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Plurk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新浪微博

最近在趕黑熊嚐百堡的進度,趕得比寫論文還要勤勞,人生總有許多追求的目標,文憑是一回事兒,但是人生的吃喝快樂的記載,更是無法取代的目標,想當初立下心智吃一百間店,寫下一百篇的漢堡食記,比讀大學的時光還要漫長,再這樣下去,可能就不是延畢可以解決,反而會落入放棄的局面。

為了避免落入這樣令人感傷的結果,只好請各位朋友多多包容,近期吃東西還是以吃漢堡為優先考量了!這次就來到位於永康街的EATING TIME。

EATING TIME

台北市台北市大安區永康街18號

02-2351-3663

店面位於永康街的前段,坐捷運可以到東門站,從永康街轉入,慢慢悠閒地散步,就可以走到這間悠閒的餐廳。

以前就經常路過 EATING TIME ,只是還沒有進去過,趁著傍晚的時光,與好朋友相聚,一起吃漢堡,人生還是值得好好享受美味。

看著菜單的開胃菜,眼前一亮的是 Eating Time 辣雞翅,當然就不須多做考慮,點下去享用就是了。

號稱噴汁漢堡,真的是這麼一回事嗎?只有實際品嘗過才會知道了,單價有一點點高,不過位於這種高房價的所在地,吃也變成了一種昂貴的享受。

最後還是加了80元升級套餐,來看看這裡湯的滋味,撒上些許的香菜,味道濃郁,不過最近還是比較喜歡喝清湯,或許覺得搭配濃湯太過濃郁了。

Eating Time 辣雞翅,搭配酸奶醬,那辣雞翅有著酸辣的味道,正好在漢堡出現前,享用完畢。

我點了一份起司培根漢堡,想說漢堡還是吃豬牛混搭的口味,這樣比較豐富多元。

培根間的香脆,不油膩,而起司半溶在牛肉漢堡排上,更是挑動人的味蕾。

金黃香脆的薯條,讓嘴饞的人生,可以多一份滿足。

一旁搭配漢堡的生菜、酸黃瓜、番茄、洋蔥,等待著被包裹進漢堡中,讓飲食能更加均衡。

就這樣塞著飽滿,而缺乏一些美感,但渴望大口咬下的誘惑,無法讓我再繼續在意外觀,能趕快吃下去,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

朋友點了這份瑞士蘑菇漢堡,搭配上薯泥,似乎這薯泥比漢堡還搶眼。

看來是淋上肉汁的薯泥,增添了許多的風味,不孤單成雙的浸泡在醬料中。

至於那瑞士起司包裹著蘑菇,讓濃郁柚相黏,不分彼此的再一起,讓人好想馬上入嘴體會這廂年的感受。

繼續努力吃著漢堡,究竟論文和嚐百堡,哪一個會是先達成的目標呢?這真是讓人匪夷所思的選項。

若想知道更多的漢堡資訊,歡迎加入漢堡人生粉絲專頁!

  即使我現在是一名個基督徒,我仍常問自己,我為什麼而活呢?

  我會如此的思想,也不知是不是自己現在對信仰出了問題及疑惑。

  在退伍後,進入社會的一開始,我是一無所有,好不容易找尋到一份工作謀求養活自己,使自己生活感覺穩定許多;但在此時週邊的友人,開始尋問我未來的方向,問我有沒有要在進修、要找有前途的工作、何時結婚、、、等等的問題。在這外在環境的壓力下,於是我開始十分嚴肅的問自己:人為什麼而活?難道人活著就是要去追尋金錢、名利、權勢、地位嗎?

  於是在前一個多月前我向人借了一本書,托爾斯泰的《人為什麼而活》。這本書的內容,是以聖經裡基督信仰的一些重要概念為主軸,所發展出一個個小故事。其中的幾個故事,還是網路上流傳甚廣的。而我也慢慢地將這一本書看過,每次在看時,每次也在思想著自己的信仰及自己是為什麼而活,

  其實在信仰中我也明白,並非是在於生活的改變,而是心靈上的一種出走,離開牽絆心靈的種種現實,去回應一永恆的呼召:就在你現在的生活中,抬起臉向上,祂是生命意義的源頭,回應祂!

