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Plurk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新浪微博

這一兩年參加了不少朋友的告別式,對於死亡的總總想法,正好需要閱讀一下各家的看法,因此閱讀了這本書,原書名只為 Death,中文翻譯名為令人著迷的生與死,但書中真正討論的卻是死亡的觀點,並從中比較二元論與物理論,其中探討的核心在於是否有靈魂,作者的立場是沒有靈魂的存在,因此透過前幾篇來探討認為靈魂存在的不合邏輯之處,確實這是一個需要被好好思考的議題,在參加幾場基督教儀式的告別式後,對於許多的經文應用,也開始會有些保留。

例如:帖撒羅尼迦前書四章13節 論到睡了的人,我們不願意弟兄們不知道,恐怕你們憂傷,像那些沒有指望的人一樣。

這類經文不少,主要適用於死亡不確定的恐懼,正如【得救的確具】一樣,但對於未知的將來,以及若是相信神的掌權,這些議題還是要回到不確定性的答案,反而是對自己誠實的回應,正如書中藉此探討了死亡的本ˋ,以及永生不死的好壞,在這裡我也在思考關於復活的一件事情,作者並沒有否定復活的不可能,只是否定了靈魂與肉體的關係,認為存活需要藉著肉體,根本無法做出切割的判斷,若是復活神能將肉體恢復,那麼這些理智思想記憶也就會復原,這樣的思考似乎也有其道理,並非是完全不可行。

死亡到底有什麼不好?對我和身邊親近的友人,死亡對我們的認知來說是好的無比,因為終於可以停歇,遠離一切的紛爭,進入一切的中止,當然活著的益處也不少,只是我們還能過著吃喝快樂的日子,留下一些美好的經歷,因此我們需要更真誠的面對死亡,因為人從出生之後,就是漸漸走向死亡,這條路至今仍是不可逆,既然是已知結果,當然需要去認知思考探討了。

最後的章節是探討【自殺是不道德的嗎?】文中的論述是多數的自殺都不合理,而極小的機會是存在合理,這樣的論述是可以引法安樂死的討論,甚至關於不必要的急救,作者最後提出了一分邀請,讓我們一起來思考死亡的本質,不論是何種哲學思想,何種宗教信念,若能好好思考死亡,反而能去把握當下活著,死亡並不應該是恐懼,需要的是一種坦然的心胸。

令人著迷的生與死:耶魯大學最受歡迎的哲學課 Death

作者: 雪萊‧卡根  

原文作者:Shelly Kagan

譯者:陳信宏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15/07/30

語言:繁體中文

購買資訊:令人著迷的生與死

簡介:

來自生命的最終邀請,上一堂人生最重要的必修課。

  ◎長春藤名校最受歡迎的三大公開課程之一,全球上億人次點閱!

  ◎最犀利風趣的生死學!顛覆你對於生命與死亡的想像與理解。

  長春藤名校有三大最受歡迎的公開課程:哈佛桑德爾的《正義》、班夏哈的《更快樂》,以及耶魯雪萊‧卡根的《令人著迷的生與死》。猶如老頑童的卡根教授,留著落腮鬍,穿著牛仔褲與帆布鞋,盤腿坐在講台上,幽默熱情且手舞足蹈的與學生探討死亡的本質,讓哲學課一點也不枯燥,大師風采令人著迷。

  卡根教授挑戰一般人對於死亡的普遍觀點,例如真的有靈魂嗎?死後還能繼續存在?永生是好事?自殺是不道德的?我們應該對死亡感到恐懼嗎?

  他在書中援引古今哲學,並以日常生活事件為例,透過反覆辯證,以清晰的脈絡探討死亡的意義,進而帶領我們探索生命的價值,該以何種態度面對人生這趟旅程:思考死亡,才能了解生命的美好;當我們正視生與死的本質,才能擁有好好活著的勇氣,並且懷抱感激。

吃漢堡的日子持續了好長一段時間,【黑熊嚐百堡】漸漸進入了最後幾篇,吃過的漢堡從北到南,從開始吃的時候店家還不多,但轉眼間如雨後春筍,光台北就有超過一百家的漢堡餐廳,更不用說台中台南等地店家數量,但開店似乎不是那麼容易,有起有落。

撰寫每篇漢堡食記,隨然不是當下,往往是在工作空餘時,來回味當初的感受,卻發現店家已經歇業,或是轉手,這次撰寫的台中漢堡店,從FB看來消息停留在2016年7月,那麼結果是?

