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Plurk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新浪微博

犯錯最多的是最後贏家 - 犯錯又怎樣?

Posted 星期一, 五月 04 2015 0:00 作者 黑熊

  人生的過程會經歷無數次的成敗,然而成敗並不能代表什麼?只能證明一件事情,就是你親自經歷了這件事,因此在我們思考成功與失敗的意義時,或許該更看重進行的過程。往往會認為成功就功成名就,而失敗則就令人嗤之以鼻,這樣的環境造成許多人缺乏了犯錯的勇氣。

  犯錯並不算丟臉,也不能算是徹底挫敗,因此犯錯不應該只受到鄙視,失敗也不應該受到侮辱,真正要被鄙視反倒是犯了錯不願意承認錯誤,不敢面對錯誤,更不願再錯誤中學會教訓;而該侮辱的應該是那些不願意創新,只會故步自封的那些人。

  我在參予事工的過程中,必須學習承認設計上的錯誤,因為錯誤有時是成長的幫助,我相信在使用過開發出來的網站,不然發現在設計的操作中,似乎過於複雜繁瑣,甚至許多人反應不知道要如何操作,如果保持驕傲的態度,不願意承認錯誤,或許一時感覺相當的成功,可以塑造在光環底下,但事實上呢?時間會考驗整個網站的功能運作,漸漸使用者也會呈現出事實來,如果不知悔改承認錯誤,這樣的網站註定要關站的一天,因此隨時要學著承認錯誤。但更重要的事,如果當初沒有做這樣的設計,或許也不會知道使用者的需要,這是在犯錯過程中的學習。

  對於感情上的歷程也是一樣,許多的問題癥結,只在乎你願不願意去冒這個險,在經驗裡,我有個印象是在我犯了錯以後,才知道的事情;我和一個朋友曾經做了一個玩笑事件,但也反應了真實的層面出來,某一個靠近聖誕節的日子,我和朋友在教會佈置聖誕節的裝飾,但由於人手不足,就決定找教會的一個女孩子來幫忙,我們在暗地裡計畫,如何能把人找出來,因此就以談判的名義約人出來,打了通電話給這位女孩,以約她出來讓他做選擇,到底她喜歡我,還是喜歡我朋友?因此他放下手中一切的事情,衝衝忙忙的趕了過來,卻發現事情跟她想像的不一樣,只是想找她忙,但因為不懂女孩的心思,這樣的狀況產生了僵局,也爆發了一些事件,但這樣的錯誤,讓我知道她在乎我們的感受,也讓我知道該如何警慎面對女孩的心思。

  說了這些分享,目的不是叫我們為了犯錯而犯錯,而是希望能傳達出勇於面對錯誤與失敗,在錯誤與失敗中明白教訓,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在於不要以成功驕傲,更應該有膽量嘗試新的經驗,勇於面對改變與創新的思維。

本篇心得撰寫於2003/8/28

犯錯最多的是最後贏家 WHOEVER MAKES THE MOST MISTAKES WINS

作者: 理查‧法森,雷夫‧凱斯/著 

原文作者:Richard Farson,Ralph Keyes

譯者:吳國卿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03/07/01

購買資訊:

簡介:

何謂成功?何謂失敗?誰最在乎輸贏?關鍵何在?

  在今日競爭激烈的商業活動中,成功有賴不斷地創新。唯有全新思維——對待成功與失敗的嶄新態度——才能改造企業經理人的管理觀念。

  與其獎勵成功,懲罰失敗,《犯錯最多的最後贏家》提出建議,經理人應該專注於從經驗中能夠學習到的教訓。弔詭的是,我們愈不追求成功與逃避失敗,就愈可能獲得真正的成功。

  本書作者指出,面對挑戰的關鍵態度在於勇敢冒險。在現今快速變遷的經濟活動中,企業經理人遭遇到的失敗絕不少於成功,這是否代表著他們的失敗?以傳統的定義來看,或許是;但是,成功與失敗都是邁向偉大成就的必經之路。畢竟可口可樂的復興誕生於新可樂的慘敗教訓,而嚴重的財務危機也迫使IBM徹底進行改造。

  睿智的領導人接受挫敗,視為邁向成功不可或缺的腳步。他們也知道,要在變遷快速的激烈競爭中屈居人後,最快的方法莫過於依賴過去行得通的做法,例如,曾經引領風騷的全錄和寶麗來過度依賴逐漸落伍的策略。相對的,奇異和3M公司,至今仍然因為鼓勵創新而保持欣欣向榮,即使遭遇挫敗也不改初衷。

  法森和凱伊斯在他們震聾發瞶的新著作中,稱這種開明的方法為「建設性的犯錯」。最精彩的是,他們把領悟與心得寫成一本字字珠璣的小書,簡明扼要地道出他們不落俗套的洞見。

若想知道更多的消息,歡迎加入布雷克人生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