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經文:士師記六章1至16節
上帝神的呼召基甸去對抗那些前來掠奪的米甸人,而基甸雖有這清晰的呼召,還是出現了極大的疑惑。基甸可能衡量自己是一個未經考驗的戰士,且也說:「我家在瑪拿西支派中是至貧窮的,我在我父家是至微小的」。
而對於當今世代的很多基督徒與跟隨基甸的以色列百姓亦有相似的背景,都是默默無聞的小人物,面對撒旦的欺壓顯得很軟弱,對於自己的不足感到無奈,好像認為上帝已經忘記了我們。
然而在聖經中,我們可以看到:上帝對祂要使用並改造生命的人們,都有個一貫的模式,就是「呼召」。上帝邀請一個平凡人參與一項行動,而我們所需要的就是踏出第一步這樣非凡的信靠。
的確,往往要踏出第一步時總會有害怕、會疑惑,因為我們不知道這樣走真的好嗎?真的是出於上帝的指引嗎?然而上帝有個不受限制的習慣,就是邀請人們去做些他們不敢去做的事。
我們可能是擔心不能勝任(像摩西說:「我本是拙口笨舌的」);或是害怕會失敗(像被派往應許之地的探子向以色列人報惡信,說:「我們所窺探、經過之地是吞喫居民之地。」);甚至是懼怕上帝(「因為我知道上帝是嚴厲的人;沒有種下的,還要去收」,耶穌在十錠銀子比喻裡的僕人說道。)。無論如何,就是會感到害怕。
而為了對付我們「害怕」的心,上帝在呼召我們時,總會給我們有一個「確據」。像這段經文中提到的,上帝向基甸應許祂的同在(「大能的勇士啊,耶和華與你同在!」)。所以,上帝會應許要賜下完成任務所需的各種恩賜(如摩西說:「我本是拙口笨舌的」,而上帝就說「我必賜你口才,指教你所當說的話」)。
雖然上帝呼召了我們,但我們卻總要有一個「抉擇」來回應上帝。有時候我們會像摩西、基甸一般,向上帝的呼召說「願意」。有時候,則像那十個害怕的探子,回應是「不願意」。,不管我們答覆是願意或不願意,都必須下決定。
我相信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所以在信仰道路上不要因自己是個小人物而看輕自己,事實上神很多時候用小人物成就大事情繼而彰顯他的大能。因此在您生活的某些層面,上帝可能正在呼召您,與祂同行、向祂走去,當我們回應祂的呼召,即啟動了從神而來的動力,遠超過有限的人力。或許關係到您的工作,或是人際關係的冒險,或是您能發展的恩賜,或是您能付出的代價(可能包括面對您最深邃的懼怕)。
最後,願意我們學習以神的眼光看自己。不要小看我們自己,因我們是被重價買贖的身份,我們是貴重的、矜貴的,並且願我們每一個人都能留意上帝對我們呼召!使我們人生活得精彩、活得聖潔、活得喜樂、活得有價值!
使用facebook留言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