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經國晚年身影 - 用學習的態度來閱讀
Posted
星期日, 五月 01 2011 9:46
作者
黑熊
當今的政治風氣處處處於對立與分裂,似乎人與人之間變得很繁瑣,談論到政治立場就臉紅脖子粗,難道就不能心平氣和地去看待每件事情嗎?似乎這些聯人政治人物為了選票的緣故,搞出了許多對立的局面,最嚴重的就是族群問題,族群之間無法和平共榮,要怎麼談論建立富強呢?
正好天下讀書俱樂部寄來了這本書,也好回顧一下當年戰亂後平穩後,帶著台灣走向富強的蔣故總統經國先生的過往,或許有人會說這本是在吹噓,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在任行政院長和總統的這些年間,台灣正經歷經濟起飛,無法是他的努力也好,還是天佑台灣也罷,認識一個歷史的人物,也可以學習一些從他身上所看見的優點。
經國先生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話:「今日不做,明日會後悔。」對於國家建設就在這樣的意識中,完成了十大建設:中山高速公路、中正國際機場、鐵路電氣化、北迴鐵路、台中港、蘇澳港、大鋼廠、造船廠、石油化學工業、核能發電廠。因為這些建設改善了台灣的生活環境,創造了許多的經濟奇蹟。
而另一件事情則是開放大陸探親,這對年少出來奔波的老兵們,終於能返家鄉看看,「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這段唐詩描述了許多老兵的心聲,經國先生體會著榮民老兵的心情,我父親終於在這樣的政策下,可以返回家鄉看看,回到家鄉後,家裡的兄弟姊妹過世了不少,這種離家分離的心情,也終於能踏上故土,父親並沒有要我們再回去,因為台灣已經成為父親的家。經國先生曾說過:「我也是台灣人。」難道我們外省第二代不也是台灣人嗎?
看過描述經國先生過往的書之後,確實我們有太多需要學習,也有太多需要去反省,對於正確的精神我們要持守,欣賞經國先生對於經濟發展的態度:經濟的政策確實應該以「均中求富,富中求均」,不然當貧富差距越大,另一個財經政策「穩定中求成長,成長中保穩定」。這兩個政策檢而易懂,但實際執行起來必須要有相當的魄力。
確實還有許多事情令人津津樂道,不過多談論也只是流於口水,和被指為吹捧的言論,因此不多說也罷,就讓有興趣了解的人明白,我們還是回歸到生活面繼續努力向上,而減少不必要的對立,多些包容、多些成全。
最後看看聖經的觀點是如何談論經濟:
哥林多後書八章12至15節
因為人若有願作的心、必蒙悅納、乃是照他所有的、並不是照他所無的。
我原不是要別人輕省、你們受累、乃要均平.就是要你們的富餘、現在可以補他們的不足、使他們的富餘、將來也可以補你們的不足、這就均平了。
如經上所記、『多收的也沒有餘、少收的也沒有缺。』
人與人之間也就是這樣相互補足,這才是我們需要追求的經濟原則,而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犧牲別人。
蔣經國晚年身影
‧作者:張祖詒
‧出版:天下遠見出版
‧出版日:2009.10.15
‧購買資訊:蔣經國晚年身影
‧簡介:
一九七二年六月蔣經國接任行政院長,也是本書作者張祖詒開始跟隨蔣經國的起點。一直到一九八八年一月蔣經國辭世,張祖詒始終是蔣經國的重要文膽,見證了那一段台灣政治與經濟的重大變革。
本書是張祖詒追憶在蔣經國身邊十六年的日子,他眼中的蔣經國,是總統,也是一個平凡人;是長官,也是一個工作狂,透過他的回憶文字,我們看到一個美好年代的領導人,尤其是他的晚年生活,觸及當時接班的敏感話題,以及台灣幾次的重要歷史事件,是重要的史料記錄。
本書特別邀請馬英九總統撰寫推薦序。馬總統是蔣經國提拔的人才,曾在他身邊擔任祕書與翻譯的工作,從他的眼裡看這本書,「要瞭解經國先生擔任行政院長與總統期間重大決策的背景,這是一本不可錯過的書。我願意將這本書推薦給所有關心臺灣的人。」馬英九總統點出了這本書的重要歷史價值。
為前總統蔣經國先生掌理文翰的前總統府副祕書長張祖詒,以旁觀者的第一手觀察,親撰他在蔣經國身邊工作的心得與歷練。除了重現那一個時代的治國、施政理念,更彌足珍貴地記錄了蔣經國真實的性格與生活點滴。在蔣經國百歲冥誕之際,以此書紀念英風身影,感懷前人年代。
若想知道更多的消息,歡迎加入布雷克人生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