  或許是我心裡還是很剛硬吧!也或許我還對信仰上有許多的質疑,所以我很容易又恢復原來還未信主的思考的模式來對自己說:『我又不是聖人,也不是神,我若能在每日中生活中學習,一直有進步,那就足夠了。至於聖經上神所教導的,做不到又如何呢?太不了,就不要上天堂嗎?就別拿這些來折騰自己了。因為日子還是得過下去哪。』

  我想,我真地是要重新思索生命意義的問題,尋找生命的意義,這也許並不是一次就能一勞永逸的簡單,也許生命的意義需要從經歷中去完成它自己。最初,生命意義是源於一個聲音,就是讓自己向生命的創造者敞開,然後,生命意義的尋得是要從手中拿掉自己最依賴的,依賴到幾乎已取代神的呼召的某樣最愛。這是個奧秘,只有雙手敞開放棄最愛的人,才懂得這個層次的意義探索,對生命本身的祝福。我想從這過程中,生命向度向更深的意義開展。一生的追隨呼召,一生的把最在乎的事物敞開給神,從操練中走離漫無意義,並懼怕失去的框框。

  然而對我來說,我真該重新去面對一些事情及心態,也重新去經營自己的生命;也或許現在我,還有一些模糊不肯定該如何走人生下一步?但求神能賜給我智慧的心,知道怎樣走神要我走的人命及如何成為有福的人。

本篇心得貓熊撰寫於2003/10/14

人為什麼而活

作者:托爾斯泰

出版社:志文 

出版日期:1995/02/15

購買資訊:人為什麼而活

簡介:

  托爾斯泰是俄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文豪之一,這裡精選他文學思想和技巧已達爐火純青之境的短篇小說編為二集。

  第一集「人為什麼而活」搜集十篇,第二集「傻子伊凡」共收13篇,全書附托翁文學生涯及創作介紹及年譜。

  從這些深刻、動人的短篇小說裡讀者可以真切感受作者熾熱的人道光芒和聖者的胸懷,托翁不掙用教條的箴言,而是通過樸實的白描手法,傳達人與人之間的愛、信仰和希望。

分類:

  每每看到神學爭論的對話,總是帶著許多的玩味意涵,正如先前有過筆戰的保羅新觀,各提各的片面論點的詮釋,而未真正探討道核心詮釋的差異,很多時候並非能用單純的點去談面,最後變成大家霧裡看花,從來沒有真正釐清問題的核心,當然其中還有所謂的故步自封的封閉思想,反而讓許多的觀點不能更全面的探討。

  雖然看過這本書後,我還無法完全釐清保羅新觀的觀點,但大概可以搞清楚這個觀點的脈絡,主要是從保羅的身分背景探討,其中地在第一章就提到了保羅的三個面向,第一個面向是保羅的猶太教的背景;第二個面向是保羅希臘文化的背景;第三個面向是保羅所存在的世界觀。談論一個人的信仰思想的脈絡,本身就應該去探討各種成長環境所帶來的影響,而無法單從片面去認識,更無法從文字的論述單單去理解,文字表達本身就是受成長背景所產生的產物,因此在無法更多深入認識一個人的經歷,也就無法更多深入了解其文字描述的觀點。

  而在基督信仰長期存在的取代觀點,使得許多論述不願意探詢猶太信仰的根基,造成了無根基的解讀,更甚的是創造出一個不履行約,而任意更換約的神,難道這就為是一個正確的信仰嗎?舊約新約的一貫性這是需要先理解,而本書探討的保羅觀點則是經常發覺保羅書信的舊約脈絡,而往往我們錯把約當成律法,錯把履約的維繫關係,當作了行文主義,就這樣我們走在一個神學中有著許多矛盾的思維。

  因此本書可以帶來一些不同的觀點,透過這些觀點去認識保羅的書信內容中的涵義,而往往探討因信稱義的論點時,本身就有著許多的模糊用詞,首先並需要明確的定義何謂【信】,而又何謂【義】。當這兩個字都無法定義清楚時,當爭議產生時就只是一場片面解讀的爭議,既然要大家都喜歡片面解讀,那我也來一起加入這場無邊際的大混戰,在我看來因信稱義,所談論的是神的信實,成就了神的義,因神的信實的救贖,而履行神施行拯救呈現出來的義;神學的觀點從最基本處思維被複雜詮釋之後,最後又濃縮成為四個字時,這些含意就已經是無法單純解讀。

  面對神學不同的論述,需要的是更多的時間了解其觀點,而不是急於否定任何的論述,在這些論述的產生的脈絡,也可能發現到許多過去未被關注的範疇,而這些範疇是否可以讓我們更認識一個完整的神?這才是我們更需要去思考的事情,閱讀了保羅神學嶄新觀之後,讓我看見的是神的永約,從起初直到末了的信實,似乎信仰還有更多值得學習和探索的領域,有機會再來繼續深入了解這些觀點,使得自己能有更多的思維去認識神的心意。

保羅神學嶄新觀 Paul : New Perspectives

作者:賴特

原文作者:N. T. Wright

翻譯者:邵樟平、邵尹妙珍

出版社:天道書樓

出版日期:2008/05

購買資訊:保羅神學嶄新觀

簡介:

這是一本深入剖析保羅神學的著作 

第一章是一個概括的導論,接著的三章將檢視保羅的幾個重要主題:

創造與立約、彌賽亞與天啟、福音與帝國,它們在近期的一些研究中特別被強調,而作者將會在這幾章中預先標示出保羅思想運作的一些方式。

接著在第五、六和七章將會對保羅思想的主要神學輪廓,作一個小規模的系統性解說。

在最後一章,我們會基於這些研究,從一個新的角度簡單地檢視一些重要主題。 

本書十分強調從猶太人的背景去剖析保羅的思想。這可以說是本書最重要的特色。

此外,本書對新舊約作出了深入細緻和互相對照的解釋和論證。

這方面是本書最令人佩服,和最叫人獲益的地方。 

本書透過剖析保羅的神學,來揭示發源於耶穌基督的初期教會所持守的信仰系統。當你仔細的讀明本書,你便會發現這個信仰系統既能擴闊亦能修正你所持守的基督教信仰系統,令它更加圓融、更加博大和更加實際。

分類:

來去吃漢堡就對了!看了好多篇的部落格食記,真的吃漢堡的進度趕不上開店的速度,而我寫實際的速度,當然也沒趕上我吃漢堡的速度,雖然黑熊嚐百堡還在持續更新中,實際上也經吃過了超過百間,只是寫文的速度還遠遠的落後,有店開有店關,就這樣有著生生不息的美式漢堡誕生。

這次就來到了茱蒂漢堡,看看這裡的漢堡有些甚麼不一樣呢?

似乎從上班地方趕來這裡,時間上有點壓力,畢竟營業時間只到八點,這段路程真是相當緊張。

茱蒂漢堡 JUDY'S Burger & Brunch

新北市新店區中興路三段191號1樓

02-2910-8082

店面靠近大坪林捷運站,而中興路也是我常常從木柵返回家的路線之一,所以不難找到這個地方。

如果從台北往新店方向,在右手邊的路旁可以看到這黃色的凡布條,清楚地呈現出茱蒂漢堡!JUDY's!

店面空間不大,但座位還算夠,可以輕鬆享受漢堡的環境。

這裡的漢堡種類有六種,其中有兩種但的漢堡,有太陽蛋和嫩蛋兩種,愛吃肉的人就直接來分爆破雙層牛肉堡吧!

店面是採自助式,部收服務費,自己在單子上畫好,送到櫃檯結帳,等著現做料理端上桌。

這次我點了炸洋蔥起司牛肉堡和紐奧良酥辣雞翅。

紐澳良雞翅先端桌,大概是三隻完整的雞翅,分成棒腿和雞翅兩部分,一旁還附上沙拉解膩。

吃雞翅之後的允指,這才是美味的真享受啊1

炸洋蔥起司牛肉堡上桌啦!包含著薯條、生菜,還有放著滿滿的洋蔥圈。

這裡的洋蔥圈看似粉比較多的那種,不過包在漢堡裡面吃沒那麼方便,所以打算自行改造一下搭配方式。

把洋蔥圈先放到一旁和薯條相見歡,生菜當然就夾進漢堡中享用了!

好了!就讓我好好像用這裡的漢堡!漢堡的小細節都有注意到,麵包有稍微煎過,起司也完美的溶在肉排上。

這樣的漢堡才能算是標準款啊!

若想知道更多的漢堡資訊,歡迎加入漢堡人生粉絲專頁!

  很多人好奇我對戀愛的態度,很多人對戀愛這檔事的看法,充滿著期待,也怕受到傷害,對我而言也不會差距太大,我的態度也是如此,但我的表現常常是很期盼能遇到一個異性的交往,但當有異性出現時卻有表現不太願意追求的態度,這種令人矛盾的態度,常常讓人搞不清楚,到底我是想交女朋友呢?還是只是隨便說說。

  我的答案是我不能一個人生活,不能沒有一個異性在我生命中扶持,當然我對性也充滿著渴望,因此如果我單身,我很怕有一天我無法克制自己,或透過其他的管道尋求性的滿足,當這樣做的時候,我可能就落入了萬劫不赴的地步了,因此我引用保羅說過的話:「【林前7:9】倘若自己禁止不住、就可以嫁娶。與其慾火攻心、倒不如嫁娶為妙。」作為我對婚姻的期盼,因此我知道我的不完全,也知道這樣的狀況我深怕我做了害羞的事情,因此期盼神能帶領她出現在我的生命中,彼此相互扶持,享受神創造男女成為一體的生活。

  當然不會為了交往異性而交往,在談戀愛之間,我總是很快的就會止步,因為不想毫無目的的談戀愛,或許有人會說,應該多多嘗試才能找到真愛,但對我,實在不想要太多嘗試,只想要的是戀愛過程是能榮耀神,其次是能相互扶持而成長,我不知道一個在生命中會有幾次戀愛的機會,或許一次,或許很多次,但期盼不管一次或是很多次,但願每次的交往過程都有神在其中,而不是出自於眼目或是肉體的情慾而交往。