還沒有去搞懂L&B的含意,但看店家的FB介紹是兩個年輕人出來開的店,想必是兩個人英文名的開頭,簡單的刀叉設計的標示。

L&B's Restaurant

https://www.facebook.com/lbs.restaurant.2014

台中市北區崇德路一段553號

04-2235-3072

店家位於崇德路上,可以搭公車前往,稍微看了一些歷代的Google街景圖,從2009至2015年變遷還真快,店家的不斷輪替,果真經營店面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當時去 L&B's Restaurant 是在2015年12月的時候,門口還掛著周一至週五呷堡飽八八折的優惠。

店面寬度不大,小小的門面,是屬於深長型的店面,與其在外面觀望好不好吃,通常我的建議就是直接進去,只有吃過之後再來判斷才準確。

店面還有二樓的空間,但因為前往的時間不是用餐時間,所以暫時就沒有開放了。

亮面褐色的菜單,就先來看看裡面有哪些漢堡?

放眼看去有各式各樣的漢堡,牛、豬、雞、魚、蝦等漢堡。

至於我當然先來試試看這兒的經典【火山熔岩堡】。

順便來看看有哪些炸物可以當作開胃小點。

洋蔥圈&香檸雞柳條

簡單的搭配,洋蔥圈是指整顆洋蔥圈沾上麵衣,雞柳條撒上了香料,搭配著蜂蜜芥末和番茄醬。

火山熔岩堡

主角登場,相當高的漢堡,中間層層有著不同的搭配。

從背後來觀看一下,從底層往上,分別是生菜、紫洋蔥、番茄、漢堡排、起司、醬料、培根、炸洋蔥,其中一層看不清楚,不過從前張照片中可以得知是鳳梨。

裹著麵衣的薯條,特別的香脆,中間呈現出馬鈴薯鬆軟。

至於這個高大的漢堡怎麼吃,這個問題很簡單,壓扁了吃,同樣可以一口咬下,漢堡必須要能一口咬下,才能感受到不同層次的衝擊。

因此漢堡不要只是比高,也是需要從食用者的腳色思考,當然文化是喜歡炫耀的風格,但若從日常飲食來看,方便食用又美味,才會是長遠的發展。

關於婚姻這個議題,對於即將邁向四十歲的我,大概就只會說可遇而不可求,結婚的機會是什麼呢?我不知道,所以正好看到這本書【感覺不到有結婚的機會】,正好拿來消磨時間,看看三個三十多歲的女子,所呈現出的生活景象,確實三十歲很容易被形容為剩女,婚姻的機會寄件開始渺茫,但這渺茫的因素又是什麼呢?

看著書我想著這首歌,劉若英的【一輩子的孤單】,雖然他如今已經成為人妻,但這首歌卻也道出了我的心情,當孤單已經變成一種習慣,習慣到我已經不再去想該怎麼辦。

回到書中的內容,三個不同的女子,如尚未進入婚姻,個處於三個當下經常遇見的原因:

離家獨立的代表小綠,沒有男人、沒有異性緣、慢性疲勞;等待有人求婚的裕子,結婚無望的漫長春天;單身三十一年的阿咲,難以啟齒的處女;不同的三個人楚瑜的三種狀況,而這三種狀況其實並不分男女,雖然漫畫是以女性為主,但男生也是常常陷入這樣的局面中。

書中以四格漫畫的方式,呈現出不同的參與,從春夏秋冬春去描述,最後還是帶給人一些春天的期待,該如何遇到婚姻呢?找到婚姻的機會呢?到底問題在哪裡,我還是沒有答案,這樣也好日子就繼續先過下去了。

感覺不到有結婚的機會 結婚できる気がしません

作者: HATOCO  

譯者:陳惠莉

出版社:大田  

出版日期:2016/02/01

語言:繁體中文

購買資訊:感覺不到有結婚的機會

簡介:

  難道妳也「感覺不到有結婚的機會」嗎?

  三個三十歲左右的女人內心吶喊:「我從沒想過,自己過了三十歲會變成什麼樣子?」

  給所有單身女生共鳴共感,遙遙結婚路上共同取暖!!

