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Plurk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新浪微博

論義務 - 生活中必須履行德行

Posted 星期四, 七月 10 2014 8:25 作者 黑熊

第一次接觸西賽羅的哲學思考,西賽羅除了著作《論義務》外,先前還有著作《論友誼》、《論老年》,其思考的觀點有很多值得去省思,然而在文字的論述上,或許因為人名和翻譯的關係,反而讀起來有點艱澀,吸收起來相當不易,還有一堆某某某烏斯的名字始終讓我搞不清楚誰是誰,感覺好像都是同一個人,但實際上都不是同一個人,不同的歷史文化的脈絡下,閱讀也會變得很受限制。

《論義務》一書,所強調的義務到底是甚麼啊?其實我沒有搞太懂過,整本書閱讀完之,回過頭來看章節分析,才能有一點頭緒,可以快速的回顧之前亦董非懂的狀況,《論義務》是西賽羅給兒子馬庫斯的建言,主要談的就是義務,在這裡西賽羅對義務下了定義,所有義務的探討有兩種:一類就擅的目的而論;另一類被置於格言訓誡中,生命中每一環節的常規皆可在這些格訓中塑造。(I,iii)義務還有另一種區別,義務是某種中道及完美(I,iii,8);稍微回顧一下這裡談的義務,花比較多篇幅談論的是德行,而書中的主要論述在於探討帕奈德烏斯的下判斷思考的錯誤部分,提出了人們經常在三件事物中思考及徵詢關於義務的問題,一是人們疑惑關於所做的事是善或是惡;二是所做之事是有利或無益;三是,若所做之事有著善的外表卻與看來有利的事物衝突,應該如何區辨。(III,ii,7)

這樣看來《論義務》討論的是行為的準則,任何人除了反射行為外,任何的行為都是思考之後所產生,哲學似乎就是在解釋和解決這些行為背後的思考,並非只是為了強辨或詭辯,當思考與行為脫鉤之後,可能就只剩下了妄想了,回到西賽羅對於義務的觀點,強調的是德行,文中論及:從對義務的探究導出關於言行一致及合乎德行的生活格訓;德行方面是要有四樞德〈正義、慷慨、雄心、節制〉,此部分與基督教倫理要點相同脈絡,智德(明智)、義德(正義)、勇德(勇敢)和節德(節制);是否我們在行為時,時常惦記著一些基本準繩而自我約束呢?

面對現今的社會環境中,許許多多的爭議面向,多數是取決於短視的自我利益,而忽略的公眾利益,過去我們會談論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一種自我犧牲成就大眾利益的精神,然而當自我犧牲的觀念漸漸淡化,或著說強調追求自我最大利益時,就很容易產生許多的偏差滿足,例如當今的資本發展,追求的是個人最大的金錢財勢,然而呢?當公眾利益被私利所侵占時,長遠來說私人利益最重還是會受到公眾利益的反撲,畢竟公眾利益是一個社會存在與維持平衡的關鍵點,當面對失衡的時刻,那麼私人利益反而會變成一種災害。

同時也要反思,為著公眾利益是否就能剝奪侵占私人利益,這就是《論義務》第三卷不斷探討的思考,任何不合道德的事情不可能會符合公眾利益,應不該帶著公眾利益的頭銜,行一下不道德的行為;私人利益的犧牲,出自於自我為了追求更大的公眾利益,而不是出於公眾社會的侵占剝奪;這樣看來台灣的社會問題,正處於這樣的利益爭論,假公佔私並不可取,同時我們也缺乏犧牲私利換得更大的公利的長遠精神,到底現今的社會道德的準神在哪裡呢?所需要承擔的義務又有哪些?這些應該就是哲學在解決的問題,而不應該是去製造問題,所以別在無法提出解決方法的辯論上耗費時間,應該耗費在提出解決方法的思辯中。

論義務 De Officiis

‧作者:西塞羅 Marcus Tullius Cicero

‧譯者:徐學庸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4/03/20

‧購買資訊:論義務

‧簡介:

古希臘羅馬文化之父 西塞羅 的最後著作

古今中外未再誕生如西塞羅這般集政治家與哲學家的偉大於一身之人─美國開國元勳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

西塞羅可謂是「永垂不朽的羅馬人」─美國古代史權威摩塞司‧哈達斯(Moses Hadas)

西塞羅的《論義務》共分三卷,分別論述「何為德性行為及其源頭」、「有效益的行為是否可與德性分離?」,以及「有效益之事與德行之間的衝突」,充分顯示西塞羅政治保守主義的立場,以及對愛國主義與道德行為的堅持。

《論義務》在不同世代都對哲學家有或多或少的影響,從西元四世紀安博洛斯(Ambrose)創作的以基督宗教為背景的《論義務》;文藝復興時期馬其維利(Niccolo Machiavelli)的《君王論》(The Prince);十七世紀葛勞秀斯(Hugo Grotius)的《論戰爭與和平之法》(De Iure Belli ac Pacis);英格蘭哲學家洛克(John Locke)的《政府二論》(Two Treatises on the Government);啟蒙運動時期的法國政治思想家孟德斯鳩(Baron de Montesquieu)之《法意》(De L’esprit des Lois)等,在在可見對《論義務》的諸多引述或取其論證為基礎而成。接下來幾世紀的哲學家,如休謨(David Hume)、康德、穆爾(John Stuart Mill)等,亦多有對西塞羅倫理學觀點的分享。

這部西塞羅生前的最後一部哲學著作,原為寫給兒子的一封信,但其中論述精闢的倫理價值觀與政治學概念,實為西塞羅傳給後世的一份最珍貴的禮物。在今日衝突頻仍的政治社會現象中,這部經典著作中譯本的問世,無疑能帶給我們在行為、道德以及政治上,更多的啟發。

若想知道更多的消息,歡迎加入布雷克人生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