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緣社會 - 人與人之間的羈絆不能無
Posted
星期六, 三月 19 2016 17:06
作者
黑熊
一個在社會問題的誕生,並不是沒有其脈絡,特別在於這個看似社交網路發達的現在,卻存在著許多落單獨身的人,高齡社會的發展必須面對的議題,晚婚與不婚的社會問題,也將把人們帶向了一個無再想擁血緣關係的世代,養兒防老的觀念漸漸淡化,家族關係也因而疏離,那麼最後當缺法自理能力之時,這樣一個社會會變成怎樣呢?無緣社會探討的就是孤獨死去無人送終的一群人,看似發生在日本,但若接觸過台灣獨居老人的問題,將會感受到更深刻,這不是在日本發生而已,台灣也經常上演這樣的事件。
看著NHK專題的報導,深入探尋了不同行旅死亡人的背後因素以及社會關聯,這樣的媒體報導確實能讓我們看見不同社會層面的議題,相較於台灣新聞頻道,往往只剩下跟風以及沒必要的八卦脈絡,確實讓我們少掉能養成有內涵的社會關注能力,看著這個專題所呈現的書籍,似乎該來更多關注一下公共電視台相似的節目內容。
回到書中探討的無緣社會,其中一個我想也是我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不想麻煩別人,一種死鴨子嘴硬的心態,就算過得再辛苦,也不想欠人人情,但這樣的觀念似乎就成了隔絕關係的致命點了,看著書中描述著許多有孩子的獨居者,面對自顧不暇的社會環境,誰有心真正去打擾孩子僅有的生存能力呢?另一場更讓人遺憾脈絡,因著血緣親情而留在家裡照顧患病的父母,但當父母走了以後,同時也因著年齡失去了社會就業的機會,變成持續領著父母的年金,而無法讓父母入土為安的困境,書中描述的種種情境,身在台灣早已感受到相同的問題。
書中最後的一章提到的解決方法,竟然是來自教會對人的重新連繫,這樣的教會也才是真實的教會,當台灣教會漸漸走入宗教的熱情,少掉了信仰中人與人的聯繫之後,去教會變成了相當空洞的儀式,若是不去教會就完全與教會失去了關係,那麼這樣還能算是教會嗎?面對教會的發展的生態,感受到在教會中信徒的關係,實質上也只是跟社群媒體一樣的虛無,是否我們應該更加思想,到底什麼才是信徒的關係呢?
今天沒去教會參加主日崇拜,我想應該不會有人真正關注我到底出現與否,孤立自己於一個團體之外,漸漸的發展下去,有朝一日無緣死似乎也是可見的將來,但能改變什麼呢?或許壓個著就已經接受了這樣的未來,剩下來的就是慢慢地去經歷了。
無緣社會 無縁社会
作者: NHK特別採訪小組
譯者:鄭舜瓏
出版社:新雨
出版日期:2015/09/22
購買資訊:無緣社會
簡介:
無血緣、無地緣、無社緣,此即「無緣」。
人情淡薄、不再有交集的社會,就是「無緣社會」。
一個人孤獨死去,無人送終的狀況,就是「無緣死」。
★第五十八屆菊池寬賞受賞
★NHK紀錄片《無緣社會—「無緣死」三萬二千人的衝擊》採訪過程全記錄!
★年度最震撼人心的十大流行語之一,你不可不知的21世紀百大關鍵詞!
為什麼會出現無緣死?
為什麼正值壯年的年輕世代,會對無緣社會的來臨感到恐慌不已?
為什麼退休後理應頤養天年的銀髮族,卻面臨自己可能無緣死的現實?
二十年來從未缺勤的男子,過世後無人送終……
特殊清潔業者將無主骨灰快遞到寺廟供奉……
遠在異鄉的手足孤單離世,自己卻渾然不覺……
將人生全部奉獻給公司的上班族,卻落得中年離婚、孤獨終老……
交遊廣闊的單身貴族早早就與非營利組織簽訂生前契約……
非典型就業使得年輕世代未來無緣死的機率大幅提高……
層出不窮的老年人失蹤事件,突顯現代家庭功能的崩解及長期照護制度的不足……
這支由七位記者、一位導播及兩位攝影師組成的採訪團隊,耗時兩年,以東京為中心,足跡踏遍日本各地,從最北端的北海道到九州最南端的鹿兒島縣南大隅町,都能夠見到他們的身影。他們採訪了無數認識無緣死者的人、擔心自己會無緣死的人以及希望能用「結緣社會」終結「無緣社會」的人,製作了《無緣社會—「無緣死」三萬二千人的衝擊》和二十七支以「無緣社會」做為切入點的節目。
沒有煽情、沒有口號,這群熱血的記者以鏡頭訴說每個人都可能遇到,因人際關係疏離而引發的種種問題,以文字記錄他們在挖掘「無緣社會」實際面貌時所受到的震撼。
身為記者,他們必須摒除個人情緒,如實報導無緣社會的現狀。
作為子女,這群大都來自地方城市的遊子,也害怕自己或父母有朝一日會面臨無緣死。
「為什麼非得用這種死法離開人世?」是大家共同的疑問。
如潮水般在三個月內湧入的一萬四千通求救留言,是孤寂之人對無緣社會的控訴。
與人結緣,大家共同建立「關懷人,尊重生命的結緣社會」是他們歷經兩年採訪所尋得的一帖良藥。
《無緣社會》是給我們的一記「警鐘」
它不是高齡化社會的「必然」
它不是瘟疫
它是冷漠與自私的孿生子
若想知道更多的消息,歡迎加入布雷克人生粉絲專頁!
評論