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Plurk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新浪微博

東西的故事 - 改變消費方式的影響

Posted 星期五, 五月 15 2015 7:43 作者 黑熊

  一部由網路短片所發展出來的書籍,談論著關於東西的故事,或許很多人看過這個影片,但卻無法更理解這段過程所代表的一切,因此藉由著文字,將該影片的內容更完整的論述,好讓更多人認識到底我們的消費習慣,帶來了多少的影響與變化,特別在於各種產品產生所需要的外部成本,這部分經常被隱藏,或是鮮少人能真實的了解,透過書中的五個段落分別描述:原料開採、生產製造、銷售配送、消費使用、丟除廢棄;這樣的過程徒留下的只是過度使用與浪費。

未看過東西的故事影片,就機會來了解生產過程所帶來的問題:

  回到書中的內容,同時思考盡其所學習的一些知識,讓我更明白我們存在於一個虛假的世界中,而這個虛假的成因卻是人的慾望,但這慾望配上了權力之後,就形成了一個失控的社會環境,為了滿足過當的慾望,有權力的人開始剝削無權的人,所謂的自由市場,只是一種假議題,若是無法控管公平的市場,自由只是會呈現出競爭與排擠,到頭來變成只剩下少數的權力擁有者,失控的自由這是一個需要被認識的議題,與其談論自由,我倒寧願多談些公平,當然公平也有著不同的範疇,有起頭點的公平,也有平頭式的公平,但這部分就不再此處探討。

  正好今天的晨間新聞報導出:顯示,各縣市雨水中的汞平均濃度為每公升8.1至15.1毫微克,以台南最高,台北、中壢相較宜蘭、鞍部也高出1.4倍(蘋果日報)。這部分的問題到底是如何造成呢?書中剛好有描述到這些環節,從開採的過程就已經造成的汙染,直到最後垃圾的銷毀,而有些物質並無法真正消費,只是繼續存留在地表上,留下無法挽回的後患,該認真思考我們該怎麼回應這樣的環節。

  東西的生產過程,本質上在經歷的每一個環節都是一種加值的作用,最後人們購買最後的價值,但在東西的故事中,提到這個價值的代價,包含著各種毒物和汙染源,一直到達消費者,以及日後的拋棄;若是在一個量入為出的觀點下,這個問題可以解決,但在失控的經濟遊戲中,卻不一定能形成這樣的結果,當大家談論經濟指數時,有多少人認識GDP的涵意呢?這個數字讓我們錯認為必須不斷的成長,然而這是一個相當錯誤的觀念,經濟消費的成長,不等同於人民的富足,當人們追求一個錯誤的指標之後,只會忘了本而追求毫無意義的經濟成長。

  另一個配合GDP的指數問題,在於工業化發展之後,產能的過剩,而面對產能的過剩,我們所要做的應該是要減產,但減產會帶來所謂的負成長,到頭來為了要消除這些過剩,就開始促進所謂的消費經濟,這樣的消費模式,帶來的結果就是人們的欲求不滿,到頭來不斷地追隨流行,而一些日常用品也變成不斷的需要汰換,最明顯的消費經濟來自於3C產業,有多少人是因為東西壞了才更換呢?多數人只是為了跟上所謂時代的進步;而另一個層面則是來自於設計上產生的使用期限,到最後東西不耐用,或是軟體升級造成硬體不堪使用,最後我們只能過著充滿垃圾的生活,不只生活環境造成,包含心理上也充滿著許多的不滿。

  消費並不能帶來生命的富足,過度的追求到頭來只是無法滿足,還是回到人之所以為人的基本原則,聖經中馬太福十六章26節 提到:「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當我們在不斷地追求物質的享受之時,其實是在賠上自己的生命、同時也賠上了他人的生命,甚至影響的未來的子子孫孫,這樣的未來是我們可見的嗎?而面對這樣的環境,始終我相信若是我們有著真誠的信仰,並且看中實踐的重要性,相信這世界會有所改變,而這樣的改變先從腓立比書二章4節所描述:「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人與人之間有著相互的影響,我們需要更認真的思考,到底為何而行。

  值得我們好好的思考,在基督信仰的範疇中,到底我們是否能有更大的影響,帶出更真實的福音呢?

東西的故事
The Story of Stuff: How Our Obsession with Stuff is Trashing the Planet, Our Communities, and Our Health – and a Vision for Cha

作者: 安妮.雷納德 

原文作者:Annie Leonard

譯者:吳恬綾、黃亭睿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0/06/24

購買資訊:東西的故事

簡介:

  我們買個不停,丟個不停,卻沒發現自己的健康和生活的環境,就在這個過程中被徹底糟蹋。認識東西背後的故事,就是改變的契機。

  ◆火紅的網路短片《東西的故事》文字版,解說更清楚、更詳細

  美國的人口只占全球五%,卻用掉三○%的資源並創造三○%的垃圾。要是所有人都像美國這樣消費,我們得要有三到五個地球才夠!

  親眼目睹垃圾掩埋場的驚人景象之後,安妮.雷納德便開始追蹤廢棄物的身世來歷,她一路往上游探查,最後發現的是「東西」的完整故事。

  從原料開採、生產製造、銷售配送、消費使用、丟除廢棄這五個基本環節,她描繪出東西的生命歷程,並發現目前這種型態的物質消費系統充滿了破壞性。

  事實上,製造過程產生的垃圾遠比我們買回家的東西還要多太多,你丟掉的每一磅垃圾,平均要耗掉至少七十磅的工業廢棄物才能製造出來,而這些廢棄物大部分都是有毒物質。再加上我們消費與丟棄的速度愈來愈快,地球的資源與生態環境承載能力早已面臨極限。

  雖然這套劇本造成的危機看似已經無法挽回,但雷納德提醒我們,只要每個人起身行動,就能夠重新改寫整個「東西的故事」。

  如同瑞秋.卡森《寂靜的春天》,《東西的故事》是一本具有重大意義的作品,不但會改變我們的想法,同時也會改變我們生活的方式。

若想知道更多的消息,歡迎加入布雷克人生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