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子 - 信仰小說反而比神學教義更帶給人幫助
Posted
星期六, 九月 24 2016 10:05
作者
黑熊
因著【少年彌賽亞】的電影,改編自【神子】小說,讓我決定來好好看這本小說,雖然我未看過電影,但先前看過安.萊絲的另一本作品【我的名字叫耶穌】,大概可以清楚小說呈現的方式,比較琢磨是聖經沒描寫的耶穌人性的掙扎,【神子】描寫耶穌的孩童時期,讓我有更多的期待,書中的描述以及書後作者的自述,可以明白為什麼這本小說這麼貼近當時的背景文化,這是多數讀聖經的人並沒有接觸的範疇。
安.萊絲回到信仰之後,開始撰寫信仰小說,並且透過更多深度的考察後撰寫,大量閱讀關於耶穌的各種論述,不論是不信者還是信者的著作,次經緯精以及各種教義書籍,出乎我想像預備過程,也難過作者描述耶穌的童年,能有比較準確的背景,出生的環境,當代的戰亂紛擾,聖城的不平靜,書中的描述特別在經文的應用,穿插在這個故事中,讓整個詩篇成為生活的吟唱的歌曲,經卷成文彼此對話,以及和拉比學習提問等,帶著猶太文化的深度。
若是還有其他本小說,很期待能再繼續閱讀,因為小說帶來了許多未曾思考過的面向,讓我們對信仰能有更深度的省思,但似乎這兩本小說賣的不是很好,不太確定是否會再繼續出安.萊絲的信仰小說系列,不過要暢銷也很難,非基督教環境的社會,對基督信仰的故事喜愛度有限,而基督信仰有有許多的教義磨人,拿著教義的刀四處砍人,讓人無法真正的去面對信仰,最後只是被限制在框架知識中,而無法真正的思辨和自省。
對於信仰小說,我取向開放的態度,因為這可以去更多認識不同人的信仰思維,相較於信在神學的探索,我反而比較喜歡探索信仰與生活的關聯,以及每個人接觸信仰後,所明白與領悟的成果,這樣才是真實的人與人心靈上的觸擊,而不會侷限在字義知識上的辯駁,最後讓信仰與生活價值無關,只留下許多字句和派系的爭辯,那麼信仰跟生活又有何關了呢?始終讓我無法真正明白教義派系之爭,能讓真理辨明嗎?還是變得更加混淆呢?
神子 CHRIST THE LORD: OUT OF EGYPT
作者: 安.萊絲
原文作者:Anne Rice
譯者:林宏濤
出版社:啟示
出版日期:2011/05/29
語言:繁體中文
購買資訊:神子
簡介:
紐約時報排行榜暢銷書
《夜訪吸血鬼》作者再度震驚文壇,黑暗女王這次要寫耶穌!
安.萊絲說:「這本書對我的意義之大,遠超過我的其他作品!」
我的名字叫耶穌,我今年七歲,
這年,我從埃及回到拿撒勒。
我知道我很特別。
我祈禱下雪,就看到雪!
我雕塑的泥麻雀,在我眼前活生生飛了起來!
我殺死、之後又救活了我的流氓同伴以利亞撒!
我還記得那個有翅膀的男人!
只是我不懂,
為什麼大家都不肯告訴我,
在伯利恆的那一晚,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為什麼有兩百多位嬰孩因為我被殺?
為什麼大家等待著我回答
連問題是什麼都不知道的答案?
以《夜訪吸血鬼》系列紅遍全球的安.萊絲,在歷經一段充滿黑暗與痛苦的時期之後,於一九九八年逐步回到上帝身邊。也因此,她決定要創作關於這個「她所深愛的對象」的系列作品。
在本書中,她筆下的神之子是個只有七歲的寡言男孩,個性早熟而聰慧,有著比一般同齡孩童更溫潤善感的心。書中由這個男孩口述,以一個純真孩童的眼光道出自己身上不可明言的神力與異象;而他身處的大家庭,每個人心中都藏著欲言又止的天大秘密。一個七歲的孩子靜靜地旁觀這一切,直到他自己也無法抗拒地被牽引進去……
本書處處體現了安.萊絲所做的大量歷史考證與研究,不只是當時的風土民情,連書中人物所吃的、穿的、用的,甚至是交通工具,都逐一仔細考據,真實呈現出當時當地的生活樣貌,如《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所說的:「我們甚至可以嘗到每一種耶穌吃過的食物!」
若想知道更多的消息,歡迎加入布雷克人生粉絲專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