  或許很多女性被我拒絕過,但我都未能表達為什麼我會拒絕,因此透過這次的文章,清楚的交代出我對戀愛的態度,期盼被我拒絕過的人,能了解到我的心意;其次我也感謝神,讓我有多次追求被拒絕,讓我因眼目和肉體產生情慾的追求時,被拒絕而冷靜下來,仔細思考男女之間交往的模式。

  對戀愛的態度,很單純但也很嚴謹,正如所羅門所寫的詩篇:「詩篇 127:1 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期盼戀愛的關係是耶和華所建造,我們之間的承諾是耶和華神所看守;如果戀愛不是出自於神,那不就只是枉然勞力嗎?這樣沒有目的的戀愛過程,對我來說是不必要,而沒有耶和華看守的愛情誓言?有何意義呢?真的就會遵守到最後嗎?還是只是枉然警醒,沒有任何意義罷了!

  戀愛本身並沒有不好,也並不是不需要談戀愛,重點是在其中的過程,這樣的過程中能彼此了解,能彼此相互扶持,當然也能感受到愛情的甜蜜,但不希望只是為了視覺和肉體的享受而已,而是這樣的關係也能見證到神的榮耀,保羅曾經說過:「林前10:31 所以你們或吃或喝,無論作甚麼,都要榮耀神而行。」當然對戀愛這檔事,也必須要榮要到神我才願意做。

  而戀愛只是過程,為的是將來的婚姻,並且成立家庭,假若戀愛的過程不是以結婚為前提交往下,我覺得很沒有意義,難道就只是享受男女之間親密的互動嗎?這樣的互動我覺得很無趣,除了無趣也很容易讓我自己失去了控制,而行出我不願意做但卻做的事情,所以對我對愛過的女性,請原諒我無法多帶給你一些溫柔或親密的行為,因為我怕我無法見證神的榮耀,反倒行出羞愧的事情。

  戀愛的後進入結婚,我曾思考過這樣的問題,對於結婚典禮會希望怎樣的形式,我不知道我這樣說了以後,會不會就沒有女孩敢接近我,不過我還是要把他記載下來,期盼這一天能來臨。

  對於結婚典禮,相信是很多女孩充滿著美麗的幻象,充滿著祝福,但我覺得這樣還不夠,若我們的結婚典禮,只是自己的享受別人的祝福,實在是太單調了,為什麼就不能除了自己受到祝福外,更能這樣的福分傳達給參予的每個人呢?我是個基督徒,但身邊許多人都還不是,遠房親戚也不是,我期盼透過婚禮,讓他們有機會接觸神,讓他們看見神在我和未來老婆身上的作為,讓他們知道神在我們生命中豐盛的計畫,讓他們看見我們的交往是蒙神祝福,我們婚禮也是蒙神祝福,甚至是成立後的家庭也都是如此,透過婚禮時,我要將這樣的福分他們一起享受。

  神對人充滿著許多奇妙的計畫,我禱告祈求神,幫助我在戀愛的過程中是榮耀神,是能彰顯出神的榮耀,求神帶領我經歷那屬神的戀愛過程,更期盼神能幫助我持守我的信念,直到神帶來祂所謂我預備的伴侶,兩人成為一體,長相守,建立起基督化的家庭榮耀神。

本文撰寫於 2003/10/13

當男孩遇見女孩

作者:約書亞.哈里斯

原文作者:Joshua Harris

譯者:葉嬋芬

出版社:中國學園傳道會

出版日期:

購買資訊:

簡介:

當男孩遇見女孩後,從「妳好嗎?」到「我願意」,會是怎樣的過程?

在尋找婚姻伴侶時,要如何以神為中心,而非自我中心?

作者曾以自身的經歷,幫助許多單身男女檢視他們習以為常的約會方式。

本書他以更嶄新、合乎聖經的眼光來探討男女交往;

包括有目的的約會,能邁入結婚的友誼,及有智慧的戀愛。

包含 1 comment(s)
分類:

  許多人經常抱怨著周邊的環境,也有人找不到自己的舞台,對生活充滿著失望,但如果只是這樣不斷的抱怨,環境也不會有任何的改變。

  對我而言我很討厭被環境所影響,我討厭被環境壓抑著過日子,因此我總是喜歡去改變環境,營造一個能讓我發揮的空間,不想單純隨波逐流般的過日子,我相信環境可以改變,當然如果環境不能改變,最起碼我還能改變我自己,這是我對處理事情的一個原則。

  或許我不是一個成功的人,但是我知道這樣的形容只是別人對我的看法,或許我沒有財力、沒有房子,沒有任何一個能表示我身分地位的東西,但是我就是喜歡這樣的過著我自己的生活,看起來或許有點自私,但我的生活卻跟你們想像的不太一樣,我不喜歡成為別人眼中的模樣,我有我自己的想法與看法,如果有人想要拿一個模子來套我,我會很快的跳出這樣的模子。

  任何一個人,不論是父母、老師、朋友,對我總是有些期望,但是我不喜歡案照別人的期望來行動,如果有人要我好好念書,除非我真的想念,不然你叫不動我,被迫跟自願差距真的很大,別人附加在我身上的壓力,我不喜歡去承受,我會選擇逃離開,而我自己願意承受壓力,卻完全不同。

  對人生的態度而言,抱怨四周,到不如改變四周,找不到自己的舞台,為什麼就不能自己創造舞台呢?對生活為什麼要失望,我真的搞不懂,所有問題只是不斷的往自己肚子裡吞,難道就會過的比較好嗎?