  一個是等待有人求婚卻沒有開花結果、一個是單身三十一年又沉迷漫畫情節、一個是看似獨立卻渴望愛情,三位女主角個性不同,生活情趣不同,交往方式不同,長相不同,但年齡相同,對家庭渴望相同,對愛情的呼喊一年比一年激烈,對愛情的追求,一日比一日迫切……

  為什麼一年到頭遇見的異性只有牙醫、宅配、郵差?為什麼化裸妝被說精神不好?為什麼他還不跟我求婚?為什麼我只能在漫畫裡談戀愛?……在這樣下去……難道我 要成為化石了嗎?不不不!風風雨雨都不要怕,30歲的姊妹們,新的一年春天來了,不要放棄戀愛,不要放棄打扮自己,讓我們一起為幸福乾一杯!

沈默這部電影是以台灣拍攝為訴求,談論在日本傳教當時的迫害,臉書上的評論呈現出兩極化,劇情有點類似紀錄片呈現,描述當年神父至日本的遭遇,信仰這個議題透過電影有一些思想,到底我們所信的為何?堅持的又是什麼?怎麼樣在生死之間做出選擇?信仰的本質又是什麼?

看了這部電影之後,我思想的不是苦難的議題,而是信仰到底是什麼?我們所追求的是一個虛無?還是一個踏實?是上帝沈默?還是我們選擇了沈默?看著兩位前往日本的神父,在許多認知上的差異,留下了一些自省。

故事的開始是從費雷拉神父眼睜睜看著信徒遭遇折磨的經歷,死去的人了結了現今的工作,而活著的人卻必須承擔這些生命的重量,這場目送他人而去的折磨,若是自身死亡作為結局,或許還能感受到一種解脫,甚至是一種高情操的殉道者精神,但若只是當著旁觀者,必須要承受眼前的一切,最終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信仰中關於儀式的議題,儀式的目的象徵了什麼?教育?服從?還是回應?當缺乏司祭的時候,似乎信仰就無法完整運作,很多的儀式無法正常舉行,階級化的信仰文化,讓信徒無法直接回應神,看似合理但實質上不盡然,當然可以用聖經舊約中掃羅例子作為探討,但為什麼只能有祭司和先知做特定任務?違反的代價又是什麼呢?另一個該問的問題,到底耶穌帶來了怎樣的更新?

宗教的迫害往往與統治有很大的關聯,這樣的歷史存在於世界各國的發展史中,為了讓人民更加歸順,宗教就變為統治的一個利器,特過各種儀式與統治者認同加以撻伐異議分子,從各類的宗教史層出不窮,因此宗教都是勸人為善並無法真正成立,若以佛教為統治的日本時期,正如沈默電影所描述的撻伐其他宗教,基督宗教當然也無法避免有這樣的歷史,伊斯蘭教也是如此,許許多多的宗教歷史是需要我們更深的反省,信仰的核心到底是什麼?而又有哪些是統治者所利用的方式呢?

踐踏吧!不可以踐踏!信仰的抉擇點之時,你我會做出怎樣的回應呢?圖像和偶像畫在信仰中無法被抽離,看完電影之後,我和朋友討論,到底踩還是不踩,我的回答是不踩,但原因是這不是耶穌像也不是聖母像,而是一個人的創作,活著的人沒有人真正見過耶穌和聖母,而許許多多的畫作所呈現的美好,並非是真實的樣貌,只是一種心理的投射,莫怪許多畫作呈現西方色彩,論實際來說耶穌和瑪麗亞是中東人,當真都是歐洲人樣貌呢?還是應該貼近中東的樣貌呢?

回到信仰的根頭,人們在尋找的是一種赦罪救贖的方式,吉次郎在每每犯錯的時候,希望能找到神父來為他赦罪祝福,但一個人若無法離開惡事,只是不斷尋求他人的代為饒恕,在信仰中是值得被探討,到底我們是該幫助人不再犯錯,還只是用儀式上的赦免呢?但有些身不由己的錯誤,或是信心軟弱的錯誤,又該如何被扶持呢?

信仰的議題我只能留下許多的問號,而這些問號該是每個追求信仰者該去尋找,或許沒有真正的答案,但這也正是信仰的學習歷程,到底是神的沈默?還是我們的沈默?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但我們卻是真實地活在這地上,而活著的人如何才能見證神的榮耀呢?

