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Plurk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新浪微博

時代的噪音 - 音樂所能傳遞出的聲音

Posted 星期一, 三月 28 2016 8:47 作者 黑熊

先前閱讀過張鐵志的另一本著作【反叛的凝視】,大概知道書中的論是偏向左派的內容思維,而這本時代的噪音則是描述這群搖滾樂手,如何透過自己的創作,呈現出對時代的批判,而藉由著歌曲傳遞著回應這世界的理念,到底音樂所要傳達的是什麼呢?而這群歌手被形容為抗議歌手,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中,透過音樂傳遞出民權的思維,反戰、對於工業被資本剝奪的不滿,至今繼續蔓延至反全球化與環保等議題。

然而書中最後提到U2的故事,留下了一段賽拉耶佛年輕女子哀戚的對話,對於台上的搖滾歌手如此的回應:「你們正在享樂,而我們卻這麼不快樂。你們到底可以為我們做甚麼?」接著又說道:「我知道你們會怎麼做:那寄售你們甚麼都不會做。你們只會回到你們的搖滾音樂會。你們甚至會遺忘我們的存在,而我們全都將面臨死亡。」而這確實是一個真實的回憶,到底煽動、吶喊、鼓動年輕人抗議,那真正需要被幫助的人,真的有得到幫助嗎?最後確實還是做了一首歌 Miss Sarajevo 回應了這個問題,但真的做了什麼嗎?

閱讀完這本書籍,再回過頭想賽拉耶佛女子的所言,似乎我們有點本末倒置的再處理事情,正如看見許多的社會運動,看是想幫助當事人聲張正義,但最後呈現的是甚麼呢?是幫助還是綁架呢?反而當事人漸漸失去聲音,去而代之的是其他人在爭取表現的舞台,看著這些人的種種,我想我們要做的不是幫忙發言,而是把發言權回給需要的人,讓他們的聲音不被修飾和取代呈現出來,讓問題被凸顯、被正視,就讓該發生的衝突去發生,才能看見問題的所在,並且進行檢討改進。

而社會上經常以左右派來形容每個人的政治傾向,這又是另一種的分化的界定,每個人都有著他所需要顧慮的利益之處,而面臨的就是資源的有限,如何分配這些利益讓人們在妥協中接受,斡旋這些權力的遊戲,當只有自己的立場才是對的時候,那就已經思去了對話和尋找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後還是讓這些歌手能唱出自己的心聲,而不是被政治議題所影響,真誠地反映出自己的領受去泫然人們。

時代的噪音:從狄倫到U2的抗議之聲

作者: 張鐵志  

出版社:印刻  

出版日期:2010/10/01

語言:繁體中文

購買資訊:時代的噪音

簡介:

火炬傳過來了

現在就看你願不願意點燃心底那支蠟燭

  2003年春天,美國出兵伊拉克。那年冬天,席格的朋友約翰在一個寒冷雨夜開車回家,看到一個高瘦的老人穿著厚重大衣站在路邊,手上高舉著一個牌子,許多車子從他身邊快速開過。他認出那是八十四歲的老人彼得席格,但看不清楚上面寫著什麼。等到開得更近一些,他終於看清楚了這個孤單、沉默但堅定的老者手上牌子寫著:「和平(Peace)」。

他不能想像,以彼得席格如此知名的人,只要打電話給媒體就可以表達他的意見,卻在這裡默默地舉著抗議牌。事實上,從伊拉克戰爭開始,席格每個月都會站在這裡,靜默地抗議。

—節錄自〈Pete Seeger:穿越二十世紀的抗爭民謠〉

  抗議之聲,就是這樣疼痛成歌的。

  現實也是這樣,疼痛成為歷史的。

  我們記下並傳誦、大聲喊出這些先行者的名字,

  藉以告慰其他黑暗中的敲擊者。

  「無論寫得多好的一本小冊子都不會被閱讀超過一次,然而一首歌卻會被用心銘記並且一次又一次地被重複吟唱」。Joe Hill的這段名言無疑是音樂何以改變世界最核心的詮釋。畢竟,歌曲比起書本更能以一種無形的形式跨越時空限制而穿透人心。

  2004年,張鐵志用《聲音與憤怒》開啟中文世界的讀者對於搖滾與社會關係的新視野;2007年出版的《反叛的凝視》,則是對當代西方政治和文化反抗行動的反思;2010年,《時代的噪音:從狄倫到U2的抗議之聲》結合了前兩本書的搖滾與反抗精神,進一步書寫關於西方重要的抗議歌手以及他們所處時代,因此,這不只是一本關於音樂人的書,而是一本紀錄二十世紀至今的人民反抗史。

  《時代的噪音》以人物故事為主,不僅對許多重要歌手做深入透析(例如Bob Dylan到底在什麼意義上是抗議歌手,Bruce Springsteen如何調和他的巨星身分與抗議姿態),也介紹了許多在中文世界比較少被討論的音樂人。另一方面,本書更深度著墨這些歌手所屬時代的社會史,並透過不同音樂人的故事書寫二十世紀至今的社會反抗史:從二十世紀初的工業資本主義發展初期,到六零○年代民權運動史,再到如今的全球化與反全球化鬥爭。除了有系統的音樂論述外,全書滿溢理想主義的豐沛情感與堅持,一首首耳熟能詳的歌曲背後,是一頁頁血淚斑斑的反抗歷程,讀之令人動容。

若想知道更多的消息,歡迎加入布雷克人生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