  其實對很多的事情,往往都只有一念之間的差異,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一個小故事,故事是這樣說:

有一天有兩個賣鞋子的業務員,陸續來到非洲考察市場環境,第一個來的業務員,看到非洲的人們都不穿鞋子,感嘆的說:「這個地區完全沒有發展的空間,因為根本沒人穿鞋子。」

第二個業務人員來到非洲,看到了相同的景象,興份的說到:「真是太好了,這裡的人們都需要鞋子。」

  這樣一則小故事,對務實一點的人來說,可能會回應不去做浪費的投資,但對理想者,則會回應太好了,我可以去開拓新的市場,那麼仔細想想,怎樣的人才有機會面對到成功,怎樣的人才有機會找到自己的舞台呢?

  人生其實應該是積極主動,一昧的被動或是等待,難道你就能跳出自己的窘境嗎?所以思考一下,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怎樣的環境才適合呢?改怎麼做才能找到機會?為什麼需要把自己陷入到無底深淵呢?就讓我們一起努力,經驗豐富的人生。

本篇心得撰寫於2003/10/12

站在有光的地方

作者: 吳若權/著 

出版社:方智 

出版日期:2002/03/26

購買資訊:站在有光的地方

簡介:

  追求成功人生的最佳讀本

  當前途一片灰暗、看不清未來方向,請務必讓自己站在有光的地方與其怨天尤人,感嘆懷才不遇,不如調整看事情的角度、主動改變自己所在的位置,用具體的行動,讓思考閃亮,生命就會發光!

  e世代生活家吳若權,以前瞻的觀點,陪你在栽培自己的過程中,將自己擺在對的位置,讓生命盡情地發光!

  開創成功人生,站在有光的地方,吳若權提醒你:

成功之前,多學習成功之後必須要有的慈悲,這樣達到成功的位置,才懂得珍惜與體諒。

擺對位置、站在有光的地方時,要盡情揮灑自我。走下舞台的時候,記得把空間及掌聲,留給台上的人。

到了一個新環境,不防留心觀察周遭的人,哪些可能是你的貴人?所謂貴人,不全然比你資深,也不一定比你職位高。培植貴人時,千萬不要犯了「只看上,不看下」的毛病。

培植貴人最重要的意義,是在過程中找到正面的學習典範,並謙卑的對待身邊每一個人。

工作上必須藏私,才能展現自己的專業。藏私,藏的不是工作上的獨家秘笈,而是個人生活的隱私。

自信的人生,應該是在專業上盡力發揮,而不是在唇舌上爭強好勝。決心,可以很強烈;言語確必須很周延。

面對不景氣,應致力於價值的提昇,尤其是心理價值的認同,而不是價格的降低。

體諒,是指體會之後的諒解。真正的體諒,不只是情緒上的不計較,更是心靈上的感同身受。

真正的負責,是先把問題解決掉;不是急著找出問題出在誰身上。先對事再對人,才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只有樂觀積極的人,才有資格相信「天,無絕人之路」。也只有願意負責到底的人,才能走出自己的路。

樂觀的失業┼積極的待業═成功的轉業。以樂觀的態度面對失業,才能在待業時採取積極的行動,以迎接成功轉業的嶄新人生。

分類:

當趁能吃的日子盡量地吃!不挑食不選店,凡事沒吃過的店家,總是要走訪一下,怎麼可以錯過各類的料理呢?台灣的小吃還是相當美味的!這次就還是回到吃小吃的美好時光。

美好碗粿的菜單可以看到價錢相當的實惠,想要吃些什呢?可以自己慢慢地看,當然碗粿衣錠是不能少的!

美滿碗粿

新北市板橋區中山路2段90巷38號

0920875875

店面位於中山路埔墘陸橋旁,靠近埔墘菜市場的尾巴,捷運到不了,或許騎 YouBike可以騎到民生公園,然後再走過來,這樣就很方便了。

為了讓大家有更實惠的選擇,還有著搭配好的套餐可以選擇,看看一到十號想要吃哪個,就點哪個吧!

滷肉飯味道不錯!重點是幾乎蓋滿飯了!要比那種又貴又只有一小搓滷肉的店家,好上太多啦!