最後留下這短經文作為思想:

希伯來書四章14-16節

我們既然有一位已經升入高天尊榮的大祭司,就是神的兒子耶穌,便當持定所承認的道。

因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

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

沈默 Silence

上映日期:2017-02-17

類  型:劇情、歷史/傳記

片  長:2時41分

導  演: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

演  員:《即刻救援》連恩尼遜、《蜘蛛人驚奇再起》安德魯加菲爾(Andrew Garfield)、《星際大戰七部曲:原力覺醒》亞當崔佛(Adam Driver)、《寄生獸》淺野忠信(Tadanobu Asano)、《惡女羅曼死》窪塚洋介(Yosuke Kubozuka)、《海街日記》加瀨亮(Ryo Kase)、《爆漫》小松菜奈(王Nana Komatsu)、《惡夢偵探》塚本晉也(Shinya Tsukamoto)

發行公司:CatchPlay

影片年份:2016

出  品  國:USA

出  品:Cappa Defina Productions, Cecchi Gori Pictures

語  言:English | Japanese

色  彩:color

相關商品:沉默(電影版)小說

劇情簡介:

電影劇情描述,在日本織田信長掌權時期,天主教教士赴日傳教,使得許多日本人民信奉天主教,但16世紀之後,日本卻改變以往政策,開始迫害天主教,到了17世紀德川幕府時代,更決定將所有天主教神職人員驅逐出境,實施禁止傳教士來日傳教的「禁教令」,信徒被迫宣告棄教、更改信仰,更甚者會被流放海外。就在這艱難的時代,兩位葡萄牙耶穌會教士洛特里哥(安德魯加菲 飾)和卡爾倍(亞當崔佛 飾)聽聞在日本定居三十多年的費雷拉神父(連恩尼遜 飾)在長崎遭受嚴刑逼迫,宣告棄教,兩人不相信自己敬重的教長會背叛教會,決定前往日本調查事情真相。

在流放海外的日本人吉次郎(窪塚洋介 飾)協助之下,兩人潛入長崎一座暗地裡仍信奉天主教的小村莊,卻發現當地官員為了驅除秘密教徒,會強迫可疑人士腳踏聖像以表心跡,不從者就會施以「穴吊」致死,還目睹誓不屈服的信徒被迫慘烈「殉教」。後來,兩人被抓,面對威脅恫嚇的日本官員,兩人卻做出了不同選擇,這時,失蹤已久的費雷拉神父竟然出現了……。

就在傳教、探訪與尋查真相的過程中,文化上的差異性、信仰與背叛、對神的跟從與離棄,各種困難的狀況都著實地挑戰他的信仰也逼迫著他對信仰本質重新進行內化與思索。最後,彷彿經歷過一趟恩師的心路歷程般,他開始擁有自己對信仰的另一種解讀與對神的關係。

下班之後喜歡在街頭巷尾遊蕩,尋找一些沒品嘗過的店家,看起來不錯又有位置,常常就會晃進去,嚐鮮看看,許多得巷弄中,總會有一些出其不意的料理,這次就發現到這間義式比薩小餐館,雖然這一代的披薩店已有其他比薩店,選擇在這篇也算是一種挑戰,當然就要進去品嘗看看。

AGLIO原來是義大利文的蒜頭,難怪我英文查不到,大蒜的英文是Garlic,真是不同文字差距還真是大啊!

AGLIO蒜頭義式比薩小餐館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文化路一段270巷3弄14號

電話:02-8258-4673

營業時間:11:30 - 20:30

店面靠近捷運新埔站,可以從2號出口出來,往右手方向順著文化路走,過了個路口可以看到吉利餐廳往前再走,到全家後左轉,繼續往深處走,就可以找到AGLIO蒜頭義士比薩小餐館。

遠遠的就可以看到這個白底黑字的AGLIO招牌,大大的蒜頭在招牌上,其實沒注意店名,我還以為是個大鼻子呢!

