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Plurk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新浪微博

大數據 - 資料如何化做資訊?

Posted 星期五, 五月 27 2016 8:29 作者 黑熊

大數據的議題在基督教領域也常被談論,聽聞不少當權在位者的論述,似乎都相當的空泛,有助於避免於盲從的狀況下,還是來閱讀一下關於大數據議題的書籍,書中開頭所說明的部分,大概維持著以往的資訊傳統,資料經過分析解釋後成為資訊,只是現在的資料含量相當可觀,在硬體與演算法的推波助瀾之下,許多的行為都可以被留下來記錄,而這些紀錄累積起來的巨量資料,又該如何解說?或是如何發覺其中的相關和影響?

曾做過量化統計之後,最大的問題在於樣本如何代表母體,然而大數據所探討的就是用母體直接寄進行判斷,就可以少掉誤差的推估,收集資料的概念也從精準的內容,轉變為開放的容錯,為此才能累積更多的資料,原因的推測不再只是唯一的推估,轉變成為相關性的判斷;在這些基礎的觀點之下,思考基督教資料收集的狀況,以及可用資源的分析下,我們所能累積的資料相當受限,因此不是不能分析的問題,而是每有足夠的資料可以進行分析,甚至很多的資料未被有效的建檔,反而無從開始;有鑑於此我們需要的是開始累積資料,並且從這些資料做進一步的分析,同時也要轉變一些心態,讓更多的資料可以被開放使用,讓願意分析使用者產生出新的價值。

面對將來的應用環節,我們需要的是更廣費的培育與發覺,包含資料持有人、資料專家和巨型資料思維者,不能再用過去受限的資料作為思考,而是要去思考有哪些資料來源,而這些資料如何演算,演算出所得的資料能如何被應用;書中也提到了不少的風險,其中一點是被反退測的隱私問題,正如網路上的肉搜方式,只要留下一定的足跡,就算資料有做匿名保護,但透過特定的資訊去解析,能有可能找得出當事者;另一個風險就是錯誤的推定假設,大型資料所累積的是過往,分析出過往的趨勢,雖然可以較為精準的預測未來,但未來的變異性卻無法完全被預測出,正如關鍵報告情節一般,透過先知預知夢來預防犯罪,但犯罪真的就會發生嗎?過度倚靠大數據的未來趨勢推估,也會碰上相同的困境。

在大數據的未來資下,我們可以從中學習和發掘出更多的資訊,能帶給我們更多的應用層面,同時也易需要預防過度仰賴資料分析所帶來的風險,甚至引用錯誤的資料帶來的危機,在這樣的數據將來,文末最後張談論的正是「巨量資料只是工具,勿忘謙卑與人性。」最後回到前頭的引言,當教會機構想要談論大數據之前,別單從片面的資訊去了解,需要的是附上時間的代價多多學習,而不是用放話來帶動發展基礎。

大數據
Big Data:A Revolution That Will Transform How We Live, Work, and Think

作者: 麥爾荀伯格、庫基耶  

原文作者:Viktor Mayer-Schonberger、Kenneth Cukier

譯者:林俊宏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3/05/30

語言:繁體中文

購買資訊:大數據

簡介:

  汽車烤漆的顏色能告訴你,這輛二手車的故障率高低嗎?

  市政府要怎樣清查,才能迅速找出有致命危險的人孔蓋?

  從谷歌的搜尋字眼,怎麼預測流感疫情的蔓延?

 

  要回答這些問題,關鍵就在於巨量資料(俗稱大數據)。

  「巨量資料分析」是一門新興科技,能夠解讀和預測無數的現象,

  包括預測機票的價格、好萊塢新片的票房、你家裡的青少年是否未婚懷孕!

  也能協助診斷早產兒的健康情況,探查收入高低與幸福快樂的相關程度,

  幫忙規劃快遞的送貨路線、電動車的充電站應該設置在哪裡,

  還能用來發展自動導航的無人駕駛汽車、

  以及「從駕駛人的臀部形態判斷是否為車主」的防盜系統,

  也能夠快速進行多種語文的互譯……

 

  兩位最頂尖的大數據專家,真正掌握到巨量資料思維的精髓,

  在這本書裡,清晰曉暢的解釋了巨量資料是什麼,

  它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對經濟、社會和科學會帶來什麼影響,

  我們又能夠做些什麼,趕搭上這波新潮流,

  同時也懂得保護自己,避免個人資料和隱私受到侵害。

若想知道更多的消息,歡迎加入布雷克人生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