這裡的招牌碗粿,鋪上滿滿的菜脯,還有真持碗粿,每日現做的唷!

搭配個燙青菜!淋上一點油膏,剛剛的鹹度,不油不膩。

一碗清的肉羹湯,有芹菜、香菜,沒甚麼勾芡,這樣才是好味道。

店家的另一個招牌,骨仔肉湯,滿滿的肉,真是滿意啊!

台灣的街頭巷尾的小吃,真的是值得四處尋覓,每間都有著獨特的味道,我想不能用好吃還是不好吃來形容,應該說那是一個記憶中的味道。

  當一個基督徒,有時候還真的沒有那麼容易,但有時後又覺得很容易,完全在於你是成為怎樣的基督徒;一般認為不容易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為對信仰的不認識,且靠著自己想要得勝,遵守不同的規則想要成為聖潔,最後的代價是什麼呢?我看過兩種人,一種是離開神,因為靠著自己根本就做不到,另外一種人,滿腹的苦毒,甚至會埋怨或責怪別人。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相同的經歷,靠著自己立志或是發願要做到某件事情,能說但是結果卻是無法做到,聖經羅馬書七章18節中寫道:「我也知道,在我裡頭,就是我肉體之中,沒有良善。因為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因為人會有軟弱,真的想憑自己,看來真的很難。

  在我的生活中也發生過這樣的例子,有時候晚上回家的時候,立志今天要減肥不想吃油炸的東西,但結果回家的路上,偏偏就停在鹹酥雞的攤位前,自然就受不了誘惑,結果就是又買了一大包的鹹酥雞來吃;當然很多人也會已有這樣的經歷,最明顯的就是戒菸,往往立志不吸煙的人,總是受不了誘惑,最後來是拿起了菸點了火,又繼續抽煙下去了。

  當然這樣的問題,大家會說是毅力不夠,但毅力要怎麼樣才能來呢?看起來又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了,而在基督徒的信仰生活中,如果靠著毅力行事,可能的結果就會在我一開頭形容的兩種人了,我們立志行善,立志遵行律法,但是總是不斷的犯錯,是不是就代表了我根本不配嗎?最後搞不好還會被撒旦控告,你不是那麼好的人,你怎麼做都不會得到神的喜悅,你根本不配成為基督徒呢?這樣的結果只是會讓人離開神,進入錯誤的信仰觀念。

  而對毅力堅強的人而言,反倒會覺得我自己都做得到,別人怎麼可能做不到呢?或是說我都做了這麼多了,為什麼總是看到別人的恩典比我多呢?滿腹的報怨,就應此而相繼產生,這樣的信仰我覺得很可悲,一個基督徒也必要當的這麼辛苦嗎?

  約翰福音十四章26至27節記載:「但保惠師,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來的聖靈,他要將一切的事,指教你們並且要叫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話。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我相信神知道人們軟弱,無法靠自己贏得自己的罪性,因此差遣了保惠師也就是聖靈來幫助我們,靠著聖靈的充滿與大能,我們因而改變了自己,心意更新成為新造的人。

  靠著聖靈我們可以很容易就成為一個基督徒,靠著聖靈的幫助,我們經過不斷的破碎、塑造與磨練,漸漸的改變了自己的行為,越來越貼近耶穌的樣式,這樣的過程看起來可能會很難,但因為聖靈在我們當中的緣故,我們有平安的心,可以經歷一切的患難,不論面臨怎麼的改變,都不至於憂愁與膽怯,這樣的經歷不適任何人可以給予,惟有自己邀請聖靈在你當中,並且充滿著你,才能經歷那豐盛的生命。

本篇心得撰寫於2003/9/30

風火大能 FRESH POWER

作者:辛傑米/梅定恩

原文作者:JIM CYMBALA & DEAN MERRILL

譯者:彭海陽

出版社:雅歌

出版日期: 2001/10

購買資訊:風火大能

簡介:

談到「聖靈」,許多基督徒便眾說紛紜、爭論不休,

而辛傑米牧師卻是要提出一個明顯的事實:

我們迫切需要聖靈!

即使耗盡我們的聰明才智,也無法改變吸毒者、醫治被強暴者的傷痛,

或吸引身心俱疲的企業人士接受耶穌:只有神的靈能成就這些事。

本書援引聖經中的例證,以及紐約市井中的真實故事具體呈現神的靈若運行在世人當中,將發生多麼奇妙的事!

分類:

從聖經為出發點的小說,總是可以帶出許多的思維,以及關於信仰的一些更深層的探討,雖然故事都是杜撰出來,但可能很多人不曉得,就連現在教會中許許多多的教導,又正如小說般被杜撰出來,因此談論小說是否有詆毀信仰,可能就有點偏離了,反而我覺得從小說中,反而可以看見更多的思維,思考著為什麼小說會如此描述,是否在信仰中,這些點確實充滿著許多的未知信呢?