似乎一個人用餐已習慣,所以就跟店員比一,就帶到一個位置,慢慢看菜單。

菜單中特別註明,餅皮、起司、食材、甜點、啤酒都是特別精心選擇。

我是來品嚐披薩,奇怪了招牌和名片寫的是比薩,為什麼到了菜單又是披薩?總該統一下用詞吧!雖然都是外來語。

獨享沙拉

點了一份A套餐,因此可以搭配沙拉,沙拉份量不大,但有撒上起司屑,感受上就很不一樣。

香草醬野菇披薩

看到一個特別的香草醬,大概就是用香料葉做成醬,配上大蒜醬,綜合菇、番茄、佩克里諾起司、馬茲瑞拉起司而成。

一人吃一個披薩,這算是蔬食的披薩,份量一人吃足夠,兩人會鮮少,皮是薄皮的方式,餡料清爽。

培香蕎麥茶

不論入清爽的披薩,只要有濃郁的起司,還是需要來點清爽的飲料搭配,這樣剛剛好結束這一回合,一人的晚餐,也是可以好好享受。

關於大腦的科普書籍,總是讓人越看越不明瞭,先前閱讀過【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大概明白了些大腦的運作,更具體地來說我們事先行動而後思考,許許多多的行動源由,往往來自於大腦反應之後的解釋說明,這次閱讀擇時在我們日常飲食中,大腦會產生的各種運作方式,認識更多大腦的傳奇功能,但也就越來越不明白理智是怎麼一回事。

書中從口感這件事情談起,以及動物大腦的大小跟飲食的關聯,從生物的角度出發,更多的認識大腦之尺寸大於其餘靈長類,主要原因可能包含取得食物的和工具等應用,而當飲食產生的感知,咀嚼時大腦的運作,所觸及大腦不同層面的運動是相當可觀,但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吃多,吃少」的章節,關於肥胖的問題到底是天性使然?還是有其他的因素呢?瘦體素為什麼會對許多人減肥無效,可能真正的原因就是自身已經有過多的瘦體素,並且對對感知影響甚小,最後無法帶來效果。

後續的章節主要談論飲食的認知議題,食物的記憶、分類、創意,到底是因著心智影響,還是食物本身的造成呢?飲食的議題往往是文化帶來的心智層面所影響,就連食物的好壞也是如此,雖然身體本身對劣質的食物會有反應,但多是產生噁心,主要是來自於對食物的心智上的反感,看來飲食的議題還有許多值得去探索。

大腦的科普書籍,真是讓我有看沒有懂,只好就這樣簡單的翻過,留下一點概念,以後有機會再來多多閱讀,希望能多了解一些,而不再是這樣懵懵懂懂的閱讀過去。

大腦裡的美食家:神經人類學家的美食踏查
The Omnivorous Mind:Our Evolving Relationship with Food

作者: 約翰‧艾倫  

原文作者:John S.Allen

譯者:陳彥含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16/03/03

語言:繁體中文

購買資訊:大腦裡的美食家

簡介:

  吃東西一定非要美食不可嗎?

  書中探究了對食物的厭惡與喜好、給食物加上「好」和「壞」標籤的強迫性需要、健康食物金字塔的膳食偏差,還對吃這件事進行了跨文化比較。為什麼我們喜歡吃脆脆的東西?為什麼抵擋不住油炸物的吸引,即使心臟血管已經阻塞到不行?油炸物像嗎啡,入口時的香氣,咬下去的瞬間喀擦,就像是大腦細胞們的歡呼聲~~~事關吃喝,因此決定味覺的絕不是單一因素(案情不單純)。

  要吃多少才會飽?

  看看大胃王比賽,或是吃到飽餐廳裡人們的表情,有沒有一種「食物理論」決定我們會選哪些東西來吃,決定吃多少才算飽,決定我們愛吃什麼?本書探索了味覺的演化基礎,以及每一種文化其獨特的飲食文化和氣氛。

  獨一無二的雜食者

  人類是地球上最複雜的雜食動物。我們吃飯時,味蕾將味覺傳遞到大腦,將食物吞嚥之後,食物經過食道再到胃進行消化,雙管齊下。也許是與食物這樣密不可分的關係,人類如此特殊,也讓飲食文化顯得十分獨特。即使是靈長類也不會像人類這樣看待食物。結論是,味蕾能夠體現人類的自然史,人類是超級雜食者(拍手)。

