喜劇類開片票房最高記錄,全台票房高達二億四千三百萬新台幣,一隻史上最賤,反差極大且有練過的18禁熊熊,個性超high,擅長把妹、開趴、哈草和熊抱成功擄獲全球觀眾的心。
2015年《熊麻吉2》,同樣由塞思麥克法蘭自編自導自演,主要演員馬克華伯格、亞曼達席菲德、連恩尼遜、摩根費里曼和潔西卡芭絲…等。
這集熊熊泰德和女友結婚,想要有小孩,但彼此無法正常生育,必須尋找捐精者,且必須證明泰德是個活生生的動物,有合法為人父的權利,為此特別找來金髮美女律師來打官司。
有時在台北車站還真的不知道要吃什麼,其實台北車站二樓的食物我都興趣缺缺,也不是說不好吃,只是人太多讓我不太想去找吃的,畢竟為了消費還要排隊,這不合我的個性,竟然是消費當然是要愉快,而不是在那邊消磨等候時間,不過臨時又想不到要吃什麼,只好上二樓來選一選。

正好上來就看到這間御宴和風鐵板料理,反正還沒有吃過,就藉這一次機會來品嘗看看,這是一個怎樣的鐵板燒,不過不是坐在鐵板前,而是坐在一旁的座位等候上菜。
御宴和風鐵板料理(微風台北車站店)
台北市中正區北平西路3號2樓
02-2312-2163
店面在台北火車站二樓的微風廣場,反正到二樓繞個幾圈,應該是找的到的啦!

這裡鐵板燒是走套餐的方式,先上來了一份和風沙拉。

另外和風當然就會有日式料理的代表作,茶碗蒸應該可以算是吧!

番茄洋蔥的蔬菜湯,大概也可以稱作羅宋湯吧?這是屬於清湯的一種。

白飯上面一定要灑下芝麻海苔,這樣才會有和風的感覺吧?

炒了點青菜,這是小白菜嗎?遭了我還是比較習慣吃鐵板燒時,搭配上豆芽菜和高麗菜。

主餐點了泰式雙鮮,有蝦仁和干貝,炒上蛋黃,吃起來還蠻順口。

但覺得還不夠過癮,所以還是要搭配上鐵板豆腐和蔥蛋,這樣才夠滿足吧!
繼續尋找不同的美味,天底下店這麼多,就算不重複吃,也很難真正吃完一遍。
更多內容
«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