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Plurk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新浪微博

漢堡:吃的全球史 - 漢堡帶來的影響力

Posted 星期六, 六月 22 2013 10:23 作者 黑熊

追求嚐百堡的人的漢堡人生中,怎能不去了解關於漢堡的歷史呢?而且漢堡被汙名化道等得於傷害身體的食物,似乎有著許多的錯誤認知,每種食物中都有著不同的黑心食物,但切勿將黑心食物同等於特定食物,這是一個很糟糕的認知。

漢堡是否能吃得健康又營養,這個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從漢堡的登場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不健康的問題,以及食物浪費的問題,有諸多的優點,卻被畫上不健康的垃圾食物,更讓人難以理解。

真正的問題在於現代人不均衡飲食,或是攝取過量的食物所造成的結果,因此排擠漢堡並沒有其必要,真正排擠的是個人認知以及喜好食物的問題。

回到書中開頭所探討的漢堡起源,有一起源說是韃靼牛排,也有一起源說是源自於漢堡市,書中有一下的記述。

漢堡最早所指的就是牛肉餅,一個最初的原因當時人牙齒不好,無法咬動牛排,因此改吃韃靼牛排,就是將牛肉刨成碎肉食用,但沙利斯伯利醫生認為吃生肉容易感染疾病,因此將此碎肉壓制成肉餅,經由火烤調味後食用。

或許這個論述比較貼切漢堡的最原始型態,但也無法推說漢堡排非起源自韃靼牛排。

當絞肉機發明之後,將一些本來形狀不佳的碎肉和內臟,可以製成絞肉減少食物的浪費,並藉著絞肉機的發明,也帶來的漢堡排製作的改變。

而這些不吃的肉類稱之為垃圾食物,因為都是被丟棄的不被食用的食物,垃圾食物並非指著對身體不好的時候,但錯誤的引用之後,如今所有的垃圾食物都變成了對身體不好的食物了,世代的偏差觀念就遺留下來。

剩下書中比較大的篇幅在於漢堡的速食文化,從工業時代熱狗三明治和漢堡三明治的方便取得食物,一直邁向到汽車餐廳,發展出得來速的免下車點餐服務。

在料理方式也從廚師的料理走向生產線的分工料理方式,從本來著重員工福利轉變為廉價勞工的工作,確實速食文化帶來改變也太來衝擊和破壞。

我們其實可以回到慢食主義的漢堡,貼近食材的原味和適當的料理方式,不是漢堡就非得用速食成立,可以吃得很健康,可以吃得很享受。

對於不明白漢堡的歷史,可以觀看此書體會其中的改變。

漢堡:吃的全球史

‧作者:安德魯.史密斯 Andrew F. Smith

‧譯者:陳怡華

‧出版:衛城出版

‧出版日:2012年07月11日

‧購買資訊:漢堡:吃的全球史

‧簡介:

罪惡的美味,不管怎樣都要吃!

漢堡從工人填飽肚子的街頭食物,一躍成為速食革命的產業龍頭

◆1920年代,美國的學校餐廳也供應漢堡,還稱讚這是「有益健康的好食物」。

◆即使在經濟大蕭條的1935年,最早的連鎖漢堡店「白城堡」一年就賣出四千萬個漢堡。

◆如同今日知名的神戶牛,十九世紀德國漢堡鄉間的牛隻也是昂貴的高檔肉品,流行的料理方式是將漢堡牛肉剁碎壓成肉餅。

  十九世紀中期,大量德國難民湧入美國各大都市。這些移民開設的德國餐廳供應一道用牛絞肉做成的肉餅,稱為漢堡排,美國百年國慶之後更成為舉國喜愛的新菜色。到了十九世紀晚期,大量工人在離家很遠的工廠日夜上班,餐車小販成為他們填飽肚子的最佳選擇,裝備齊全的餐車甚至能現做熱食。為了讓顧客能在路邊拿著吃,因此出現了用兩片麵包夾著漢堡排的「創新方案」。

  美國工業化時代出現的漢堡,原本是不起眼的工人街頭食物,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成為一種全新的餐飲銷售模式的焦點,也就是造成美國飲食革命的速食產業。在躍居全球性地位的過程中,漢堡藉著順應當地文化和口味成功打下江山,同時更改變了世界。

  吃史是一則關於特定食物的動人故事,它說明這些食物如何因為人類歷史的變化,無論是經濟的、文化的、科技的、商業的,甚至政治的與軍事的因素,而成為一種全球性的飲食。最後一章是篇幅精簡的特殊食譜,列出了歷史上各種代表性的口味與做法。

若想知道更多的消息,歡迎加入布雷克人生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