  人類飲食是文化現象,由每位進食者的集體行動塑造而成。文化是大腦活動的外部共同表現,也是其擴音與增強器。為了解雜食心智如何進食,必須將人類飲食視為生物與文化現象。進食就像一種語言,是經驗的累積,在各種不同層次之下,進行有效開發。透過食物與飲食習慣,我們將發掘並探索大腦功能的多重面向。就像稜鏡將白光分為組成白光的基本光線,我們也能透過進食行為,揭開並照亮大腦運作的途徑。

包含 no comments
分類:

習慣找間咖啡館看著書,消磨週末的午後時光,閱讀與咖啡館產生了許多的關聯,不喜歡去喧鬧場所,只想要找個可以停歇,喝杯好喝的咖啡,細細品嘗咖啡的滋味,並從閱讀中讀取許多不曾熟識的領域。

就這樣尋覓到了北投,捷運唭哩岸站步行一小段距離,穿過巷弄就可以找到吉利廣場。

茶咖控輕食咖啡館

https://www.facebook.com/ChaKaCone.tw/

地  址:台北市北投區吉利街125號 (吉利廣場內)

電  話:0955-163-144

營業時間:週一、週三至週日,09:00~21:00 ※每週二公休

前往茶咖控輕食咖啡館可搭乘捷運至唭哩岸站,穿過對面的巷子,就可以找著。

按著地址透過Google Map 找到了吉利廣場,初看到怎麼會是在菜市場呢?這裡當真會有咖啡館嗎?

走上樓梯後,看到一旁插的旗子正是茶咖控輕食咖啡館,那就沒有走錯地方,近來裡賣來尋尋看。

從大門進入後,看到全聯超市右轉,走到底就可以看到茶咖控。

店內擺設有著屬於自己的格調,我倒很喜歡最後那個紅邊的鐘,看起來好有自己的個性。

架子最上層有不同的咖啡壺,還有著自家烘焙的各種咖啡豆。

冰櫃中還有著各類的甜點蛋糕,每一個都好可口的樣子!

老闆相當的健談,很親切的一間店,正適合我打發時間的好去處。

回到位子後,來看看這裡提供那些咖啡和輕食。

這裡的餐點飲品全部是現點現做,所以就不要帶著忙碌趕時間的心情,還是要好好享受等候所帶來的美好。

這裡的精品咖啡都是老闆挑選的莊園或是親身拜訪的小農,真是特別用心,就讓我來好好品嘗其中一杯。

菜單中寫出每個料理的特色,下次有機會也要來這裡試試看米比薩的味道。

精品莊園咖啡豆手沖咖啡

這裡的手沖咖啡是現點現研磨,並且端到位子後才進手沖,衝之前還可以好好聞一下咖啡豆的香味。

我選擇了伊索比亞茲西達摩獅子王日曬咖啡豆,淺焙的咖啡略帶酸味,喝起來很清香,隨著溫度的不同產生了不同的層次感。

牛肉鮮蔬鬆餅

很特別的一個搭配,鬆餅、生菜、牛肉。

清脆的生菜搭配上牛肉片,有點想當作包肉生菜的吃法吃。

由於兩個人分食方便,老闆拿出了兩個Hello Kutty的盤子,讓我們可以彼此分享食物的美味。

班尼迪克蛋滿福堡

最近才知道滿福堡又稱為英式馬芬,怎麼馬芬還有分這麼多種啊?兩顆班尼迪克蛋,剛好和朋友一人一顆。

半生熟的蛋黃拿著時似乎都快要蹦出來了。

一口咬下之後,蛋汁流出,看的就相當的美味,趕快再咬一口,快要滴到手了。

新鮮現切水果茶

溫熱的水果茶,可以看到蘋果、橘子、百香果的果肉,採用蒂瑪的茶包。

等茶味泡出之後,再來好好享用這杯水果茶。

蜜糖土司

很不一樣的蜜糖吐司,以前吃的都像是棺材板的盒裝,這兒則是使用厚片吐司中間挖空,然後堆疊起來。

吐司邊還有著蜜糖和砂糖,讓整個吐司的口甜蜜滋味提升。

蜜糖吐司中間的香草冰淇淋也不馬虎,可是用天然香草,看到中間有黑色的小點點,真是讓人開心的享用。

本次用餐感謝店家的招待,以及愛評網提供的口碑劵。

閱讀第二本許舜英的書,先前閱讀了【購物日記】,他的文字有很鮮明的特色,很勇於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如何看待身邊的不同是向,這樣的描述看似有許多的突兀,但卻又是呈現出人思想的矛盾,閱讀他的書籍讓我不斷的思考,到底什麼生活品味?而我又是怎麼呈現出文字分隔?讓書寫成為一種充分自我表達的方式,對我能還有一段遙遠的距離,文不及義或是過度的包裝迴避,最後文字與真實的想法,仍會有一段距離。

