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更美好的聖樂事奉和演繹」這本書藉,用很淺顯易懂的方式來說明聖樂的優缺點,使看的人可以基礎聖樂的功能都有所了解。
然而看完這本書,多少能明白一個更美的聖樂事奉的根基是要來自神的話- 聖經。就如上帝特意設立音樂事奉的利未人,留下美好的榜樣,成為我們最好的典範。因此更美的聖樂事奉就好像必須在三方面有裝備:第一、信仰靈命的裝備,第二、音樂恩賜的培養,第三、音樂事奉的操練。就如一切的事奉,必須要有根有基,必須在神的話語上,下功夫。
或許,現今有許多人對聖樂事奉者常有一種錯誤的看法,認為他們的職責就只是帶領詩班或專注在音樂方面的發展而已,往往卻忽略最重要的,就是他們在教會崇拜中作帶領和策劃敬拜事工的主要職事, 例如:編排崇拜的各樣程序,配合主題選擇合適的詩歌,並透過在崇拜當中作司琴、領詩、禱告和讀經等的服侍,作帶領會眾對上帝有合宜的敬拜。我們聖樂事奉者的侍奉焦點是敬拜上帝,絕對不是音樂。
就如書本中提醒我們:「教會在先,音樂在後」。二者雖然有關係密切,卻不能本末倒置。要明白教會的真理是聖事奉的必須,且來提醒我們,若果我本身不是一位敬拜者,又怎能帶領人到上帝面前敬拜呢?因此,書中就勸勉並教導身為詩班員或作崇拜的服侍者,首要的就是要求自己成為一位敬拜者,這意思就是說要看重自己靈裡的生命成長,因為聖樂事奉者的服侍是帶領人到上帝面前與祂親近。因此,屬靈生命比音樂才華更重要,若沒有屬靈生命承托著我們的事奉,無論是唱歌或彈琴都沒有感染人的能力,也不可以影響別人的生命。
回到當今教會面對時代改變,在崇拜形式及音樂的選用上常感困惑。究竟應繼續持守過往的傳統模式,抑或可採納當代敬拜甚至靈恩方式?每個人的意見紛云,就連同屬宗派的教會亦各有各的看法,問題的確不易解決。愚見認為應回到聖經裏尋找指引及出路。不錯,聖經並沒有所有的答案,但是至少已為我們提供了初期教會信徒的經驗作參考借鏡之用。
廿一世紀教會與第一世紀教會所面對的世界並無兩樣,都是多元化、多選擇的社會。教會若要有效地傳播福音及牧養信徒,一定要廣闢途徑,靈活變通,正如保羅說:「我們傳揚祂,是用諸般的智慧。」(歌羅西書 一:28)又說:「當用各樣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的存在心裏。」(歌羅西書 三:16 )此外,我認為耶穌「新酒舊皮袋」的比喻(馬太福音 九:17 )對我們今天從事教會音樂、崇拜事奉的人員來說亦相當有啟迪。各位有沒有想過在同一宗派或教會之內亦可同時擁有「新、舊的皮袋」,好用來裝載「不同年代的美酒」?。
然而崇拜形式彼此迴異亦無可厚非,不管是個別教會或教牧的神學取向都有所不同,但因對音樂的愛好程度亦各異,大家應彼此尊重,彼此欣賞接納,只大家仍持守相同的信仰即可。其實各傳統的敬拜模式都有長處及缺點,若我們肯多作交流觀摩並神學上的反省,又懂得如何捨短取長,配搭調協,深信在聖靈的引導下,必能找到最適合自己教會的崇拜模式。
然而我覺得現今聖樂事奉者所走的路是漫長的,因為要花時間去磨練音樂的技巧和浸淫在音樂知識的寶庫裡,並不斷作消化和領受;也是孤單的,因為不是太多人明白和了解它對敬拜生活有多麼重要性;也是艱辛的,因為美妙動聽的音樂是經過刻苦斷練出來的成果;但最後卻是值得的,因為最重要的就是我們的主能得著榮耀。
邁向更美好的聖樂事奉和演繹
作 者: 黃靄儀
出 版 社: 生命福音事工協會
出版日期: 2003.10
類 別: 實踐神學/崇拜、儀式
書籍簡介:
本書不只是講理論,同時本著《聖經》基礎與教導,協助讀者多一點認識和欣賞歷代流傳後世的聖樂,強化和連結事奉人員的屬靈和技巧上的裝備,並提供一些實際、易學的方法和技巧,加深聖樂在主日崇拜和其他「工場」的演繹、獻呈,並其應注意的事宜。書中也提出一系列的建議去加強所選唱或奏的音樂或詩歌,與崇拜的每一環節、講題及其他禮儀和場合的充分連繫。本書對作聖樂事奉的肢體來說,可說是一本難得的參考書。
使用facebook留言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