書中的故事是描寫著基督再來的方式,正如書名一樣,耶穌的再來是透過複製人的技術而臨到,為了讓複製人可實現,就需要有著耶穌的基因,才有機會進行複製,故事的脈絡就回到了聖杯,這是一個很多故事都在套討了議題,最後晚餐所使用的杯子,據傳聞聖杯中陳著耶穌在十字架上所留下來的血,透過古老時期的蠟封,保存下來了血液,讓複製變成一種可能。

關於聖杯的傳說,帶動了不少小說的脈絡,甚至以前我在看孔雀王的漫畫時,最後的對決也是回到了耶穌身上,聖杯對上矛才能相互匹敵,而信仰的並非是聖物崇拜,還是需要回到與神直接面對面的關係,當錯誤的信仰價值延伸出去之後,就會變成有許多可議之處,看著書中描述著主教受到引誘,而同意讓這樣的複製耶穌計畫執行,認為這是在進行神偉大的計畫;這不就凸顯出我們在信仰中的自欺,無法認清事物的價值,透過夾著的私慾的念頭,讓這一切的引誘變成理所當然。

書中的描述相當的緊湊,可惜結局有點突兀,最終只知道天使的後代承接了任務,而這任務為何一定要是她執行呢?雖然有著只有天使才能懂的語言,也有著因為天使的緣故而不能被殺,但最後面對撒旦時的片段,就少掉了這一脈絡的嚴謹,只剩下透過神父奉主之名趕鬼,似乎就落掉了故事的完整性,我到期待的是雙胞胎姊姊的作為,雖然結尾美中不足,但不失一個有意思的故事。

複製耶穌

作者: 黎恩.修斯/喬伊.摩爾 

譯者:邱思華

出版社:尖端 

出版日期:2007/07/06

購買資訊:

簡介:

  「盛裝有耶穌之血的聖杯,實際存在的惡魔,宗教與科學的交戰譜出扣人心弦的情節……」 ──戴安?福特(M. Diane Vogt),著有《Six Bills》等系列小說。

  「若你喜歡達文西密碼,就更不能錯過此書!」 ──南西?寇韓(Nancy J. Cohen),著有《Died Blonde》。

  「……從伊拉克沙漠的挖掘現場到聖殿騎士的祕密基地,本故事充分融合現代科學、古老儀式等多種元素,絕對讓你愛不釋手、一頁接一頁地讀下去。」 ──克里斯丁?克林(Christine Kling),著有《Surface Tension》與《Cross Current》等書。

  亞馬遜網路書店讀者四顆半星絕讚推薦!榮獲2006年Foreword magazine年度推理小說金牌獎!

  金獎的肯定,讀者的推薦,本年度必讀小說!

  「Geh el crip……」「唯有妳……」 剛入門不久的菜鳥記者蔻頓?史東至伊拉克採訪時,機緣巧合下得到基督教最偉大的聖物──聖杯,此後即連連遭遇怪事,且不斷有陌生人對她說:「唯有妳……」 身邊的好友一個接一個離奇死亡,蔻頓也受到恐嚇威脅與神秘人追殺。謎團愈滾愈大,蔻頓與身為神父的約翰合力追根究底,卻發現聖杯背後隱藏著更可怕的陰謀,並意外得知蔻頓的真實身分居然是……

分類:

先前已經閱讀過哈瑪斯之子的書籍,留下了許多的感概,面對以巴之間的衝突,並非三言兩語就可以形容,也不是但純的判斷誰是誰非就能解決問題,需要的是回到一個人本性的觀點,探討著一個人的良知能如何被彰顯出來,前陣子不小心看到了這部電影的宣傳,當下就決定要來去觀看,並且更深的去思考關於生為人的本質。

但很意外的是這部電影上演期間並不長,而且只有兩間戲院上檔,至於票房想必也就相當的冷淡,而這部電影相當適合基督信仰去理解其中的問題,這時並不是單存談論支持或是反對,而是去認識一個不同世界的景況,已經思索著信仰該如何回應世界,看著摩薩約瑟夫的經歷,確實他的信仰帶出了相當大的拯救,不論對以色列人、巴勒斯坦人,以及對家人,都有著一個出自於愛的選擇,若是在這樣難以抉擇的生活中,我們會如何去回應信仰呢?

這部電影主要是透過摩薩約瑟夫和以色列聯絡人現身說法,談論著過往發生的不同經歷,以及如何成為現在願意表達出這段綠王子時間的生活,這樣的和平之子,所遭遇過的事情,經歷過的種種,以及面對各種抉擇時,在堅定自己的信念,而呈現出犧牲自己換取拯救更多人的性命。

這樣的生命確實也是基督徒該擁有著生命,這部紀錄片和訪談,若你是基督徒,更應該去好好思索自己的信仰價值,究竟我們存在只是為了停留在自我滿足和舒適的信仰生活嗎?還是需要離開這樣的舒適環境,真正的去面對生命所當承擔的軛呢?