許多的話題許舜英呈現出自我的魅力,也難怪不少他的讀者如此推崇他的書籍,而我則是陷入了一文字題團中,有時迷失了所閱讀的內容,有時卻又閱讀的很鮮明,這也正是閱讀許舜英著作的樂趣,不是任何議題都能很快的意會,有時還需要回頭想一下,內容才會真正地浮現出來,書中前半段是完整的論述,後半段是各種不同的文字組合,透過不同的文字組合,再來去回味先前閱讀的內容。

書中的後半段正是呈現文字展示的方式,透過星座、性別、風格,把文字整理呈現在展示窗前,讓人去思索這些文字的內涵,似乎也可以看出一篇文字論述,先前需要思索的脈絡,及閱讀後可能產生的想法,只是為什麼書名取做古著文本?我並不知道個所以然來,這次的閱讀仍然在迷惘中,多數時間不再鮮明中,仍在找尋著其中的意涵,就這樣的狀況,結束了這本書的閱讀。

許舜英古著文本

作者: 許舜英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期:2011/01/27

語言:繁體中文

購買資訊:許舜英古著文本

簡介:

偏執賦格、湯麵占卜、少女靈魂學園、速度唯物史觀、情慾廢墟裝置.....

  一本許舜英的思維辭典,一間跨界展示的概念店!

  特別邀請獲亞洲出版業協會設計大獎,書籍裝幀名家陸智昌設計

 走過廿一世紀,從台北到上海,資深創意人許舜英總是站在前端,探尋廣告與傳播的其他可能。她的文字創作一如廣告作品,流露富於文化觀察的機智,更多了幾分個人感知的魅力。

  2008年問世的《我不是一本型錄》,許舜英以對談形式提出犀利的現代消費生活觀察;《古著文本》是許舜英於2000-2004年,以身體、情慾、時尚、電子新生活等主題,先完成四十篇散文,再將之分類拆解為一百多則詞條,徹底在書寫內容和形式上,戲耍修辭、概念、符號的風格之作。在這樣一座既創造又解構的多面向迷宮,文字與概念都物質化,讀來別有韻味。

  許舜英一貫的書寫,反映了許舜英的模樣:戀物的、自覺的、時尚的、美學的;後現代的、階級的、女性主義的;美感的、流行的、當代的、解構主義的……。本書特別邀請書籍裝幀名家陸智昌操刀,在其一貫簡約雅致、恰如其份的設計中,讀者能夠不受干擾地進入文字的內在宇宙,如實感受許舜英筆下的聰明、纖細、與深度。

包含 no comments
分類:

近日安裝了一台 Windows Server 2016,但卻無法從 Web Platfrom Installer 5.0 成功安裝 PHP Manager & ReWrite

主要是軟體安裝時會判斷版本,因此需要透過更改登入檔方式,騙過安裝軟體的檢測,就可以順利安裝。

IIS10有兩個地方紀錄版本,因此需要更改兩個不同的地方,才能順利安裝。

PHP Manager for IIS 10 on Windows Server 2016 & Windows 10

PHP Manager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W3SVC\Parameters]

"MajorVersion"=dword:0000000a

改成

"MajorVersion"=dword:00000007

 

ReWrite for IIS 10 on Windows Server 2016 & Windows 10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InetStp]

"MajorVersion"=dword:0000000a

改成

"MajorVersion"=dword:00000007

安裝完成後再改回來即可。

有時下班前會開會,開完會總會需要有一個地方,舒舒壓,吃點好吃的東西,最好還是有點小酒可飲的地方,就這樣這次來到頂好商圈附近的一号基地炭火食堂,這兒有好吃的燒烤和串揚,當然還有小酒可以喝。

