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Plurk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新浪微博

好人肯定有好報 - 回到神創造的樣式

Posted 星期日, 七月 12 2009 21:16 作者 黑熊

做好事有好報,應該算是這本書的主要架構,透過各樣的統計數字,來佐證做好事對身心成長的幫助;也確實人是屬於群居的生存方式,在人與人互動之中,能得到充分的心理滿足,更人促進者個社會朝向正面發展。

善心與善行也正是建立起我們彼此間良性關性的要素,當人走向自私自利的景況時,產生的負面已影響,也將會帶給自己與別人的不便,但這樣的想法卻比較貼切人性,當人失去了對生命價值的認識,所追求的只會留下利己,因此當行善需要其他助力來推廣的時候,其實這個善行已經成為了功利主義,不是說這樣不好,只是更容易扭曲扇形的價值。

難怪在評論中,看到了以下的評語:「這本書我的感覺是,"陳",就是整本書都在講一個觀念,就是作好事 對身體好。實在是有夠無聊。」對我而言這本書也實在有夠無趣,雖然說統計數字可以佐證一些事情,但是卻讓整本書的可看性降低,雖然其中有一些故事讓人鼓舞,當情感面被觸動了之後,面對的卻是一聯串的科學統計與教條性的教學,把本書當作工作手冊看待,可能比較實用。

做好事固然重要,但人的意志確沒有那麼堅強,聖經上這要描述著:

羅7:14-25
我們原曉得律法是屬乎靈的、但我是屬乎肉體的、是已經賣給罪了。 
因為我所作的、我自己不明白.我所願意的、我並不作.我所恨惡的、我倒去作。 
若我所作的、是我所不願意的、我就應承律法是善的。 
既是這樣、就不是我作的、乃是住在我裡頭的罪作的。 
我也知道、在我裡頭、就是我肉體之中、沒有良善.因為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 
故此、我所願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倒去作。 
若我去作所不願意作的、就不是我作的、乃是住在我裡頭的罪作的。 
我覺得有個律、就是我願意為善的時候、便有惡與我同在。 
因為按著我裡面的意思。我是喜歡神的律. 
但我覺得肢體中另有個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戰、把我擄去叫我附從那肢體中犯罪的律。 
我真是苦阿、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 
感謝神、靠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就能脫離了。這樣看來、我以內心順服神的律.我肉體卻順服罪的律了。 

在基督信仰中,不是靠著自己的能力行善,而是依靠神,脫離這個犯罪的律,而行出合神心意的舉動。

雖然有人說宗教都是勸人為善,但基督信仰談論的卻不完全相同,而是恢復與神的關係,活出神創造我們的樣式。

而基督徒的信仰,因著領受了神的愛,這樣的愛讓我們更應該去付出與行動,與人一同分享來自神的愛與喜悅。

聖經中描述著愛是愛加倍的愛,一種不求回報的愛,並不是為了好報,而是因為領受了愛,所以付出愛。而基督徒因當怎麼行呢?回到聖經來看:

林前13:110
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 
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也明白各樣的奧秘、各樣的知識.而且有全備的信、叫我能彀移山、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甚麼。 
我若將所有的賙濟窮人、又捨己身叫人焚燒、卻沒有愛、仍然與我無益。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 
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愛是永不止息.先知講道之能、終必歸於無有.說方言之能、終必停止、知識也終必歸於無有。 
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講的也有限. 
等那完全的來到、這有限的必歸於無有了。 

好人是否有好報,其實不是那麼重要的條件,而是當我們生為人,本當付出的行為,這樣的行為是能使我們回到神創造的樣式,也是回到最初的人性。

傳3:12-13
我知道世人、莫強如終身喜樂行善。 
並且人人喫喝、在他一切勞碌中享福.這也是神的恩賜。
 

本篇為閱讀
好人肯定有好報 Why Good Things Happen to Good People
之心得

‧作者:史帝芬.波斯特 Stephen Post、吉兒.奈馬克 Jill Neimark

‧譯者:李淑珺 

‧出版:天下遠見出版

‧出版日:2009.02.25

‧購買資訊:好人肯定有好報

‧簡介:

我們都非完人,人生唯一的解答是彼此相愛。
把愛傳出去,讓愛回到你身上。

  本書的難得在於,作者波斯特與奈馬克綜合了科學界對真愛及付出的重要研究,確切肯定地告訴大家,當個好人,真的有好報。

  波斯特所主持的「無限大愛研究中心」贊助過四十多所美國主要大學,多達五十多項研究。他親眼見證來自科學的佐證,證實當個好人,會更健康、更長壽、更快樂,這簡直是一種對治人生百病的神奇良藥,而且還是免費的。

  這本書不只有這些難得的科學證據,還有感動人心的真實故事交織其間,作者還發展出創新獨特的「愛與長壽量表」,幫助人們評量自己的付出能力,找出最適合自己的付出方式。

  書中將付出分為家庭、朋友、社區及人類四個領域,及十種付出的方法:讚頌、傳承、寬恕、勇氣、幽默、尊重、慈悲、忠誠、傾聽及創造。作者針對每一種付出方法,深入分析,設計練習方式,幫助我們更懂得如何付出,把愛傳出去,讓世界因自己變得更美好,也讓自己的生命更有力量、更完整、更有貢獻。

  祝福每個人讀完本書之後,都能因付出而更長壽,因付出而更健康,因付出而更快樂。

若想知道更多的消息,歡迎加入布雷克人生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