影片中描述著摩薩是如何被吸收成為間諜,這樣的過程正式透過人性的矛盾,讓人在失去真正判斷價值的時候,而做出一個選擇,在做出選擇之後就給予適當的好處,以及更多的不確定性。

另外指出一個自治團體中的一個假象問題,人們因為恐懼而產生猜忌,透過捕風捉影的方式,讓許多無辜的人被指責成為間諜,因此犧牲了性命,那種互不信任的關係,正好中了統治者的圈套,而這樣的故事不只在以巴問題出現,在許多的改朝換代的歷程,總是不斷上演的劇情。

如何讓一個人能死心踏地的付出,這個關鍵就在於設身處地的為對方著想,聯絡人要摩薩先恢復就學,以及過著正常的生活,當然背後有著國安單位的目的性,只是接觸的當事者卻無法完全明瞭,這樣的結果也才能帶來信任的基礎。

先不談背後的目的,其實信仰的核心價值也在於此,信仰選擇了榮耀神而活,並且捨己成全他人,若無法真正明白這樣的信仰價值,或許離信仰還有一段遙遠的距離,而看著摩薩在每個事件的選擇,可以感受知道他的信仰帶領著他成為了和平之子。

面對現實生活的景況,總有著許多矛盾的選擇,很難想像入獄是為了保全生命,而面對一些任務仍不違背自己,這需要一個堅定的信念,並不為了滿足任何人,為的是能忠於自己的良知,做出一個良善的選擇。

正好不久前剛度過五旬節,這也正是聖靈降臨節,談論著聖靈的工作,談論著真理為何?但對許多人追求的表象的感受,卻忽略了聖靈的工作真實地在引導生命的良知,這反而在摩薩身上呈現了這樣的生命力,是否我們真實在追求真理的靈呢?還是只是追求一種表徵呢?

看完這部影片後,常常會去探尋一個問題,關於自己的責任是什麼?這個問題是在每天無時無刻都在進行著,我們可以討避責任,也可以忽略責任,甚至期待還不屬於自己的責任,只是當我們無法在關乎自己的小事上盡責,就算大事臨到我們,我們也無法真正承擔。

而摩薩遇到的這些遭遇,讓他去探索各種的的事情,學會了負起責任,正如影片一開始的自我介紹,從小父親就經常被捕而不在,他身兼了父職帶大了弟弟妹妹們,而面對這樣突如其來的巨變,他的特質就更為顯明。

影片中只有結尾處提到他的信仰的轉變,在書中有著更多的描述,終究信仰讓他找尋到生命的本質,是否我們也能如此找著呢?

哈瑪斯之子 The Green Prince

上映日期:2015-05-15

類  型:劇情、懸疑/驚悚

片  長:1時41分

導  演:納達夫謝爾曼(Nadav Schirman)

演  員:摩薩約瑟夫(Mosab Yousef)

發行公司:海鵬

影片年份:2014 

出  品  國:Germany | USA | UK | Israel 

出  品:A List Films, Telepool, Uzrad Productions 

語  言:English | Hebrew

相關商品:哈瑪斯之子(書籍)

劇情簡介:

為彌補父親的罪孽,他決定接受敵方的徵召…

17歲的摩薩因為蒐購槍支遭到逮捕,當他被帶到以色列國安局時,卻被獄中父親的所作所為給嚇到。摩薩的父親哈珊,是巴勒斯坦恐怖組織「哈瑪斯」的頭號首腦,他發動過自殺式人體炸彈攻擊,審訊時更以拔指甲、澆溶膠等酷刑對待敵人。為了彌補父親的罪孽,摩薩決定接受敵方以色列情報員古恩的徵召,並以「綠王子」作代號,暗中蒐集情報…。

當父親哈珊出獄後,摩薩成了他最親信的助手,幫他跟七大恐怖組織展開聯絡。摩薩趁機協助古恩撒下竊聽大網,嚴密阻止全球恐怖攻擊的發生;他還竄改父親與盟友的通信,設局讓七大頭目一一落網。甚至為改變父親對敵人的想法,鋌而走險展開遊說…。他與古恩構成了情報史上最不可能、卻最具成效的合作,但就在身分敗露後,摩薩不得不遠避美國…。

摩薩逃到美國,也從原本的穆斯林變成了虔誠的基督徒,但卻因「哈瑪斯之子」的身分,遭到了美國國安局下令將他驅逐出境。被同胞與家人視為叛徒的他身陷囹圄,此時唯一的朋友,只剩自己之前的敵人古恩…。摩薩真的會被遣返送死嗎?遠在以色列的古恩,又會出面搶救摩薩嗎?《哈瑪斯之子》將帶來令人震撼的觀影體驗…。

包含 1 comment(s)
分類:
更多內容 «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