開會完的時間,搭乘捷運前往一号基地炭火食堂,小酌小食一番,還可以增加同事之間的情誼,若是有良好的職場友誼,做事情來也比較輕鬆愉快。

一号基地炭火食堂 ダイニングバー

https://www.facebook.com/baseone2013/

地  址:台北市大安區大安路一段51巷45號

電  話:02-2779-1256

營業時間:週日至週四,18:00~凌晨01:00,週五至週六,18:00~凌晨02:00

店面位於頂好商圈附近,搭乘捷運可以到忠孝復興站或是忠孝敦化站,畢竟在兩站的中間,從忠孝東路四段101巷走進去比較好找,大概第三條巷子左轉就可以找著。

門口掛著味自慢燒肉料理製作所,味自慢是一種對自家料理自豪的表現,能對自己料理有自信,端出來的才是真正的好料理。

前幾天已經有打電話訂位,桌子上正擺著預約席的安全帽,這還真是特別的基地。

店內還有包廂,稍微偷看一下裡面的大螢幕,竟然是在撥放英雄聯盟的競賽直播;有包廂的空間一起看這種競賽,一同暢飲交流也是挺有意思。

店內的是採開放廚房與吧檯相連而成,如果只是一人來,我倒是挺喜歡坐在吧檯和店家交流,可能還會有不少的收穫。

入口處的收銀台,版上貼著基地打鐵榜,這兒呈現的正是如鐵工廠般的感覺,四處還掛著不鐵鍊作為空間的間隔。

走道深處是便所,用餐前還是先洗個手吧!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對身體健康是有幫助的。

四處遊走後,回到座位店家招待了毛豆,等待料理的時間,正好打開話夾子,邊嗑些毛豆打發時間。

菜單是採用皮革壓印的封面,帶出了非凡的氣息。

每個人記憶哩,都有個承載美好年代的〝秘密基地〞,這兒到真的很適合,下班後同事相聚的美好地方,讓人都可以回到記憶裡的美好時光中。

這兒的特別活動,周一至周三有不同的優惠。

菜單中除了文字描述外,後方還有這些圖文呈現,這樣就可以比較清楚所點的菜是什麼。

自家製柚子大根

酸甜的好滋味,等待大菜上桌,吃這個會讓人更餓啊!味道太誘發食慾了,會讓人難以消磨等候時間啊!

基地流酥烤雞腿排

基地流,真是自家流派啊!酥脆的皮去骨的雞腿排,方便食用,只是一隻真的不夠,一人一隻比較過癮。

石板下面點著燭火,透過石板還可以有保溫的效果,不只好吃還是挺美觀的呈現。

海鮮南瓜煲

濃郁的南瓜湯頭,搭配著蝦貝等海鮮,南瓜的甜和海鮮的甜融合在一起,帶出了更深層的鮮甜滋味。

盛到碗裡可以看得比較清楚煲中的各種料理,相當的豐富!

基地流鯃仔魚一夜干 

烤的酥皮肉嫩的一夜干,還真是需要功夫,我自己都沒辦法拿捏到時間,還是出門在外讓專業的來,才能吃到一夜干的美味。

黃金魚條佐起司醬

炸得酥脆的麵衣,中間包裹著柔嫩的魚肉,這可是讓人難以抵擋的美味。

沾了起司醬汁後,濃郁的起司味,更加無法抗拒。

焗烤生蠔

生蠔上有著融化的起司,搭配醬料,一大口吞下,真是冰火感受,生蠔依舊美味,起司脫穎出不同的口感。

起司咖哩牛肉飯

本來想說分量應該不夠吃,隨著一道道菜的端上,吃到這裡時,已經有了些飽足感,開胃的咖哩牛肉,正好把那尚未被滿足的空間,足足的填滿。

基地炸串盛合

三種不同的醬料口味,同樣適用麵包粉包裹的串揚,每個正好是三塊,剛好三個人一人一小塊都能享用。

口味依序為泰式酸辣干貝、咖哩豬菲力、紅酒牛小排,醬料滋味十足,襯托出不同肉質的味道。

秘製豬五花

最後一道菜,此時已經相當滿足了,喜愛三層肉的朋友,可不會錯過這樣一道菜。

秘製醬料去掉五花肉的油膩感,反而可以吃到來其中彈牙口感。

這一餐吃的比想像中堡,份量也相當十足。

本次用餐感謝店家的招待,以及愛評網提供的口碑劵。

更多內容 «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